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99部分

秦皇纪-第299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汇成一片汪海,对着秦军冲锋。而秦军就象汪洋大海里的磐石,任凭匈奴如何冲击,岿然不动。
地上的尸体越积越多,起初只是东一座西一座尸山,到后来尸山越来越多,再到后来放眼一望,到处都是尸山。
而且,地上的鲜血越来越多,先是东一个西一个血湖,到最后,整个战场都是一片赤红。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妖艳诡异,说不出的骇人。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头曼的建议
尽管匈奴悍不畏死,到最后,在秦军惊人的杀伤力面前,仍是不得不停止了进攻。此时,已经是日落时分了,到了收兵的时候。
李牧一声令下,秦军收兵回营。
这是首战,秦军取得的战果不错,让将士们格外欢喜,士气高昂。首战非常重要,就在于能够提振军心士气。
“憋屈,这仗打得真憋屈!”
“就是啊,哪有这样打仗的,有力不准使,有劲不能用,就没打过这样的仗!”
一回到营地,那些参与此战的秦军将领就叫嚷开了,个个一脸的不爽,仿佛有人借了他们谷子还了他们糠似的。
以秦军强悍的战力,远远不止这么一点手段。要是秦军放开了打的话,会给匈奴制造更大的伤亡,就是在今天把匈奴打败也不成问题。偏偏李牧不准使用其他的手段,一众秦军将领很是不爽,感到万分憋屈。
“这都是那可恶可恨的赵人瞎指挥,就是他,不想让我们立大功,压着我们!”
“就是啊!赵人哪能信任,公子真是的,竟然要让赵狗骑到我们头上,没这样的理!”
“走,我们去找公子评理,要公子把李牧这个赵狗治罪!”
一众将领把一腔怨气冲李牧头上撒,吼得山响,好象李牧与他们有杀父之仇似的。
“你们反天了!”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如同雷鸣般的吼声响起。
“我们就是反天……”有将领没有听出这声音的主人是谁,张嘴就要叫嚷。只是,他们叫嚷到一半时,猛然想起这声音的主人是秦异人,不由得硬生生刹住。
只见秦异人阴沉着一张脸,大步而来,目光如剑,在一众将领身上扫视。
一众将领被秦异人的目光逼视,很是惊惧,不由得低下了头颅。
“抬起头来!”秦异人沉声喝道。
一众将领不敢不抬起头来。
“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要找本公子吗?本公子来了,你们怎生不敢来找本公子?你们心中有愧,是吧?”秦异人沉声喝道,声若雷霆,冷森森的道:“要李牧将军不要全力出战,不要让匈奴太过惊惧,这是本公子的意思,你们有不满,就冲本公子来发!来啊!来啊!”
今天这一仗,秦军其实打得很是了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秦军将领不太想听李牧的指挥,暗中搞了些小动作。
秦异人看在眼里,就在想等打完之后,要给这些将领好好训话,要让他们严格执行军令。
“公子,我们是说笑。”一众将领忙赔着笑脸,讪讪的不好意思。
“说笑?军中无戏言!”秦异人却是一点也不买帐,沉声道:“你们今天暗地里捣鬼,没有按照李牧将军的意思去打,而是很卖力,莫以为本公子看不出来。今天,你们杀敌的功劳不算,而且,从明天开始,你们就不能再战,思过去吧。”
秦军的战力很是强悍,要他们不能全力出战,这对秦军将领来说是的确很不好受,要让他们不暗地里捣鬼都不成。秦异人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思,也不能太过重处,不让他再参战就是了。
“啊!公子,不行啊,我们保证不会再乱来了。”一听这话,一众将领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齐声叫嚷。
“不行也得行!”秦异人沉声道,转过身,快步而去,留下一脸悔恨的一众将领。
次日,秦异人仍是要李牧统兵出战。这次,有了昨日的先例,秦将不敢再暗中捣鬼了,老老实实的执行命令,这一仗打起来就更加有意思了。
这一天打下来,秦军给匈奴制造了一个错觉,那就是秦军也不是那么可怕,只需要再加把劲就能打败秦军了。然而,无论匈奴如何努力,总是不能打败匈奴,秦军总是岿然不动。
对这情况,秦异人大是满意,就是要给匈奴这种错觉,才能一点一点的吃掉匈奴。
这一打就是四天,匈奴前赴后继,打得很是英勇,却是伤亡不小。
XXXXXXXX匈奴王帐,一片吵闹声,如同雷鸣似的。
“秦军也不过如此,还以为秦军有多了得呢。要是早知道秦军不过如此,我们何必畏惧秦军,早就打得秦军找不到北。”
“秦军的战力不过如此,名实难符啊。大匈奴竟然被秦军骗了数十载,真是让人无语。”
秦异人约束秦军,不让秦军全力出战,总是让匈奴觉得只差一点点就能打败秦军,这很好的欺骗了匈奴,他们以为秦军只有这点儿战力。
当然,能够如此成功欺骗匈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牧指挥得好。李牧不愧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指挥起来滴水不漏,分寸把握得极好。就是秦异人自己来指挥,也不见得能比李牧更好,这让秦异人大是赞赏。
“都是你,都是你,没有尽全力,要不然的话,早就打败秦军了。”
“没尽全力?我的部族死伤那么多,你没看见?你眼睛瞎了?”
“就差一点点就可以打败秦军,只要你不退,冲下去,就能打败秦军。你的部族死伤虽众,大匈奴的勇士岂能不记得你们的好?大单于一定会补偿你的。”
在感慨了秦军的战力不强之后,一众大臣相互指责起来了,你指责我,我指责你,一时间,王帐里吼声如雷,如同闹市似的。
更有甚者,捋起了袖子,想要动手了。
“够了!”单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沉喝一声,如同雷霆炸响,极具威势。
然而,这些气头上的大臣却是不理睬,冲单于吼道:“大单于,你得给我作主啊,都是他无能,葬送了打败秦军的良机。”
“谁再叫嚷,本单于就杀了他。”单于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杀气腾腾。
如此一来,一众大臣再也不敢吵闹了,只得气鼓鼓的坐下来,你瞪着我,我瞪着你,瞧他们那样儿,恨不得把对方撕着吃了。
“太子,你如何看?”单于发现头曼沉吟不语,有些好奇。
“此事透着诡异。”头曼眉头拧着,成一个川字,道:“据我所知,秦军的战力很是了得,山东六国谈秦色变,秦军的战力不会如此弱啊。”
“太子,你这话就对了。”左贤王接过话头,道:“众所周知,山东之地律法不行,很是腐败,国君只知享乐,他们的心思都用在女人的肚皮上了,其军战力能强到哪里去?就是赵国,号称一流战国,还不是被大匈奴压着打?”
赵国是一流战国,赵卒号称“劲卒”,其战力很是强悍。可是,遇到匈奴,仍是被匈奴压着打,左贤王这话很有道理,不少大臣点头附和。
就是单于也是微微点头。
“我仔细观看了秦军,发现秦军的阵势很是整齐,却是有些后继乏力,好象秦军士卒有些疲软。我猜,这很可能是水土不服。”左贤王接着剖析,道:“我们都知道,近百年来秦九原未有兵祸,诸族不敢近犯,使得秦国在九原的驻军并不多,不过数万人罢了。而如今,在北河的秦军却有十万之众,这是哪里来的?必然是从别处调来的,水土不服很正常。”
这话很有道理,又是一片赞叹声。
“是以,我以为眼下是打败秦军的好时机。”左贤王眼中精光一闪,道:“上百年来,大匈奴惧秦兵威,不敢与秦军一战。若是大匈奴能够打败秦军的话,这对大匈奴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以提振大匈奴的锐气,可以坚定军心。我可以断言,若真能如此的话,从此以后,大匈奴必将更加强大。”
匈奴上自单于,下至普通牧民,无不是对秦军极为畏惧,可以说是畏秦如虎。若能打败秦军的话,这就让匈奴摆脱“惧秦”的心理阴影,这对匈奴来说,具有莫大的好处。
“说得好!”单于大是振奋,高声叫好。
“左贤王,你以为要如何才能打败秦军?”紧接着,单于就问计了。
“大单于,这事我想太子必有高见。太子多读中原之书,曾入中原游历,对中原极为了解,远非臣所能及。”左贤王看了一眼头曼。
若要论对中原的了解程度,肯定是头曼最了解中原了,这话一众大臣没有异议。
“太子,你说说。”单于很是急切。
“左贤王久历战阵,眼光独到,他的话让我茅寨顿开,我终于明白秦军为何战力不强了。”头曼原本有些不解,他听了左贤王的话,再细细一想,的确是这样,不由得信了。
这也不能怪头曼,谁会想得到秦异人是如此的阴损,竟然要压制秦军的战力。历来只有愁战力不强,想方设法提高战力,而秦异人竟然反其道而行,要想到还真的很难。
“我以为,眼下大匈奴要做两件事。”头曼眉头一挑,神采飞扬,道:“第一件,就是联结诸族,共同伐秦。林胡、楼兰、楼烦、浑邪、休屠这些部族虽然答应单于出兵相助,却是碍秦军兵威,不敢前来。如今,秦军不过如此,他们的疑虑应该打消了,只要大单于催催,他们必然会出兵。”
“嗯,有理。”匈奴原本想联络这些部族攻打赵九原,后来,得知秦军出现在北河,这些部族不敢来了。
“第二件事,就是大匈奴应该向秦军学学,做出一些改变。”头曼眼中精光一闪。
(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诸部动向
静,一片死寂!
上自单于,下至一众大臣,个个张大了嘴,一脸的难以置信,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
他们原本以为头曼会出什么巧妙的主意,却是没有想到,竟是要他们向秦军学习,要匈奴作出一些改变,这实在是出人意料,实在是太过惊人了,要他们不震惊都不成。
紧接着,就是一片喧哗声,只见一众大臣个个扯起嗓子,吼得山响。
“太子,你在瞎说,哪有这样的事?大匈奴的勇士,为何要向秦军学?”
“就是啊。大匈奴的勇士天下无敌,能征善战,岂在乎区区秦军?”
“凭什么让我们向秦军学?大匈奴的勇士是天生的战士,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说到骑射,秦军能胜得过大匈奴?不行,绝不行!”
一众大臣的叫嚷声响成一片,如同雷霆轰鸣,震人耳膜。
头曼把一众大臣的话听在耳里,不由得有些苦恼,缓缓摇头。
不论在哪里,守旧总是一股让人生畏的力量,要想让他们作出改变,不比登天容易。瞧匈奴大臣这副不爽的样儿,仿佛李牧又挖了他们祖坟似的。
“闭嘴。”单于沉吟不语,终于开口说话,道:“太子,你何出此言?”
“是啊,你是大匈奴的太子,为何说出如此丧气的话?”一众大臣大有兴师问罪之意。
对于这事,头曼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你们都知道我多读中原之书,并入中原游历,你们可知,我感慨最大的是什么?”
对这问题,一众大臣哪里知道,就是精明的单于也是不知道,个个睁大了眼睛,打量着头曼,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我在中原游历,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原人律法森严,进退有据。”头曼颇有些感慨的道:“不是别的,你们看看眼下与秦军之战吧。一说起打仗,大匈奴的勇士无不是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打得极是勇猛,然而,可曾动摇秦军一丝一毫?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眼下正在进行的这一仗,匈奴打得极其勇猛,前赴后继,舍生忘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