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扑倒未来总裁(完结)-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抽烟,安外婆则立刻落下了眼泪,絮絮的诉说媳妇如何不孝,自己如何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孙子养大,结果养大了,还是想着自己妈,居然背着自己去见那个女人,自己活着还个啥意思,不如死了干净BLABLABLA……
表哥正被训得头也抬不起来呢,连插话的空都没有。安妈和安小鱼的到来可算把他解救出来了,他几乎喜出望外的迎出门去,暗中狠狠瞪了安小鱼一眼,那意思是:“瞧瞧你出的馊主意!”
安妈的气场果然是表哥不能比的,她打断外婆的哭诉,利索的三句两句就把安小鱼说的重点说出来了,就是那女人托人来喊赵明去见面,赵明和安小鱼去了,那女人现在有钱了,还给了赵明三万多块钱——说到这里的时候她迟疑了一下,毕竟这是安小鱼的一面之辞,直到表哥把几叠厚厚的钞票拿出来,摆在桌上,才放下心来,还破天荒的给了安小鱼一个鼓励的微笑,看起来安小鱼不像犯了错误,倒像是立了大功。
那笔钱就像一盏明灯,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包括平时见过不知道比这多多少倍钱的安妈在内。安妈不再骂前嫂子,安外婆忘了哭诉,安舅舅掐灭了烟,表哥则有些小得意,又有点黯然。安小鱼在一旁看着有点心酸,自己天天抱怨父不爱母不慈的,可表哥却从小就没有得到母亲的关爱,也许他真的希望这钱是他母亲送来的,也好光明正大的告诉所有人:我妈妈还是爱我的,看,她给了我这么多钱。
短暂的惊诧之后大人们都七嘴八舌的追问表哥他妈妈和他说了什么,有没有留下联络方式,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再来之类的。表哥不像安小鱼撒谎那么顺溜,不耐烦的说了几句,就不肯再开口了,安小鱼就在一旁解释和补充:“这位舅妈现在嫁了个有钱人,还又生了孩子,而且他们现在住的很远,在山西!舅妈考虑着,表哥已经20岁了,马上就要说媳妇了,觉得自己没尽到当妈的责任,心里有愧,就送来了这些钱,希望给表哥盖个房子、娶个媳妇,或者当本钱做点小生意什么的,也算是他当妈的一点心意。不过呢,因为她另外有孩子了,在家里也不太当家,所以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见面的机会了。她连电话都没给表哥留,显然就是不想再联系了呢!”
安外婆和安妈还想再骂几句不负责任什么的,在人家给的钱面前似乎也张不开嘴,最后还是长叹了一口气,商量起钱的用途来。依安外婆,自然是盖几间大瓦屋,再垒个大院子,盖个气派的门楼。依安舅舅呢,则是盖几间牛圈猪圈的,多养些牲口。安表哥则想在镇上买个门面,再雇两个人,做他的老本行:木匠生意,正好他快出师了嘛。
最后经过商议,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拿出几千块钱来修房子,不翻盖,就在原有的基本上粉刷修补一下,打几样看得过去的家具(这个重任当然在表哥的身上,谁让他是木匠呢),然后再去镇上买个门面,开木匠铺子。至于舅舅的买牛买猪则被驳回了,他本来在家就是没有发言权的哈。
表哥真是个悲剧,钱立刻就被安外婆收到箱子底去了,还上了锁。他看见这笔钱离他而去,那表情真是万分的纠结不舍啊!看得安小鱼心里暗笑不止。不过这钱还是离他而去的好,要是在他手里,说不定就会被他打麻将输掉了,或者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这样可不好!
摆平了娘家的大事,眼看着娘家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安妈心里高兴,对安小鱼越发的和颜悦色起来,带着她朝家走的时候,一路都温和的笑着问在上海的见闻,唐婉的家人喜欢你吗?她要去哪出国啊?她家人也去吗?安小鱼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就把话题扯到自己带回来的东西上,并卖力的游说起妈妈来:“你看看表哥的妈妈,比你还大好几岁呢,看起来比你年轻好多!唐婉的妈也跟你差不多大,人家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你看看你,这么年轻,也不打扮!正好这次唐婉送了我好多你能穿的衣服,你也穿得漂亮一点,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大家肯定都要夸我妈妈漂亮呢!”
这一次的劝说果然又以失败而告终,但今天的安小鱼异常固执:因为她有了钱,就有了退路,有了底气,也不怕穿帮了,也不怕偷爸妈的钱去炒股被发现了,她决定今天必须得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了。
回到了家里,安爸已经把那包里的东西拿出来看了,并且试穿了起来,并对安妈大加赞赏女儿:“咱们大闺女真孝顺,这么小就能给爸妈买衣裳了,看来咱老了,都得指望大闺女啊。”安妈向来唯安爸的观点是从,自然连声附合,安小弟也穿上了稍嫌大的新衣服,高兴得跑来跑去,打鸡赶狗的,家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安妈也半推半就的试穿起新衣服来,虽然嫌短袖露着胳膊,虽然嫌裤子瘦了,虽然嫌凉鞋就几根带子,但看得出,她是很喜欢的。如果你让她上街去买这些东西,她肯定不会买,觉得“浪费钱”,但既然已经买来了(当然,安小鱼说这是唐婉的妈穿不了送给她的),她也就抱怨着接受了,并且美滋滋的决定第二天上午,穿上新衣服到镇上买菜去。
安小鱼又拿出了她的“法宝”——几个瓶瓶罐罐的护肤品!有防晒的,日用美白的,夜用补水的,也说这是唐婉妈买太多了,用不了,才送给她的,一瓶都好几十块钱呢!安妈几乎是惊喜的接过这一堆瓶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拥有这么好的东西,又立刻洗了脸抹上一些,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又挨个问大家自己是不是变白了,一会又愁自己抹上这些东西怎么干活,一流汗就都给冲掉了。安小鱼借机又劝安妈少干点活,又拍安爸的马屁:“老爸啊,人家城里都流行全职太太呢,你现在赚这么多钱,正应该让我妈当全职太太,她种一年地才赚几个钱啊,还不够您几天赚的呢!让我妈在家养得白白胖胖的,带出去您也有面子啊是不是?要不然人家一说,罗山镇谁家最有钱啊?不会是安家吧,他老婆还种着地呢。”
安小鱼熟知安爸的特点:好虚荣好面子,爱听吹捧的话,于是不卖力的游说,果然安爸被说动了,大手一挥——“咱大闺女说得对,种什么地啊,叫你在家享享福。”
安小鱼欣喜若狂:原来从安爸这里入手是这么容易!之前的两年,安小鱼因为前世和安爸的隔阂,所以跟安爸几乎都不交流的,而她本来的性格就是内性不爱说话的,所以安爸也没注意。安小鱼趁热打铁,立即又接着劝说道:“要是在家啥也不干,也着急,我看啊,不如咱们在镇上开一家小店,卖点杂货,又不吹风又不晒太阳的,也省得老妈着急。而且啊,弟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他那么小哪能走好几里路去上学?到时候咱们都搬到镇上,让他放了学就去镇上吃饭,好不好?表哥都已经在镇上开了家门面,咱们家这么有钱,不能连表哥家都不如吧?爸,咱们不如在镇上盖一个两层小楼,又体面,又阔气,你带朋友到家里来的时候,也有面子啊!”
安妈是个只愿意攒钱、舍不得花钱的人,闻言立刻反对道:“哪有那个闲钱啊!家里的钱都要周转的,咱们家赚钱多,开销也大。”
安小鱼神秘的一笑:“我知道哪里有钱!”
正文 第十六章 盖楼
父母听闻安小说“知道哪里有钱”,都是半信半疑,安小鱼则信心十足的说:你们等着瞧吧!就拎了自己的小包跑到自己的房间去了,不一会儿搬出一个灰朴朴的小纸箱子来。
安小鱼把纸箱子放在地上,先诱导的问:“爸,还记不记得外婆得阑尾炎那次,过年之前,你给了我妈四万块钱?”看安爸的样子就是不大记得了,不过他还是说:“我每年过年前都给你妈钱的啊。那年给了几万我记不大清了。”安小鱼又问安妈:“你还记不记得,外婆得阑尾炎的时候你在干嘛?你那时候正把钱藏在纸箱子里,结果外婆一病,你把这事忘了,我还一直帮你记着呢!”
说完,扒开纸箱里的旧棉絮,果然有崭新的四万块钱在里面。这是安小鱼在上海存钱的时候偷偷扣下的四万块钱,本来准备偷偷放回来就算了的,又怕真被老鼠咬了,不如这时候拿出来,或许能使自己的“说服大计”更管用呢。
果然安妈经过诱导提示,一下子想起来了,自己居然把这几万块给忘了,都好几年了,顿时像失而复得一样把钱紧紧抓住,一个劲的感叹自己发晕、糊涂,要不是小鱼提醒,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安爸安妈对着安小鱼又是一阵猛夸,安小鱼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父母还从来没有对自己这么热情过呢!果然感情是需要培养滴,自己显得这么乖巧能干,父母想不喜欢自己都难!而前世的自己,又胆怯、又自卑,又不爱说话,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让父母也确实生不出喜爱之情来。
安小鱼可没有被爸妈的夸奖冲昏头脑,她还记得自己此次的目的呢!安小鱼又开始了卖力的游说:“爸妈,咱们就用这笔钱来盖楼好不好?等咱们一家都搬到镇上,开个小店,赚钱也不会比种地少的,到时候,我也可以不用住校了,就住在咱们家,弟弟上小学也不用走山路了,咱们再把妹妹和奶奶都接来,咱们一家团圆,不好吗?”安小鱼的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带着孙女儿,在女儿家轮流生活,倒不是儿子不孝顺,而是老人家老了,离不了故土,儿子家在千里之外,实在是不愿意去。安爸虽然每年都寄不少钱回老家,但身为惟一的儿子,而不能在老人家跟前尽孝也一直是安爸心中最大的遗憾,而有一个女儿从满月起就丢在千里之外,常年不在身边,又是安妈心里永恒的痛,果然此言一出,家里的气压变低了,安爸沉默了,安妈的眼圈红了,安小鱼的语气也低沉了起来:“咱们在镇上盖个楼,叫奶奶也跟着咱们享几天福,妈妈不用种地了,也方便照顾她老人家。妹妹从小不在我们跟前,我还记得她刚出生的时候,那么漂亮,小嘴巴像朵花儿似的,她今年都六岁了,把她接来适应一下,明年就可以和弟弟一起上学了,要是到上学之前再接,口音改不过来,也会被同学笑话啊。”
安小鱼说的都是事实,事实上,前世的这个时候,奶奶身体已经很差了,妹妹安小燕也一直是姑姑们在照顾,在安小燕七岁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安小燕被被接回来上学,但她一口地道的山东口音,不知道被多少人嘲笑。虽然学习成绩好,但因为种种不适应,变得叛逆倔强,不服管教。安妈呢,本来地里就忙,再加上偏疼安小弟一点,母女之间感情淡薄,这一世,安小鱼决心改变这一切,早接来一年,让大家彼此适应,想必是个不错的选择。
安小鱼一番话,既迎合了安爸的好面子,又符合安妈的慈母心肠(舍不得幼子走远路上小学),还中了爸妈的心头痛,又拿出了钱,终于使得安爸下定了决心:“我下午就去镇上找地皮,咱们盖楼!”安妈直觉还想反对,张了几次口,却找不着反对的话,安小鱼又在一旁帮腔:“爸,一定要盖个又大又漂亮的楼,盖镇上最高的,让班上的同学都羡慕咱们家有钱!”天知道安小鱼已经多少年没有这么虚荣幼稚了,实在是为了迎合老爸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