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空间]农门锦商 >

第74部分

[空间]农门锦商-第74部分

小说: [空间]农门锦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还是一个相熟的生意朋友,看常乐实在可怜,思及他为人口碑声誉好,愿以六百两买下他的马车。

    常乐把这些钱凑起来,还差五百三十两银子。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拉下脸皮,放下自尊,去找朋友相借,并言明一年内必定偿还。

    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无情,他找了五六个生意朋友,人家要么避之,要么当面说实话,不相信他一年内能还得起这笔钱,即便知道他为人好,声誉好,但他家不在彭城或附近,谁能预料日后不会生变呢?因此都不敢把钱借他。

    最后,还是那个买下常乐马车的朋友,把钱借给了他。

    常乐在欠条上不但写明一年内还钱,更把家的具体地址都给写上去,以表自己的诚意。

    这几年因常乐在外颇能赚些钱回来,常家除去吃用穿人情来往等,常四婶攒下了二百余两,前年借给女儿常兰一百两,至今未还。常四婶亲自找女儿女婿,孰料常兰夫妇一脸惭愧,说一百两给做生意亏没了,公公如今病卧在床,每天都得拿药,实在帮不上常乐。

    常四婶失望而归。过年时常乐托人捎给家里的一百两,还剩八十七两。加上手头一百一十六两,还远远不够。他们不但要卖掉那块地皮,接下来还得卖掉家里的骡马车,还有自家的田地,也准备卖掉三分之二,如果再不够,还得开口求人借钱,总之得凑够那五百三十两,让常乐这个月就拿去还给人家。

    察觉王月兰欲往这边靠近,好儿故意大声地咳嗽两声,小手轻推温氏,同时狠狠地瞪了一眼王月兰。

    温氏转头看过去,王月兰已然转过身,脚也缩了回去。

    温氏果断对常乐父子道:“四叔,常乐,这田地是生存之本,不能卖。这块地是四叔看好的,也不能卖,等将来你们还要起房住。剩下的三百二十七两,我来出。”

    常四叔和常乐大惊,父子俩几乎是同时开口拒绝,不愿意接受温氏的帮助。对于乡下的庄户人家而言,有个十七八两银子,那就是小户人家水平了,三百多两就跟抬头望月一样,可望不可及。

    温家没田地,只种菜卖,一切用度都得掏钱买,花销不小。温氏说出这个话,父子俩都认为温氏买了铺子时间不算长,之前又被纵火遭受不小损失,不可能还攒有这么多钱,他们自动自觉想到温氏这是要将铺子转卖了凑钱帮他们。

    “大侄女,你要卖铺子凑钱帮我们,这绝对不行,你要真这么做,四叔我只好给你下跪了。”常四叔把话说得重,就是不想让温氏那么做。

    好儿在旁“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常乐父子有些纳闷地看向她。温氏本也想笑,但又忍住了。

    好儿不好意思地伸小舌头,拉着常乐走到边上,让他蹲下来,凑耳边细声道:“乐叔叔,你和四爷爷都误会啦,我家的蔬菜超市不会卖掉。偷偷告诉你哦乐叔叔,我娘是真有那个钱帮你。乐叔叔当初救了我们一命,就给个机会让我们回报一点点,不然,以后好儿跟乐叔叔绝交。”

    常乐心中一热,眼睛顿时湿润了,他一把抱住好儿,仰头深吸一口气,重重地嗯一声。走到温氏面前,深深地说道:“大妹子,谢谢你!”

    “小乐子!”常四叔脸色反而变了,喝住常乐严厉道,“爹都怎么教你的?咱不能那么做……”忽地瞅见村长和吴二伯走来了,常四叔只好中止说话,只是用眼神瞪了瞪常乐。

    不等万友田开口,温氏已上前一步道:“村长,不好意思,四叔这地不卖了。”

    “不卖了?”村长一愣,吴二伯、万永林也跟着愣住,邱三不看温氏,看向常四叔,一脸不虞道:“四叔,什么时候你家的事,也轮到个外来人来指手画脚了?”

    常四叔脸色一白,常乐握住父亲的手,轻轻道:“爹,我的错,该我来承担。”

    “邱三叔,这里没有什么外来人,温慧娘落户这里,她就是落日村的人,这都是经村长、里正、几位村老们同意接受的。我管慧娘叫大妹子,她就是我的妹子。刚才我妹子说这地不卖了,那就是不卖了。今天的事我感到抱歉,还请你们另找地方买地。”

    邱三扫眼温氏,冷哼一声道:“常乐,不是我好说你,你家这地,我可以不买,可以不计较你家说话不算话,但我要提醒你,莫要为了个不相干的来路不明的女人,弄得自己一身骚。”

    王月兰语重心长道:“常乐,三嫂知道你心眼好,有人求你,你就会心软,恨不能把心窝都掏给人。可你不知道,这人心隔肚皮,有的人是不能帮的,帮了就是害自己,你看你本来过得好好地,就是因为帮了不该帮的人,才落到这个地步。”

    常乐在外都帮过谁,村里没人知道,但他帮温氏,却是人人皆知,王月兰这话,一听就知道是指的谁。温氏母女还不知道村里的风言风语,吴二伯等人却是知道的,只是不知根源来自何处。

    村长不悦道:“王月兰,你少说两句没用的。”

    常乐盯住王月兰冷声道:“邱三嫂,这话是你自个造的,还是谁跟你嚼舌头?什么叫帮了就是害自己?什么是帮了不该帮的人才落到这个地步?今天就当着村长的面,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了。”

    王月兰惊讶道:“个个都这么说,难道你不知道?我这人脑子笨,哪懂得想这些话?你可别乱往我身上栽黑。”

    温氏一脸冷若冰霜,听这意思,又有什么不利自己的传言了?好儿盯着王月兰的脸看,心里很是恼火。

    “我不管是你说还是谁说,若再让我听见这些胡说八道,别怪我发狠。”常乐阴霾着张脸,那眼神冷飕飕地,王月兰心里打了个颤。

    村长摇头,有些烦道:“村里那些婆娘,整天的活计忙还堵不住那张嘴……好了,既然四哥家不卖了,这事就这么散了。”说完,也不管在场的人,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叹气。

    “爹,大妹子,我们回去。”常乐一手抱好儿,一手牵着父亲,看也不看邱三两口子,往村中走去。

    万永林把骡车往常家门口停放,与吴二伯各自回家去了。

    温氏当天下午就去镇上的汇通钱庄,领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出来,全数交给常乐,让他只管拿去还债,剩余的留做日常备用。

    常四叔连声道谢,感慨不已,常四婶抹着眼泪,拉着温氏的手直说她心肠比小乐子还要好。

    蒙氏见自家的田地、骡马车,那块地皮,都留住了,心里大大松了口气。但她心里更嘀咕了,这温家一次就能拿出几百两,到底是挣了多少身家啊?

    ☆、96婉拒

    收费章节(12点)

    不住在村里,管他什么谣言满天飞,温氏没亲耳听见,只当是有疯狗狂犬,她照旧卖自己的菜,精心侍弄菜园,做她的四幅绣图标本。并打算等庄稼地秋收后,再雇人花钱起泥砖,把新买的地皮给圈围起来。

    跟温家交好的人家,却忍不住要为温氏打抱不平,尤其是常乐,一旦让他听到一句不利温氏的,当即上前怒斥那些婆娘,追问是谁放出的谣言,那些个婆娘哪里说的清楚,只一个劲否认不是自己造的谣,都说是从别人那听来的,这个说是张三,那个说是李四,一团乱麻扯不清,常乐为此气闷不已,他真是想不明白,这些女人为啥就那么八卦,就那么喜欢无事生非嚼舌根子?

    却说好儿母女回来,再想了一遍那三家店铺,决定再等一等,实在没有更好的,就从中选靠近菜市那家。

    六天后,钱掌柜带来个消息,说梁金顺手头又有个要出售的铺子,觉得挺不错,让温氏这两天就去看看。温氏谢过钱掌柜,等铺子打烊后,先送万永林回去,回家把饭菜提前做好,给阿旺、小树留了纸条,带上好儿驾车前往江东县。

    这次相看的铺子,位于链子街街尾,三个门面相连,距菜市两条街,距繁华中心三条街,周边居民很集中,有七八家小饭馆,杂货铺四五家,其余皆是经营别的行业。连带的后院,分成两进,一进院格局偏小,只有两间住房并一间杂房,二进院宽大些,三间上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并耳房。

    这家铺子原来是茶馆,老板经营不善,撑不下去了无奈转手,想去别的地方另谋生路,开价二百六十两。

    “温老板,我觉得啊,这家铺子的后院,比上次看的那三家要好,前院给掌柜和伙计住,你们住后院,这样互不干扰,挺好的。还有面对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去菜市,还是去立花街、石坊街、秀水街等繁华地带,距离都不算远。”

    好儿想起一件事,忙问道:“梁老板,东风学堂距离哪家铺子最近?哪家最远?”

    梁金顺想了想,说道:“东风学堂在同顺街,那边比较安静……应该是离帽儿街那家最近,离秀水街最远。温老板,你们是想找距离学堂近的铺子?”

    温氏道:“是这样,我还有两娃儿,在念书,铺子肯定是要优先考虑卖东西,如果还能离学堂不是太远,那更好。”

    “这样啊……”梁金顺思忖了片刻,说道,“温老板,这四家铺子都没有分上下层,如果你卖的菜很多,我建议你选面积大的,离菜市近些的,要么就选周围居民大片集中的,只要你的菜够好,价钱跟市场的没什么差异,准能留住周围片区的居民。”

    梁金顺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考虑,好儿在心中点点头,钱松劲介绍的牙人,素质的确不错。

    温氏看看天色,觉得应该还能赶趟,提出能否再去相看一遍之前的三家铺子,梁金顺二话不说点头,当即领着母女二人将几天前看的三家铺子重新又看了一遍。

    最终一番比较,母女俩都选定距离菜市最近,最低一百五十两的那家铺子。那条街叫米囤街,离东风学堂不远也不近。

    梁金顺很高兴做成交易,说这街名还有个典故,据说百多年前朝廷动荡不安,有个米商很有先见之明,提前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不久爆发战乱,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粮草,这个米商本是想趁此大赚一笔乱世财,可他的弟弟也上了战场,并不幸战死。米商就改变了主意,把囤积的粮食都送给将士们,解决了将士们挨饿的危机。战乱平定后,这位米商得到天子召见,得了许多赏赐,更被天子钦点为皇商。这个米商还很懂得教育后代,在他辞世后,皇商身份被子孙延续了三代,才逐渐没落。

    “这个皇商的后代,如今还居住在江东县吗?”。好儿好奇地问。

    “这典故,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人编的,不过,很多人都将这典故,认定是当地一家姓袁的商贾,袁家三代卖粮食,铺子就开在米囤大街。”

    古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一代拼下家业,二代守成并发扬光大,三代骄纵不思进取。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多富有、多显赫,到了第三代,最终从盛世迅速走向衰败。

    这似乎已形成了一条定律。套用风水先生的话来说,运数已尽,衰败必然,这天下的好运数,不会只眷顾某一家。

    选定了铺子,三人回到旺角一号酒楼,把结果告诉了钱松劲。

    钱松劲点点头,说那个位置不错。又问温氏何时开始收拾铺子和院子,他这边派几个人过去帮忙,能收拾得快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