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贤妻难为-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淑妃虽然也笑着,但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连笑容也淡了些。
“肃王妃,哀家看这样吧,哀家这里有一些宫内局□好的宫女,个个都是伶俐的人儿,用来端茶倒水添香什么的,自不在话下。肃王妃,你怎么看?”太后笑得像个弥勒佛,亲切慈祥,一副为你好的模样。
宫内局是专门为皇宫□奴才的地方,那里出来的宫女哪个不伶俐,都是察颜观色的好奴才,最会看主子眼色行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职业宫女培训中心。不过,众人也心知肚明,宫内局出身的宫女虽然身份低微,但也不是没有爬上龙床的,甚至曾经还出过一代宠妃,生生逼得中宫皇后差点被废了,让满宫的宫妃无不惶恐愤怒。当然,这是先皇时期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宫内局出来的不只是宫女,也可能一个意外,飞上枝头变凤凰,翻身作了主子。
阿难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空白,在太后的笑脸中,慢慢低下头,轻轻地应了一声:“母后赐的人自然是伶俐的!”
太后一下子笑开了,慈爱地拍着阿难的手说:“哀家果然没有看走眼,你是个好孩子!那几个你也不必在意,她们只是伺候人的,若不守本份,直接打杀了就是,母后绝对不会拦你。”
阿难表面温驯地应着,心里有些抗拒这种安排,但她现在的身份,不能说什么。而太后也不需要她的任何意见,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其实只是跟她知会一声,结果都一样的。
不一会儿,一个老嬷嬷带着五个年轻的宫女过来,确实都是伶俐的。相貌身段自不用说了,能被选进宫当宫女的,那可是皇家的奴才,第一个挑的就是容貌。而这五个环肥燕瘦,竟然都包括了,可想而知太后对这事情的上心。
五个宫女走过来,一一给在坐的几位主子请安。
太后喝了口茶,对几个宫女淡淡地说道:“肃王府现在缺了些伺候的,你们就跟着肃王妃去肃王府伺候主子吧。”
几个宫女吃了一惊,下意识看了传说中的肃王妃一眼,但还是马上跪下来谢恩,可见都是识趣的,至于她们心里怎么想,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也是,太后最疼肃王,怎么可能随便挑一些不知趣的送到肃王府惹人厌?
五个宫女谢完恩,又转向阿难下跪,阿难今后就是她们的主子了,不管她们以后有没那本事爬上肃王的床,至少名义上她们是伺候肃王夫妻的。阿难笑得有些勉强,但还是在太后面前做个大肚的肃王妃。
皇后坐在一旁看戏,事不关已。甚至想着这五个宫女不知道有没有肃王妃的好运气,能撑几天,还是一入肃王府就会各种死……
淑妃依然笑着,只是笑意不达眼睛。
太后很满意阿难的识相,挥手让嬷嬷带着宫女们下去了,等阿难离宫时再带回肃王府,然后拉着阿难继续说话。
一时间重华宫内和乐融融。
人就是这么贪心的动物。若说一开始,太后对肃王的期盼很简单,只要能有女子能嫁予肃王,平平安安地过了婚礼,让肃王免除被人取笑克妻绝子的流言,那么在知道肃王妃不只过了婚礼,而且还与王妃合房了,太后的心思开始活络开来。
要说,肃王成婚的第二天,太后从嬷嬷那里得知一向拒绝与人亲近的小儿子竟然与王妃合房了,太后还一阵不相信,就算看了嬷嬷偷偷带进宫的落红白巾,仍是觉得不可能。直到今天阿难进宫拜见,太后让有经验的老嬷嬷来看人,听说一些有经验的老嬷嬷可以从女子的样貌行动中可瞧出是否经人事,老嬷嬷看了阿难后给了太后肯定的答案,自此,太后终于落了一桩心事。
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样的隐疾太后如何不知,想到儿子不只能娶妻,甚至打破了他不喜人亲近的洁癖,太后现在就恨不得给儿子塞十个八个女人,好让小儿子马上有个后代。肃王的后代现在是她心头最关心的事情。
说来,还是阿难的丞相庶女的身份低了点,让太后觉得愧疚肃王,所以,现在是想着法子补尝了。指个身份高贵的女子作侧妃也是使得的——至于一个身份高贵的侧妃是不是对阿难正妃的位置有影响,这完全不在太后的考虑范围内。
不过,太后也不是冒进之人,肃王才新婚半个月,现在就指人进去,不是让京城的人看笑话嘛。这些宫女是皇宫里的宫内局专门□培养的,伺候人很有一套功夫,先让她们去肃王府里伺候主子,算是做个先行者,探探肃王的心思才是最重要。
太后毕竟老了,说了一会儿话,便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皇后和淑妃很知趣地离开,淑妃顺便捎带上阿难,带着阿难回到她的永宁宫,在宫娥上了茶点后,让一干伺候的人下去。
“这是宫里御厨做的点心,你偿偿看合不合胃口。”淑妃歪坐在榻上,有些惫懒地说。
阿难应了声,拿了一块云片糕小口地啃着。
淑妃打量阿难,她进宫八年,算起来也有好几年没有仔细看过家里这个庶出的妹妹了。她是丞相家的大小姐,加上她和阿难的年纪相差大,自然不会注意到阿难这个庶出的妹妹,谁知道一向透明得像个小猫一样存在的庶妹突然飞上了枝头,嫁给了当今皇帝最宠信的胞弟,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如果肃王没有那克妻绝子的命格,相信阿难真的是当世最幸运的女子了。
可惜啊……
淑妃摇头,顺手给阿难倒了杯茶。
阿难受宠若惊地接过,那小心翼翼的行为,让淑妃有些腻歪,顺嘴说道:“你现下是肃王妃,应该拿出王妃的气势来,别让人说咱们陆家不会教女儿。”
阿难沉默了下,抿着嘴笑起来,“大姐姐说得是。”
淑妃露出微笑,说道:“刚才的事情……你也别放在心上。肃王是太后娘娘宠爱的小儿子,皇上最信任的也是他,以后这种事情还少不了的。肃王以后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习惯了就行。”
阿难应了一声,心里却在嘀咕:如果肃王想要女人,她也不会拦着的,大不了当个贤妻良母呗。
淑妃有些满意又有些叹息,一个月前丞相夫人进宫看女儿,她母亲还曾向她透露阿难的婚事,反正一个庶女,养这么大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也不说什么刁难的话,给她找个门第差一点的人家去做个当家夫人也足够了。谁知没几天,就听见皇帝下旨将阿难嫁给了肃王。
淑妃有些不忍,未出阁前,她的印象里的小妹是个雪团一般的娃娃,粉粉嫩嫩的,多可爱。不过才一个月,新婚之夜昏迷不醒,新婚第一天摔断腿,现在一张小脸憔悴蔫坏,真不过的是什么日子哟!要不是太后这个程咬金杀出来,淑妃相信她母亲一定会为阿难找个不上不下的人家将小妹嫁过去当主母,一生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舒服无比。
现在,小妹都已经被迫嫁给肃王了,太后还要硬塞人进去,长者赐,不敢辞,她一个新妇除了乖乖的将这一串美人儿带回去,还能如何?甚至以后太后再指一些身份太高的侧妃进王府,不是让阿难难做么?可是阿难的身份摆在那里,也没有人会说不对。
淑妃这一刻确实在为阿难不忍,也是真心实意的。
所谓的姐妹情深,是建立在没有利益的冲突上的!
☆、第 17 章
阿难在淑妃的永宁宫坐了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她吃了一碟的紫米糕和一碟山芋酥、半碟桂花糖蒸栗粉糕,还有一壶茶,撑得肚子胀胀的,终于等到淑妃姐姐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一股脑儿的当经验教训说给了她。
淑妃慢慢地喝了口茶润喉,面色有些铁青。淑妃为自己不知不觉中竟然用一种连训带教的方式说了那么久的话,连她自己都吃惊。淑妃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她母亲明明是堂堂丞相家的夫人,有时却总是莫名的为一个小庶女忙上忙下,然后事后又觉得很不甘心。
没办法,一看到某人眨巴着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露出甜甜的笑容,仿佛甜到了人的心坎里,就让人忍不住想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好教她继续安心地做个雪团一样的娃娃……
淑妃悄悄别过脸,让自己平复心情后,终于恢复了淡然的表情,一双笑眸永远带着温暖的笑意看人,让人觉得很舒服。这也是崇德皇帝最喜爱她的一点,那双眼睛,真的让被它凝视的人打从心里觉得很舒服。
“好了,天色不早了,本宫也不留你了。”淑妃摆摆手,“该说的不该说的本宫都说了,你自个去慢慢了解吧,不了解的,你可以回丞相府去问母亲。”
阿难露出感激的笑脸,诚恳地说道:“谢谢你,大姐姐,阿难记住了。”
淑妃露出一脸疲态,让心腹宫女送阿难出去。
出了永宁宫,便见到宫门前如蓝已经等候在那儿,身后跟着太后赏赐的那五个宫女。
阿难默默地看着,心里数着,这就是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了,一下子来了五个,可真热闹啊。
阿难谢过那送她出来的宫女,转身朝如蓝她们走去。
“王妃,咱们回去了么?王爷交待了木圆儿,若您要回府,就让木圆儿送您回去。木圆儿将马车停在在西北的清华门等您。”如蓝恭敬地说着,然后冷冷地睨了眼身后那五个容貌身段,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比她家王妃出色的宫女,心里已经狠狠地将她们定义为不要脸的小三了。
阿难悄悄揉搓着鼓胀的腹部,吃得太撑,让她的脸色很不好看,白中微微透着青。而她这模样,看在如蓝眼里,觉得自家王妃一定是伤心难过了,更是恨恨地剜了眼那五个宫女。
五个宫女被如蓝瞪得心里有些发慌,认为如果王妃身边的奴婢容不下她们,她们的日子将不会怎么好过——虽然说,其实,她们自己也不愿意去肃王府的啊!只是太后娘娘的旨意她们又没那权力违反。
“嗯,那我们回府吧。”
阿难面色有些发青,后悔自己刚才为毛吃那么多。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她家的大姐姐会有这种癖好,喜欢一边调、教人,一边拼命的叫人吃东西呢。所以,刚才的情况便是,淑妃在那里教妹,她在那里吃个不停,不时地“嗯啊”地应个声表明自己听着。
“王妃,您没事吧?”如蓝见到阿难青中泛白的脸,着实吓着了。
而那五个宫女更是面露心慌,害怕阿难突然有个什么不测。她们都是宫里做事的,哪里不知道肃王的传言,在肃王终于娶妃时,宫女们私下还在笑言不知道这位肃王妃有多大福气享受这“肃王妃”的命。可现在,她们才亲身感受到“肃王妃”这个人的命运可是与她们息息相关了。即便她们听说肃王妃活不久了,但可没想过肃王妃会死在她们面前啊,若是肃王妃在这里出了问题,她们这些做奴才的,不管是不是无辜,都会很倒霉。
阿难没说什么,吃撑了这种丢脸的事情她才不会说呢。
而阿难的死要脸皮活受罪的结果便是在走出宫门的这一段时间,遇到了好些的内侍卫、宫女、太监和一些往各处走动送文件奏折的小官员,肃王妃那张青中带白的憔悴脸蛋成功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宫里开始传说肃王妃第一次进宫拜见婆婆,竟然领着一串子的美人离开不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