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40部分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40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五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更更重要的是,吴军十分暴虐。如果说楚国人民此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现在就是朝不保夕。吴军没有扮演解放军的角色,而是扮演了强盗的角色,赶走吴国侵略者成了楚国人民的最大愿望。
  斗辛对楚昭王说:“大王放心,我们一定能够重新回到郢都。我听说吴国人在郢都互相争夺,很不团结。一支不团结的军队是不能远征的。如今吴国人在楚国内斗,一定会内乱的,只要内乱,他们就只能回国,绝对安定不了楚国。”
  斗辛看得非常清楚。
  斗辛看到的,孙武早已经看到。
  孙武很清楚,吴王阖闾并没有远大志向,同样没有远大的谋略,他只是追求个人的欲望;夫概的眼中已经没有任何人,他将是一个危险人物;而伍子胥和伯嚭都只是为了报仇,而不会去考虑吴国的利益。
  “这不过是一群暴徒,他们躺在楚国人的大床上奸淫楚国人的妻女的时候,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正在错过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吧。”孙武暗自感慨,对眼前的一切都很失望,他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样选择了。
  
  ——申包胥哭秦庭
  吴军的暴行激怒了所有的楚国人,如果说从前囊瓦们的贪污腐败令他们难以忍受的话,现在吴国人的残忍和暴虐就让他们随时准备奋起反抗了。
  一个楚国人,伍子胥的朋友,派人给伍子胥带了几句话。此人是谁?申包胥。
  “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事之。今至于戮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史记》)”申包胥严厉斥责伍子胥,话的意思是:你如此报仇太过分了,怎么说楚平王也曾经是你的君主,如今你掘墓鞭尸,还有比你这样更没有天道的吗?
  伍子胥怎样回答?
  “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也。”替我谢谢申报胥吧,告诉他,我现在是太阳要落山,可是前面的路还远,没办法,只好往回走了。
  日暮途穷,倒行逆施,这两个成语,被伍子胥在一句话里发明了出来。不过,现在多半分开来用。 
  申包胥并没有等到伍子胥的回答,因为他要行动。
  如果说伍子胥是一个性格男,申包胥也同样是一个性格男,这也许就是他们成为朋友的原因。
  现在,是申包胥实现他当初“你能灭楚,我必复之”诺言的时候了。
  申包胥知道,靠自己的力量,甚至靠楚国本身残存的力量,要驱逐吴国人都是做不到的,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了。纵观天下,能够借助的力量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晋国,另一个是秦国。
  申包胥是不会去找晋国人的,不错,晋国人有这样的实力,但是晋国人靠不住,依靠他们只能有两种结果,要么忽悠你,要么就是引狼入室。
  而秦国人不一样,他们纯朴可信,而且,他们是楚国的亲戚,秦国国君秦哀公是楚昭王的亲外公。
  于是,申包胥上路了,一个人上路了,就像当初伍子胥离开楚国的时候。只不过,伍子胥向东,申包胥向西。
  
  虽然没有追兵没有关卡,申包胥的求救之路走得比当年伍子胥的逃亡之路一点也不逊色。《吴越春秋》写道:“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脚肿了,脚趾裂了,膝盖磨得血肉模糊,用衣服裹着。
  一路辛苦,申包胥来到了秦国,冒充楚昭王的特使,紧急求见秦哀公。
  吴国灭楚国的事情秦国早已经知道,这样大的事情全世界都早已经知道。所以,废话就不用说了。
  “主公,吴国人就像野猪和毒蛇,他们不是人,他们多次侵犯我们中原国家,楚国最先受害。现在,楚国濒于灭亡,您外孙楚王流落荒郊野外,特地派我前来求救。吴国这样的蛮夷都是贪得无厌的,如果他们占领了楚国,下一步就是贵国了。如今主公何不趁吴国人立足未稳,发兵入楚,攻击吴军。如果楚国就这样灭亡的话,那么楚国就是秦国的了;如果上天有眼,让楚国留存下来,那么楚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会念您的好。主公,行行好吧。”申包胥这一番话,一边哭一边说,说服力是有,但是并不是太强。
  秦哀公想了想,秦国跟楚国之间其实一向关系一般,再加上吴军这么凶悍,秦国出兵会不会惹火上身呢?
  “那这样,你呢,先去宾馆休息,让我们商量商量再答复你。”秦哀公说,明显在推托。
  “楚王流离失所,无处安居,我怎么能贪图安逸呢?”申包胥看出来秦哀公的意思,不肯走。
  不肯走又能怎么样呢?
  申包胥就在秦朝朝廷的门口开始哭泣,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于是,在秦朝朝廷外面,人们发现一个大汉,此人头发蓬乱,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时而哭泣,时而哀叹。
  整个,又是一个犀利哥。
  想一想伍子胥当年在吴国当犀利哥,再看看如今申包胥在秦国当犀利哥,真是一个比一个犀利啊。
  犀利哥在朝廷外面,整整哭了七天。
  
  秦哀公并没有去管犀利哥,尽管他知道犀利哥就在外面,并且宫里的宫女们也在谈论犀利哥。
  秦国驻楚国地下办事处的线报终于又来了。
  根据线报,吴国军队四处寻欢作乐,已经没有士气可言。同时,楚国残军正向随地集结,准备向吴军发起反击。而楚昭王的母亲秦国夫人被吴王阖闾奸淫之后,又先后转手给伍子胥和伯嚭,最终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吴国人,禽兽不如啊。”秦哀公大怒,自己的女儿受到这样的屈辱,这也是整个秦国的耻辱。
  秦哀公知道,现在出兵,已经是时候了。
  “来人,请外面那个楚国人进来。”秦哀公下令。
  犀利哥再一次见到了秦哀公。
  “楚国人,我送你一首诗。”秦哀公清了清嗓子,高声吟颂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首诗收于《诗经》,全诗如下。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描写的是秦国军队准备战斗的情形。
  秦哀公的诗朗诵完的时候,申包胥已经跪在了地上,紧接着磕了九个头。
  废话不用再说。
  秦哀公下令,秦军集结,子蒲、子虎两人率领五百乘战车,跟随申包胥救楚国。
  “哭秦庭”后来成为诸多剧种的经典剧目,与“文昭关”遥相呼应。


——越国的由来
  吴王阖闾在郢都的日子过得很爽,一转眼冬天过去春天到了,再一转眼,春天过去,夏天到了。
  秦楚之间,道路难行,秦军还在路上。
  秦国出兵的消息早已经传到吴王阖闾这里,他已经安排了夫概预作提防,虽然夫概很不愿意,还是带着满营的美女出了郢都。
  可是,西线战事还没有开始,东线却传来了战事的消息,吴国本土受到攻击。
  是谁这么大胆?是哪个国家比吴国还要凶悍?
  答案只有一个:越国。
  越国趁着吴国国内空虚,竟然出兵攻打吴国本土。
  
  我们来大致看看越国的情况。
  越国是夏朝的后裔,说起来,倒跟北狄同宗同源了。
  按《吴越春秋》,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接见四方诸侯,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夏朝少康的时候,担心大禹香火断绝,就封自己的庶子于越,称为“无余”,越国就这么来的。
  近年有说法会稽本来是在泰山附近,商朝时越国的封地也本在古雷泽地区;也就是如今地山东荷泽地区。再后来却逐次南下,在周朝诸侯的排挤下一路南迁,周朝初年迁到今江苏吴中,到吴王阖闾初年,被吴国挤压,迁到了今浙江绍兴,当时叫做会稽。
  不管怎么说,历经了夏商周,到了这个时候,越国的王叫做允常。
  历史有个规律:不管从前怎么亲,只要是邻居,最后都要变成仇人。
  秦晋之好,现在是仇人了;齐鲁之好,现在是仇人了;吴楚之间,那是从来就没有好过。
  吴越之间呢?原本,两个国家都是小国寡民,地大人少,八竿子打不到一块,风马牛不相及的那种。后来,两个国家都在扩张,尤其是吴国,于是终于有了接触。四年前,吴国曾经攻打过越国,越国知道不是对手,没敢还手,不过,梁子结下了。
  现在,吴军主力出征楚国,一去半年多,看那架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越国人就动了趁机报仇的念头。
  “掏他们老窝。”越王允常下令,于是越军出动,偷袭吴国。
  好在,吴国有所防范,还没有吃大亏。不过毕竟国内空虚,有些吃紧,于是镇守国内的太子终累派人紧急前往郢都请求救援。
  
  ——吴军败逃
  这边刚刚收到国内的告急,另一边,秦军已经赶到,会合楚国北方边防军,向随地进发。
  夫概率领吴军北上迎敌,双方在沂(今河南信阳境内)相遇。于是,秦楚联军与吴军交手了。
  “我们不清楚吴军的打法,你们先上,我们策应。”秦军主帅子蒲对传说中的吴军有些忌惮,要让楚军垫底。
  放在过去,楚国人是不干的。可是事到如今,一来是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二来,楚军也是憋着一股火要跟吴军拼命,毕竟老婆孩子都惨遭吴军践踏。
  于是,楚军在前,秦军在后,这样一个奇怪的阵型迎战吴军。
  换了过去,这样一个阵型就是一个找死的阵型,因为吴军一冲,楚军必然崩溃,也就必然冲乱秦军阵型,随后吴军掩杀,秦军也是挨宰的命。
  可是,现在不是过去。过去,楚军士气低迷,吴军凶悍无比。现在,楚军士气高涨,吴军则被淘空了身子。
  此消彼长。
  红了眼的楚军与酒色过度的吴军交手了,这一次,被砍杀的不是楚军,而是吴军。秦军则锦上添花,乘胜追击。
  吴军大败。
  秦楚联军乘胜推进,直达随地,与楚昭王胜利会合。
  
  吴国有两个要报仇的人,就能让楚国几乎灭亡。
  而现在,楚国有成千上万要报仇的人,吴国又怎么能够抵挡?
  兵败如山倒。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孙武也无能为力了。
  此后,楚秦联军与吴军交手三次,吴军三次大败。
  吴国人有点麻烦了,怎么办?吴王阖闾拒绝撤军。
  可是,有一个人先撤了,这让吴王阖闾不得不撤军。谁敢先撤?夫概。
  夫概不怕吴王阖闾跟他秋后算账?不怕,因为他造反了。
  用夫概的话说:你占了楚王的后宫,我就占你的后宫。
  夫概眼看在吴军在楚国已经呆不下去,而吴王阖闾还要硬撑,干脆率领本部人马悄悄回到吴国,自立为王。夫概的意思,干脆楚国人把吴王阖闾给宰了,大家都省事。
  老窝出事,吴王阖闾就不得不撤军了。
  于是,吴军全面撤军。
  秦楚联军并没有追赶,而是找个空子把唐国给灭掉了,算是小出一口恶气。
  
  ——光复楚国
  上一年十一月,郢都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