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厝チ耍颐鞘窍蚰忝堑辣鸬摹!泵蠖椭斓轮朗虑橐丫搅宋蘅赏旎氐牡夭剑挥锌醋潘窃度サ谋秤胺⒋簟�
第二天黑龙江的市民起床就发现大街上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广播在反复播放要求预备役人员迅速达到最近的军营报道,并指出防空洞的位置……孙田成去年刚刚服役满两年回家,跟着叔叔做毛皮买卖很是赚了一笔钱,正在和人谈生意的时候听到了广播,马上扔下了那个客人连货也不要就向军营跑去,在军营里他居然看见了那个要买他东西的客人。他一笑说:“老兄那年的兵?”那个人说:“三年前退的,这些年回家总忘不了那些战友,总想回到部队来……”孙田成也感叹到:“回了这么久也不能适应下来,只有拼命的找事情做才可以忘记……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召集我们回来,是不是要对日本大反攻了?”
在农村,在地里忙活的年轻农民听了广播马上回家,准备好物品对家人说:“我去了!”妻子只是温顺说:“自己照顾好自己,我和爸妈等你的好消息,家里我会照顾的。”在工厂工人听到了消息,把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工友,在工友们“自己保重”声中去了……广播和报纸登出要求预备役部队集结后各地的军营挤满了前来报道的人,在长期的宣传下,没有军队就没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孙田成好容易领到自己的军服、武器找到白天一起来的那个人,经过闲聊知道那人叫陈子平,他神秘兮兮的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召集我们了。老毛子向我们下了黑手,他们不愿意看见我们强大起来。他们指示共产党蒙骗了我们两个师的部队叛逃,被我们的军官发现了,只是可惜被苏联军队包围了,掩护他们的两个团全部打完了,听说司令部军师长火冒三丈,气大着呢!陈子平读了几年书,听了他说的情况,大吃一惊,不知道局势居然如此紧张了,但是却相信在司令的领导下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又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
第二天我们对外的广播和各地报纸都发表了“叛逃事件”,大多矛头直指共产党,尤其是中央日报,更是大批特批。中央日报指责共产党方面不仅没有在抗日上出力,更是怂恿下属破坏团结,为一己之私不惜削弱抗日前线力量。在被发现后,甚至不惜杀害同僚,做出此等人神共愤之事。并指出这表明了共产党只是打着抗日的幌子做着各种卑劣行经,令人十分不齿!并表示了对牺牲将士的沉重悼念。
一向共产党的各种报纸也对此事进行了严厉的指责,批评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党纲,不记得自己还是个中国人,为他们的行为感到不齿。只有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讲话:这起事件是党内别有用心的人隐瞒中央私自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对此毫不知情。我们对他们如此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对牺牲的将士和家属表示慰问……但是这篇讲话是几乎没有任何的说服力的,恶劣的影响已经形成,要消除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更何况讲话中很多地方虽然可能是事实,但经不起任何推敲。
蒋介石接到我的电报喜出望外,这次不仅可以打击共产党的锐气,让他们颜面全失,更能让苏联人把李成坤拖住,只要把握好机会打败日本人,自己在中国的声威将无人可及。他特地命令中央日报社找到最好的评论专家披露大量内部材料对这次事件做最详细的报道,并对中国共产党严厉指责,让他们丧失民心。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不要的政党,怎么可以把国家托付他们?他也的确做好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心情格外舒爽。
军队改编已经完成大半,改编陆军部队一百四十个师,所有中央军和大半的改编军队装备了中正式步枪(民26式),每个班至少也有一挺捷克机枪,轻火力已经强于日本。炮兵虽然有所加强,除了少数精锐部队,大部分仍然和日军相距甚远,这可以用人数上的优势来弥补。政府将领均认为已经具备与日一战的条件,蒋介石也信心十足,特别是我们轰炸掉日本的飞机制造业和毁掉了日本绝大部分的飞机后,国军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他满怀信心的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也拉开了对日战争的总的序幕。
在南京政府兴致勃勃的制定和日军作战计划的时候,我们正在讨论苏联边界频繁的物资和人员流动。苏联已经在远东边界地区集结了四十五个满员师,其中有三个机械化军还有大量的航空兵部队,物资的运输一直没有停止过,看来与其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了。大家小心的讨论着苏联真正的作战意图是什么,在请教了大批的原来在苏联生活过的人和苏联方面问题专家后,认为苏联旨在打击我们的实力并取得对他们有威胁的军事要地,当然我们这几年辛苦发展的工厂都是他们的目标。
知道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到如今,妥协退让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得到满足的。我们越妥协,他们的胃口就越大,对待他们就必须打得他们知道疼了才能和他们谈判。大家一致决定和他们打,要打就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出来。
九月十六日,南京政府出兵占领已经六年未派兵进入的上海,日本随即增兵,淞沪会战爆发。南京政府集结了约七十万人。日军大约三十七万人。中国军队虽然兵力很多是日军两倍,却分散在各种防区死拼硬打,重视正面防御却忽视了侧翼安全。日军正面受挫,便改变策略采取侧翼迂回,取得巨大的进展。日军死伤十六万余人,中国军队损失三十万之众。长达六个月的会战成功的吸引了日军注意,减轻了华北战场的压力,也为各种物资、工厂迁移赢得了时间。
在蒋委员长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后,我们也感到这个计划是非常可行的,派遣了由孙立人带领的整编第十二师和第十三师和一个预备役第三十三师支援他们,被安排到了十五集团军陈诚部,负责长江守备任务。在抗日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必要小家子气躲躲藏藏的,把自己武器拿出来的时候,连中央嫡系的八十七和八十八师都羡慕不已。在战斗中我们的受到的日本的攻击最猛,损失却是所有部队中最少的。
蒋介石看了他们的战斗后说:“有如此部队,何愁日本不灭?”但是战斗不是一两支部队可以解决的,在侧翼频频被击破后,了整整六个月的防线终于崩溃了。在战斗中损失最少的孙立人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第十五集团军司令,负责阻击日军,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至南京防区防守。孙立人下命将所有失散的部队全部集中起来,把他们进行简单是改编后让自己部队的老兵负责指挥他们。
在日军开始进攻后,很多士兵被打怕了,看见日本人就想逃跑,但是后面的督战队的机枪对着天扫射制止住了他们逃跑的脚步。我们的士兵一脸鄙视的说:“***,看看老子怎么打日本人的,真***一群没种的家伙!”那些游兵散勇简直不感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大片的日军还没有冲要他们的面前已经倒下了一半,飞机刚到上空就被打了下来,扔的炸弹不痛不痒的……这些家伙是人吗?
那些准备逃跑的士兵不由对他们佩服不已,其实那个当兵的没有爱国的热情呢?只是敌我悬殊太大,上去就是死,让很多人害怕,但是看见他们这么轻松的解决掉日本人,不由十分佩服起来,也找到一丝希望。
面对日本的优势兵力,孙立人知道死守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依托有利的地形对且战且退,不仅大量的杀伤了日军,延缓了他们的进攻时间,为中国军队布防赢得了最有利的时间,而且在战斗中部队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三万余人。等孙立人的部队退到南京的时候,从上海退守的部队和南京防守部队已经形成了更加严密的防线……
第一部 第八十章 目标
淞沪会战成功的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将原来准备在北平进攻的日军吸引了很大一部进入了淞沪战场,华北方向的压力大减。吴克仁将军接到“万毅叛逃事件”的详细报告后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能迅速成立统一的抗日战线,共产党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少帅愿意陪同蒋先生去南京也和共产党事变前后态度急剧转变不无关系。
少帅从来都是十分信任他们,即使他们在事变后态度转变也是如此,自己也没有对共产党人进行清除,李成坤将军也是一个讲感情的人,看在少帅面子上没有动他们。否则以李成坤将军在这么严峻的条件下打出一片天地的人,在这么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下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共产党都是东北军进来的时候带进来的,他们部队的共产党早就……
想了想,叹了口气,走进了会议室,里面坐满了一批中高级军官,吴克仁冷静下来,这些人很多跟了自己不少年了,都自己表明身份等待司令部的决定。好在对他们这些自动表示身份的司令部对他们的处罚还是比较轻的,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什么事情了,要是过了这几天后被抓出来按照间谍罪论处就是悲剧了。
见他进来,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他挥了挥手说:“好了,大家都坐吧。这里大部分人也许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在一起了,今天就不要讲什么礼数了。”军官们闻声坐下,看见大家都沉默不已望着自己,吴克仁苦笑了一下,说:“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们措手不及。最让人气愤也最让人疼心的是万子达这个家伙居然带着部队叛变到苏联了,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我也不多说了。大家是共产党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这很好,大家好聚好散。
你们自己说出来比被情报人员找出来要好得多,这对大家都好,你们也没有什么损失。要是不承认,被抓了我心里难受。你们不要小看那些情报机构,日本、苏联、南京各个方面来的间谍那个讨了好,在这里他们是针插不尽,基本上没有立足之地,你们自认为比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务要强的多?司令之所以不动你们是因为本身你们没有做什么对这里有危害的事情,也是因为你们是少帅的部队,不忍心太严厉了。
大家自己想想,这几年来,他们什么地方亏待过我们?大家除了了要进入军校轮训外,兵员、武器那点不是和别的部队一样?连人事任免也给了我们极大的自主权,将心比心想一想,这样做良心过得去吗?要说为中国老百姓,现在中国那里可以比得上我们这里?
这里大家也来这么多年了,自己也看见真实的情况,抗日也不多说了。不是我贬低你们的话,从原来的苏区到现在的陕甘宁边区,你们确实做了一些对老百姓实惠的事情,打了土豪,分了田地,他们也对你们比较拥护,但是现在陕甘宁边区是什么情况,还不是大量的人吃不饱肚子,工业更是不谈,建设国家只靠这个行吗?简直扯淡!这里是中国刚刚在这里兴起的一点富强的希望,非要毁掉才甘心吗?
如果他万子达小子是条汉子,凭自己能把队伍拉出去,如果他不是叛逃到外国,这事情就好办得多!实际上呢?士兵知道他是叛逃,当场就反了,他是用欺骗的手段来骗取士兵的信任,事情败露了又和苏联人一起打起自己人,我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