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崇祯以后1-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微臣就从去年秋闱之事说起吧!起因是宋康年之父聚众闹事,冲击贡院,实则不然,宋康年之父不过是被利用的一个棋子罢了,其实考题早就泄漏了,在试题离开礼部到达山西的时候,两套试题都被人拆解过,微臣不敢让别人知道,只能拿其中的一套开考,为此,山西提学袁继咸还跟微臣闹红了脸,他哪里知道两套试题都被人拆解过啊!”
“什么?”我有些不敢相信,没想到两套试题到山西的时候就被人拆解过,这怎么可能呢?“是在路途之上拆解的还是到了山西之后才拆解的?”
“微臣事后查过,似乎是在京城就拆解过。”这也是孙传庭没奏报崇祯知晓的一个原因,试想,试题在京城就被人拆解了,可见其中牵连有多广,在没有确实的证据前,他可不敢奏报。
“啪!”我使劲一拍床榻,“岂有此理,朕……朕……。”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在我的想象中,别的地方不敢说,北京地区绝对在我的掌握之中,我可是下了心血的,可就在我的心血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孙传庭对此也分析过,只有一个因由,那就是崇祯皇帝崇武轻文的结果,文官这一套体系是不被崇祯皇帝重视的,但恰恰这个环节不能取消,而且就在这个环节中出了纰漏,谁之过也?崇祯皇帝,但孙传庭再有能耐,他敢叱责崇祯皇帝吗?显然不敢。
对新的科举制度,我报以很高期望,希望能得到一批有才学的人才,辅佐我,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还取个狗屁人才啊!真正有才学的人,还不被排挤到孙山之外啊!
“别的省,也这样吗?”我揪着心问孙传庭,希望听到否定的答案。
孙传庭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微臣派人打听过,除了江南外应该都有舞弊的嫌疑,只是没发生砸贡院打考官的事情,所以没被抖搂出来而已,微臣判断,其中肯定有人主使,而这个人,很难对付啊!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他是谁,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所以微臣才隐忍不发,为的就是查出这幕后的主使之人。”
“爱卿的思路很对,治标万万不可,治本才是根本啊!不知爱卿有没有怀疑的对象?”想孙传庭查了这么久,没有收获是不可能的。
“微臣倒是有几个怀疑的对象,但是看其身份地位又都不像,还是那句话,这关系网交织的太密实了,不好解啊!”
“爱卿怀疑何人?不妨说来听听。”我很想知道是谁在背后使坏。
孙传庭说道:“官面上,原大同府知府,马士英嫌疑最大,私面上,晋商黄彦宏的嫌疑最大,但是他们一个是知府身份,官职略低,上通不到天庭,另一个虽然家财万贯,但是无有权鼎,也不像是手眼通天之人,因此微臣觉得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背后肯定有大鱼。”
“马士英?”我恍惚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好像在哪里听到过,猛地想起不就是扶植南明小朝廷的那个奸臣嘛!原来他在这眯着呢!还想拆我的台。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探监求贤
孙传庭见崇祯皇帝脸色不善,就知道其起了杀心,忙说道:“万岁,微臣还有话说。”他顿了顿说道:“微臣刚才已经说了,万岁开展三肃运动以来,成绩显著,然,真正的大鱼并没有抓到几个,虽然说万岁之言是圣旨,但是万岁别忘了,手大也捂不住天呀!总不能胡乱安插几个罪名就把人收拾了,那样别说天下官吏和士族乡绅不服,就是老百姓也会心存怀疑,跟朝廷离心离德啊!万岁三思。”
孙传庭这几句话带刺,但是也说到了点子上,我深以为然,此时的老百姓可不是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姓,觉悟还没到那个程度,就算我费尽心思为他们做好事,以他们的蒙昧,可能领情吗?但是我并不能抛弃他们,因为他们毕竟是帝国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好,多高的大厦都不堪一击呀!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真的不在行,但是不代表我没法子治他们,想跟我玩阴的,玩软的,我也不怕。
“朕听说爱卿在山西办事,掣肘的很,具体有什么难处,不妨说来听听。”我心中打定周旋到底的主意,问孙传庭。
孙传庭叹息了一声,就算崇祯皇帝不问,他也会说的,“万岁,说掣肘,真是不知从何说起啊!微臣就挑重要的说说吧!这第一就是商业……。”
山西人非常会做生意,当世除了徽商粤商,就属晋商了,商人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招人恨的就是奸商,为商不诚,囤积居奇等等卑劣手段数不胜数。
崇祯皇帝当政以来,致力发展工商业,对商人很扶持,但是商人追求的是利润和利益,哪会有知足的呢!免不了要使点手段增加利益,不说别的,单说山西出煤以后,眼光厉害的商人们马上盯上了这个新兴产业,虽然说矿山是国有的,可他们哪会放在眼里,小煤窑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数量疯长,不但冲击煤炭的价格,还扰乱了崇祯皇帝制定的国有计划经济,危害甚大。
孙传庭是个有才干的官吏,但是正如他所说,手大捂不过天来,就他一个人,脑瓜再聪明能有一票山西奸商聪明吗?他每走一步都被人算计到了,犹如水中行走,滞涩的很。
“各地的私挖煤窑屡禁不止,微臣的手段太过激烈,晋商就抱成团,不是哄抬物价就是罢市,这一进一出,微臣的心血也就白费了,因此微臣十分小心,生怕触动了山西的根本啊!”孙传庭这个封疆大吏干的也实在是窝囊。
我哈哈一笑,道:“百雅啊百雅!你呀!为什么不早说呢?早些奏报我知道,我们君臣可以研究对策啊!你如此小心,可不是办事之道,也不是为臣之道,商人逐利,奸商更甚,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也是朕的疏忽,忘记交代这方面的事情,爱卿放心,朕就在这山西跟他们玩玩,看看到底是他们玩朕,还是朕玩死他们。”
孙传庭见崇祯皇帝如此胸有成竹,似乎不太好,说道:“万岁,晋商心计最深沉,不好对付啊!那个黄彦宏乃是晋商的代表人物,万岁要不要见见他,如果能把他争取过来,诸事会顺手许多。”
我摇摇头,说道:“商人不但逐利,而且多疑,拉拢他们不是不可以,但是绝对不是这个时候,朕就用商人的身份,跟他们斗一斗,你回去后马上拟一个命令,凡是山西的煤炭,没有官府的证明,一律不得外运。”
“这……微臣马上去办。”孙传庭懂政治,知兵事,但是偏偏不懂经商,他只能听从崇祯皇帝的安排,当然了,心中也在祈祷崇祯皇帝不要再出重手,否则这稳定的局面可就毁了。
我叫住孙传庭,说道:“朕来山西的消息千万不要传出去,爱卿一个人知道就好了,以后我们没必要也不用时常见面,对了,把牢里的宋康年父子放出来吧!朕看宋康年才学不错,打算留在身边听用。”
孙传庭走后,我马上叫来吴三桂,吩咐道:“朕一会写一封信,叫人骑快马送回京城交给孙承宗,让他务必按照信中的吩咐办理,不得有误。”
吴三桂点首道:“东家放心,就让人骑我的马去吧!应该能节省不少时间。”
“长白再去买两套衣服,待会东家想去牢里把宋康年接来,东家身边还缺一个懂山西话的掌柜的,就让他来充数好了。”我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这做生意总不能天天住客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租借一个。”
我在孙传庭还没下发文书释放宋康年父子的时候来到了大牢,依旧是几坛汾酒,几样可口的饭菜,跟宋康年对饮。
宋康年没想到这么快这朱有才就又来看他了,自嘲几句之后,把心思都用在了酒菜上,吃饱喝足了,抹抹嘴,道:“为何?”他没多说话。
我微微一笑,道:“不为什么,我做生意,身边还缺一个掌柜的,不知宋先生愿意屈就否?”
宋康年自嘲一笑道:“我?带罪之身,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条件啊!不要说笑了。”
“不是说笑,我已经替宋先生疏通了关节,官府马上就会释放先生父子,朱某真的很欣赏先生的才干,希望先生不要回绝我啊。”
宋康年听了这话,默不作声了一会,他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没错,眼前的朱有才绝对是一个有能量的人,否则不会这么容易就把关节疏通,把自己爷俩放出去。
宋康年对自己的才学很自负,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治国领兵无所不晓,经商谈佛论道无所不能,可对自己的外貌极度没有信心,经历了这场牢狱之灾,更是将他的自负敲打零碎了。
我见宋康年的脸上挂了两行清泪,心中顿时有了谱,看来是有希望啊!像宋康年这样的人,能流露出如此感情,肯定是决定了某件事。
正文 第八十五章 牛人是这么来的
宋康年轻轻叹息一声,自己是怀才不遇真明主,委身富商做账房啊!可这也是他眼下唯一的出路,不说别的,朱有才救他脱离牢狱这份人情,他就得还呀!一扬脖喝了一口酒,“承蒙东家瞧得起,宋某就在东家门下讨口饭吃吧!”
这边正聊着,外面的牢头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说,“宋康年,出来吧!巡抚孙大人发了慈悲,放你们爷俩一条生路,以后可别再进来喽!”
这牢里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还好孙传庭办事效率不错,我将宋康年搀扶起来,又去另外一间牢房接了宋老爹出来,站在太原大牢外面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舒坦极了。
“康年吾儿,都是为父害了你呀!”宋老爹此时才明白自己脱离了牢狱之灾,抱着儿子老泪纵横。
宋康年也是一样,但是很快把眼泪止住了。世上没有不是的父母,老爹所作所为也是为了自己好,虽然方法不妥,但是心境是可以理解的,哽咽道:“爹,今日我们得遇贵人,脱离囹圄,乃是大喜的日子,哭什么哩!”
宋老爹这才反应过来,来到崇祯皇帝喝吴三桂面前,倒地拜道:“多谢啦!多谢啦!这次算是把我这老骨头弄醒了,荣华富贵如浮云,一切都是那浮云啊!”经历此事,老人有了很多人生感悟。
我赶紧把宋老爹搀扶起来,说道:“老人家别这样,谁还没有糊涂的时候,连佛祖都会着相,何况我等凡人。”
宋老爹起来后招呼儿子,“康年啊!这份恩情得记住哇!我们宋家可没有忘恩负义之辈。”
宋康年点点头,叹息一声道:“看来还是我这个名字起的不好,康年康年,吃糠之年啊!如今倒是应验了,今后跟着东家办事,得取一个旺东家的好名字,爹,以后就叫我献策吧!”
宋老爹愣了愣,名字起的不好?难道还有这么一说嘛?熟悉儿子深通易理,他也赞成,改个名字也能去去晦气嘛!“好,好,就叫献策吧!”
“宋献策!”我跟着念了两边,“怎么这么熟悉呢?”我想着想着,一拍大腿,妈的,李自成的军师不就是叫宋献策吗!难道眼前的宋康年就是历史上的宋献策,这也太鬼扯了吧?
吴三桂见崇祯皇帝脸色突变,紧跟着咳嗽起来,赶紧轻轻敲打崇祯皇帝的后背,一旁的宋康年,不,现在叫宋献策了,也过来帮着梳理崇祯皇帝的前胸。
这口气总算缓过来了,我看着身前的宋康年,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名字改的好,就叫宋献策吧!”历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