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常来往于巨岗,周元洪知道面前的张有可不是普通人,和其他地方人数不等的营长不同,巨岗这里的每一队每一连都是有着绝对的标准的,一队就是十人,一连就是百人,而一营,就是千人。
杨毅只是一个千户,按说他手下最多也只能有九百人,但第一现在外面动乱也没人来给他较这个真,第二,他这里的称呼也很具有迷惑性,别的地方的营大多都是几百人,多一些的,号称是有五百人,少一些的,可能只有二三百人,他这里四个营,也就是**百的样子,在别人眼中,也没有违例。当然,周元洪毕竟还是外人,他不知道每个营虽然有一千人,但真正记录在官方文案上的还是一百人。
张有笑道:“周领队客气,大人早就念叨着周领队了。”
“杨大人此刻可有空闲?”
“周队长来了,大人自然是要接待的。”
“周队长也和我开起了玩笑。”
两人说着,骑着马向城内走去,而城内和外面又是不同,主干道都是一水的大青石地板,因为刚下过雨的关系,路面还带着一些水光,但绝对没有积水,路上十分干净,不说纸屑脏物,就是驴马的粪便也几乎看不到,水元鑫此时也从马车里出来了,看到路上不时有穿着灰衣的人在路上捡取杂物,只见他们背着着一个灰娄,一手拿一个铲子,看到地上有什么杂物,就都铲到身后的娄中。
“说起来水先生还是第一次到我们巨岗来吧。”
先前有过合作的经验,刚才周元洪又为他们介绍了,所以张有非常清楚,面前这一个,是一个练气者,一个人干翻自己这边的一个小队都没有问题。水元鑫点点头:“的确是第一次。”
“那水先生可能不清楚,这些穿灰衣服的,是我们这里的环卫人员,也都是年龄大的,又没分得田,做别的事也为难,就来这里做环卫,多少,也能混个肚饱。”
水元鑫有些动容,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出那些灰衣人都不年轻了,先前还有点奇怪,现在则也有些佩服杨毅了。让老人捡粪便、杂物,这若换在现代恐怕会被人指着鼻子骂,但在这里则不同了,多少人还吃不上饭,一个肚饱已经是很优渥的条件了,以这样的条件,就算是招募壮年汉子,也是招的到的,现在让这些年老者来做,显然是一项德政。
其实杨毅倒没有什么崇高的思想,她拿下了这里,为此,牺牲了不知道多少灾民,虽说就算不是在这里,换做其他地方,他们也不见得就能活下去,但在这里,他们的确是因为她的计划而丧命的。
那时候,她能毫不犹豫的去执行这项计划,但在得到这里之后,她也必须为这些人负责,不说给这些人多少关怀,但最起码,要尽力的让这些人活下去。
第八十四章回归(中)
现在杨毅已经搬出了县衙,当然,她也没有去那个千户所。在那里驻扎的是杨刚,巨岗县一半以上的精锐是在那里练成的,为了争夺那里他们还和巨岗族发生了一次战斗,也就是那次战斗,打的巨岗族不再来找他们的麻烦。
县衙在巨岗县的中心处,是一个有着十多进院子的建筑群,而杨毅所在的地方则隔了两道街,房间不少,样子则不怎么起眼,上面挂的牌子则是千户所接待处。
周元洪等人直接来到了接待处,杨毅等人已在大门前迎接了,一番寒暄之后,周元洪递上这次的单子:“根据大人的要求,这次依然有二万石的粮食,此外就是铁器和石灰,大人这路已经修到了目策,难道是想一口气修到扎马吗?”
他说着,就笑了起来,杨毅也笑了笑:“我倒是有心,不过若要真修到那里,恐怕也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了。”
都在一个州,修一条路石子路当然用不了十多年,但她只是巨岗县的官,对于目策,打着合作的旗号还能把这个手伸伸,但若要把手伸那么长,就要等着倒霉了。这里说的十年二十年,还是她的官职升迁。
周元洪久经事故,当然一下就听出来了,立刻道:“以杨大人的才干,哪用的了那么久?只是若不修路,这么多的石灰……杨大人又是要来做什么?”
这一句,就有打听的嫌疑了,杨毅笑笑,也不隐瞒:“我有心修一个港口。”
周元洪一愣,杨毅又道:“说起来巨岗也是靠海的,虽说位置不怎么好吧,但总临着海,但是以前连出海打渔都困难,我早有心修一个港口,只是以前一直腾不出手,近来有些闲暇,就准备将这个港口修一下,不说别的,以后再发生灾荒,总不至于令百姓没饭吃。”
“杨大人果然是父母心肠。”
杨毅笑了笑,也没多话,她不认为自己多么具有这类情怀,但别人把这个帽子扣过来她也不会拒绝,有个好名声总比没有强。
寒暄了之后就是交易,双方都是有心把生意做长久的,又都是合作过多次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缠的了,这次周元洪要换的还是瓷器、纱布以及皮子,这些皮子一部分是杨刚等人在山中演练时所得,一部分是有胆大的赵人上山行猎猎得的,还有一部分是巨岗人偷偷来换的。
巨岗族现在和赵人,或者说杨毅等人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他们对杨毅自然是恨之入骨,可是又打不过她。
现在的族长是科利马,他在上任之初倒的确带着自己的族人冲击过巨岗县,但那时巨岗县的城墙已经修好,城中的流民刚刚从死亡的阴影中逃脱出来,人人都非常清楚,若是被巨岗族攻下县城,就算那些巨岗人不拿他们泄恨,也必定是要将他们赶出来的。
他们跟着杨毅,不说过的日子怎么好,起码是努力干就有饭吃,不至于饿死,而若是离开了这里,他们又上哪里找食物?因此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当然,那次进攻会失败,还和巨岗族内部的内乱有很大关系。
古扎被逼的远走他乡,虽然他临走前对自己部落的人有所交代,但巨鹰部落上下还是把一腔怒火发泄到了科利马身上,他们不见得不知道科利马其实还是对古扎有恩的,可是人的情绪总需要一个发泄点,不能恨上所有其他部落的人,那就只有恨科利马了。
虽然不至于和科利马明着干,但偷工减料一下,那效果就是两个样了。而科利马也许个人勇武没话说,但要说领兵带将的手段却远远不行。这样的情况,若换做杨毅,恐怕会抓一两个典型出来立威,再把自己和古扎的情分渲染一下,最后再把古扎拿出来,说一些什么,若是他在此,必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如此一来,就算不能收拢了众人,起码总要说一句,动一下的。
但是科利马过去虽然心心念念的是打败古扎,成为族长,却不愿意自己是这么上位的,再加上这段时间,他是真心佩服古扎,对于雄鹰部落的事情往往总是睁只眼闭只眼。
有雄鹰部落在前面顶着,其他部落自然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巨岗县他们是想拿下来的,却都不愿意自家有什么大的伤亡,除了不想在攻城的时候有损失外,他们还担心赵人随之而来的报复。
“人头一颗,粮一斗”这样的口味并没有给巨岗带来太大的伤亡,灾民们对山上不熟悉,要找到巨岗的驻地并不容易,就算找到了,他们的兵器也无法和巨岗人相比,而从人数上,他们也处于劣势,往往十个赵人,也不见得能换来一个巨岗人的人头。
但是赵人可以这样换,巨岗族的,特别是下面的各个部落却绝对不敢这么交换,他们这些部落,有的人数少的,还不到五千,那是绝对的死一个就少一个,这若真惹得赵人发怒,漫山遍野的来杀他们,他们谁抵得住?你猛虎人多不怕,我们可怕的很!
一行几千人,却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的心思,就说科利马带的猛虎,其首领,也是他的岳父大人也怕他将人拼光了,影响猛虎的威望。这场仗,可以说还没打,他们就碰上了一半,若遇上也是一个有种种顾虑的赵人军队,也许还有几分胜利的可能,但他们碰上的是杨毅不说,下面的从正经的士兵到协防的壮汉,乃至老幼,除了原本的巨岗县人也许会有那么几个不同心思的,可以说是上下一心,这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那次攻城失败后,巨岗很长时间组织不起来有规模的进攻,只有科利马带着人不时的骚扰出城的赵人,而不等他骚扰几次,杨毅就开始修路了。原本能藏人的山林都砍出了隔离带,崎岖不平的山路被压平铺上石子,路修的不好,但极宽,方便车辆来往的同时,更方便士兵排阵。
巨岗的偷袭,本来是主靠射箭的,躲在林中或山坡上往下射箭,但在隔离带出现后,一眼能看到几十米之外,巨岗再想偷偷摸摸的就不容易了。当然那种隔着百米还能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他们也有几个,可数量实在太少了,而且无论是猛虎部落的,还是其他部落的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神箭手出来做这件事——杀赵人,好哇,但万一把我们的射箭手折在那里怎么办?
而在修路的同时,杨毅还整天的宣传赵巨是一家,虽然过去有种种的矛盾,但他们的未来还是光明的,只要巨岗族能放下成见,他这边随时欢迎,他们可以为巨岗族开放铁器、开放除了兵器外的各种物资的交换。
这样的口号喊的再响,也没有哪个巨岗人真的跑下来,但这种口号一遍遍的喊,不说催眠,也容易令一些人松懈。在杨毅要重建千户所的时候,科利马再次纠集了一部分人,这一次他们的士气、精神都要比上一次更好,但此时杨毅手下也不仅仅是灾民了,或者说,一些灾民已经成长了起来。
工人和农民算是两个种类,分工不同,也没有什么哪个更高更好的差别,但若是从纪律性上来说,工人是要比农民强的。而其之所以强,也就是有专门的管束,有统一的要求,杨毅并没有想着要培养出工人阶层,起码在当初她是没有的,但是她手下的人组织着流民修城、修路,无形中也培养了纪律性,再之后她在上万人中进行挑选,又统一锻炼,不说都练成了精锐,第一批出来的人,也都不差,真要比较的话,也许比最初的紫竹寨都要强上几分,毕竟这些人是经历过几场真正的战斗的。
此时,那些从紫竹寨带出来的,几乎都成了队长、连长,有这些骨干组成的队伍,也不缺乏默契,在科利马带着人从山下冲下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从四面八方伸出来的长枪。
如果说他第一次带人是一场笑话的话,那这第二次就是悲剧,有人开始想古扎,更有人想他的父亲,不过在这个时候,倒没有太大的科利马下台这样的呼声。
这一次的赵人很强大,这是所有人都有的共识。
而经过了这一次,不管真假,起码表面上巨岗族是没有什么动作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清寒的,或者心思灵动的,就拿着他们的皮子偷偷摸摸的下山交换,对此杨毅自然是知道的,不过却从不理会,只要那些巨岗人不来找她的麻烦,她也不至于不给人一点活路——若是要到其他地方换皮子,那巨岗人起码要多绕上两天的路。
交换的东西自然都有双方属下去清点、搬运,在谈妥了之后,杨毅道:“远来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