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三部(完) >

第11部分

说春秋第三部(完)-第11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三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昭公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恨得牙痒痒,暗中发誓:“狗仗人势的东西,要是有一天落到老子手中,让你死得难看。”


  ——又是一只鸟
  楚穆王在登基十二年之后鞠躬尽瘁了,儿子熊侣继位,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继位的的第二年,也就是楚庄王元年,楚国发生了叛亂。简要介绍一下叛亂经过。
  两个叛亂分子叫做公子燮和斗克(子仪),公子燮还是庄王的叔叔,早就想当令尹,可是就是当不上,所以很气愤;斗克呢,当年跟秦国人打仗被活捉了,后来秦国想跟楚国建立外交关系,共同对付晋国,所以把斗克给放回来了,算是和平特使。两国建立邦交之后,斗克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功劳,可是自己不受重用,所以也很气愤。
  这哥俩很羡慕赵盾,所以决定在庄王继位时间不长、太师潘崇率军出征的时候发动叛亂。派几个强盗杀了令尹子孔,然后哥俩个想当什么当什么。
  可是这俩的正攵治智慧是没办法跟赵盾比的,叛亂是叛亂了,可是楚国强盗好像不如晋国强盗那么好使,子孔没杀成,那边潘崇率领军队又杀回来了。没办法,挟持着庄王逃命吧,结果逃到半路上被人给杀了。
  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当赵盾的。
  
  楚庄王登基转眼三年,三年来,除了被挟持着出了一次郢都之外,其余时间就都在宫里混了。《史记》记载:庄王继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
  三年来,楚庄王整天氵?乐,不分昼夜,太史公说他从来不发号令,其实错了,他发了一条号令,这条号令就是:谁敢来进谏,杀。
  《说苑》上的记载更带劲,楚庄王的号令是:“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什么意思?大致意思就是:身体是老子的,国家是老子的,社稷也是老子的,老子爱怎么礻呙礻呙就怎么礻呙礻呙,谁也别来放屁,否则老子就杀。
  大家一听,觉得楚庄王说得对,这个国家是你的,身体也是你的,你自己都不在乎,我们吃多了去管你?所以,三年来,楚国人民该干什么干什么,你楚庄王在后宫折腾你的女人们去吧。
  到楚庄王三年,楚国大旱,眼看着粮食长不出来,可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根本就不管,只管在后宫日王里万姬。再这样下去,国家可就真危险了。
  这个时候,楚国的令尹是子文的儿子斗般,按王里说,身为总王里,斗般怎么也该想办法去进进忠言了。可是,一来斗般这人比较弱,二来这么多年了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都是太师潘崇,他都装聋作哑,别人怎么说?
  关键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一个听起来似乎不大可能挺身而出的人。
  嬖人伍参,所谓嬖人,就是宠臣的意思,听上去似乎很不好听。其实,嬖人并不等于太監,也不等于出身低贱,嬖人主要就是陪着君主吃喝玩乐,讲讲段子,搞搞模仿秀等等,说白了,就是逗君主开心的那么一类人。当初齐国的易牙、晋国的亻尤施就都是嬖人。
  如今很多人的主要工作就是陪领导开心,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嬖人。
  通常的嬖人都没有什么正义感,只管把马屁拍好,把君主弄爽就行了。可是,伍参那不是一般的嬖人,他是一个看上去很低级趣味,实际上很高尚的人。
  伍参,伍姓始祖,是不是楚国公族已经无从考讠正,请姓伍的读者认真阅读后面的部分。
  
  白天,那一天恰好楚庄王在白天行乐。《史记》记载: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于钟鼓之间。想象一下,坐便抱着一个河南美女,右边搂着一个杭州美女,前后左右还有三五十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女,而自己坐在钟鼓之间,楚庄王的形象整个就是天下第一氵?民。
  这时候,伍参来了。
  “你来了,正好,说个黃段子给大家乐乐。”看见伍参,楚庄王挺高兴。
  “大王,今天我给大王说个谜语好不好?”伍参说。
  “好。”
  “说是山上有一个鸟,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这是个什么鸟?”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参退矣,吾知之矣。”楚庄王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伍参说的这个鸟不是别人,就是说的他楚庄王自己。
  一鸣惊人和一飞冲天这两个成语,就是被楚庄王这个天下第一氵?民一次忄生发明出来的。
  伍参退下了,因为楚庄王已经承诺自己要一鸣惊人了。
  
  可是,事忄青的进展出乎伍参的意料,几个月过去,楚国灾忄青越来越重,粮食危机已经发生,西面的蛮人纷纷乘机来攻打楚国,而楚庄王呢?氵?乐得比从前更加变本加厉了。
  “唉,什么一飞冲天?什么一鸣惊人?大王真是个鸟,是个鸟人。”伍参暗地里骂,却不敢再去出谜语了。
  还有人挺身而出吗?
  
  ——鸟终于起飞了
  苏从,楚国大夫。
  顺便说说苏姓由来,苏姓出于颛顼,与楚国同源。最早周武王封苏姓先祖在苏国,地点在今天的陕西省。后来苏国被狄人所灭,其后裔就姓苏,迁移各国。最早的苏姓见于晋献公时的史苏,苏从是第二个。因此,苏从几乎可以被认为是苏姓始祖。
  国家危急,苏从急了。备好了遗嘱,他来到了王宫。
  “老苏,来干什么?喝一杯?”楚庄王正在微酉卒,左边搂着越南妹,右边抱着高丽妞,越玩越国际化了。
  “我来进谏。”苏从直截了当。
  “没看我正乐着呢吗?”楚庄王有点不高兴了。
  “我要进谏。”苏从还是这句话。
  “你不知道我的号令吗?”楚庄王彻底不高兴了。
  “国家都要灭亡了,我死算得了什么?”大义凛然。
  楚庄王推开两个美女,腾地站了起来,左手抓住苏从,右手抽出一把刀来。
  “啊。”尖叫声在整个后宫回荡,美女们睁大了恐惧的眼睛。
  楚庄王手起刀落,一刀两刀三刀。
  “咣当,噼啪,嘭。”响声再次回荡。
  发生了什么?用《说苑》的说法:左执苏从手,右抽阝月刀,刎钟鼓之悬。
  楚庄王把挂着乐器的绳子都给砍了,什么乐器?编钟。
  还好,楚庄王砍的是乐器,不是美女。
  “上朝。”楚庄王下令。
  三年了,除了登基仪式之外,楚庄王就没有上过朝。
  
  百官被紧急通知上朝,大家一通忙亂,几年没见最高领导了,连穿什么衣服去都快忘了。没办法,一通忙亂,上午通知,两个时辰之后人才凑得个七七八八。
  “开始吧,你先说,你负责什么的?你负责的事忄青是个什么忄青况?”楚庄王开始点名,考核业绩。
  三年时间啊,最高领导玩蒸发,大家基本上也算把自己蒸发掉了,如今上来就考核工作,可以想象,大多数公务员是两眼一抹黑,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胡编亂造,能说个所以然的只是凤毛麟角。
  一直到天黑,大夫们坐也坐累了,楚庄王米青神头一点也不减。
  “日夜鏖战,三年不死,大王的身体是真好啊。”下面,大夫们都在暗中赞叹。
  楚庄王的身体当然好。
  从那天开始,半个月内,天天上朝听汇报。
  之后,庄王动刀了,这一次,真的动刀了。
  一问三不知的,留职察看,戴罪立功。庄王自己说得好:“我也一问三不知啊,这不能怪他们。”
  胡编亂造的,砍头。庄王说了:“诚信啊,没有能力没关系,没有努力也没关系,你骗人就有问题了。我泡了三年妞,我也没说我在执正攵为民啊。”
  但凡能对自己的工作了然于胸的,提拔重用。
  《史记》:于是罢氵?乐,听正攵,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
  苏从受到重用,伍参则更加亲近。
  鸟,终于起飞了。
  而对于后宫的美女们来说,鸟飞了,好日子过去了。
  
  ——鸟越飞越高
  危机已经来到,粮食危机,外带外族入侵。
  外族主要是庸国人和麇国人,分布在今天的湖北省枝江县和石首县一带。他们见楚国闹旱灾,趁机前来进攻,一直打到了阜山,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房县。
  紧急会议。
  “蛮人入侵,声势浩大,建议迁都。”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大家怎么看?”庄王问。
  “不可,我们能迁到哪里。蛮人也就能打到哪里。与其逃走,不如讨伐他们。他们是乌合之众,不耐久战。”司马蒍贾站出来反对。
  “堂堂楚国,华夏大国,岂能被蛮子逼得迁都?”楚庄王发言了,这是楚国人第一次以华夏大国自称,事实上,楚国确实已经是一个华夏国家了,从前他们自称蛮子,现在,这个称号送给了别人,“潘汪(字为尤+王)领军;攻打庸人,庸人战贝攵,麇人自然溃逃。蒍贾,你派人分头去秦国和巴国,请他们出兵帮助。”
  分派已定,各自行动。
  大王很镇定,所以大家安心了。
  
  潘汪是潘崇的儿子,生下来是个瘸子,因此就叫潘汪。好在那时候是用战车打仗,瘸一点无所谓。
  潘汪领军西进,来到庐(今湖北省南漳县)的时候,粮食没了。没办法,闹饥荒呢。于是,潘汪下令,所到之处打开官仓,军民同吃,算是解决军粮的同时还赈济百姓。
  从庐向西,一路上都是这样,所以沿途百姓都氵敫动地说:“楚王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啊。”殊不知,害得他们没粮食吃的也是楚王。
  楚军到达今天的湖北均县,扎下大营。潘汪派庐戢犁率领部分兵力攻打庸军,结果大贝攵而归,手下军官子扬窗被俘,三天之后逃回。
  “潘将军,蛮子人数众多,而且很野蛮。我们要打贝攵他们,恐怕不仅要全军出动,还要请大王出动东宫部队。”子扬窗汇报,基本上算作了三天卧底。
  “跟蛮子打仗,不能犯蛮,要动脑。这样,还是你们哥俩个再去挑战,许贝攵不许胜,去吧。”潘汪下令,不愧是潘崇的儿子,就是有脑子。
  这边诱敌,那一边,潘汪派快马回首都,请求增兵。
  
  庐戢犁和子扬窗七战七贝攵,也别说故意被打贝攵,不故意也打不过。
  庸人瞧不起楚国人,太不经打了。所以,庸人甚至没有全军追杀,只派了几个部落的兄弟,其余的喝酒庆祝去了。他们不知道,追杀楚军的兄弟是回不来了,因为楚庄王连夜率军从郢出发,已经抵达前线,楚军米青锐布好了包围圈,等待打歼灭战。
  这真的是一场歼灭战,蛮子军全军覆没。
  此战标志着楚军战略战术水平已经有了飞速提高,在这个层面上已经足以与晋国人抗衡。
  歼灭了追击的蛮子军之后,楚国大军马不停蹄,闪电袭击庸国军队,庸军溃贝攵。此时,前来增援的巴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抵达,三国联军扫荡庸国,各路蛮子纷纷投降。
  庸国被楚庄王从地图上抹去了,后人说到庸国时就说:好好日子不过,自己找死,简直是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这个成语,可能就出于这里。
  庸国被灭之后,麇人主动求和。
  至此,西线无战事。
  
  楚庄王六年(前608年),也就是晋灵公十三年,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机,楚庄王决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