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4大国-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竞争者。或许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张汝京在每周召开的主管会上,用公司通用语言——英语——讲话时语气是那么的充满自信。
中芯国际的成功对其他的半导体厂商并不是没有影响。美商快捷半导体国际公司已经花两亿美元在上海建造了生产设施,其首席执行官柯克?庞德说:“每个人都正在向中国猛冲”。有几家日本芯片制造商也都宣布了新的投资方案。“台湾当局”多年来一直禁止芯片厂商前往大陆做生意,他们担心芯片制造技术流入大陆,可能掏空其岛内经济,并在两岸长期###中给中国内地一个新的利好。但是,张忠谋和其他台湾芯片大厂的负责人却唯恐因此而失去对大陆厂商的竞争力,而这一点最终战胜了政治上的考虑。2002年,在众多厂商高管们的游说下,“台湾当局”被迫解除禁令。其结果是,台湾芯片制造厂商一窝蜂地前往大陆设厂。从中芯国际出来顺路向前走,就有一座新建的宏力半导体工厂。不远处,还有张忠谋的台积电正在兴建的新实验室,而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专业芯片代加工制造商。台湾人迫于情势,不得不将工厂和重要技术移往大陆,这等于发表了一个重要声明:中国未来有能力在任何领域与全球最顶尖的厂商决一雌雄。
真正的“大跃进”
目前,中国正在实施一场真正的大跃进,其动力是在制造业上的投资。今天,中国的储蓄额达GDP的40%以上,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大量流入中国的外国投资投入金额远远不及中国自己的投资金额。有证据表明,有些“外资”其实是来自中国国内。因为外资可以享有特殊的优惠,有些投机的中国人就利用这一点,先将钱汇往香港或台湾,再由这两地打回中国内地。若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的国内投资金额约占GDP的42%~45%,加上国外的投资,两者共占中国GDP近50%。这些钱几乎全被用来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和工厂。将这一数字放到世界范围比较来看,美国的投资占GDP的19%,日本的投资占GDP的24。2%,欧盟的投资占GDP的19。9%。
巨额投资的结果就是生产的大发展,使中国逐渐回到其全球最大经济强国的历史地位。过去10年来,中国占全球GDP增长的30%以上,而其本身的经济成长翻了一番还要多。当前,无论你以市场的兑换率将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来计算,还是以国内购买力来计算,中国都是全球第七大经济实体或第二大经济强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有能力保持每年7%~8%的经济增长率。以这个速度,中国的GDP以最保守的方式估算,将于2016年前后超过日本,并可望在2040年接近美国的规模。但若以国内购买力来计算,中国的GDP很可能在2025年达到美国的规模。
这一发展速度的动力来源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和工业强国。现在,中国生产的复印机、鞋类制品、玩具和微波炉占全世界产量的2/3;生产的DVD放映机、数码相机、水泥和纺织品,占世界产量的1/2;生产的DVD/ROM光盘机和桌上型电脑,占世界产量的1/3;生产的手机、电视机、PDA、钢铁和车载音响,占世界产量的1/4。这些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199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量增长了8倍,达到4000亿美元。2004年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占亚洲电子产品出口总量30%,它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庞大的生产量也是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市场如今在手机、机械、水泥、钢铁和电视机等100多项商品的销售量方面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个人电脑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势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消费国。
保证中国能快速发展的是一个简单而强有力的公式,我们在上海和杭州的耐克公司、中芯国际公司和汉帛公司都看到了它的运作情况。这里的劳动力的确非常便宜,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中国的劳动力比越南、非洲和拉丁美洲某些国家的劳动力便宜,但中国工人训练有素,大多数都有文化,能够很快地学会新技能。中国工厂的工人中有很多人的技术一点不比美国生产线上的工人差,可是美国工人的时薪高达15美元~30美元,而中国工人的时薪却仅有25美分到1美元。他们习惯于难以忍受的超长工时,能忍受艰苦的工作环境。不仅如此,以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当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工业化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来的是劳动力短缺,结果导致工资显著上涨。这最终又削弱了他们当初的竞争优势。中国内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虽然经理一级人员的工资因人才短缺而大幅提升,但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却增长不多,尽管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个中原因在于中国农村依然有八亿的贫穷人口,他们都渴望能够在城市的工厂里找到一份工作。
当这样的劳动力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加上良好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对美元维持相对弱势的货币以及可观的减税和金融优惠措施,使得整个生产机制变得非常强劲。除此之外,还要再加上深具潜力的规模经济以及你的产品在这个已经是或者很快将是全球最大市场上动作的长期商机,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大组合,这个组合正快速地造就一大群日益崛起的中国制造商,挑战现今处于领军地位的大厂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魅力“制服”了西方厂商(1)
以海尔为例,当中国东部城市——青岛市的一个小官员张瑞敏于1984年接管这家赔钱的电冰箱公司时,工人的纪律非常差,他们经常酗酒,还在厂房内的地板上撒尿。20年后的今天,海尔是中国制造电冰箱、空调机、洗衣机和其他家用电器的领军企业,销售量超过100亿美元。不久前,海尔更超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产品制造商,仅次于惠而浦、伊莱克斯和博世西门子,它的小冰箱和冷酒柜两项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50%。在欧洲,海尔已经占领了10%的空调机市场。它在全球165个国家中设有销售中心。再看华为的例子。它原来是一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退役士官于1988年成立的配电盘批发商店,如今已经是一家拥有22000名员工的大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高速转接器和高速路由器的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给了思科公司一个沉重打击。2004年它又打败所有世界级的顶尖供应商,成功争取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第三代无线电话网络的工程。我还可以继续讲下去,但你已经有了一个印象:有一种新的自然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美国的公司以及日本和欧洲的公司,越来越觉得中国低工资的诱惑力是不可抗拒的。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负责上海业务的主管吉姆?赫默林所作的估算,到国外投资,尤其在中国投资,能为制造商节省20%~50%的到岸成本(包含制造和运送货物的成本在内)。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中国拥有15倍至30倍的优势。除此之外,就资本投资而言,在中国,一座工厂的建设和设备费用,要比发达国家少70%。例如,一个在美国价值5000万美元的工厂,在中国可能只需要1500万美元便能建成。另外一个节省资本成本的要素,就是改变生产过程。在第一世界国家中,工厂大规模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以便节省昂贵的劳动力成本。但是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却可以取代昂贵的设备。因此,有一家领军级的家电制造商在他们设在中国的工厂里干脆连输送带设备也取消了。另外,庞大的中国市场,为制造商提供了以很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的机会。根据许多公司的报告,在中国他们可以节省20%~30%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最后,中国政府的金融优惠措施也是节省成本的重要来源。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提供了优厚的减税和其他金融优惠措施,有些公司甚至宣称,建造工厂的成本几乎等于零。
迫使西方制造商向中国投资的最后一个因素是中国的国内市场。中国的国内市场现在是或者将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争论贸易和工作机会问题的时候,美国人说中国是一个全球大企业选择的具有生产成本低廉优势的地方。其理由是这些公司及其产品的消费者可以拥有多种选择。但事实是,“中国不仅限制欧洲、日本和全球其他企业的选择,也让美国企业无所选择”。其众多的人口和有利于节省成本的环境,不仅让低成本的制造成为可能,而且是大势所趋。越来越明显,不是别的国家的选择,而正是中国所作的选择,将决定西方经济发展的未来。
摩托罗拉就是我所说的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摩托罗拉前总裁高尔文所以在1990年初作出向中国进行巨额投资的重大决定,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对摩托罗拉产品来说是个潜在的庞大市场。他的预测是对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拥有3亿手机用户,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手机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除了摩托罗拉之外,欧洲几家大制造商现在也成了在中国的大投资商。不过,中国40%的市场份额现在掌握在中国的制造商如宁波波导公司的手里。波导将出现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手机制造商名单中。尽管在中国的生意不好做,摩托罗拉依然认为,若不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务甚至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公司将无法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GE塑料集团也持相同的看法。该集团的大中华区总裁郭马克说:“瞧!现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商的最佳选地。”正是这样的舆论才引诱美国制造商前往中国投资。无论是玩具厂商美泰儿公司,木制家具公司贝塞特公司、电子大亨惠普公司,还是制鞋大王耐克公司以及许多其他公司都一致认为,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这样做的不只是美国厂商。日本的日电电子(NEC)将其硬盘的制造业从菲律宾移到上海,东芝在杭州设立个人电脑工厂,这是它在中国设立的第34个工厂;先锋公司位于上海南边的工厂有3550名工人,一天24小时不断地产出DVD。整体而言,日本企业在过去5年当中,向上海注入了90亿美元的新投资。与此同时,芬兰的诺基亚,也与其竞争对手摩托罗拉一样,将大量的手机制造业务移往中国。西门子(Siemens)也将其一半的研究与开发业务转移到中国进行,而对大众汽车而言,中国是它在德国以外的最重要的市场和制造基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中国最大的出口商是台湾的鸿海电子公司。台湾在大陆的企业共有4万多家,总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居全球转移到中国内地的企业之首。台湾企业在键盘、主机板、荧屏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方面,占有全球50%的市场份额,而这些产品的制造业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大陆。韩国也不甘落后,三星公司已经将中国视为其个人电脑和平板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