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5部分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5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五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狐庸猛地回过神来。
  “大王,我知道你的意思,您去年担心的事情,就是楚国人现在担心的事情,我没有说错吧?”巫狐庸说,从诸樊的笑容中,他知道自己说对了。
  “楚国人担心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对不对?”诸樊说,这是他今天叫这两位来的主要意图。
  “大哥高明。”馀祭立马赞同。
  “好主意,打楚国。”巫狐庸略迟缓但是很坚决地表示。
  
  诸樊很高兴,他决定派党去打楚国,党是谁?公子党,诸樊的异母弟弟。
  就在吴国军队出发的前一天,季札来了。
  “大哥,你不能攻打楚国。”季札开门见山对诸樊说。
  “为什么?”诸樊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季札会来管这件事情。
  “因为这不合周礼啊,不可以乘别国国君之死发动攻击的。”季札搬出来周礼。
  “嗨,我们是蛮夷,管他周礼不周礼的。”
  “不然啊,我们是正宗周人啊。”季札不同意诸樊的说法。
  “那,那,那楚国人是蛮夷啊,跟他们讲什么周礼?”
  “不对啊,人家楚国人已经不做蛮夷好多年了。去年,人家不也没有来攻击我们?”季札坚持。
  正在这个时候,巫狐庸来了。看见他,诸樊高兴了。
  “阿巫,来得正好,我弟弟正在说咱们现在打楚国不合周礼呢,你怎么看?”诸樊急忙说,要让巫狐庸说服季札。
  巫狐庸笑了,他就知道季札会来阻止,所以他早就想好了怎样对付季札。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攻打楚国是违背周礼的,可是,对楚国的深仇大恨让他无条件支持诸樊的决定。
  “公子,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楚国人是不讲什么道义的,当初他们怎么对人家宋襄公的?怎么对我们家的?怎么对咱们先王的?对他们,就不能客气。楚国人有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去年他们没有趁火打劫我们,那不是因为他们讲周礼,而是他们正在北面欺负郑国人,顾不上这边。咱们要是不打他们,他们才不会说咱们是讲周礼,而是笑话咱们新鲜活死人(吴语:形容知觉迟钝的人)。”巫狐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唉。”季札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说不过巫狐庸,转身走了。
  
  吴国军队浩浩荡荡,讨伐楚国,直逼楚国的庸浦(今安徽无为县境内)。
  楚国令尹子囊得到报警,由于楚共王去世不久,子囊不便亲自出动。
  “养将军,麻烦你走一趟。”子囊派谁?养由基,著名的养一箭。
  养由基此时官居宫厩尹,属于楚国的卿,尽管岁数大了一些,好在经验丰富,尤其箭法还在,派他去,子囊非常放心。
  养由基点了兵马,前往庸浦。
  养由基走后,子囊觉得还不放心,因此,又派司马子庚率领大军随后出发,接应养由基。
  养由基的队伍先到,离庸浦三十里安营扎寨,并不急于与吴国人交手。第二天,子庚的大队人马来到,两军合为一军。
  与吴国人作战,楚国人都感到很头痛,为什么头痛?
  首先,吴国人打仗非常勇猛,一个个都不怕死。本身,楚军与中原国家的军队相比已经是非常强悍了,可是跟吴国人相比,就显得太斯文了。因此,楚军对吴军都有些忌惮。
  其次,就算是楚军占了上风,吴国人见势不妙就会逃跑,跑得又快,上山下水都是好手,追都追不上。消灭不了他们也还罢了,讨厌的是,他们会来纠缠你,趁你不注意打你一下。
  怎么对付吴国人?


第一六四章 晋国人的面目
  
  公子党,诸樊的弟弟,不过是庶弟。在所有的兄弟当中,公子党算是最勇猛的。不仅如此,公子党还是正儿八经的“海龟”,他曾经前往齐国学习现代战争。
  公子党与楚国人交手的次数不算少了,多半是率领“游击队”与楚国人打游击。上次拦击楚军,活捉邓廖,就是他的功劳。在他看来,楚国人胆小怕死,行动迟缓,打仗完全仗着人多。
  “嘿嘿,楚国人嘛,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的。这一次,让他们有来无回。”公子党说,他根本没有把楚国人放在眼里。
  吴国人攻城能力一般,毕竟从前没有攻过,连用什么工具都没搞懂,所以攻城多日没有进展,公子党正恼火呢。如今楚国援军来了,双方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了,他非常高兴。
  
  ——养一箭的第二箭
  吴楚两军对圆,这是吴国军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打正规战。
  楚军阵地一面大旗,旗上一个大字:养。
  “养由基?”公子党脱口而出,养由基他自然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即便是晋国人也对养由基敬畏三分。
  “公子,养由基都老掉牙了,怕他干什么?”虎儿是吴国的勇士,现在是公子党的车右。一边说,一边指指点点,把养由基指给公子党看。
  公子党顺着虎儿的手指看过去,只见养由基胡子眉毛都已经白了,确实是老了。
  养由基看见对面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猜到了就是公子党,于是拈弓搭箭,非常吃力地拉开弓,一箭射来,只见那支箭在空中晃晃悠悠,划出一道并不美丽的弧线,坠落在了公子党的战车前。
  “哈哈哈哈。”虎儿大笑起来,他觉得很好笑。
  公子党的表情轻松了一些,但是他还是有些紧张,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独立指挥这样的战斗,手忙脚乱是可以想象的。
  “那什么,鼓掌。”公子党下令。
  “鼓掌?”虎儿没听明白,要打仗了,这时候鼓掌干什么?给谁鼓掌?难道齐国人冲锋之前要先鼓掌?
  “啊,那什么,错了,掌鼓。”原来,公子党刚才太紧张,下错令了。
  吴军开始擂鼓,准备冲锋。
  按着规矩,楚军随后擂鼓。
  吴军冲锋了。
  公子党的战车冲在最前面,吴军一阵龇牙咧嘴的乱叫,亡命一般冲杀过去。
  楚军看上去有些惊恐,他们并没有按照常规冲锋,而是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掉转车头向后逃去。好在后面的步兵逃得更快,楚军的战车并没有冲撞到自己的队伍。
  按照《左传》的标准写法,楚军在“奔”,吴军在“驰”,一个没命地跑,一个舍命地追。
  公子党是学过兵法的,他有些担心狡猾的楚国人会不会布置了埋伏。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追了一程,楚军果然设计了埋伏,埋伏的楚军让过了养由基的逃兵,然后截击吴军。可是,吴军势头正猛,直接将楚军的伏兵冲得七零八落。
  “哈哈哈哈,楚国人真是不懂兵法,连埋伏也不会。”公子党笑了,吴军继续追击。
  过不多远,又是一处埋伏,又被吴军冲散。
  现在,公子党算是彻底看清了楚国人贪生怕死的嘴脸了。吴军已经不仅是“驰”,而是“奔驰”了,队伍拉得很开,跑得快的跑到了很前面,其余人远远地落后,队形已经完全不是队形了。
  当“驰”变成了奔驰,问题就来了。
  楚军的第三处埋伏终于出现了。
  与前两处不同的是,这一处埋伏并没有从正面阻击吴军,而是从侧面拦腰杀来,将原本就已经松松垮垮的吴军拦腰斩成两段。更加不同的是,这一队楚军由子庚亲自率领,十分勇猛,并不逊色于吴军。
  随后,原先被击溃的两路楚军伏兵从后面杀来,而养由基的队伍掉转身来,从前面夹击吴军。
  这个场景,令人想起城濮大战中先轸为楚军布置的口袋阵。
  “公子,不要怕。”到了这个时候,虎儿依然不惧怕楚国人。可是,话音刚落,他就看见一支利箭带着风声向自己飞来,他来不及躲,他只来得及用最后一眼看养由基有些得意的笑,随后便感到脖子一阵冰凉,栽下了战车。
  战斗很快结束,吴军全军被歼,公子党被楚军活捉。
  这一仗,是吴楚交战以来楚国的第一场大胜,由司马子庚指挥。

——晋国人的真面目
  吴军大败,整个吴国震动,好在楚军并没有乘胜追击。
  吴王诸樊非常害怕,于是找来巫狐庸商量对策。
  “大王,我错了,我单知道要找楚国人报仇了,疏忽了楚国人的实力。”巫狐庸上来先认了错,倒不是为了求得原谅,而是确实反思了。
  “算了,老巫,这不怪你。现在我们大败,如果楚国人来进攻,形势就不太妙了。所以我想,我们要向晋国人求援了,请求他们的帮助。”诸樊是真的害怕了,想到了这样一个主意。
  原本,诸樊以为晋国人巫狐庸会支持这个想法,可是,这一次他又想错了。
  “大王,大国都是没有什么信用的,他们只会利用别人,不会帮助别人。我看,咱们还是靠自己吧,晋国人靠不住。”出乎意料的是,巫狐庸表示了反对。
  “不会吧?他们不是很希望跟我们合作吗?而且我们一直也在配合他们攻打楚国啊,他们会见死不救?不会,他们是文明人,跟楚国蛮子不同的。”
  诸樊终究还是没有听巫狐庸的,派人前往晋国通报战败以及请求支援。
  晋国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决定在第二年的春天在宋国的向召开联合国大会,商讨怎样帮助吴国。
  “嘿嘿,看来,组织还是靠得住的。”诸樊很高兴。
  原本是准备派巫狐庸去参加这次会议的,巫狐庸以痔疮发作,受不了舟车之苦为由而拒绝了。于是,诸樊派自己的弟弟馀祭前往参加联合国大会。
  
  鲁襄公十四年(前559年)春天,也就是晋悼公十四年,这时候,晋国中军帅和中军佐是荀偃和范匄。
  联合国大会如期举行。
  馀祭提前一天来到,他有些紧张,因为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会议,他怕自己会出丑。临行之前,他跟弟弟季札学了些周礼,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底。
  不过让他略微放心一点的是,晋悼公没有来,甚至晋国的中军帅荀偃也没有来,这次主持会议的是范匄。相应的,各国都是上卿或者公子来参加会议。
  其实,这样的会议规格已经决定了不可能产生什么有意义的决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馀祭是一个职业外交家,他就应当明白,晋国人根本没有诚意帮助他们。问题是,这里的所有人都比他职业,每个国家的代表都看出来了,只有馀祭没有看出来。
  馀祭下榻之后,范匄派人来请,说是要提前沟通,以便在明天的会议上有的放矢。馀祭非常高兴,觉得还是晋国人想得周到。
  “范元帅,真是感激不尽啊。”馀祭首先表达了感谢。
  “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华夏人的传统美德嘛。再说了,我们还是盟主呢。”范匄假惺惺地说。
  两人寒暄之后,开始进入正题,就晋国以什么方式支援吴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晋国向吴国提供一百乘战车,并且派出军事顾问团。同时,晋国在宋国南部驻军,随时支援吴国。
  “对于晋国无私的帮助,我们没齿难忘啊。真是血浓于水啊,那什么,我走了。”馀祭激动得一塌糊涂,说完这些,觉得事情既然都办好了,可以走了,于是起身告辞。
  “哎,慢着慢着。”范匄急忙拦住了,心说这蛮子就是蛮子,亲戚帮忙就不要报酬了?再者说了,普天之下,谁跟谁不是亲戚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