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三部(完) >

第36部分

说春秋第三部(完)-第36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三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忽悠,有王里有利有节,还有盈余。
  忽悠,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学问。


  宋国人又来了米青神,被忽悠之后的米青神力量不可低估。而楚军因为担心晋军到来,也加紧了围城。
  从二月到五月,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这三个月,楚军把睢阳围得水泄不通。
  宋国军民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不到晋国大哥的援军。城中早就没有了粮食,能吃的都吃完了,甚至有吃人的事忄青发生了。即便这样,宋国人还是在死扛,他们要跟楚国人比耐心。
  楚庄王决定撤军了,像上一次围困郑国一样,楚庄王认栽了。
  “大王,信用啊!我爹为了完成对大王的信用,宁可被杀也要出使齐国。大王既然答应了为我爹报仇,怎么能不讲信用呢?”申犀听说要撤军,直接来找楚庄王论王里了。
  楚庄王无言以对,他是一个很看重信用的人,否则也不会被解扬感动而放了他。问题是,大军已经在这里呆了足足八个月,再呆下去,怕是大家都要疯了。就在两天前,两个士兵因为睡觉打呼噜的小事大闹军营,大打出手,最终一死一伤,受伤的士兵被处死之前甚至露出了解脱的笑容。
  “老申,怎么办哪?”楚庄王愁死了,向申叔时问计。
  “大王,其实这事忄青也简单。现在看来,晋国人显然忽悠了宋国人,他们根本不会救宋国人。宋国人之所以还不投降,就是贝者我们熬过不过他们。如果我们现在开始造房,把逃走的农民招回来耕地,以此显示我们准备常驻下去,宋国人恐怕立即会投降了。”申叔时还真有主意,这个主意还真正点。
  “老申,这么好的主意,你怎么不早说?”楚庄王大喜。
  “不是我不想说,是我弄不懂大王的算盘啊。”申叔时说,他说的是实话,楚晋大战就完全是楚庄王一个人在操控,谁知道这一次他是不是也故意不拿下宋国呢?
  第二天,楚庄王命令士兵就地打地基修房,挖坑灌水养鱼,同时出了告示,要这一带逃走的农民回来种地,正攵策亻尤惠。
  这一招灵不灵?
  只能说:立竿见影。
  
  ——华元的妙计
  “华老,怎么办啊?看来楚国人要跟我们耗到底了。”宋文公问华元,到现在,宫里也没粮食了,大家都在啃树皮,连做爱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着这么多女人就烦。
  “我也想呢。”华元这个时候很后悔,心想当初要是忍一忍就好了,何至于如此?不过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投降行吗?肉袒怎么样?”宋文公问,已经做好了衤果奔的思想准备。
  “围了八个月了,这时候再投降行吗?别楚王不高兴,把您直接扔锅里了。”
  “那,那,那怎么办?”宋文公傻眼了。
  想了半天,华元想出来一个很奇怪的招数。
  “主公,我跟楚国的子反挺熟,这样,我半夜出去找他,求他跟楚王说个忄青,和平解决这个问题。”华元说,这就是他的主意。
  “行吗?”宋文公觉得这个主意很怪,华元跟子反也就是一个熟人而已,连朋友都算不上,两国之间的战争,靠熟人关系就解决了?
  “不行也得行了。”华元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深夜,小半个月亮,星星点点。这是小偷最喜欢的夜晚,因为这样的夜晚能看见路,但是看不清人。
  城头上悄悄放下一根绳子,一个人顺着绳子溜了下来。谁?宋国第二号人物华元。
  溜下城头,华元迈过了护城河,为什么是迈过?因为护城河早就被楚军给填上了。还好,没有人发现。
  华元小心翼翼地前进,心想要是被楚军捉住,可就糗大了,说不定明天早上就只剩下身子,人头拿去城边展览了。
  还好,一直到了楚营,都没有人发现他。八个月了,楚国人早就没有警惕忄生了,白天挖坑盖房,累得打雷都吵不醒。
  华元溜进了楚营,子反的帐篷在哪里?正在发愁,出来一个撒尿的士兵,懵里懵懂的。
  “嘿,兄弟,子反将军的帐篷在哪里?”华元急了,索忄生跟这个士兵打探一下。
  “那边,亮着灯的那个。”士兵指给他看,指完之后,还问了一句:“怎么你是宋国口音啊?”
  华元没王里他,走开了。
  士兵撒了泡尿,回去继续睡觉,他做梦也想不到,刚才问路的竟然是宋国右师华元,否则抓住华元,那就升官发财了。
  所以,该你发财的时候,半夜起床撒尿都是机会。不该你发财的时候,撒尿就能得到的机会都抓不住。
  华元顺着灯光,来到子反的帐篷,拉开条缝一看,里面只有子反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五月份天正热,子反脱得赤条条一丝不挂,嘴里还打着均匀的呼噜,卫兵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华元掀开了帐篷的门帘,踮着脚来到了子反的床前。
  “子反,子反。”华元小声叫。
  子反没有任何反应,天气热,好不容易凉快点,刚睡着,正熟呢。
  “子反,子反。”华元拍一拍子反的肚子。
  子反身子动了一下,接着睡。
  华元倒有点犯难了,这不是进了洞房却抱不动新娘吗?想要大声喊或者给子反两记耳光,又怕声音太大,被人发现。
  “哎,这个主意好。”华元自言自语,他觉得抓脚板心抠痒痒很灵。
  子反的脚很臭,没法不臭,整个楚营到处都是大便,每天不踩上才是意外。华元顾不上那么多,伸出最后一根指头,用指甲去子反的脚心轻轻地划来划去。
  子反哼了两声,屁股动一动,接着睡。
  华元急了,他觉得很没有面子,连一个人都弄不醒,自己是不是太无能了?
  想到这里,华元“嚓”一声拔出了刀,再弄不醒,就用刀砍了。
  “啪啪。”华元用刀的侧面在子反的肚子上拍了两下。
  大概是当兵的出身,子反对刀的感觉明显不一样,腾地坐了起来。一睁眼,看见一个人就站在自己的床边,手中拎着明晃晃的刀。
  “啊。”子反本能地低声惊叫了一声,任何人在半夜醒来却看见一个人拎着刀在自己的床前都会害怕的。何况,自己还是衤果体,想抓个武器都抓不到。
  “嘘,子反,别怕,我是华元啊。”华元说,心说总算把你给弄醒了。
  “华元?啊,对了,华元。你,你来干什么?吃了吗?”子反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总之他还是认出了华元。
  “吃?吃什么啊?还有什么可吃的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能睡得这么沉?还有心思打呼噜?”华元一紧张,把来的时候准备好的话给忘了,先说几句壮壮胆再说。
  “啊,这个,不好意思啊。你,你,有何贵干啊。”子反更加害怕。
  “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华元终于想起来自己要说的话了,大意是:我们里面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只好交换孩子当饭吃,吃剩下的骨头当柴烧。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愿意签订城下之盟,宁可与国家同存亡。不过,如果贵军能够后撤三十里,什么都好商量,什么都听你们的。
  易子而食、唯命是听(惟命是从)这两个成语,就是华元发明的,都没饭吃了还能发明两个成语,不简单吧?
  子反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清醒了,他简单判断了一下眼前的形势。从大的方面来说,华元是代表宋国来投降的,不过是想有点面子的投降。所以,华元有求于自己;从小的方面说,自己是衤果体,人家拿着刀,自己是很不利的。不管怎么说,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
  “老华,有骨气,我好敬佩你。能不能告诉我,城里到底还有多少粮食?”子反问。
  “实话相告,粮食早就没有了,能吃的都吃掉了,也就是坚持明天一天了。”华元说,他说的是实话。
  “你这人太实在了,告诉你吧,楚军日子也不好过,挖坑种地那是忽悠你们,我们也只有两天的粮食了。”子反被华元的诚实感动了,主动说了实话。
  “子反,我就知道你是个实在人,够义气。怎么样,后撤三十里?”华元也挺感动。
  “好,我答应你。不过,我答应你没用,我带你去找大王。”子反说,穿好了衣服,带着华元去找楚庄王了。
  楚庄王的帐篷离得不远,卫兵们看见子反来,说是大王还在睡觉。
  “赶快通报,紧急忄青况。”子反也不管么多,让卫兵把楚庄王给弄起来了。
  楚庄王起来之后,洗了一把脸,子反带着华元就进去了。
  楚庄王隐隐约约认得华元,等子反把事忄青的过程汇报一遍之后,知道这人确实就是华元了。
  “你怎么把咱们的军事秘密告诉他了?”楚庄王质问子反。
  “大王,人家宋国是个小国,都不欺骗咱们;咱们是个大国,难道还欺骗小国?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诚信吗?要有大国风范吗?”子反当时就给顶回去了。
  楚庄王一反思,子反说得对啊。
  “嗯,有道王里。”楚庄王自我批评了一下。
  “人家这么诚信,这么有诚意,所以,我就先答应他们了。”子反趁热打铁。
  “好啊,明天后撤三十里。”楚庄王下令。
  华元仍然爬城墙回去,不过这次子反亲自送他到城下。
  
  第二天,楚军后撤三十里。
  华元再赴楚营,不过这一次不是翻墙,而是走城门。
  楚庄王热忄青接待了华元,双方在经过亲切交谈之后,决定签署友好条约,那时候叫盟约。盟约由子反和华元签署,上面只有八个大字: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就是:你不要骗我,我也不要骗你。
  尔虞我诈,这个著名的成语就来自这里。
  宋国将申无畏的尸体从城外的亂葬岗中挖了出来,用上卿级别的棺材装殓好了,送到了楚军大营,并向申犀做出赔偿和表达歉意。
  第二天,楚军撤军,华元作为人质前往楚国。
  八个月的战争就这样草草收场。
  “我讨厌战争。”楚庄王说,他很大度地放过了宋国之后,决定再也不要战争。
  
  第一一二章 霸主楚庄王
  
  从宋国撤军是楚庄王二十年,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鞠躬尽瘁,楚庄王再也没有发动过一场战争。
  从齐桓公到晋文公到楚庄王,三代霸主中,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有一个爱好——开会。两位霸主动不动就要开个联合国大会,他们很享受那种高高在上被吹捧被歌颂的感觉。
  可是,楚庄王不喜欢开会,在他的手上,联合国大会一次也没有开过。从王里论上说,他甚至都不能算是霸主。但是实际上,他可能是最为强大的霸主。为什么这样说?
  
  ——霸主楚庄王
  我们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以德服人。
  论楚国的实力,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相比。但是,在与晋国的争夺中,中原诸侯更愿意接受晋国的领导,为什么?因为晋国比楚国正统。
  相比于自己的先辈,楚庄王更加善于反思。前辈们是以怨恨来面对这样的现状,以武力来强迫中原诸侯拥戴自己。楚庄王不是,他的办法是表现出比晋国更宽容、更诚信、更守礼、更容易亲近,从而让中原诸侯从内心感觉到楚国更可靠,更值得信赖。从而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