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 >

第101部分

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第101部分

小说: 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甬道内恢复了平静,妮子蹑手蹑脚的走近水潭边,发现里面已经堆满了红色的赤小豆,足有数千粒之多,其中有的还发了芽……
  妮子松了口气,“太阴腾蛇阴遁局”幻局已破,现在只有继续向前行去寻找出路。
  拐过石壁角,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座宽阔的石厅,厅内则满是热气腾腾的温泉水,“咕嘟嘟”的冒着泡,四周石壁上也镶嵌着些萤石,发出森森绿光。
  透过水蒸气,妮子看见石厅对面有一道小门,里面隐约透出黄色的光线,温泉水黑黢黢的,像是爷爷桌子上那瓶钢笔水的颜色。水面中漂浮着几朵扁平的白色大蘑菇,对比泉水反差极大,她数了数,总共八朵。
  妮子犯了愁,石厅两侧的石壁光溜溜的,若想到对面的小门那儿去,只有淌过黑色的温泉,可是不知道这水有多深,万一掉下去可就麻烦了。
  看来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踩着那八朵白蘑菇过去了。
  第163节
  《鬼壶》 第163节
  第一百二十六章
  妮子先是一惊,随即便冷静了下来,如今她的体内已经有了勐拉差翁。炳的全部功力,“血降头术”浑然天成,胆量自然今非昔比,而且性情也随之改变了。
  妮子冷冰冰的目光注视着这几个如猴子般的怪物,模样似乎像四、五岁的小孩,身上黄褐色毛里分泌有黏液,散发出一股腥臭之气。
  它们是远古遗留下来的生物“河童”,古人亦称“水虎”,民间传说中的恶灵“水猴子”就是此物,如今在中原的湖泊河流中已经基本绝迹了,只有在边远人迹罕至之地偶尔还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河童”手和脚特别的修长,趾间有蹼,善于划水,且手臂灵活,可不受关节的限制,若是被切断,三日内便可再生出来。河童披头散发的头部中央有一个圆盘状的凹陷,盛满水之后力大无比,水去则力量消失。“河童”是最接近于人类的灵长类生物之一,凡是寿命达五百岁以上的,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可以用意念来与人类交流,但没有语言功能,盖因其声带构造与人类不同之故。另外,古籍中还曾记载,“河童”生有三个屁眼,相传有喷射水流或毒液之类的功能。
  这八个“河童”是一家人,其中长相老迈的一雄一雌两个乃是当年郭璞以“祝由神功”降伏的,禁制它们留在地脐地宫之内保护鬼壶,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其余的六个全部为雄性,是老河童的孩子,最小的也有五百多岁了。
  晋书《郭璞传》中曾记载,西晋(公元291年至306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期间,大半个中原卷入战火,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郭璞预见到河东将遭劫难,向时任朝廷将军的赵固求助,不巧赵固死了一匹心爱的宝马,心情很不好,谁也不见,但郭璞说,他能够把宝马救活。赵固很惊讶,半信半疑,最后让其试试。郭璞令二三十个壮汉,拿上长竿,去30里外的地方捉一个东西,大家不解,郭璞说捉到它就能把马救活。果然,那些壮汉带回一个类似猴子却又不是猴子的怪物,那东西见了马,就“嘘吸其鼻”,对着马鼻子嘘气吮吸。须臾,那马竟然真的活了过来,而且“奋迅如常”。赵固非常高兴,答应了郭璞的求助请求。
  望着妮子,“河童”们面面相觑,随即咧开嘴巴微笑了,口腔中上下各露出了四颗长长的尖利牙齿。
  “女的……”其中一个模样年少一点的“河童”发出意念肯定道。
  “不要杀死她,可以留着……”另一个意念显然有些淫邪。
  “她有多大了?”第一个“河童”意念问道。
  “可能几十岁了吧?”其他“河童”揣摩着,纷纷说道。
  妮子脑中已经接收到了“河童”们的意念,鄙夷的目光不屑一顾的瞪着它们……
  “那……个小东西是什么?”河童老六指着“小翠儿”意念问道,五百年来,它从未出过地宫,没有见过这种动物。
  “当然是狗了,这都不知道。”河童老大自负的说道。
  “胡说,那是猫。”老河童纠正它们的错误观点。
  “我想要这个女人做媳妇……”河童老大意念渴望道。
  “我们也要……”其他的河童们纷纷叫道。
  “只有一个女人,不够分的……”老河童犯愁了,望了老伴一眼,然后意念果断的告诉大家道,“你们谁抢到就是谁的。”
  河童老大闻言“呼”的伸出两只长手臂就来抱妮子,身后的老二举手“啪”的就是重重一脖拐,敲在了河童老大的后颈上,紧接着,河童兄弟们便相互的厮打了起来,而老河童夫妇则站立在一旁看热闹。
  河童脑袋顶上的凹陷内盛满了水,因此力量极大,搏斗得异常激烈,七仰八歪的纷纷摔倒,白蘑菇“帽子”也滚落了一地,但仍旧是相互死死的揪住不放。不多时,河童兄弟们眼青鼻肿的大都挂了彩,只有老六没有参与进去,站在一边袖手旁观。
  最后五个兄长头顶凹陷里的水都撒光了,气力顿时消失殆尽,一个个累的气喘嘘嘘。就在此刻,在旁边以逸待劳的老六出手了,三下五除二便将兄长们全部打翻在地,爬不起来了。
  “老六,这女人就是你的了。”老河童夫妇随即一锤定音道。
  而此刻,妮子抱着“小翠儿”一直在冷眼睨视,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河童老六双手整理了一下凌乱的毛发,然后喜孜孜的走上前来,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妮子看,越看越喜欢……
  老河童夫妇一一抓起其余的河童兄弟,丢进了黑色的泉水里,然后对老六笑笑,也纵身跳入,转瞬间都不见了身影,原来水下有它们的巢穴。
  “你是我的女人。”河童老六对妮子意念道。
  妮子冷冷的望着它,未吱声。
  “你饿了……我抓鱼来吃。”老六说罢纵身跳入黑色的泉水中,激起了几圈涟漪。
  不多时,河童老六“哗啦”一声窜出水面,湿淋淋的跳落在了妮子的面前,嘴里叼着一条肥大的地鱼,然后双手捧给了妮子。
  妮子没有去接那地鱼,而是发出意念问它道:“那石门里面是什么?”。
  “是……是‘风后冢’。”老六回答。
  “前面有路可以返回湖心岛么?”妮子手指了指上面问道,她只关心能否出的去。
  河童老六摇了摇头,表示无路可走。
  “唉……”妮子颇为失望,意念问道,“带我去过去那儿看看。”既然费道长他们都想找到“风后冢”,那里面会有什么稀奇的东西呢?
  河童老六摇了摇头,意念回答道:“不……不行,随都不可以。”
  妮子招,示意他过来,河童老六高兴的走近前来。
  妮子突然间张开了嘴,一道红光疾射而出,大血蚤遵从主人的意愿,瞬间扑到了河童老六的脸上,随即“噗”的一声,将口器刺入……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童是高级别的灵长类生物,老六的智商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本身相较妮子就要差些,更何况妮子体内已经具有了勐拉差翁。炳的全部功力。
  此刻,大血蚤已经退回到了妮子口中,河童老六的思维即刻受到了“血降头”的控制,成为了一具惟命是从的傀儡。
  “带我去‘风后冢’。”妮子用意念吩咐道。
  河童老六乖乖的点点头,呆滞的蹲下身子,妮子抱着“小翠儿”扒在了他的后背上,老六“噗通”一声迈进了水里,带着妮子游过了黑色的温泉,上岸放下了妮子,然后领着她朝着那间透着橘黄色光,虚掩着的那道石门走去。
  到了石门前,河童老六浑身微微颤抖着,裹足不前了。
  “怎么了?”妮子的意念问道。
  “禁制……”河童老六指着门上回答道。
  妮子目光扫去,发现石门上刻有字迹,那是四句偈语:彼尸尔尸,无尸无气,相尸何求,鬼壶祝由。
  妮子仔细的看着那些字,大都不认识,算了,管它写的是什么呢……老六不敢进,自己进去得了。于是,妮子侧着身子挤进了石门内,抬眼望去,顿时不由得惊呆了……
  这也是一座石厅,四周石壁及棚顶上镶嵌着好多大块的黄萤石,散发着橘黄色的光,石厅中间站着一个赤脚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只大黑猫,正面色诧异的望着她,那女孩不是别人,正是妮子自己……
  “咣当”一声,身后的石门突然自行关闭了,将河童老六隔在了外面。
  妮子揉了揉眼睛,紧张的盯过去,摆摆手,那女孩并没有重复同样的动作,可以肯定,这绝不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影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人!
  妮子试探着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你是谁?”
  那女孩并不答话,双眼恶毒的瞅着自己,就连她怀中的那只大黑猫也气势汹汹的直视着“小翠儿”。
  “喵呜……”此刻,“小翠儿”看见了对面的那只黑猫,能在这儿遇见同类,自是欢喜异常,于是友善的打起了招呼,岂知大黑猫根本就并不领情,仍旧怒视着它。
  妮子愣了愣,随即冷冷的一笑,对那女孩漠然说道:“哼,雕虫小技,你不过是个‘阴相人’而已,这骗不了我的……”
  有关“阴相人”的传说,在暹罗阿瑜陀耶王朝时代,有一个封建主,名叫枋长老,他是暹罗境内唯一会“阴相人术”的降头师。具体做法是找到与要做“阴相人”的真身相貌身材相似之人,将其毒杀,然后于七日之内涂抹一种特殊的尸油,并经过入魂、起尸等诸多程序,最后才能做成“阴相人”,在某些方面,有点类似中原湘西的“赶尸”,但要复杂得多。公元1770年11月,吞武里皇朝统一了全暹罗,将军披耶披差在清迈行宫擒住并处死了枋长老,不过被杀的只是一个“阴相人”,而枋长老的真身却从此下落不明失踪了。这是暹罗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后一个“阴相人”,以后的两百年间,“阴相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整个泰国的降头界,均认为此种法术自吞武里王朝后便已经失传了。
  其实不然,枋长老真身逃走了,隐身于缅甸北部的原始密林深处,若干年后客死异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枋长老在密林中的坟墓被当时亡命天涯的青年人勐拉差翁。炳发现了,盗墓时找到了一张手稿,便是“阴相人”的制作方法和炼制“血降头”的秘笈。若干年后,勐拉差翁。炳终于成为了暹罗国最强大的降头师。
  如今,这两种世界上最诡异的降头术都留存在了妮子的身上了。
  第164节
  《鬼壶》 第164节
  可是妮子错了,郭璞当年布下的实为“祝由幻术”,并非枋长老流传下来的“阴相人”降头术。
  幻术最早出现于先秦,流行于东汉,江湖方士多以此术卖艺为生,其高深者寥寥可数,大都是些滥竽充数之辈。
  《列子。周穆王》中记载道:“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
  东汉时,方士孙奴善使一套割头术。《异苑》云:“上虞孙奴,多诸幻伎。元嘉初叛,建安中复出民间。治人头风,流血滂沱,嘘之便断,创又即敛。”从文字叙述上来看,已经是属于“祝由幻术”中的“移头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