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24部分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24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五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伍尚坚持着,他说了什么?是这样的:兄弟,父亲不能丢弃不管,家族的名声也不能受到损坏,你努力去干吧,听哥哥的话。
   伍子胥没有再劝哥哥,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伍子胥的选择是什么?报仇。
——二胥
   伍尚随着楚平王的特使回到了郢都,直接被投进了关押父亲的大牢。
   看到伍尚,伍奢笑了。为什么笑了?
   该来的来了,不该来的没有来,两个儿子都没有让自己失望。为什么不笑?
   看见父亲,伍尚也笑了,为什么笑了?
   能够陪伴父亲,生死与共,伍尚觉得很幸福很充实。
   “楚君、大夫其旰食乎?(《左传》)”伍奢说道,旰食就是晚食的意思,伍奢的意思就是楚国人恐怕今后吃饭时间都要推迟了,因为伍子胥不会让他们安生的。
   伍奢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因为伍子胥能力超众,更重要的是心黑手狠不择手段,而更更重要的是他坚忍不拔的个性。
   可惜的是,伍奢看不到那一天了。
   费无极sha了伍奢和伍尚,并且立即下令追捕伍子胥。
   伍子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甚至不是逃命的人,他是要报仇的人。
   逃命的人和报仇的人是不同的,逃命的人会逃往最安全的地方,而报仇的人不是,他不是逃,而是去寻找最适合报仇的地方。
   在许国这个位置,逃命的最好方向是向北,逃到晋国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伍子胥不是逃命的人,他是报仇的人。
   报仇的人会去哪里?吴国。
   伍子胥知道,只有在吴国,才能找到报仇的机会。
   伍子胥知道的,费无极同样知道。因为他是一个报复的人,报复的人与报仇的人有很多共同点。
  费无极一边派人去捉拿伍子胥,一边在从许国往吴国的道路上安排缉拿。
   捉拿伍子胥的人自然是晚了三秋,不过伍子胥一路向东往吴国的路上则是越来越凶险。来到汉水的时候,伍子胥听说太子建在宋国,于是决定前往宋国,会合太子建。
   于是,伍子胥转而向北。还好,这一边倒比较安全。费无极不是没有料到伍子胥有可能去宋国,而是他认为只要不去吴国,伍子胥就没有办法回来报仇。
   伍子胥一路向北,临出楚国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人。谁?申包胥,伍子胥的朋友。
   申包胥是什么人?申家的人,而申家的人都很有才能。
   “子胥,你去哪里?”好友相遇,申包胥问。
   “我,去宋国。”文…整理'NB帖网'。NBtie。
   “去宋国干什么?”
   “去,去,呜呜呜呜。”伍子胥哭了,看见朋友,就像看见了亲人,父亲和哥哥冤死之后的悲痛在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了。
   申包胥还不知道伍子胥的遭遇,不过他大致猜了出来,这世界上能够让伍子胥流泪的事情并不多,一个如此坚韧的人流泪,一定有巨大的冤屈或者仇恨。
   果然,伍子胥擦干了眼泪,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我要报仇,我一定要让楚国成为一片废墟,你一定要帮我。”伍子胥咬牙切齿地发誓。
   申包胥摇了摇头,他很同情自己的朋友,但是,仅此而已。
   “子胥,我帮不了你。如果我帮你向楚国报仇,那就是对楚国的不忠;但是,如果我劝你不要报仇,那就不够朋友。你赶快走吧,咱们不要再多说了。”申包胥是带着从人的,这个时候他可以捉拿伍子胥,可是他没有。既要对得起国家,又要对得起朋友,他只能让伍子胥快走。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申兄,即便你不帮我,我也一定能够报仇。”伍子胥略有些失望,不过这不影响他的信心。
   “子胥,那你努力吧。不过我告诉你,如果你能灭亡楚国,我就一定能让楚国恢复。”申包胥说,他也很自信。
  “那你也努力吧。”伍子胥说完,头也不回,去宋国了。
   来到宋国,伍子胥很容易就找到了太子建。太子建在宋国过得还不错,按照国际避难通行准则,在这里享受卿的待遇。
   从前,是伍奢辅佐太子建;如今,伍奢死了,他的儿子伍子胥来辅佐太子建了。太子建明显能够感受到老伍老师和小伍老师的不同,老伍老师斯文稳重,教自己小心谨慎,避免犯错;而小伍老师孔武有力,声如洪钟,教自己要锐意进取,敢于冒险。
   “公子,要报仇,宋国不是我们应该呆的地方。”伍子胥劝说太子建离开宋国,前往吴国。
  “不,宋国是中原大国,背靠晋国,有机会的。”太子建拒绝了,其实他心里的算盘与伍子胥完全不一样,伍子胥是要报仇,要毁灭楚国,而太子建是要等待机会重回楚国,譬如父王突然良心发现或者费无极突然脑膜炎发作等等,自己就有机会了。可是,如果自己去了吴国,就等于宣布与楚国为敌,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楚国了。
   道不同,不与谋。
   虽然同是费无极的受害者,伍子胥和太子建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还是去吴国吧。”伍子胥一再地劝告。
   “不。”太子建一再地拒绝。
   伍子胥有些后悔来到了宋国,因为在道义上说,他现在是不可以抛下太子建而独自前往吴国的。
   郁闷,非常的郁闷。 
——太子建搬家
   也许是伍子胥报仇的决心感动了上帝,也许是某一天出门踩上了鸡屎而改变了命运,总之,突然有一天,太子建提出来:“老师,咱们离开宋国吧。”
   为什么太子建同意离开宋国了?想通了?还是改变策略了?都不是,是形势所迫。
   来看看宋国的形势。
   就在伍子胥来到宋国的当年,宋国发生了内乱,宋元公和华、向两家发生争执,于是双方互相抓了对方的儿子做人质。有一段时间,宋元公和夫人每天吃饭之前要先到华家,看自己被扣押在华家的儿子吃了饭,这才放心地回宫吃饭。
  后来宋元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把自己手头的人质都给sha了,然后进攻华、向两家,结果那两家都逃到了吴国。
   华、向两家从吴国借兵攻打宋元公,宋元公急忙向晋国齐国郑国等国求援,于是联合国军队前来救援,与吴军交手,吴军大败,华向两家就被包围在城中。
   眼看吴军不行了,华向两家又向楚国求援,于是楚国军队前来援助。
   这下热闹了,世界大战又要开始了。
  不过,此时的楚国和晋国都不愿意开战。于是楚国向宋国提出请求,说是华向两家在宋国犯了罪,楚王很担忧,因此希望让这两家到楚国接受惩罚。楚国人的话说得很客气,宋元公竟然拒绝了。
   宋元公拒绝了,楚国人就很没有面子了。联合国一商量,觉得楚国人的建议挺好,大家都有面子,于是晋军主帅中行吴下令,解除包围,让华向两家逃亡楚国。
   最终,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楚平王九年(前520年),太子建和伍子胥在宋国已经两年时间。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让太子建决心离开呢?
   来看看太子建最初的得意算盘是怎样的。
  太子建从来没有想过要靠武力回到楚国,他所想到的最佳的途径就是外交途径,这就是他为什么逃到宋国的原因。
   在所有中原诸侯国中,与楚国关系最好的就是宋国,而宋国的向家尤其与楚国的卿们私人关系良好,所以太子建就希望通过宋国,特别是向家来与楚平王沟通,期望说服楚平王让自己回到楚国继续作太子。
   所以在宋国期间,太子建和向家走得很近。
   可是,如今一场内战过去,楚宋两国关系恶化,而向家仓皇逃奔楚国,NB帖网(*)N?BtiE。 整理太子建在宋国的处境也变得非常尴尬,再呆下去不仅毫无意义,更且充满危险。
   到了这个时候,太子建是不得不走了。
  去哪里?伍子胥强烈建议去吴国。
   “不,去郑国。”太子建决定去郑国,按照自己既有的策略,去郑国是最好的选择了。
   于是,太子建去了郑国,伍子胥无奈,也只好跟着去了郑国。
   此时的郑国国君是郑定公,由于子产已经鞠躬尽瘁,游吉担任执证。
   太子建在郑国受到热情的接待,郑定公甚至给了他上卿的待遇,给了一块非常不错的封邑,以此来表明郑国比宋国更仁义更慷慨。
   与宋国人死要面子不一样,郑国人很直率。在宋国,向家人每次都哼哼唧唧地答应太子建“等机会”;而在郑国,游吉直接告诉太子建“我们真是帮不上忙”。
   游吉说得很明白,郑国是个小国,眼下是跟着晋国混,跟楚国已经没有什么来往,当年有交情的人也都死光光了,现在郑国在楚国还有人,可是是个仇人,那就是子革。所以,郑国在楚平王面前根本说不上话。
   “那,那给指一条明路吧?”太子建有些失望,不过也说不上太失望,因为在这里的日子过得也挺好。
   “要不,你们去晋国,看看晋国人有没有兴趣?”游吉想了想,出了这么个主意。不过在心里,他对晋国人不抱希望。
  事到如今,也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在郑国住了一段时间,太子建决定去晋国。
   “那就是一帮大忽悠,别被他们忽悠了。”伍子胥劝太子建,他根本就不相信晋国人。
   “是不是大忽悠,去了才知道。”太子建坚持要去。

  第一七七章过昭关
  太子建显然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全世界都被晋国人忽悠,他凭什么不被晋国人忽悠?
   晋昭公早已经薨了,此时已经是晋顷公的时代。不过对于晋国来说,晋什么公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军元帅是谁。所以,我们说,现在还是韩起的时代。
   韩起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太子建,耐心地听太子建哭诉自己在楚国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随后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和愤慨,并且慈祥地询问自己可以怎样效劳。
   “我,我想回国当太子,然后,当楚王。”太子建说,他觉得韩起是个好慈祥好体贴的长者,绝对值得信任。
   “太子,你放心吧。当年楚成王帮助我们的文公回国,我们这么多代人一直想着要感恩报恩,人嘛,要有感恩之心。我答应你,我们一定帮你回楚国,当上楚王。”韩起甚至连眼皮子都没有眨一下,答应了。
   晋国人可以答应你任何事,但是,任何事你都不要当真。
   记住,大国是没有信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失信的成本非常低,他们骗了你,你也不能去找他们算账。
 ——感恩的心
   太子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个人魅力难道强到了这种地步?他听说过晋国人能忽悠,可是看上去慈眉善目的韩起不像是一个忽悠别人的人啊。
   不过,太子建还是决定再问一问。
  “韩元帅,我感激不尽啊,请相信,我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报答您的。”太子建说,首先表达感谢之意。
   “应当的应当的。”韩起微笑着说,像姜太公一样慈祥。
   “那,那什么,我可不可以问一下,元帅准备怎样帮我?”
   “嗯,我有一个计划,太子看看行不行。”韩起说着,收起了笑脸,让旁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