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之葵花宝典-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其轻功极高、行事又谨慎,杀人又极为快速,杀完之后就立即飘然隐去,绝不拖泥带水。因此使得中原武林大为头痛,只得防范的更严。而围捕一事又由于无法得知其踪迹,而素手无策。
说道此处,听众的一众魔头听的大为振奋,甚至有人还在击掌高呼道:“杀得好“。这鬼剑前辈当为我等之楷模。。。
那赵长老笑吟吟的接着到,但是时隔不久,这鬼剑之事分别传到了吾师父、师母的耳里。初始二人并未在意,想那鬼剑武功再高,也会有中原武林高手对付,而且二人还在为那乾坤宝典遗失之事耿耿于怀,郁闷不已。故此也就没有下山去寻那鬼剑。
哪料到那鬼剑前辈在中原武林越闹越凶,甚至接连有几个大门派也几乎被他屠门,其中青城一派就是,若不是那青城孤鸿子早些年失踪,事后方知其寻了一无人之处闭关修炼躲过此劫之外,其余人等尽皆被其一夜杀死。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如此一来,方才震动了吾师夫、妇。二人各自下山寻那鬼剑。以他二人修为,寻那鬼剑也是极为艰辛。盖因为那鬼剑行踪隐秘,行事也是极为小心,犯案之时忽东忽西,毫无规律,让人无从下手。
最终,还是我师母心细,其发现每次鬼剑犯案现场,总有一股隐隐约约的香味,是那种女儿家用的胭脂香粉之香味,师母正是凭着这点香味,断定那鬼剑乃是一名女儿身,因此一路追踪香味,终于在黄山之巅截住了正待血洗黄山派的鬼剑。
当师母遇见鬼剑也确实大大的吃了一惊,原来那鬼剑正是那失踪的童子,只是时隔二十余年,那童子相貌、品性甚至举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师母一开始也没有认出这个鬼剑就是那个失踪了的童子,只是二人刚一撞见时,发现那童子看着他的神态、眼神极为古怪,像是以前就认识她老人家一般。
而且当那鬼剑见到吾师母之时也显得格外害怕,眼神甚至在不停的到处搜索,好像怀疑师父就在附近,随时随地就会出现一般。这样才使得师母起了疑心。
直至二人开始动手时,师母方才确定,此人就是当年失踪的童子。因为从其武功路数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有乾坤宝典的影子,但是可能是无人指点,却又练得似是而非,指鹿为马。但是其效果威力却又浑然不同。就像是得了一些宝典中武功的皮毛,但却又威力奇大。
师母与鬼剑再那黄山之巅展开了激战,原本想鬼剑乃是其夫妇的一个仆童,资质也不甚高,一身技艺又是学自乾坤宝典,其内武功一半为师母所著,另一半是师公所著,师母虽未习得,但也了如指掌。拿下鬼剑应该是毫无问题。
哪知鬼剑不知什么原因,将那宝典中的武功做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很多宝典中的武学被其施展的似是而非,全然不同。但却又威力奇大,尤其是身法极快,犹如鬼魅一般。
众人听到此处,皆都偷偷的望了二教主冷若兰一眼,众人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想法,但却又不知道到底奇怪在哪里。这个细微的举动没有瞒过冷若兰的眼睛,只见她气的满脸通红,冷冷的在那里哼了一声。
吓得众人连忙凝神闭气,不敢做声。赵冰洁也是吓了一跳,赶紧接着道:这一仗,从夜间战至隔日黎明,始终是打了一个平手,由于鬼剑武功的突飞猛进,且又极为怪异,师母虽说不断的变换绝学,试图尽快擒下鬼剑,但无奈始终只是占了上风,而无法将鬼剑击败。更别说擒拿于他了。
恐怕那一丝上风估计也是鬼剑怕师公要来,又自幼对师母害怕,心存顾忌,武功无法正常发挥而致。那鬼剑也是数次想逃走,但是由于退路始终被师母占住,而无法实现。
这样二人又打了很久,终于师父也察觉到了鬼剑身上的香味而寻觅过来,直至此时,鬼剑看到师父也来了,知道再二人夹击之下断然无幸,才惨然住手,随后转身从那黄山天都峰上跳崖而死。
众人听到此处都不由得啊了一声,随后就有几个人立刻的问道,那宝典呢?找到没有?
赵冰洁并不作答,只是看向闻天道。闻天道点头示意后方才说道:“当时师父、师母也没料到鬼剑见到师公来后,什么话都没有交代,就去寻死。
所以二人顺着鬼剑坠崖的方向,双双寻去,终于在一个断崖之上寻得鬼剑的尸身,但是从他身上搜索了半天也没有找回那本秘籍。自此这本宝典再也没有寻找回来。估计是被那鬼剑隐藏在什么不为人知之处了吧?说完,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神态间也是大为惋惜。
众人听后也不知不觉中长吁短叹,甚为可惜。随后那火德星君又问道,那宝典即已遗失,那么我教的宝典是从何而来的呢?
闻天道接道,我教的宝典是家师夫妇回来后重新默写的,更是由于那鬼剑客学自宝典而变换出来的一身诡异武功,让家师夫妇也感觉甚为奇怪,甚至有点忌惮。
因二人均精通医理,故此二人解剖了鬼剑的尸身,详细观察研究了鬼剑的身体骨骼构造,分析了经理脉络之后,又一起闭关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合力写了一篇总纲,分别为练气、养生、武道之总纲,其目的是为了克制那套武学而生。
此总纲为本门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我师父母二人凭着对武学的最高境界理解和揣度而来,同时也是对鬼剑的尸身经过解剖研究后汇总所得,其内武学生涩艰奥,无人能懂。
而我等师兄弟三人也只能参透乾坤宝典的八成,而对此总纲却是一点都看不明白。故此我们乾坤教手中的这本宝典,却又胜过前面被鬼剑窃取的那本不少了。
………【第五章 绝情葵与追命花】………
闻天道说完后一拍手掌正色道:“自从那我等师尊在重新整理完乾坤宝典以后,对那上下两部的宝典更是极为向往,盼望有一天能练成宝典上所有武学来一观功效。但因天资所限,始终无法练成。
故此,为了他们的衣钵后继有人,更为了能够帮助他们突破武学瓶颈,故此先后下山寻觅根骨禀赋上佳的弟子。故此二老先是收了我师兄弟三人。一方面传授我等三人武功,一方面观察我三人的武学进度,以期能帮助他们突破人体最高极限。
十年以后,二老因年事以高,怕有生之年无法得偿心愿,故又下山招了莫天野、赵乾风、穆坤梅、赵冰洁四位师弟,以期进一步探索武学的最高境界。
但事与愿违,他们二老虽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天道难违,这乾坤阴阳之理乃天定,岂是人力能逆,故此,由于资质所限,我等师兄弟七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无法通晓理解此书的全部奥秘,二位老人家也就此抱憾终生,阖然仙逝了
其实,那闻天道此番的一番话,并非事实真相,而是隐藏了大量的事实。
那当年绝情葵与追命花二人当年寻得鬼剑尸身,虽然在其身上遍寻葵花宝典不着,但无意之中居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那鬼剑居然当年为了躲避二人搜寻,居然自宫了自己,当了太监。这也正是当年宝典丢失以后二人下山遍寻不着的真实原因,也正是时隔二十年后,这鬼剑容貌,举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根源。
想来当年鬼剑为了躲避他们夫妇二人的潜力追杀,一狠心自宫了自己,躲在了皇宫内院修炼武功。
这也正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二人再怎么有智谋,也断断无法料到当年这仆童,为了练成宝典上记载的武功,居然会出此下招。
这也可能正是鬼剑这不男不女的样子,才稍稍具备了宝典上阴阳互补的资质,练成了一身似是而非的乾坤宝典的武功。
这绝情葵与追命花二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当看到鬼剑的身体异样之后,立即就联系到其一身诡异绝伦的武功与宝典的联系,二人兼精通医理,当即二话不说,即将鬼剑尸身带回,并立即着手解剖研究。
数年之后二人根据对鬼剑尸身研究后所得感悟,虽然明白了鬼剑练成一身诡异绝伦的缘由,但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像鬼剑那样出此下策。为了练习宝录上的武学而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自残。
二人故此再次闭关练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突破人体之极限,练成同时能够具有阴阳互补的体质,但是天道难违,无论二人武学修为有多么绝顶,才智如何高超,都无法突破这天道的范畴,二人虽经再三努力,但始终毫无进展,最终二人只得又合力著作这篇了总纲。
二人明知宝典上的武学如果能够全部练成,达到阴阳互补、水火共济的效果,自身的修为必将突破瓶颈。功力也定当倍增,但却由于天道所限,只能眼睁睁看着宝典上的武学无法习练,委实也让他们郁郁不乐,二人商议之下,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二人下山去寻觅一些天生异秉,根骨资质俱佳的弟子,来练那报典上的武学。
而他们夫妇借此观察徒弟武功的进展,论证实验,妄图找到逆天修为的办法。
闻天道、冷若兰、卓胜男三人既是他们首批觅到得弟子,因这三人天赋异秉,且又有上佳的根骨资质,故作为入室弟子培养。
十年以后,为了参照对比,又下山寻得莫天野等四名与常人无异,不俱异秉,只是有绝佳练武资质的弟子与闻天道三人做对比。
因这夫妇二人虽有著宝典之功,但无缘习得全部宝典,况二人又都心高气傲,故遇此武学障,二人皆都郁郁寡欢,常年下来。为了参透、印证宝典上的武功,所施手段不顾一切,令人发指。
他们收闻天道等七人为入室弟子,虽有传功之实,但却毫无传功之恩。其目的是为了用这七人为体,加以实验。试图冲破人体极限,企图能冲破人体阴阳调和之极限,达到修炼乾坤宝典的愿望。
为了能够考察这七人的武学进展,这二人犹如着魔一般,时常轮流对其七人施展独创手法,搜骨理筋查髓**,对七人进行研究。这搜骨理筋查髓**,乃二人专为研究人体而独创之术,是对被实施者的骨骼、筋理、肌肉、脉络进行研查。
被施法者忽而浑身疼痛欲裂,忽而从骨髓里瘙痒难忍,一会儿又如身堕冰窖,一会儿又如置火炉般痛苦。
有时恍惚中感觉自己身体被无限膨胀,膨胀的好像肌肤、筋骨被无限拉长,撑爆一般。有时又依稀觉得人体被无限压缩,压缩的好像要把整个人的骨骼、筋理慢慢的进行挤压,直似要把整个人压成一个巴掌大的小球一般。其手段之手段之残忍,实在是令人发指。
七人中莫天野等四人还好,因其四人生理与常人无异,只是根骨上佳,是一块练武的好材料而已。
但闻天道三人则完全不同,因这三人天赋奇秉,与常人完全不同,故此被这夫妇二人不但以搜骨理筋查髓**进行研究,甚至有时被二人唤道密室之内,让他们三人脱光衣服,一丝不挂的对他们生理上进行勘察研究。
更为令人胆寒的是,三人甚至还多次在密室内被这夫妇二人割破皮肉,挑起筋理、脉络进行检查研究。这种研究无异于酷刑,比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还难受百倍。
这些皮肉上的疼痛也就罢了,更让他们三人受不了的是,其夫妇二人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