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营长年约二十五六岁,疲削的脸膛,肤色很白,得体的军服,黑色皮靴,便使他显得英姿飒爽,他走近兰炮头,厉声地问:
“光天化日之下,你持枪威逼路人,太放肆了,把他的枪下了。”护兵上前缴下兰炮头匣枪,插入腰中。
兰炮头醒过腔,忙赔笑说:“黄营长,这事儿可怪不着我,他们俩当街拦我们东家马车,我吃东家的饭,能不管吗?”
“谁是你的东家?”
“商会孙会长呀。”兰炮头知道在镇上,提起自己东家,没有办不成的事。
黄营长缓下脸问:“你是孙家的人?”
“我是护院的炮头,姓兰。”
“你既然是炮头,更应该懂得维护孙会长的声誉,我想孙会长知道你这么做,也不会赞成的。”黄营长口气变得平和,看得出孙会长在他心中占有位置。
“黄营长说得对,我日后注意就是了。兰炮头说这话时声音特别小,怕围观人听见,他枪让黄营长缴了,已够丢人现眼的了。
人们远远地看着。
黄营长示意护兵把枪还给兰炮头。
兰炮头连声说:“谢谢黄营长。”
“兰炮头,我部驻防此镇,一为肃清匪患,二是安定民心,保护山外要塞之地,好多事还得请你多照应啊。”黄营长笑了,他笑起来很好看。
兰炮头受到莫大鼓舞,拍着胸脯说:“黄营长,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吱声,为朋友,咱两肋插刀,皱下眉,就不是爹捧娘养的。”
“那咱们再会了。”
兰炮头挺胸腆腹,得胜似地走了。
人们虽听不清黄营长与兰炮头在说什么,但眼睛看得明白,有人悄声感叹说: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别看姓黄的是一营之长,照样不敢得罪孙会长。”
“听说黄营的军饷是由商会包下的,官再大也得吃饭呀。”
“你知道黄营是谁请来的吗?是商会。”
杨天顺为自己及那个姑娘意外获救,由衷地感激黄营长,至于黄营长与兰炮头的谈话,他未加理会,也未想得过多,忙说:
“谢谢你救了我们,谢谢你主持了正义。”
黄营长忍住笑说:“到底是大学生,说起话来咬文嚼字。”
“黄营长过奖了。”杨天顺不好意思了,从黄营长身边走过去,拎起踢翻的柳条包。
“杨天顺!”
杨天顺立住脚,疑惑地看着。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噢,你是……”
黄营长摘下大沿帽。
杨天顺惊喜万分,喊说:“汉国,你是黄汉国,吱呀,我看着眼熟,就是不敢认了。”
黄汉国张开双臂,与杨天顺抱在一起,相互拍打着后背,又转了两圈。
“七八年未见面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你还是一副书生气。”
“这么说,你若认不出,是不会救我了?”杨天顺在黄汉国肩上狠捶了一拳。
“救是要救的,不过,不会急得放枪。”
“你什么时候来太平镇的?”
“刚来四天,你也看见了,我还不认识这些坐地虎呢?对了,你来镇上是……”
“我从学校回来,刚下火车,想搭车回家。”
“那位女士……”
“她是……”杨天顺转过身愣住了,他与黄汉国只顾得高兴了,没注意姑娘已悄没声已走开了。
“你与她……”
“不相识。”
“噢,原来你是想做个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英雄呀。”
两人哈哈大笑。
围观的人已散了,剩下几个好奇的还在看着。
“走,咱们回去好好唠唠。”黄汉国挽起杨天顺的手臂。
护兵拎着柳条包跟在后面。
黄汉国刚来镇上,营部安在商会腾出的一个套院,后院有三间瓦房,算是他的家了。
杨天顺走进黄汉国的卧房,从其摆设,看出他还是个未婚者,透过敞开的门,可见西屋有女人之物,收拾得清雅、洁净,杨天顺马上想起到,那是黄汉国妹妹的住室。
“汉国,你是不是抱定独身主义了?你长我三岁,该娶妻生子了。”
黄汉国忙着倒茶,不以为然地说:“我是介武夫,那个女人会嫁给我呢。”
“都升营长了,还愁娶不着老婆,怕是你的条件太苛刻了吧。”
“照说娶个老婆并不难,可是娶个啥儿样老婆,这马糊不得,天顺,我们虽然多年不见,你也应该了解我,我不想娶一个想当官太太的女人,也许这是受了你的熏陶,多读了几本书的缘故。我总想娶个志同道合,能给予我帮助的女人,可是这样的女人实在是太难找了。”黄汉国一改军人的风度,此时,到象个受过爱情挫折的人。
杨天顺与黄汉国同窗三年,是在县里一家“山东会馆”,会馆共有十六名学生,大多数来自僻远的乡村,教书先生是位年过花甲的山东曲阜的孔子后代。当时,能入会馆的学生,大多是家中富裕的子弟,学费并不贵,开销都用在吃住上,杨天顺读了近一年时,黄汉国来到会馆,与杨天顺学同样课程。始初,杨天顺以为黄汉国是哪儿家会馆淘汰的学生,来此重读,颇瞧不起他,后来得知,黄汉国父母早逝,他与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常给同屯的一个秀才送柴帮工,闲暇时跟秀才识些文字,秀才见他聪明灵慧,执意将他保荐到县里闻名的孔老先生门下,加深学业,求图远大前程,学费孔先生减半,吃住费用靠的是变卖父母留下的几亩薄田,其妹暂居一个远房表哥家。
杨天顺了解到黄汉国的身世,极为敬重,与黄汉国结为朋友,时常暗中资助黄汉国,他深知黄汉国的性格,若馈赠钱物,他不会接受,鉴此,他找借口与黄汉国一同吃饭,将自己的衣服以穿着不合身为由送给黄汉国。
黄汉国与杨天顺要好,决非出于利已目的,他是看杨天顺虽家境富裕,却生活俭朴,专心学业,才与杨天顺相交。
三年过去,杨天顺与黄汉国约定报考的县国立高中,两人自信能考上,试前,黄汉国回家一趟,返回后,便改变主意,说什么也不考了,杨天顺逼问再三,黄汉国迫出因由,原来他妹妹生活在表哥家,受尽白眼,前些天因妹妹贪看哥哥代回的书,做糊了饭,挨了表哥打,黄汉国与表哥争吵几句,表哥将黄汉国兄妹逐出家门,现妹妹寄居秀才家中,可这不是长久之计,黄汉国说此次回来,一是告诉杨天顺不能遵约同考,二是收拾行李回到妹妹身边。杨天顺好不凄然,恳求黄汉国继续读书,黄汉国决心已定,是谁也劝不动的。杨天顺考上高中后,专程去黄汉国的家,住了几天,两人见面,黄汉国向他表示祝贺,杨天顺为好友无奈辍学,流下惋惜的泪水。
“天顺,你还记得在水里救我的事吗?”黄汉国沉思着说:“就是在我家的后河套。”
“记得,那次我救了你,今天你救了我,算得上知恩图报了。”杨天顺开玩笑说。
“你没想过我水性比你好,怎么会被淹着呢?”
杨天顺不解地摇摇头。
“你呀,至今还朦在鼓里,其实我是想寻死。”
“为什么?”
“我见你考上高中,想到自己处境,心里太难过了。”黄汉国道出这番实情,着实使杨天顺好个惊讶。
“汉国,当时你想过吗?你死了,你妹妹怎么办啊?”
“就因为这点,我更不能忘记你这个大恩人啊。”
“还说不忘呢,好几年见不着你的信。”
杨天顺入学高中,黄汉国参加东北军,始初两人尚有书信来往,后来黄汉国所在队伍调入关内,住址不定,断了音信,在一个假期,杨天顺去黄汉国所住过的秀才家,秀才已死,黄汉国升为排长,将妹妹接走,不知去向。
中午黄汉国喊来护兵,令其去饭馆买些洒菜,被杨天顺止住,他说急于回家,他家离太平镇四十里地。
“你我重逢有说不完的话,不能住下来吗?再说,你还没看见青青呢。”
“她上哪儿了?”
“随大车去县里看望她的老师,晚饭前能回来。”
“路上碰面怕是不敢认了。”杨天顺眼前浮现出一个闪着亮晶晶眸子,扎着两条小辫的调皮面孔。
“现在已是大姑娘了,你见了肯定会吃惊的,咋样儿?为了青青,你也该留下呀。”黄汉国笑了,笑得意味深长。
“改日再来,以后我们相聚的机会多着呢,今天实在是……”杨天顺说到这儿停住口,他没有告诉老同学,他是因病回来的,车上颠簸,街上与兰炮尖争吵,加上这阵长谈,他身子渗出了一阵又一阵冷汗,衬衣都湿透了,他急盼回家好好歇息。
黄汉国欲叫马车送杨天顺,被杨天顺谢绝了。
“汉国,镇上全生堂是我家的商号,那儿有马车。”
“全生堂好有名气呀,我在县里就听说过。”
午后,杨天顺在全生堂简单吃了几口饭,乘上药堂常备的马车出了镇。
时值四月,小草已拱出地皮,连接成片,如柔软的绒毛,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闪烁磷磷的光泽,路两边的山坡,有的树叶已染上绿色,有的树木还是枯黄,不过,这是暂时的,用不上几日,便是一派春色。
杨天顺与每次回来一样,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心中便油升起眷恋和欢喜之情,他靠着柳条包,药堂的掌柜、父亲的心腹、杨天顺称为二叔的董二鬼头特地在车上多铺了厚被,知道杨天顺身子发虚,还抓了几包子补药,吩嘱车老板,路上经心照顾好杨天顺。杨天顺额头汗津津的,他用手抹揩着,此番动作,在学校会被人耻笑的,回到家乡,杨天顺不在乎了。
车老板是个老把式,话语少,不住地吆喝马,车子又快又稳。
“哒哒……”后面传来急促的马啼声,顷刻,掠车边过去,在前面横住。
车老板停住车。
这是匹单骑,雪白的鬃毛,无一丝杂色,滚圆的马臀,高昴的马头,马腿如四根柱子,懂行的人一眼能看出,它是稀有的良驹。马上坐着一个女人,披着红斗篷,篷襟分搭在左右腿上,露出带有花点的紧身上衣,脚蹬一双矮腰皮靴,一手提缰,一手握着马鞭,好个威风,好个洒脱。
杨天顺看这女人眼熟,象是上午在镇上……不,不像,那姑娘在杨天顺印象中是泼辣的村姑,穿戴吗,他记不清了,反正没披斗篷,没骑马。
那女人笑着问:“傻愣啥儿呀,不认识了?”
“你……你是和兰炮头……”
“是呀,好不容易赶趟集,偏偏碰上那个王八蛋,让他熊了一顿,真丧气。”
“真的是你呀,我都不敢认了。”杨天顺这样说心里不无一种困惑,山里会骑马的女子不乏其人,但敢抛头露面,单骑走山路,太少见了。
“这位大哥,今天多亏你呀,不然我准吃大亏,我该咋谢你好呢?”
“一件小事,不值得谢,要说谢,就谢我那位当营长的同学吧。”
“你说黄营长?他与兰炮头穿一条连裆裤,都不是好东西。”
杨天顺明白这姑娘在镇上不辞而别的原因了,他想对她解释,又一想,解释也没用,他想换一个话题,便问:
“小姐,你住哪儿个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