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3部分

秦皇纪-第13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头领一挥手,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孟昭、马盖、范通、黑伯和茉儿而去。
“秦异人,你这次是大祸临头,不想死也不成了!”赵平望着秦异人的背影,神气活现:“和我斗,你死定了!嘿嘿,我的财货又回来了。”
赵平回到院里,招呼红衣小吏冲进秦异人的住处,把他送来的财货全搬走了,比狗舔过的还要干净,毛都不剩一根。


第十七章 赵括之母
第十七章赵括之母
一出了小院,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一行直奔赵国王宫而去。
红衣剑士是赵王的帖身侍卫,是“大内高手”,他们前来押人,其来意不用说谁都明白,定是赵孝成王要对秦异人下手了。秦赵成为死仇,生死相搏,更要命的是,赵国惨败于长平,五十万精锐损失殆尽,赵王一腔怒火必然要朝秦异人发,生死难料。
孟昭、马盖、范通三人蛮不在乎,笑呵呵的道:“赵狗这才想起我们,真是太蠢了。”
听他们那话的意思,好象他们活得不耐烦了似的,巴不得早死。
“我们征战沙场,砍下的赵狗人头不知几多,只可惜错过了长平大战,不然的话,还会多砍些赵狗狗头,死了也值了。”三人是秦军锐士,出生入死惯了的,一点也不把生死放在心上,谈笑生风。
“休要胡说。”黑伯沉声喝斥一句:“赵王不过是请公子做客罢了。”
这不过是安慰之词,是怕秦异人禁受不住打击。
“黑伯说得对,赵王惧怕大秦兵威,他要请公子一叙。”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明白过来,忙附和一句。
“公子,你莫要担心,没事儿的。”茉儿忙安慰秦异人。
秦异人勉力笑笑,心里如同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虽然还没有见到赵王,秦异人也能猜到赵王的用意,这是要杀他呀。他好不容易再活一次,这才活了数日功夫,又要被砍头了,这冤不冤?
“得想个办法逃过这一劫。”秦异人暗自嘀咕,只是处此之情,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很快的,就来到赵国王宫。秦异人放眼一瞧,好大的王宫,气象森严,广厦千万间,间间不凡,雕梁画栋。一队队红衣剑士在王宫前值守,个个站在当地,就象标枪般挺拔,给人一种不可撼动之感。
“怪不得赵国能成为秦国唯一的劲敌,果是不凡呐!”秦异人忍不住暗中赞好。
“去朝堂。”一个阉人踩着细碎小步,快步而来,公鸭似的嗓子一吆喝,极是刺耳。
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一行直奔朝堂。
朝堂就在左侧,很快就到。
秦异人远远就听见朝堂里传出一阵受伤野兽似的怒吼:“你这老虔婆,都是你,都是你,没有生个好种,生了个蠢材!”
押解秦异人的红衣剑士一个哆嗦,脸上变色,瞥了秦异人一眼,目光中透着怜悯。
“这应该是赵王吧。”秦异人念头一转,便知道只有赵王才能在朝堂上如此咆哮。
“他在骂谁呢?老虔婆又是谁呢?”秦异人不知哪个女人惹得赵王如此大怒。
一进朝堂,只见朝堂里好多的人,赵国群臣都在,个个褒衣博带,富贵华丽,却是噤若寒蝉,低垂着头颅,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中年男子,头戴王冠,身着王袍,怒气勃发,脸色铁青,脸孔扭曲,眼睛瞪得象铜铃,怒视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在她的鼻子前指指点点,骂得正欢,口水象瀑布般喷在这女人脸上。
“这就是赵王?咋这副德行呢?”秦异人看在眼里,大是惊讶。
有道是,王者要有穆穆威严,不能随意发怒,更不能把自己的心情好坏表现在脸上,要深藏胸中。象赵孝成王这般,怒气勃发,还是指着一个老女人骂得如此欢实,真是千古少见。
“赵括那么蠢,都是因为你,是你这头蠢母猪生养的,不蠢也会蠢,蠢了就更蠢!”赵孝成王骂得兴起,越骂越不象话了。
“哦,她是赵括母亲。”秦异人来了兴致,睁大眼睛细细打量起来。
赵括母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人,有见识,深明大义,秦异人对她不乏钦佩之心。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母亲,她应该是巴不得赵括的官越大越好,那样的话,可以光宗耀祖,她就可以自豪。而她竟然出面阻止,不让赵括为将,这是从大局出发,为了赵国而做出的牺牲。
如此深明大义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不多见,这样的母亲,仅此一人。
赵括之母头发花白,脸色憔悴,双眼红肿,脸上泪痕宛然,尽管如此,仍是难掩姿容,年轻时必然是一个大美人。
长平大败,最苦的是谁?
不是赵孝成王,而是赵括的母亲。
一是丧子之痛,折磨着她。作为母亲,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平安呢?赵括中流矢而死,失去儿子,这本身就够让她心痛的了。
二是赵括虽死,其罪难消,五十万赵国精锐被葬送一空,这是何等的大罪?自此以后,强赵之风不存,赵国再也不是秦国的劲敌了,这都是赵括的罪过。作为母亲,生养了这样一个儿子,她心里好受吗?
三是赵括之母早就知道赵括会败军覆师,为此而努力,要阻止赵括领兵出战,却是没有成功。从她心里来说,她是巴不得她错了,错得越离谱越好,然而,命运弄人,她偏偏对了,还是无比正确。长平大战证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不具备统兵作战的才干。
种种原因,归结在一起,赵括之母倍受煎熬,她才是这世上最苦之人。
偏偏赵孝成王要拿她作出气筒,要拿她撒气,骂得无比难听,怎么难听就怎么骂,她是恨不得上天打雷,把地上劈出一条缝,她好钻进去。
“这个赵王是非不分,明明是他的错,他竟然怪罪到赵括母亲身上,有你这样的王吗?”秦异人大是腹诽。
赵括为将,赵括之母出面阻止,赵孝成王不仅不听,还刚愎自用,坚持拜赵括为将,说到底,过失是赵孝成王的,与赵括之母何干?
“呜呜!”赵括之母委屈之极,却是有苦不能言,有冤不能申,唯有饮泣的份。
“你哭,你哭,你就是哭死,寡人也不会饶过你这老虔婆!”赵孝成王怒气更大了,飞起一脚,狠狠踹在赵括母亲胸口。
“咕噜噜!”赵括之母就象滚动的冬瓜般滚出老远,额头磕破了,鲜血直流。
“寡人宰了你!”赵孝成王怒气不息,拔出腰间佩剑,怒气冲冲的就冲了上去,要把赵括之母斩杀当场。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这事与秦异人无关,秦异人却给激起了义愤之情,打算为赵括之母说句公道话。
“君上,住手!”就在这时,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响起,极具威势,只见一个英气勃勃的年轻将军如同旋风般冲了进来。


第十八章 李牧
第十八章李牧
这个年轻将军个头极高,身长八尺(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一米八几),身胚宽大,就象一座铁塔,极具威势。
头戴铁兜鍪,身着铁甲,明光锃亮,平添几许威势。
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如同九天之上的骄阳般炽烈,让人目眩。
走起路来,噔噔有声,虎虎生威,气慨绝世。
整个人就象一柄绝世利剑,锋芒盖世,如同战神临世,给人一种如山如岳般的不可撼动之感。
“好一条英雄好汉!”秦异人忍不住大声喝采。
“这会是谁呢?廉颇嘛,年纪不符,赵国哪来这样年轻的将军?”秦异人大为疑惑。
眼下的赵国,最有名的将军就是老将廉颇了,既然是老将,必然是年纪一大把了,而眼前这个年轻将军一瞧便知不凡,秦异人却未听过,不得不好奇。
“李牧!”赵孝成王怒喝一声。
“李牧?”秦异人差点把舌头咬断了,李牧之名如雷贯耳,名垂后世,两千多年过去了,李牧仍是有着不少粉丝呢。
战国大争之世,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将领,象吴起、庞涓、孙膑、田忌、司马错、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王贲、乐毅、田单、项燕……名将如云。
真正称得上“战神”的只有四人,即吴起、白起、王翦和李牧。
李牧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支柱人物,正是他支撑起了赵国残破的江山,与秦国抗衡数十年。在秦始皇灭赵之役中,即使另一位战神级人物王翦也是拿他无可奈何。最后,秦始皇采纳尉缭的计谋,利用郭开罢了李牧的兵权,秦国才击破赵国大军,灭了赵国。
后人慨叹,假使赵国不罢李牧的兵权,秦国能灭得了赵国吗?
“臣李牧见过君上。”李牧冲赵孝成王见礼,不容赵孝成王说话,快步来到赵括母亲身前,弯下身,扶着赵母站起来。
“嘶!”李牧撕下战袍,为赵母擦拭额头鲜血,神色恭敬,就象一位孝顺的儿子在侍候母亲似的。
“这个……李牧怎生如此对待赵母呢?”秦异人纳闷了。
李牧是战神级人物,与赵母八杆子也打不着啊,瞧李牧这恭敬样儿,就知道其中有不为外人知晓的隐情。
“谢李将军。李将军,你怎生来了?”赵母被赵孝成王当着群臣的面一通好骂,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为她说情,这让她好不伤心。
回想昔日,赵括手绾上将军兵符之时,赵府门庭若市,群臣争相讨好,那是何等的热闹。如今,赵括刚死不久,尸骨未寒,赵府冷清可以罗雀不说,赵孝成王骂得那么过份,那么狠,却无人为她说情,能不寒人心吗?
唯有李牧不惧赵孝成王之威,没有忘记她,这让赵母心里暖暖的,泪珠儿扑漱漱滚落。
“上将军于李牧有再造之恩,李牧不敢或忘,惊悉长平惨祸,立时赶来。李牧来迟,伯母受惊了,李牧这里赔罪。”李牧单膝跪地,冲赵母行了一个军礼。甲胄沙沙作响,平添几许威风。
李牧是赵国北地军中一小吏,虽有绝世军事才干,却是无人识,不为人知。直到赵括见到李牧,惊为天人,两人一席话语,赵括更是断定李牧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极力举荐。
在当时,赵括少年取高位,在兵法上的见解,就是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不能屈,由是知名,被赵国朝野公认为奇才。他对李牧盛赞不已,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即使这样,李牧也没有被重用。直到长平大战爆发,秦赵两国要进行生死之战,赵国要从北方抽调精锐南下,北方交给谁守?
赵国的北方面临着三胡和匈奴的威胁,必须要有一员良将坐镇,赵括再度举荐李牧。赵孝成王遍选国中无良将,就启用了李牧,自此以后,李牧展露才华,最终成为赵国的柱石。
“知恩图报,真豪杰!”秦异人明白了原委,对李牧是赞不绝口。
知恩图报是种美德,或许有不少人能做到。可是,在眼下这种情形下,在长平新败之际,在赵孝成王盛怒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李牧坚持报恩,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分。
“李将军言重了。老身无事,李将军快走吧。”赵母知道赵孝成王正在盛怒之下,李牧此时赶到,前来报恩,这祸事不小,她万分不愿拖累李牧。
“好一个为人着想的母亲!赵括能有如此母亲,九泉之下可以含笑了。”秦异人对赵母的好感更增几分。
人,谁不贪生?在这生死关头,谁不想活命?要是换个人的话,很可能乞求李牧帮忙,赵母不仅未如此做,还催促李牧离开避祸,这实在难得,非常难得!
“李牧,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离职守,寡人饶你不得。你且站到一旁,容寡人宰了这老虔婆再与你算账。”赵孝成王气怒攻心,难以平息,仗剑而来,非要把赵母斩杀。
“君上,使不得。”李牧急了,忙拦在赵母身前。
“滚!滚开!”赵孝成王眼中如欲喷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