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朱德的非常之路 >

第21部分

朱德的非常之路-第21部分

小说: 朱德的非常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密令方鼎英部队从湖南进入粤北,监视起义军与范石生第十六军的动向。
  范石生接到蒋介石的密电后,虽然惊恐,但他信守协议,不忘旧谊,立即写信,派秘书前往犁铺头,亲手交给朱德,劝他迅速率部离开。
  他在信上意味深长地说:“最后胜利是你们的,现在我是爱莫能助。”
  并赠送几万银元。
  18年以后,朱德在延安编写红一军团史座谈会上说:今天看来,当时和范石生搞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完全对的,应该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二、从湘南起义到会师井冈(1)
朱德收到范石生的亲笔信后,决定立即脱离范部,按照广东省委的指示去东江,打算同广州起义的余部汇合,没料想到半路上得知国民党第十三军方鼎英部正沿着水开往南雄,切断了他们的去路。
  在这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朱德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去东江的计划,收集了广州起义的部分失散人员后,折向湘南,去实现他酝酿已久的湘南起义。
  比起南昌起义来,对朱德来说,湘南起义对他更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在南昌起义时,虽身负重任,但毕竟不是把握全局的主要负责人,而在湘南起义中,他却是主要领导人。
  1928年1月6日,朱德带着部队冒着岭南山区少有的鹅毛大雪,来到广东乐昌县的杨家寨。
  部队刚刚住下,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和县委委员高静山、陈东日、毛科文以及县农会委员长杨子达都来了。
  胡世俭对朱德说:“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派我们来,向朱军长汇报情况。
  ”朱德、陈毅、王尔琢、蔡协民、胡少海等聚集在杨氏宗祠的大屋里,听胡世俭汇报。
  汇报一结束,朱德对大家说:“请大家谈谈,看湘南暴动这把火,如何从宜章点起来?”屋里静悄悄,大家相对无言,渐渐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胡少海,期待着他打破这沉闷的气氛。
  胡少海,又名胡鳌,出身宜章富户,兄弟多人,他为老五,乡邻们称他为“五少爷”。
  他从小上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毅然背叛家庭,投身于民主革命;在东征军程潜部当过营长。
  “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他受到怀疑和监视,便带领一部分湘南籍的士兵离开部队,躲到杨家寨子,以做贩马生意为掩护,领着一支农民武装劫富济贫,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后来,和中共宜章县委的杨子达、高静山取得联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
  胡少海沉思片刻,站起来说:“报告军长,少海生在宜章,长在宜章,对宜章了如指掌。
  城里只有邝镜明的五百民团,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请军长给我两个连,冲进城去,保证杀他个片甲不留!”
  胡少海语惊四座,不少人对他这种主动请缨,敢打头阵的精神,十分钦佩,频频点头。
  朱德对这个意见未置可否,但对胡少海这种敢于拼杀的作风十分欣赏,觉得这是位难得的将才。
  他循循善诱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打仗,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斗勇,又斗智,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湘南暴动的第一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请大家都讲讲自己的看法。
  “宜章,是座石头城,易守难攻。
  硬攻,伤亡大;久攻不下,敌人就会来援救。
  关键是要迅速拿下宜章,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胡世俭这么一说,大家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献计献策,各种招数都想到了。
  正踱来踱去的朱德,突然止步,环顾大家,说:“同志们,宜章既然没有正规军设防,五百民团是群乌合之众,杀鸡焉用牛刀?依我看不必强攻,可以智取。”
  “智取”一出,大家都用惊奇的眼神企盼着朱德讲下去。
  他不慌不忙扳着手指,一连讲了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军阀正在混战,蒋介石和唐生智还在湖北厮杀,湘南地区敌人力量较弱;二是正值年关,地主豪绅催租、逼债,同贫苦农民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我们的部队经过休整和补充,战斗力大大提高;四是胡少海同志来参加本乡本土的公开斗争,身份没有暴露……”话音未落,陈毅就站起来了,拍手叫好:“要的,军长说宜章不必强攻,可以智取。
  这个办法要得!”
  然后,走到胡少海身旁,拍着他的肩头,风趣地说:“这一回,我看是要借重你的大名和胆量!可不是让你去冲锋陷阵!”
   。 想看书来

十二、从湘南起义到会师井冈(2)
陈毅的风趣与幽默,引出了满屋欢笑。
  1月12日凌晨,胡少海以第一四团副团长的名义,带着两个连直奔宜章。
  县长杨孝斌等闻讯后,出城迎接,打躬作揖,嘴里念念有词:“胡团副荣归故里,名在乡梓,功在党国。
  本县守土无方,还望海涵。”
  胡少海入城后,当即布告全城:“本团奉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军长之命,进驻宜章,扼守城池……”同时,给朱德送出一封密信,告诉他一切顺利,可按原计划进行。
  正午过后,朱德带着部队,人不下马,兵不血刃,在一片欢呼声中,开进了宜章。
  原计划以宴请各界为名,在酒席宴上将反动官吏一网打尽。
  杨孝斌却死活不同意,还说什么不能反主为宾,为各位老总接风洗尘,是理所当然。
  朱德对胡少海说:“这也好。
  我们就来个顺水推舟,借水行船吧!”
  傍晚,县参议会的明伦堂里,灯火通明,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杨孝斌举起酒杯,首先给各位老总敬酒。
  这时,传出一声长叫:“鱼来啦……!”
  随着声音,大厅里闪进一个头包蓝色头巾的“堂倌”。
  他左手托着一个红木盘来到桌前。
  只见一条尺把长的鲤鱼放在一个硕大的银盘里,这是行动的信号。
  突然间,朱德起立,举杯掷地,门外立即闯入10个战士,个个拔出手枪,虎目圆睁,把宴席团团围住。
  那帮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哪见过这种阵式,一看枪口对住自己,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朱德一拍桌子,大声宣布:我们是中国工农革命军。
  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作威作福,糟蹋乡里,反对革命,屠杀工农,十恶不赦,是劳苦大众的罪人。
  现在,把你们通通抓起来,听候公审!在同一时间里,陈毅、王尔琢带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决了团防局、警察局,俘虏了400多人,缴获300多支枪。
  朱德提出智取宜章的计划如期实现,为湘南暴动拉开了序幕。
  接着,朱德下令打开监狱,放出被捕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工农群众。
  顷刻之间,宜章县城里一片欢腾。
  1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城内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
  朱德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在会上郑重宣布起义军正式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蔡协民任政治部主任。
  在这里,第一次举起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
  从此,打响了湘南暴动的第一炮。
  朱德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打倒军阀势力,实行“耕者有其田”。
  大会接受群众意见,经公审后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宜章县长杨孝斌、原县长黄得珍、挨户团副主任刘秉钧等。
  会后,朱德、陈毅和宜章县委的胡世俭、高静山、杨子达等共同部署了各区乡配合工农革命军组织工农武装,发动全县起义。
  朱德智取宜章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广州。
  当时控制着广东的李济深密令曾经发动“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祥,带着他的独立第二师“即日进剿,不得有误”。
  许克祥接到命令后,立刻带着全师人马从广东乐昌日夜兼程北上,想去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
  这一着,早在朱德的预料之中。
  这时,工农革命军的主力已经发展到3000多人。
  为了应付突然情况,并接受南昌起义中没有同当地农###动相会而失败的教训。
  朱德在春节前夕就率领部队秘密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在乡间,休整队伍,发动群众,以逸待劳,准备迎击敌人的反扑。
  一天,宜章县委派谭新到工农革命军驻地,向朱德、陈毅汇报许克祥进兵岩泉圩,屯粮坪石镇的情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二、从湘南起义到会师井冈(3)
听完汇报后,朱德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的确,敌人有不少优势,我们不能低估。
  他兵力数倍于我,武器精良,后方实力雄厚。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决不可采取南昌起义后那种死打硬拼的打法,去同敌人拼消耗。
  应该灵活机动,扬长避短,用游击战和正规战相结合的打法,去战胜敌人。
  大家同意朱德的分析,决定避实就虚,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战机。
  一听谈要打许克祥,工农革命军的情绪十分高涨,四乡的农军也赶来了,要求参加战斗。
  他们高唱着:梭镖亮堂堂,擒贼先擒王;打倒蒋介石,活捉许克祥。
  “活捉许克祥,为‘马日事变’死难烈士报仇!”
  成了最响亮的口号。
  正当朱德、陈毅将工农革命军隐蔽在圣公坛时,许克祥将他的教导队和补充团留在坪石,亲自带着两个主力团进到岩泉圩一带,把另外两个团在坪石、长岭、武阳司、栗源一线摆开,搜寻工农革命军。
  但他每天得到的报告是“###去向不明”,“朱德无影无踪”。
  1月30日,朱德经过周密调查后,认为歼灭许克祥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同陈毅、王尔琢连夜制定了作战方案。
  兵分两路,一路由熟悉地形的胡少海、谭新带领,迂回敌后,切断敌人退路,阻击增援之敌;另一路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主力,直捣岩泉圩,准备消灭许克祥的两个主力团。
  1月31日,工农革命军向岩泉圩悄悄进发,这完全出乎许克祥意料之外。
  一个土豪赶到岩泉圩向他报告说:朱德的部队到了百岁亭,离这里不到五里地。
  反而受到许克祥的训斥:“你这是造谣惑众,扰乱军心!”
  早晨7点钟,冬天的太阳刚刚升起。
  岩泉圩上传来了声声哨音,许克祥的部队开早饭了。
  这时,工农革命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岩泉圩。
  它的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南昌起义留下来的精锐部队,又经过了严格训练,战斗力很强,前来助战的农军,也在四面山上摇旗呐喊,燃放鞭炮。
  与此同时,胡少海、谭新带领的另一路兵马,已插入敌后,断了许克祥的退路。
  在前后夹击之下,许克祥腹背受敌,无法招架,急忙下令他的卫队,掩护他仓皇而逃。
  岩泉圩一攻下,立刻传来朱德的命令:乘胜追击,决不给许克祥喘息的机会!工农革命军两路汇成一路,集中兵力,以最快的速度杀向坪石。
  坪石,是广东省北端的一个重镇,属于乐昌县,地势十分险要。
  北伐军曾把这里作为前进的基地和中转站。
  许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