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崇祯以后1-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我使劲一拍桌子,“古往今来,果然只有汉奸最招人记恨,很多事情都让这些汉奸给坏了。”
曹于汴也是痛心疾首,刘策身为蓟辽总督,兼管保定军务,职权很重,这样的官吏心怀不轨,何等的要命,等于国家的大门随时都会被敲开啊!
曹于汴又在怀里拿出一份折子,“微臣此次还另有收获,在调查刘策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很可疑,进一步勘查,发现他们极有可能是鞑子的奸细,有些已经混进了火器制造部门,情况极其令人担忧。”
“这还了得。”我腾地一下站起来,火器可是我的命根子,如果后金也有了相同的兵工产业,我哪还有命在啊!“马上将刘策逮捕,严加审讯,在北京展开肃反肃奸肃贪的三肃运动,务必把这些混蛋败类都揪出来,严加惩处。”
曹于汴在调查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笼统的处置想法,说道:“皇上应该在塘报上将刘策事件作为典型批判,那些被查出问题的人,给予除籍处分,让同宗之人不承认他们的姓氏,让他们成为无君无父无母无根之人,另外还要请几个当世大儒著书,将秦始皇以来对国不忠,对君不忠,以做汉奸为乐的人都写进去,让他们遗臭万年,让后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有些发愣的看着曹于汴,真看不出来曹于汴还是搞运动的一把好手啊!以前怎么没发现呢!这个长处得大力发掘才是,“爱卿说的太对了,简直说到了朕的心坎里,那著书之名就叫《贰臣传》好了,此事全权交与爱卿办理。”
蓟辽总督刘策及其心腹被锦衣卫抓回来后,经过审讯,刘策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被推到菜市口凌迟处死,借着刘策事件,北京城内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肃运动,在此契机下,反贪部门和核算部门适时成立,并且马上运转起来。
此次三肃运动,导致京城近半的官吏被查出问题,罚抄的财产多达二百万两之多,差不多把今年的亏空都补上了,其中皇亲国戚很多都被查出了问题,尽管他们不服,可是也不敢怎么样,因为崇祯皇帝手握兵权,他们只能乖乖的掏钱,俯首认罪,此次追赃像极了历史上李自成进京后的追赃运动,所不同的是崇祯皇帝的手段比李自成高明的多,矛盾激化程度被大大减小了。
在运动的同时,我给身家比较清白的官员们涨了工资,进一步的精简机构,加大他们的权力,减少因官员大幅裁撤带来的种种情况。
北京乃是天子脚下,富贾巨商云集,难免有为富不仁,偷税漏税,行贿官员的情况,在进行三肃运动的同时也把他们捎带进去了,不过策略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进行区别对待,免得造成不好的情势,弄的人人不敢经商就糟糕了。
我看着这两个月来取得的“成绩”,光是“搜刮”来的银子就七百多万两;这钱来的多容易啊!而且心安理得,这些钱都是贪官污吏和奸商从老百姓手里搜刮来的,弄的民怨沸腾,把我的江山弄的一团糟,但是我从他们手中搜刮来,却不会使人民怨恨,相反,拍手称快者多的多,都道过瘾呢!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不时的抿嘴笑,也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高兴,北直隶这么一弄,气象比以前清新百倍,现在官吏热心政务,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库还盈余了几百万两,崇祯皇帝不高兴才怪呢!
“陛下,喝杯热茶吧!天儿可转凉哩!去去寒气。”王承恩给崇祯皇帝倒了一杯热茶。
我喝着热茶,嘿嘿笑道:“老王,朕这一手怎么样?可谓一石头打好几个鸟,光是北京一地就如此收成,早知道,朕早就搜刮搜刮了。”
王承恩心中一叹,犹豫再三后还是把心里话所了出来,“陛下,好是好,可是圣者有云,有阴必有阳,凡事都有相对的一面,陛下把官吏富贾好一番整治,对也不对,陛下治理天下还得靠官员,还得好地主富贾拥护陛下,不是吗!虽然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治天下,光有民心……。”
被王承恩一提,我突然想起那些看过的架空历史小说,回到过去的,施行民主政治的也不在少数,而且说的极为玄妙,好处多多,如果我在大明施行民主,是不是就改变了制度和体制呢?面对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吗?国家会兴旺发达吗?
我猛地摇摇脑袋,我可不是什么鸟圣人,民主政治现阶段对我来说是一剂毒药,万万服用不得,再说了,我当皇帝还没当够呢!凭什么交出权力呀!在我看来,还是独裁的好,我一个人左右一个国家命运,想想就让人气血澎湃,万分激动啊!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微服私访前奏曲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1634年的春天,平定晋陕局势归来的卢象升孙承宗等人在乾清宫接受崇祯皇帝的召见。
我亲自走下御阶来到卢象升和孙承宗面前,深深的看着他们俩,“两位爱卿辛苦了。”
“为皇上分忧乃臣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卢象升和孙承宗执意行了大礼。他们俩平定了晋陕局势后之所以没有立即回京,乃是奉崇祯皇帝之命,一个留在陕西帮着开采黄金,一个留在山西挖煤,直到晋陕经济步入正轨,这才回来。
卢象升在怀里摸出一块东西,道:“皇上,这是微臣在金矿找到的天然黄金,就是俗话说的狗头金,有一两多重呢!请皇上过目。”说着递给崇祯皇帝。
我接过入手颇重的金块,不禁眉开眼笑,不知是不是我的时运来了,自打在北京开展三肃运动以来,经济财政上的压力越来越小,除了“搜刮”所得,晋陕的煤炭和黄金开采已经有所成绩,孙承宗和卢象升更是在省会执行了我的三肃运动,收获颇丰,派去的工程人员都先卢象升等人一步回来了,李邦华和周延儒在江南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唯一让我不快的就是,老天爷仍然不给我面子,不是这个地方给我来点干旱,就是那个地方给我来点大水,小灾小难更是数不胜数,我得到的银子多半都去做善后工作了,堪堪收支平衡。
“两位爱卿回来的正好啊!朕正准备出去走走,家里没有人镇守实在不放心,有你们二位留守京城,朕天下都可去得。”我谋划很久的微服出巡,终于可以施行了。
孙承宗被崇祯皇帝的话吓的差点坐到地上,连道不可,“千万不可,皇上万金之体,天下只系于皇上一身,万一……。”
一旁的卢象升也道:“孙大人说的对,不是微臣危言耸听,天下虽然已经平定,但是铤而走险的小毛贼仍然存在,还望万岁以天下苍生为念。”他突然想到了明朝的正德皇帝,眼前的万岁爷不会发展成正德皇帝那样吧?那位就是微服私访成瘾的呀!
我微微笑道:“二位爱卿此言差矣!正因为朕是身系社稷之人,才更应该出去走走,要知道,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就不能看的透彻,连百姓过的什么生活都不知道,怎么能更好的制定国策呢?连下面的地方官为官如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熟谙吏治之道呢?朕出去转转就回来,乡试已经结束了,朕还要回来主持会试呢!还指望今年的春闱提拔几个人才呢!”
卢象升对崇祯皇帝比较了解,深知崇祯皇帝决定的事情很少有更改的,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他更关心崇祯皇帝的安全问题,“皇上此去,是如何走法呢?”
我想了想,“朕第一站就想去山西陕西看看,也算是检验一下两位爱卿的工作成绩吧!两位爱卿不会心中有鬼,工作干的不怎么样,害怕朕去看看吧!”为了减少这二位的阻力,我不得不来个别样的激将法。
孙承宗和卢象升被这么一将,明知道这是崇祯皇帝的“套路”,可偏偏反驳不得,总不能说做臣子的没干好,害怕皇帝去检查工作成绩吧!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没明白自己的意思,问道:“皇上此去微服私访,要带多少人呢?”这是让他担心的地方,既然是微服私访就不能带很多人,那样一来,安全问题太让人担忧了。
“这个朕已经想过了,既然是微服私访,朕身边有个十人八人就可以了,后来一想,这样肯定有人反对,那朕就再安排三千人马随时策应,以应付突发状况,这样应该行了吧!”其实这三千兵马更大的作用是对付那些不服管的人,晋陕的三肃运动可不像京城那么好弹弄,地方势力不容小觑,还是充分准备的好。
我这是说走,其实我的脑袋也够疼的,家里的一摊子怎么安排是一方面,后宫之中还有几个难答对的人呢!周皇后等人要是知道我微服私访出京去,还不得跟我上演流泪戏码啊!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看来是时候置一个临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了,本来唯一的人选是徐光启,可是他现在主管兵工产业,根本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内政处理上,再说了,我设计的体制是军事独裁,还是有军方背景的人比较好,能体现上下一体嘛!这样一来,刚刚回来的孙承宗就成了不二人选,而且孙承宗有入阁的经历,可以跟文官系统更融洽的相处。
我单独留下了孙承宗,“爱卿现在的官职先放一放吧!”我说着见他脸色微变,知道他领会错了,马上道:“朕微服出京后,家里不能没有管事的人,按理说应该施行集中决策,但是朕怕那样一来行政效率反而低下,于朝政不利,因此朕想在六部之上,设置一个临时丞相职位,由爱卿担任,不知爱卿以为如何?”我怕说内阁总理大臣这个称谓他不懂,所以换成了丞相。
孙承宗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让他做丞相,本朝开国的时候是有丞相的,可是因为胡惟庸一案,就撤销了丞相这一职位,放权给内阁和六部,现在崇祯皇帝要恢复丞相职位,还让他担任,这实在让他意外,欢喜之余,对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宝座,觉得有些烫,恐怕坐的不那么舒服啊!
夜深人静,皇宫大内显得冷清无比,微风吹过这个空旷的禁城,越发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没有了很多人的地方,就是少有生气啊!
走出坤宁宫,我看着外面挂着的灯笼不由得苦笑,正如我之前所预料的,即便我能说服群臣不再干涉我微服私访,却不能让几个女人满意,她们的眼泪,以及口是心非,着实让人难受啊!
如果不是害怕一路上舟车劳顿,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我还真想带着周皇后或者田袁二妃,不是有部戏叫康熙微服私访记嘛!我也可以来一个崇祯微服私访记啊!可惜这只能是想想而已,电视剧和现实相比,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呀!光是此时的医疗条件就让人不敢恭维,稍有差池就会发生让我后悔终生的事情,我可不敢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开玩笑。
我看看随我出来的王承恩,“你回去休息吧!朕想一个人呆一会,难得有这样安静的时候。”王承恩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想让他陪着我吹风。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这么说,想说些什么,可看到崇祯皇帝把手一摆,径直走开,抬脚跟了一步他又停下了,心道:“还是让陛下独自一人静一静吧!明天就要走了,也许陛下会想起没有想到的地方呢!自己跟着反而打扰陛下的思路,这里是皇宫,又不会出事。”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嫂子和小叔子
天有不测风云,我正慢慢的走着,不知在哪飘来一块乌云,带来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