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23部分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23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五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无极提出这个建议,核心思想就是把太子建派到外地。
   “好啊好啊好啊,有道理有道理。”楚平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其实这个建议根本没有道理。
   有没有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了把太子建支开的借口。
——又是亲爹sha儿子
   历史有的时候在简单重复着。
   所以,学习历史真的很重要。
   这是费无极的心得。
   太子建派驻城父仅仅半年,费无极就实施了下一步的计划。
   “大王,根据多方综合情报判断,太子建和伍奢不满大王您抢了他的夫人,正在联络晋国齐国吴国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燕国等十多个国家,准备叛乱,从此之后占据方城山以外,另立中Yang,分裂祖国。据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二年三月的一天,费无极急匆匆来向楚平王报告。
  “啊,真的?不会吧?”楚平王吃了一惊,不敢相信。
   “大王,这可不是我瞎编的,我们驻晋国齐国的地下办事处都有线报来到。这样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啊。”费无极说,他早已经买通了驻齐国和晋国办事处的人。
   “那,那,伍奢不是还在这里吗?我派人去问问。”楚平王还不肯相信,于是派人去问伍奢。
   不一会,派去的人回来了。
   “伍奢怎么说?”楚平王忙问。
   “他说大王抢了儿媳妇已经很过分了,不应该再听信谗言。”
   楚平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抢儿媳妇的事情是他最不愿意听到的。
   费无极笑了,伍奢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他在想伍奢这么傻的人竟然作了太子建的老师,而自己这么聪明的人只能做个助理老师,这不是很可笑吗?
   “大王,看见没有,为了夫人的事情,太子建师徒时时刻刻怀恨大王,事情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费无极抓住了楚平王的痛处,他真的很聪明,他知道楚平王在想什么。
   “那,那你说该怎么办?”楚平王相信了太子建谋反的事情,可是不知道怎样处置。
   “先抓了伍奢,以免走漏消息,之后嘛,大王,有句话叫做大义灭亲。”费无极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了。
  楚平王完全走在了费无极设计的节奏之中,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在费无极的掌控之下了,所以一切也就顺理成章地按照费无极的设想进行了下去。
   “来人,把奋扬找来。”楚平王一咬牙一跺脚一闭眼一声令下,他决心下手了。N^B'帖网
   奋扬是谁?城父司马,也就是城父这里的警备区司令。奋扬这个时候恰好也在郢都,楚平王把他找来,派他回城父诛sha太子建。
   奋扬领了命令,立即上路。同时,悄悄地派了心腹火速赶往城父,干什么去了?通风报信。奋扬也是读过晋国历史的人,他也知道sha国君的儿子是比较蠢的做法。
   等到奋扬来到了城父,太子建早已经逃亡到了宋国。
   奋扬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有想到费无极神通广大,竟然把一切了解得清清楚楚。很简单,在太子建的身边有费无极的卧底。
   当奋扬从城父回来复命的时候,立即被捉拿,并且带到了楚平王这里。
  “命令出于我的嘴,进了你的耳朵,旁边没有第三个人,你告诉我,谁通风报信放走了太子?”楚平王很生气,质问奋扬。
   奋扬知道,这个时候再抵赖是没有意义的,怎么办?在那一瞬间,奋扬想起了解扬(见第三部第96章),想起了子躬(第五部第170章),也想起了费无极。他突然明白,只要自己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地说出自己的理由,就一定会毫发无损。
   “大丈夫敢作敢当,是我放他走的。”奋扬先说了这句话,偷偷看楚平王一眼,发现他的怒火似乎消了一点。“当初大王让我辅佐太子建的时候,对我说要像效忠大王一样效忠太子。后来您又让我sha他,两个命令自相矛盾,权衡之后,我还是先执行了最早的命令。后来执行最新的命令时,我就后悔了,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嗯。”楚平王一听,有道理啊。“那,你为什么还敢回来?”
   奋扬一看这情景,知道没事了。
  “大王,我已经办了一件错事了,怎么还能再错下去呢?”
   “嗯,好,你走吧。”楚平王让奋扬走了,依然做他的城父司马。
   楚平王这人,有点弱。

伍家父子
   赶走了朝吴,又赶走了太子建。但是,费无极还觉得不解恨,因为他最恨的还不是他们,而是伍奢。
   费无极要sha了伍奢,可是,他觉得这样太便宜伍奢了。
   “我要sha你全家,让你断子绝孙。”费无极说,他不是一个爱忽悠的人,他是个有办法的人。换句话说,他说到的,一定能做到。
   ——斩草除根
   伍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伍尚,小儿子伍员,又叫伍子胥。
   当初伍奢被抓之后,两个儿子就逃到了许国。一年前楚平王刚刚把许国搬到了偏远的析地(今河南西峡县)。
   按照春秋时期的规矩,就算伍奢有罪,并不牵连到两个儿子,即便sha了伍奢,也该放两个儿子一条生路,何况人家已经跑了。
   可是,费无极不愿意,他不仅要sha伍奢,还要sha他的两个儿子。那么,怎么才能捉拿到伍尚和伍子胥呢?派军队去抓太不现实,因为许国偏远,逃跑容易追逃难。何况,伍家兄弟这时候一定有了防备,听到消息就会逃跑。
   那么,怎么办呢?
没有什么能难得倒费无极,报复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王,伍奢的父亲是灵王的宠臣,原本就对大王心怀不满。如今,又要跟太子建谋反,这种人罪不可赦。”费无极又来忽悠楚平王了。
   “对,那就sha了他。”楚平王跟往常一样,从一开始就掉进了费无极的节奏中。
   “可是,不能sha。”费无极来了一个转折。
   “为什么?”楚平王有些吃惊,很自然这样问。
   “因为,伍奢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是被窝里放屁的人物。”
  “怎么讲?”
   “能闻能捂(能文能武)啊。”费无极搞了个歇后语,把楚平王给逗笑了,看着楚平王笑,费无极却故意不笑:“如果我们sha了他们的父亲,他们一定逃去吴国,那可就是楚国的心腹大患了。”
   “那,那不能sha伍奢了?”
   “要sha,但是必须连他的两个儿子一块sha。”
   “那就抓来吧。”
  “可是他们在许国呢。”
   楚平王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这样就不好抓了。
   “不过,我有办法抓他们回来。”费无极看到楚平王皱眉头,暗自得意。N…B^tie。
   “什么办法?”
   “派人去给他们送信,就说他们回来的话就免除他们父亲的死罪,他们一定回来。”
   “好主意。”
   费无极来找伍奢了,当然,在牢里。
   “伍老师,没想到会有今天吧?”费无极看见伍奢,皮笑肉不笑。
  伍奢看他一眼,没有理他。
   “关于你和太子建谋反的事情,大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按照大王的意思呢,直接就把你正法了。可是念在同事一场的分上,我还是帮你据理力争。哪,现在大王同意了,只要你写信让你的两个儿子回来,就免了你的死罪,从轻发落。怎么样?我这人很够意思吧?”费无极没有在意伍奢对自己的藐视,因为现在他是主宰。
   “费无极,其实说这些干什么?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吗?我们伍家从庄王时代就是楚王的近臣,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能不知道吗?我只是不屑于像你那样做,否则你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跟我说话?你的主意,无非就是把我的儿子们也骗回来,好把我伍家斩草除根而已。”伍奢终于还是说话了,尽管身陷囹圄,依然保持对费无极的藐视。
   “嘿嘿,聪明,看来,你当老师,我只能当少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嘿嘿。”费无极说,隐隐有股醋意。
   看来,要让伍奢自觉自愿写信给他的儿子们是没有可能了。费无极在想办法,骗的方法不行了,是不是要试一试来硬的?
   可是,让费无极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我知道,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他们知道我被害了,一定会逃到吴国,之后,楚国恐怕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唉,谁让我是个忠君爱国的人呢,就算我冤枉死了,也不能让我的儿子危害楚国啊。”伍奢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然后对费无极说:“老费,说吧,怎么写?”
   费无极有点发愣,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傻的人?看来杜原款不是个传说啊,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啊。
  “觉悟啊,什么叫觉悟?”费无极强忍住笑,带着讽刺夸奖伍奢。
   不管怎样,伍奢按照费无极的想法,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书。
  费无极拿到了伍奢的家书,读来读去,读去读来,每个字都是按照自己的话照写的,看不出有什么暗示来。
   “看来,伍奢是真的那么傻。”费无极高兴了。
   那么,伍奢真的那么傻吗?当然不是,伍奢不傻,他比费无极聪明得多。
   伍奢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就写了这样一封家书?
  伍奢对形势有清晰的判断,他知道费无极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同样也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捉拿自己的两个儿子,实际上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让自己写信骗他们回来,第二是暗中派兵捉拿他们回来。二者的危险性哪一个更大呢?第二种。
   伍奢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智商是坚信不疑的,他知道一封家书根本骗不了他们,相反,会提醒他们赶快逃亡。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写这一封家书呢?文…整理'NB帖网'。NBtie。
   一封家书很快被楚平王的特使送到了伍家兄弟的手中,来看看这封家书是怎么写的。
   “父以忠信慈仁去难就免,大王内惭囚系忠臣,外愧诸侯之耻,反以父为令尹,封二子为侯,尚赐鸿都侯,胥赐盖侯,相去不远三百余里。父久囚系,忧思二子,见字速归。(《吴越春秋》”这就是伍奢所写的家书,大意是楚平王不仅释放我了,还让我当了令尹,还封你们兄弟两个为侯。我很想你们,赶快回来吧。
   看了家书,伍尚一脸凝重,伍子胥则面带冷笑。
  “兄弟,回去吗?”伍尚问弟弟。
   “这显然是个陷阱,为什么要回去?”伍子胥说,他怀疑哥哥是不是没有看出来。
   “兄弟,虽然我的才干不如你,我也能看出这是个陷阱。但是,如果回去能让父亲免于一死,这是孝;估计能取得成功才行动,这是仁;根据不同的能力而选择相应的任务,这是智,明知回去必死无疑也要回去,这是勇。兄弟,你的能力比我强,所以我选择勇,回去陪伴父亲;而你选择智,逃到吴国,今后为父亲报仇。”伍尚冷静地说,事实上,即便没有这封家书,他也准备回去与父亲共生死。
  “哥哥,明知要死,为什么还要去呢?”伍子胥有些急了,他不愿意眼看着哥哥回去送死。
   “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伍尚坚持着,他说了什么?是这样的:兄弟,父亲不能丢弃不管,家族的名声也不能受到损坏,你努力去干吧,听哥哥的话。
   伍子胥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