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门锦商-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说完,取出那张学堂设计图展开举起,继续说道,“大家看,这就是咱村要建的学堂平面图,初步设定学堂占地十亩。是一座三进大院,带东西跨院,全部用青砖黑瓦,好木梁建造。这就得请专门造房的工队来建房子。学堂内,学堂门前及周边,也要进行改造、美化,这就需要种植树木花草。”
“如果在咱村有合适的位置,买地费用就能免去,如果咱村找不出合适的地方,就得跟别村交换土地,还有可能得掏钱买地。这是其一。请造房工队,咱得支付工钱,包吃住,这是其二。学生们上课用的桌椅,学堂里的其他设备等等,这是其三。请管事,请夫子,这是其四……”
村长逐一地细说每一项要用钱的地方,全村人都安静专心地听着。
最后,村长收起平面图纸,对大家说道:“为了让大家放心,建学堂的所有费用支出,都将详细记录账上以供查阅。如若有多出的钱,就成立一个学子基金账户,剩余的钱,全部用于学生和学堂上。”
大家就都纷纷点头说这样好,有账可依查,就不怕有人浑水摸鱼吞钱。王月兰不吭声了。邱老爷子抚着下巴的山羊胡子,含笑点点头。
村长又道:“筹建学堂,需要有人管理监督。我有个提议,让出钱出物最多的几家,每家出一个人,共同管理,互相监督。大家可有意见?”
村民们相互交头接耳一番,大部分人就出声说没意见,人家出钱多,该人家管理监督。
邱三彪立即表态没意见,他家就他去管理。邱老爷子则点了二儿子的名字。于是,由村长做统管,由阿旺、常四叔、里正、邱伟光、邱三彪、万永林、黑五爹、王宝亮八个人组成的管理队伍成立了。
邱三彪问道:“村长,这么多人管理,具体谁都管些什么?”
村长道:“不急,等确定学堂建立的地点,大家再坐下来商讨这个问题。”
散会后,村长、里正和阿旺三人,立即在村里外寻找合适的位置。落日村的人家本就不多,统共二十四户,如今搬到落日河对岸的人家,就有常四叔、万永林、黑五爹、吴二伯,里正以及村长自个家。徐大才最近也在对岸买了地,不久也要起房。据说还有三四户也有打算,想搬到对岸居住。
落日村就靠在落日河边,村子三面都是庄稼地,出村的路很好走,去镇上路程也近,可说是交通便利。三人在村里外转悠,一边商讨着,最后一致相中了村头那片地儿。一丈量长宽,正好七亩地。
阿旺指着旁边两块田问道:“村长伯,这是谁家的田?”
村长看了看,说道:“这是德兴家的田地,左边过去那些,是上瑶村的。”
阿旺道:“如果能把这几块田地圈进来用,基本够了。”
这几块田种的都是稻子,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让出,更换别地方的田地,如果想这个月就动工,那也不可能的事。
里正道:“能圈进来用,正好这地儿方正。先别想那么多,先找人打听下,这几块田是上瑶村谁家的,过去跟人商量看看能不能出让更换。德兴家这块应该不成问题,益咱村子孙后代的事,他一家也是通情理的。”
三人商量后,村长和阿旺亲自去上瑶村找其村长打听,里正则去常德兴家劝说这事。
却说阿旺和村长万友田找到上瑶村村长莫易纲,先询问那几块田地是谁家的,再把来意说明。举人老爷亲自登门拜访,莫易纲颇是荣幸,忙将二人请进堂屋上茶招待。待一听是要建学堂,就纳闷不解了,这不有家瑶田私塾吗,附近的娃儿都是来这念学,咋还要建学堂?
阿旺就笑着将建学堂的初衷和想法说了,又将建立一所上规模的好学堂的种种好处详细列举。
莫易纲专注地听完,也生了自个的想法。瑶田私塾不成气候,一是学堂窄小,居于村里头,二是请不来好夫子。当初也就是让娃儿们能识文断字,没想那么深远。
如今听了阿旺的畅想和展望,莫易纲也心动,尤其当知道阿旺当初就在瑶田私塾念过学,后来是转到县城的东风学堂,才考取秀才,后又考取举人。县城的东风学堂有名气,莫易纲是知道的。如果能在自家门前建一所像东风学堂那样的,再请来好的夫子,还愁不出人才吗?
莫易纲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说他也想带村人加入凑份子钱。当即就让阿旺和万友田等候,他立即召集村人到自家门前空地开会,将筹集资金办学的事情说了。
上瑶村人听了后,有的认为村里头就有私塾,没必要再凑什么份子钱办学,有的人觉得这乡下地方,哪个会来?有的则表示听村长的。
一时间众人纷纭。阿旺和万友田互相交换眼神,觉得莫易纲虽有心办这事,只怕村民是不愿意,或者说是没那个意识。
这几年,在温家的带头和帮助下,落日村得益最大,全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温家把固定种菜也发展到邻近几个村子,在不影响种稻麦的前提下,这几个村大部分人家都成为温家的固定菜农,平均每户种植三到五亩的菜地,每户人家种的菜种也不尽相同。
而收割菜蔬,运输,需要不少人手,那些没有种菜的人家,就给温家打短工增加收入。一些人口多的家庭主动要求成为温家的佃农,是因为温家不苛刻他们,这也为他们增了收入。此外,温家还从他们当中,选招了一些人去铺子做伙计,这又是一项收入。虽然和落日村相比,还有点差距,但也不大了。
而落日村人口少,万友田早年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从阿旺和四儿身上他又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和期盼。
温家的长工下人,个个都识文断字,连带在温家做事的村民也跟着识了不少字。他们常日跟温家接触,多少也受了些儿影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回了家里,又在有意无意中,将这影响慢慢地浸到自家人脑子里。这也是万友田召集全村人开会能顺利取得响应支持的原因。
不出阿旺和万友田所料,莫易纲并不能说服自村人也参与建设学堂,只好作罢。叫了那几块田地的两主人留下,万友田便把来意说了,希望能更换那几块田地建学堂用,并把更换的位置给说明。
两人想了好一会,又走到边上去咬耳朵,才过来说更换是可以,但他们有个要求,就是学堂建好了,他两家的娃儿也要送去学堂读书,束修减免一半。
☆、188修路
万友田和阿旺商量几句,就跟对方说可以束修减免一半,但只限于头一年,而且,此事对方不能声张出去,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学堂有权立即开除他们的娃儿,还要他们补足束修。两人连连点头说绝不会声张出去。
谈妥这事,立即办理田地过户等手续,只等他们收割了稻子,就立即动土打地基。万友田这么急赶,也是唯恐对方生悔有变。
二人回了村里,里正也正好找他们,笑说常德兴家一口应承,同意更换田地使用,没提任何要求。万友田就将事情也说了,三人又就这事谈了几句,万友田第二天又召集村人开会,将办学地点及更换田地一事告知大家。
阿旺回家把事情详细告知家人及三老。陆老太爷道:“那位置不错,不过,从你们这去镇上,中间有一段路着实颠簸,黄土滚滚,我有个提议,你们是否召集附近几条村子的乡绅,凑几份钱把路修好?日后你们出镇,也走得舒服。”
辛老先生道:“书良,你如今的举人身份,去登门拜访商议此事,应不成问题。”
阿旺点头称是。修路,他也曾想过,但那笔费用着实不菲,自家如今富有,也还没到富可倾城地步,比自家富有的乡绅大把人在。如果非要修路,他也是如陆老太爷所想,找那些人一起商议,合伙凑钱修路。
好儿也是赞成,修好路,往小处说,自家货车马车走得更平稳更快。往大处说,这是益及百姓的大善举。
阿旺便找四儿一起,去跟万友田说此事。万友田自然是赞成,他虽是村长,尚不足以去跟那些乡绅商议,阿旺和四儿出面,那是最好不过。
阿旺和四儿回去后,躲在书房好一番商讨,先投帖子,得对方回应再登门拜访。不得不说,举人和秀才的身份真是好用,走哪都得到不同以往的尊敬。尤其是阿旺这个举人,更是受到恭敬有加的礼遇。几天下来,阿旺和四儿走访了要出镇必经此路的几条村子的乡绅人士。令二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人都愿意出份子钱修路。这些人又提出,出镇的公众道路要修建,各村通向公众道路的那一节路,就由各村负责,也一齐修缮了事。阿旺和四儿自然无异议。
和这些人细细商酌妥当修路事宜。由阿旺和大新村的那位老举人领头负责。修路要招人一事在各村传开,每天十文钱,包中晚饭,另招四名煮饭婆子,工钱和吃的都跟修路工人相同。
时下五月,天气还不是最热时,村民们纷纷去报名。最后从各村招了部分成年男丁,从其中四个村子各招一名媳妇做饭。在两名修路师傅带领下,修路工程启动,一片热火朝天,原本往来镇上的行人和车,这段时间就绕道走。
这次修路并非拓宽了事,按照阿旺画的设计图,道路中间为车行道,两侧规划出人行道,以栽树绿化隔开。修路的同时,买来丁香树和旱柳两个品种,定好间距错开栽种。
人多好办事。一个月后,路修好了。为了让行道树成长良好,由各村派人每月轮流照料这些树木,直到长势稳定为止。紧接着,各村又赶在农忙到来之前,把出村与公众道路连接的那节路拓宽修缮,也仿照着在路两侧栽下树种。
修好的路不仅宽阔平坦,而且看着赏心悦目,等这些行道树长成,必然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村民们大都朴实简单,这么好走漂亮的道路,他们也自发地爱护,看见路面有石头碎渣,就会当场清理干净,放牛的大人或孩子,也会特别留心,不让牛拉屎在道路上。
天气渐渐变得炙热,天早早放亮,太阳迫不及待露脸。月亮星星却迟迟不肯爬上天幕。落日河边的庄稼地,视线掠过之处,稻麦金黄垂沉,风吹过,稻麦飘香,金浪一波*起伏,农人们黑红的脸膛,总是挂着喜悦的笑容,这又是一个丰收季节。
陆明二老和辛老先生去北封县玩了些天,去自家的庄园小住几天,又到好儿家的庄子住上几天,吃了一顿正宗的全鱼宴。当看到庄子里要准备收割稻麦,三人便想起落日河边的庄稼,可比这边的广众多了,便回到温家大院,兴致勃勃地在河边小亭垂钓,看农人们赤着胳膊,带着草笠,穿着草鞋,手持镰刀,利落快速地收割粮食。
数日后,庄稼地陆续变得空荡荡,各家的娃儿们开始挎篮子,拎袋子或木桶,在田地里捡拾散落的稻穗或麦穗。一些人家的鸡也放出来,让它们自己吃个饱。
明笙儿看这一切,只觉得充满新奇好玩,她拉上好儿随村里的娃儿们去捡拾了不到两刻钟,就两手托着小腰,小脸通红,满头是汗地往回走,连篮子都不要了,垮着脸直叹腰要断了,腿要软趴了,人要不行了。好儿和春儿等人被逗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