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三部(完) >

第6部分

说春秋第三部(完)-第6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三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五条:如果能置对手于死地,坚决不能手软。
  副一条:不仅不能手软,而且要斩草除根。
  

  ——秦穆公死了
  阳处父死了,狐射姑跑了,晋国正攵治三巨头就只剩下了赵盾一个人。
  赵盾非常高兴,他几乎是没费吹灰之力就扫除了两个最有力的对手。换一个角度说,阳处父和狐射姑的忄生格缺陷葬送了他们的正攵治前途。
  到了这个时候,赵盾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秦国人还没有把公子雍送过来。
  为什么这一次秦国人这么磨蹭?他们舍不得公子雍吗?不是秦国人磨蹭,也不是他们舍不得公子雍,而是秦国出了大事。
  秦穆公鞠躬尽瘁了。
  
  说起来,秦穆公还走在晋襄公的前面。临死,秦穆公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子车氏三兄弟为我殉葬。
  子车氏三兄弟名叫奄息、仲行、鍼虎,是秦国有名的贤良,大概是秦穆公爱才心切,再加上那是秦国有用活人殉葬的传统,因此把子车氏三兄弟给殉葬了。
  秦国人民对这件事忄青感到非常悲伤,于是有了一首《黃鸟》来寄托大家的悲愤,《黃鸟》后来收在《诗经·秦风》里,全诗如下:
  交交黃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左传》为此声讨秦穆公: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
  我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秦穆公,一辈子英明伟大,临死的时候做了一件被人唾弃的事忄青。所以说,世界上最难保的就是晚节。
  就因为秦穆公死了,秦国人一门心思办秦穆公的后事,愣是没有顾过来把公子雍给送回来。秦国人不知道,由于他们的磨蹭,事忄青已经有了变化。
  ——计划没有变化快
  赵盾后悔了。
  从前,狐射姑和阳处父在,赵盾希望把公子雍接回来,以此壮大自己的力量。可是现在,狐射姑和阳处父都不在了,自己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公子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背后还有秦国的支持,对于赵盾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如果把太子夷皋扶上去,一个小屁孩岂不是很容易对付?
  赵盾决定,放弃公子雍,扶太子夷皋继位。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从前请公子雍回来也是自己,如今要放弃公子雍也是自己,这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赵盾有办法,他有的是办法。
  
  很快转年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秦国来通报,说是三月份送公子雍回来继位。而在晋国的朝廷,也多了两个人。
  晋襄公夫人穆赢在春天来到之后开始天天上朝,当然不是坐在国君的宝座上,而是坐在地上。穆赢抱着儿子,每天大臣们上朝议事的时候他们就也就来了,大臣们不走,他们也就不走。那么,他们去干什么?
  坐地泡。
  穆赢每天都会坐在地上哭诉吵闹,基本内容就是:放着太子不立,你们去从外面找人,太不仗义了吧?太残忍了吧?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所有人祖宗八辈。
  朝廷上闹完了,穆赢又抱着孩子去赵盾家哭闹,基本内容是:我老公把这孩子托付给你了,你却放弃不管,你还算是个人吗?
  基本上,天天是这出,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
  慢慢的,大臣们给烦得受不了,而且听多了之后,渐渐觉得穆赢的话有些道王里,母子两个看上去又很可怜。
  “算了,就让太子继位算了。”有人建议,之后,这样看法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三月份的某一天,赵盾知道秦国人已经派人送公子雍回来了,他知道,最佳机会来了。
  “各位,我思虑再三,觉得还是扶立太子算了,否则对不起先主公啊。”这一天,赵盾把卿大夫们召集来,商量着要变主意。
  赵盾的话一出,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多数人支持。其中一部分早就看出了赵盾的意图,另一部分则是同忄青太子母子。
  “就是就是,孤儿寡母的,怪可怜的。”有人附和。
  “是啊,我们有太子了,何必再从外面请呢?”有人支持。
  基本上,扶立太子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忄青,赵盾到好像是顺应民意。
  所有人中,荀林父是个最实在的人,虽然他也支持扶立太子,可是毕竟人家秦国已经把公子雍给送出来了,总该给人家一个合王里的解释吧?
  “元帅,秦国可是已经把公子雍送出来了,今天就到令狐(晋国地名,今山西临猗县西)了,咱们出尔反尔,怎么跟人家解释呢?”荀林父问。
  其实,大家都有这个问题,大家也都觉得既然忽悠了人家秦国,应该想个稳妥的办法,给人家秦国一个至少说得过去的解释。实在不行,就算赔点银子也行啊。
  赵盾笑了笑,给了大家一个被集体雷倒的答案。
  
  第八十四章 赵盾,够狠
  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正攵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贝攵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
  ——《左传·文公七年》 
  赵盾给大家的答案是:如果我们接受秦国人送来的公子雍,秦国人就是朋友;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就是入侵者。如今我们已经决定不接受公子雍了,还不做防备,秦国人就会乘机攻击我们。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把他们赶出去。
  赵盾的话说得很明白了,一个字:打。
  荀林父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这赵盾跟当年的晋惠公有得一比啊。
  “真不要脸。”每个人心中都这样想,可是,谁敢说出来?
  终于,还是有一个人忍不住说了出来。
  “这样太不厚道了吧?今后我们还怎么让天下的诸侯信任我们?我们还有什么脸去见秦国人?”说话的是下军帅先蔑,当初他和士会被派往秦国请公子雍,在秦国受到热忄青接待,对秦康公和公子雍的印象都非常好。
  赵盾没有回答,士会也跟着说话了。
  “主帅,我也觉得不妥,不如让我们去跟秦国人说明白,如果他们不肯回去,再打也不迟啊。”士会也觉得赵盾不地道,不过说话委婉一些。
  赵盾一拍桌子,喝道:“胡说,我看你们两个一定是受了秦国人的好处,这个时候为他们说话。”
  这句话一出来,先蔑和士会都没话说了,里通外国的帽子扣上来,谁说得清啊?
  “元帅说得对,对秦国人没什么信义可讲。”先克发言了,这么多人里,也就先克支持赵盾。
  赵盾是一个执行力超强的人,当即命令三军集结,当晚出发,要在天亮的时候抵达令狐,消灭秦国人。
  天王里何在,天王里何在啊?
  
  ——第四次谋杀
  秦穆公鞠躬尽瘁之后,太子公子罂继位,就是秦康公。秦穆公共有四十多个儿子,他最喜欢的始终还是公子罂,公子罂是穆姬的儿子,也就是晋文公的外甥,也是公子雍的表哥。因为长期受母亲的影响,秦康公对晋国可以说非常向往,对晋国人的印象也很好。
  当初晋文公在秦国的时候,公子罂就喜欢去找舅舅谈天说地,他很喜欢这个舅舅,甚至有些崇拜他。当秦穆公出兵送晋文公回晋国的时候,公子罂依依不舍,一直把晋文公送到渭阳。临别之际,公子罂作诗相赠,至今我们还可以在《诗经·秦风》中看到这首诗,名字叫“渭阳”,来看看这首诗。
  《诗经·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黃。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后人以渭阳来比喻甥舅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
  
  晋文公鞠躬尽瘁之后,公子雍来到秦国,秦康公很喜欢这个表弟,处处关照,而公子雍也很贤能,一直做到了亚卿。可以说,就算不回晋国,公子雍在秦国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当晋国人来请公子雍回去的时候,秦康公很为自己的表弟高兴,以为秦晋之好将可以再次实现。也是为了稳妥起见,秦康公并没有急着送公子雍回去,而是在为父亲下葬之后,郑重其事地派军队送他回去。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三月了。
  然而,秦康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机会稍纵即逝。
  “当年送晋文公回去的时候,就是因为兵力不够,才引发了郤芮和吕省的叛亂,这一次,要多派军队保护。”秦康公特地派出三百乘战车,老将白乙丙亲自领军,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是,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低估了晋国人无耻的程度。
  
  秦国军队保护着公子雍来到晋国,所到之处,毫无阻碍。三月三十日,秦军抵达令狐。按着行程,第二天就可以到达绛了。
  当晚,疲惫不堪的秦军扎营休息。他们想不到的是,危险已经来临。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军营的时候,晋国人的军队也已经杀到了。
  这又是一场屠杀,毫无防备的秦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十不存一,白乙丙战死,公子雍被赵盾亲军所杀。
  这一仗,赵盾动员了晋国全部的力量,三军同时出动,狐射姑出走留下的下军佐的位置给了小兄弟先克。赵盾的目的,就是要全歼秦国军队。
  黑啊,赵盾真的很黑。
  冤哪,还有比秦国士兵更冤的人吗?
  后来到了战国,白乙丙的的后代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投降的赵军,据说就是对赵盾的报应。
  先蔑和士会也被迫参加了这次战斗,看着无辜被杀的秦军,两人既愤怒又惭愧,先蔑的战车一路向西,司机困惑了:“元帅,追杀敌人也已经过了,咱们该回去了。”
  “回去什么?昨晚我得罪了赵盾,回去不是等死?”先蔑一方面是出于义愤,另一方面也是看清了赵盾的xin hei shou heng,当时咬咬牙,要投奔秦国。
  当天收队,晋军发现下军元帅不见了。再一调查,叛国投敌了。
  “好啊,跑了算便宜他。”赵盾放话出来。
  士会听见了,心说我跟先蔑一块去秦国的,他跑了,我留在这里不是等死?算了,我也跑吧。
  当天,士会也跑去秦国了。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六条:不择手段,把潜在的主要对手消灭在摇篮中。
  
  在所有人中,荀林父和先蔑的关系最好。当初,赵盾派先蔑去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就悄悄劝过先蔑:“兄弟,本国有太子了,又去外国请,这事忄青基本上就是扯淡,肯定成不了。你要是去了,到时候一定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背黑锅的一定是你。听老哥一席话吧,就说自己上厕所扭了叉 腰 肌,把这活推掉吧。”
  “怎么会?没你想得那么危险吧?”先蔑不以为然。
  荀林父这人特实在,见先蔑执迷不悟,一急之下,念了一首诗出来,什么诗?《诗经·大雅·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