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87部分

秦皇纪-第187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军帐中,剧辛正在处理公务,神情专注。
作为一代名臣,与乐毅同时入燕的名士,剧辛一直殚精竭虑,为燕国尽心尽力。
更别说,这是他第一次成为上将军,第一次独立统兵,他建立奇功的机会到了,他斗志昂扬,热情高涨,一分热情变成十二分,处理军务极为认真。
“禀上将军,邯郸消息。”就在这时,一个亲卫快步进来,冲剧辛禀报。
“邯郸可是破了?”剧辛抬起头,眼中精光暴射,大是欢喜,道:“终于等到这消息了。”
“上将军,不是邯郸破了,是秦军败退了。”亲卫的回答让剧辛大为诧异。
“什么?秦军败了?邯郸就那点儿人,就算赵人拼死抵抗,顶多是让秦军心有所忌,不能进攻罢了,怎会败退?”剧辛明智之人,一语切中要害。
“是这样的……”亲卫忙把得到的消息一说。
“砰!”剧辛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眼中精光暴射,喝道:“骇人听闻!骇人听闻!信陵君枉为贤公子,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一国上将军,说杀就杀了,古今未之闻也!”
信陵君击杀晋鄙,强夺魏军一事,太过惊人了,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上将军,相当于后世的“兵马大元帅”,一国柱石,岂是说杀便杀的?就算一国君主要杀这样的重臣,也得再三掂量。信陵君不过一公子哥,把晋鄙说杀便杀了,真是骇人听闻。
“不过,信陵君,你倒是做了一件好事。秦军败退,对大燕最是有利。”剧辛猛的站起来,大声下令,道:“立即出兵,攻赵!”
“上将军,此事不妥呀。”有将领立时反对,道:“赵国打胜了,我们此时攻赵,那是找不自在呀。”
“哪那么多废话!”剧辛冷哼一声,道:“此时不攻赵,更待何时?只要占领了大片的赵国土地城池,才能在接下来的合纵中得到最大的好处。你们都要记住,此战务必勇猛精进,不得退缩!”
剧辛不愧是明智之士,他的看法与田单不谋而合。
XXXXXXXXX邯郸,赵国王宫,正在举行一场酒宴。
赵孝成王,平原君、信陵君、鲁仲连,还有赵国君臣、魏军将领在座,独独不见廉颇。
信陵君恨廉颇,若是让廉颇来参加这酒宴,那就是扫兴,赵孝成王才不会让廉颇参加。
尽管眼下的赵国异常艰难,这酒宴还是必须的,这是庆功宴嘛,对于好不容易胜利的赵孝成王来说,要不庆贺一番就不对了。
酒宴上推杯换盏,倒也热闹,气氛不错。
酒酣耳热之际,鲁仲连站起身,道:“大王,鲁仲连有一事要说。”
“千里驹,请讲。”赵孝成王忙道。
“大王,秦军虽然败退,元气未伤,仍是心腹大患。再者,秦国必不罢休,会增兵。若是秦军再度打来,邯郸难保,大赵休也。”鲁仲连沉声道。
“是呀,是呀,寡人也为此忧虑。千里驹可有良谋?”赵孝成王欢喜之后,就在忧虑这事了。秦国几时吃过败仗?秦国岂能罢休?
“大王,应当趁此良机合纵,山东之地必然联兵。”鲁仲连声调转高,有些尖细刺耳。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使者大出
这是庆功宴,气氛极好,一众人有说有笑,却极少提到公务,鲁仲连突然提到,引人注目,一众人停箸不食,紧盯着鲁仲连。
“合纵?”赵孝成王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这才反应过来,笑道:“大赵自长平战后,精锐尽失,难以抗秦,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合纵。然,山东列国无意,奈何?”
长平大战,赵国五十万精锐尽失,整个国家如同不设防,难以抵挡秦军,赵孝成王做梦都在想着合纵,却是没有成功。上次,本想趁着抡材大典,列国重臣云集的良机合纵,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却给秦异人散了。一想起这事,赵孝成王就是万分不爽。
眼下,邯郸之围虽解,秦军必然还要反扑,赵国的形势更加不妙,若能合纵,赵孝成王愿意把屁眼卖出去。问题是,山东列国无意合纵,这让赵孝成王很是郁闷。
“是呀。”平原君附和一句,道:“千里驹,你是知道的,大赵极愿合纵,奈何列国无意,这要如何是好?”
“大王尽管放心,眼下时节,情形大不相同。”鲁仲连掉起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剖析,道:“长平大战时,赵强而五国弱,五国视赵为威胁,盼秦赵两败俱伤,是以,赵国使者大出,五国却是静观其变,不出兵。如今,赵国极度虚弱,早已不能威胁五国,五国自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国被秦国所灭。”
长平大战时,赵国不断派出使臣,四处游说,希望合纵抗秦,韩、魏、燕、齐、楚五国虚与逶迤,静观其变,并不出兵。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赵国很是强大,对这五国构成严重的威胁,五国是巴不得赵国与秦国打个两败俱伤。
“千里驹所言固然有理,然,列国皆为逐利,大赵眼下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列国为何要帮大赵?”有赵国大臣问道。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眼下的赵国极度虚弱,拿不出让列国出兵的筹码,只能想想罢了。
赵孝成王很不想承认这点,却是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的,暗中一声长叹。
“无妨。”鲁仲连却是胸有成竹,道:“经长平、邯郸两战后,大赵极度虚弱,府库空虚,无钱无粮,然而,大赵有土地,要让列国出兵,唯在四字:裂土割地!”
“裂土割地?”一片惊呼声响起。
无论何时,土地城池极为重要,没人会愿意割让,哪怕是寸草不生之地,鲁仲连这话太过惊人了。
“闭嘴!”
“大赵的土地城池,岂能割让?”
赵国群臣最是气愤,冲鲁仲连喝斥。更有人怒吼不断,眼睛喷火,恨不得把鲁仲连撕着吃了。
“诸位,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然,我要问诸们,舍此以外,诸位可有救赵之策?”鲁仲连仿佛没有听见喝斥声,没有看见他们的气愤样儿,镇定自若,沉声问道。
“这……”赵国君臣给问了个大张嘴,无言以答。
长平一战,已经把赵国的府库钱粮消耗一空了,再有邯郸一战,赵国哪来的钱粮?赵孝成王这个国君跟叫化子差不多,穷得叮噹响。除了有土地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价码。
列国出兵,帮助赵国打秦国,那不是白干的,没有好处的事儿谁会干?
尽管山东列国打着这样那样的幌子,把出兵一事粉饰得无比神圣,实际是则是为了利益。
正因为山东六国的利益难以调合,是以,数十年来,合纵的叫嚣声不断,却是少有合纵,数十年里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回罢了。
“平原君,你以为呢?”赵孝成王难以决断,问平原君。
土地城池,那是国之根本,除非不得已,谁也不会割让。赵国可以把城池割让给秦国,那是因为惧秦兵威,不得不割让嘛。
“这个……”平原君也是难决。
“君上,臣以为千里驹所言有理。”就在这时,只见蔺相如站起身,冲赵孝成王道。
“嗯?”赵孝成王大是讶异,一双眼睛死盯着蔺相如。
“上卿,你何出此言?”
“上卿,你一直坚决反对割让土地城池,为何这次应允?”
赵国群臣紧盯着蔺相如,一脸的惊诧。
蔺相如是强硬派的代表,坚决反对割土让地,今天却是赞同了,真的很让人想不明白。
“君上,臣以为,眼下的大赵已到生死存亡关头,若不能度过眼下这一关,大赵生死难料,土地城池不过是便宜秦国罢了。”蔺相如大声剖析,道:“与其如此,不如裂土割地,换得五国出兵,解大赵之围。”
这话很有道理,眼下的赵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若是秦军再度打来,赵国一定在劫难逃。土地城池虽好,那也要赵国还能存亡呀,连国家都亡了,土地城池还能有什么用?还不白白便宜秦国?
“大王,上卿之言,正是鲁仲连之意,还请大王择之。”鲁仲连重重点头冲赵孝成王道。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良谋?”赵孝成王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扫视群臣。
群臣紧抿着嘴唇,没有人说话。这种情况,还有比这更好的谋划,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寡人之意……”赵孝成王就要决断,就在这时,只见红衣剑士快步进来,大声禀报,道:“禀君上,齐国出兵攻魏。”
“好!什么?齐国攻魏?”赵孝成王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竟然大声赞好了。紧接着,这才反应过来,一脸的震惊。
“不可能!”一片尖叫声响起,一众人好不容易明白过来。
“咣啷。”信陵君手中的青铜酒爵掉在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脸上、脖子上、手背上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
“不可能!定是你谎报军情。”信陵君手指着红衣剑士,吼得山响。
“没错!一定是谎报军情。”一片附和声响起,魏军将领吼得最是响亮。
“千真万确!”红衣剑士却是很笃定,道:“齐军在田单的率领下,突然攻入魏地,无人可挡,势如破竹,已下魏国数十城。”
“假的!假的!一定是假的!”信陵君嘴唇嚅动,半天说不出话。
信陵君夺取了魏军,好不容易打了一个胜仗,摆脱了危机,满打满算,他在魏国的声望会大涨。哪里想得到,齐国突然发兵攻魏,这是让他万劫不复啊。
魏王,还有魏人,一定会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他身上,要是你不夺取魏军,给齐国以可趁之机,齐国敢打来吗?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信陵君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
此时的信陵君,只觉天旋地转,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禀君上,燕军攻入大赵境内,已经占领十余城。”就在这时,又一个红衣剑士匆匆进来,冲赵孝成王禀报。
“什么?燕国攻赵了?”一片惊呼声响,如同雷鸣,差点把殿顶给掀了。
齐国攻魏,已经够让人震惊的了,燕国再攻赵,这不全乱了吗?
一众人瞪圆了眼睛,张大嘴巴,个个呆若目鸡。
就是鲁仲连也是张口结舌,一脸的惊愕。
他刚刚提出合纵,燕齐两国就在捣乱,这合纵还能成吗?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他是羞愧无地,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秦异人从中挑拨的结果。
“好!好!好!”然而,就在一众人震惊万分之际,却有人大声好叫。
一众人寻声望去,不是别人在叫好,是蔺相如在叫好。
“你……”一众人指着蔺相如,集体失声了。
原本是合纵有望,赵国有救,燕齐两国出兵,这合纵是不可能成功了,为何叫好?一定是得了失心疯,神智不清。
“蔺相如,你闭嘴。”赵孝成王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冲蔺相如就是一通咆哮。
然而,蔺相如却是如同没听见似的,冲赵孝成王道:“君上,赶紧派使臣出使,一定能合纵。”
“哈哈。”一片嘲笑声响起,差点把殿顶给掀了。
何为合纵?就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只要有一国不参与,这合纵就不能成功。燕齐两国都在大打特打,山东局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这合纵百分之百不可能有成功,要众人不笑话都不成。
“蔺相如号称明智之士,这也叫明智之士?”
“我呸!如此愚笨!”
更有不少人冲蔺相如啐道。
“君上,燕齐两国此时出兵,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城池,非要挑起事端,只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合纵必成。”蔺相如不愧是明智之士,一语道破玄机。
“没错。”鲁仲连听了这话,立时反应过来,一脸的喜色,道:“上卿所言极是。齐国意在收复失地,只要能满足齐国的要求一定能让齐国罢兵。燕国出兵,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