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墩上的悖论-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募父龆尤糠馕鹾睿约撼鋈蜗喙幼牛痛踊莸凼种卸崛×擞簦频圩粤ⅰ6螅窒铝艘怀∑烫旄堑氐摹肮儆辍保唤霰榉饬送降常遥荡魉呐ァ⑹孔湟捕忌痛途艉牛皇笔芊庹叽锸恕
赵王伦称帝才一个多月,齐王司马冏便首先发难。他是参加过废除贾后的政变,立有大功的人。为了笼络住他,赵王伦又连续加封他为平东将军、镇东大将军,但他哪肯就此罢休,便又联络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共同起兵###,六路大军直逼洛阳,战火燃遍了黄河南北。于是,掀起了第四次祸乱。司马伦兵败被杀,白痴皇帝司马衷重新登上皇位。这场“三王内讧”,历经六十五天时间,死亡达十万人之众。
在齐王司马冏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司马氏诸王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烈,继续相互混战,导致了长沙王司马乂反对司马冏的战争,这是第五次祸乱。结果是洛阳城内飞矢如雨,火光冲天,经过三天的混战,司马冏连同其党羽两千多人被杀。
血腥家族(5)
长沙王司马乂掌握中央大权之后,又爆发了第六次祸乱。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联合出兵###司马乂。连续作战三个多月,死伤八、九万人,最后,司马乂被烧得红红的炭火活活地烤死。
长沙王司马乂死后,河间王司马颙在长安任王朝的太宰、大都督;成都王司马颖却在
邺城被立为皇太弟,成为皇帝接班人,担任丞相并都督中外诸军事,骄奢日甚,“有无君之心”。于是,又引发了第七次祸乱。东海王司马越组织了十多万兵力进军安阳,结果被司马颖战败,命驾亲征的晋惠帝也成为俘虏。
第八次祸乱是由东海王司马越发起的,他在山东被东方的一些司马氏诸王推戴为盟主,
聚众起兵,西向进攻关中。司马颙与司马颖兵败后,相继被司马越杀害,惠帝被劫持到洛阳,不久即被毒死,皇太弟司马炽被立为怀帝,从此,司马越独擅威权。八王之乱宣告结束。
“八王之乱”始于宫廷内部,由王室、贵戚与后党之争扩大为诸王之间的厮杀;尔后,又由诸王间的厮杀扩展成各部族间的混战。司马氏集团的残忍性、腐朽性全部表现在这场泯灭人性的恶斗中,集中地展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这场狂杀乱斗,延续了十六年,西晋政权像走马灯一般更迭了七次。先后夺得权柄的汝南王、赵王、齐王、成都王、东海王,以及先为贾后所利用、随后又被贾后杀掉的楚王等,无一不是凶残暴戾的野心家、刽子手。
在这场战乱中,当权者晋惠帝及其八个兄弟,这个“血腥家族”,除一人外,有八人死于非命。在他们来说,原是玩火自焚,咎由自取;可是,却殃及了几十万军民,京都洛阳和中原大地的广大劳动人民被推进了苦难的深渊,“苍生殄灭,百不遗一”。更为严重的是,最后导致了十六国各族之间的大混战和持续三百年的大分裂,造成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曲折、大倒退,其祸患与罪恶真是无比深重!
四
其实,早在“八王之乱”爆发之前,也就是西晋开国后,武帝司马炎当政的二十五年间,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贪婪、腐败、黑暗、混乱的司马氏统治集团,就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腐朽、没落、荒淫、颓废的本质。
由于西晋的立国得益于宗亲与大臣的拥戴,因而,司马炎登极后,便大封诸王,把他的一个叔祖父、六个亲叔叔、三个亲兄弟、十七个同族的叔伯和兄弟都封了王,加上原有的,诸王达到五十七个;同时,遍封功臣和世家大族为公侯,一次就封了五百多人。并且,安排一些亲信、随从,担任附近郡县的太守或者县令。
这里有一个趣闻。那天,正当晋武帝满心欢喜地“大下官雨”时,忽然发现宫殿台阶下站着一个老翁,原来是会说笑话、又爱饮酒,给他喂马多年的姚馥。他一时高兴,便脱口而出:“任命你为朝歌县令。”可是,老人却说:“我从偏远地带来到京城,已经是很幸运了。县令,我不想当了,还是给陛下喂马吧!只要陛下常赐美酒,以乐余年,我就心满意足了。”武帝听了,说:“喜欢喝酒,这倒好办,那就改任酒泉太守吧。”
即位之初,晋武帝还装模作样地以勤俭立国、力戒奢华为标榜,曾当众把一件别人进奉的锦彩斑斓、装饰有野雉头毛的“雉头裘”烧掉,赢得了朝臣的喝彩。可是,到了后来,就渐渐地露出了骄奢淫侈的本相。他对魏明帝留下来的豪华宫殿,大加修整,凡是当时最时髦的器物,他都要在宫内用上。
一天,上朝时见大臣满奋身上发抖,便问他是不是病了,满奋说,不是,小臣怕冷。说着,指了指北面的窗户。意思是:满是缝隙,冷风不断地吹进来。听了,武帝哈哈大笑道:“那是国外进贡的透明的刻花玻璃。你不信,可以去摸一下。”满奋一摸,顿时,觉得周围暖和了起来。
晋武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登上龙墩,即选征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里的大批处女入宫;并极其荒唐地下令:选美之事尚未完毕时,禁止天下嫁娶。次年,又从下级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选征了五千名处女;灭吴后,又从吴宫宫女中选取了五千人。这一万多名宫女,他如何照顾得到?于是,每天便坐着由羊拉着的车在宫里转游,走到哪里,羊停了下来,他便下车进屋。见此情景,一些宫女便把羊特别爱吃的竹叶插满门户,并把盐汁泼洒地上。羊一见到竹叶,便径直赶来,皇帝也就下车住下。他就这样,日夜纵情淫乐,秽乱春宫。没料到,最后竟生下一个白痴的嫡长子,后来做了太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血腥家族(6)
皇帝淫乱在上,士族和官吏自然也就竞相效尤。又兼由于朝廷的狂杀与滥赏,使得广大官员感到得失急骤,祸福无常,心情经常处于紧张、虚无状态,助长了纵情声色,颓废、放荡。晋武帝率先倡导奢侈享受,夸靡斗富,他的亲信和大臣很多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无度的人。开国###何曾,一天花在三顿饭上的钱要在一万以上,他的儿子何劭日食两万钱,比老子翻上一番,可是,还赶不上尚书任恺。免官之后,任恺每顿饭还要花费万钱,举凡山林里的野味,河海里的珍鲜,在他的饭桌上都是应有尽有,但他还说“没有可以下箸的东西”。
而王济、王恺比任恺更为穷奢极侈。一次,武帝来到王济家,只见一百多个美女,身着绫罗,手擎琉璃杯盏,盛满珍馐美味,最后上了一个大琉璃盘,里面盛放一条乳白色的仔猪,异香扑鼻,入口即化,而且余味无穷。在武帝追问下,王济只好把秘方摊开,原来是用人乳喂养,又用人乳蒸出来的。王济偷偷地告诉武帝:人乃万物之灵,而人乳极富营养,妙不可言,就是人的体温也神奇无比。——听说,中护军羊琇家里,冬天叫人轮流用体温暖着酒瓮,这样酿出来的酒,色、香、味举世无比。
大官僚石崇,“资产累巨万金,宅室舆马,僭拟王者。庖膳必穷水陆之珍,后房(妻妾)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而丝竹之艺,尽一世之选。筑榭开沼,殚极人巧。”当时,贵族间讲排场,时兴一种步障,像屏风一样,摆在道路两旁,用以遮尘灰、御风寒。武帝的舅父王恺,用绿色的绫罗裹着紫色的丝布作成布障,长达四十里;而石崇为了压过他,则用五彩缤纷的锦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布障来比阔。王恺请客,叫美女吹笛子侑酒助兴,如果一不小心,吹错了节拍,就叫人把美女打死;而石崇在酒席宴上,则叫百把个美女轮流在席间歌舞、劝酒,遇有哪个客人没有干杯,那个劝酒的美女便要受到杀头的处罚。武帝看到舅父王恺输给了石崇,便常常出面相助,在后面为王恺撑腰。这也是旷代奇观。翻遍了史书,哪曾见过皇帝帮助臣下夸侈斗富的?即此,也足以想见当日奢风之盛行,朝政之腐败。
一次,王恺拿出皇帝给他的一株二尺高的枝条茂盛、璀璨夺目的珊瑚树,借以夸富炫靡。他以为,世上再也没有能够与之相比的。不料,石崇看后,操起一根铁如意来,就把它敲个粉碎,王恺气得要他赔偿,不然就拚掉这条老命。石崇却慢腾腾地说,区区小物,也值得你这样大喊大叫!说着,便招呼手下的人,把他收藏的珊瑚树全都搬出来,任王恺随意挑选。就中有六、七棵三尺、四尺高的,枝条层层重叠,美艳无双,光彩夺目。王恺看了,顿时眼花缭乱,两颊飞红,惘然自失。
退休后,石崇在洛城的金谷涧,顺着山谷的高低起伏,修筑了一座占地十顷的豪华别墅,取名梓泽,又称金谷园。飞阁凌空,歌楼连苑,清清的流水傍着茂密的丛林,单是各种果树就有上万株,风景绝佳,华丽无比。“楼台悬万状,珠翠列千行;华宴春长满,娇歌夜未央。”(张美谷:《金谷名园》诗句)人们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话来称赞其高超的建园艺术。
其时,炙手可热的赵王司马伦当政,石崇由于把持爱妾绿珠不放,得罪了权臣孙秀,被诬为唆使人谋杀赵王伦,受到了拘捕,绿珠坠楼而死;石崇及其兄长和妻子、儿女等十五人一齐在东市就戮;钱财、珠宝、田宅、奴仆无数,悉被籍没。就刑前,石崇慨然叹道:想当年我老母去世时,洛阳仕宦倾城前来送葬,摩肩接踵,荣耀无比。今天却落到这个满门遭斩的下场!其实,我没有什么罪。这些奴辈要我死,无非是为了侵吞我的全部资财!他的话一落音,看押他的兵士就问道:既然你知道万贯家财是祸根,为什么不早日散尽呢?石崇哑然无语。
金谷园千古传扬,在洛阳可说是妇孺皆知。不过,要考察它的遗址所在,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天,我在文友的陪同下,沿着邙山南麓,信步走到凤凰台村,顺着金谷涧东南行。据信,当年的金谷园就坐落在这个范围里。而今,除了细水潺潺,悠悠远去,一切一切,都已荡然无存。真个是:“豪华人去远,寂寞水东流。”早在初唐时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已经慨叹“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何况今天,毕竟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血腥家族(7)
在无尽感慨中,我口占了四首七绝:
圮尽楼台落尽花,谁知曾此擅繁华?
临流欲问当年事,古涧无言带浅沙。
残墟信步久嗟讶,帝业何殊镜里花!
叩问沧桑天不语,斜阳几树噪昏鸦。
茫茫终古几赢家?万冢星罗野径斜,
血影啼痕留笑柄,邙山高处读南华。
民意分明未少差,八王堪鄙冷唇牙。
一时快欲千秋骂,徒供诗人说梦华!
五
这是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万方多难、世路维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突破百年的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的时代,是一个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解放、最拥有智慧、最富于艺术创造性的时代。
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社会呈现出多元、紊乱、无序、开放状态。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是儒学的禁锢日益衰弛,汉代经学五光十色的神圣光圈黯然失色,读书士子在经常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的同时,得以解脱“名教”的束缚,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