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5章 成亲()
进入腊月,家家开始备年,沉寂了一个多月的獾子寨,又渐渐地热闹起来。
秀水河子镇上往来的商旅逐渐增多,南边新鲜的料子、脂粉等物也都渐渐地运贩过来,集日也从一旬两日变作三日一集市。
即便是不逢集的时候,店铺也照旧开门做生意,小摊贩依旧沿街兜售,不时仍有行人逛街采购。
譬如韩家。
韩霞的婚期定在腊月初十,一应事物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但是姑娘家一生一次的大事,总少不得郑重再郑重一些,尤其是韩霞还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女儿,而且韩家也有这份能力让她随意讲究。
大约是因为分享了心事的缘故,韩霞待舒予又重新热络起来,上街买个脂粉头油什么的,不再像以前似的总缠着嫂子白英,而是次次都来找舒予参详。
白英为此和韩路生怅然感叹道:“姑娘家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事,就不再像是小姑娘的时候一样,凡事都喜欢缠着我,嫂子长嫂子短的了……”
韩路生不以为然地劝慰道:“霞妹本就和舒予玩得好,如今要成亲了,舍不得往日的小姐妹,亲近一些也是正常的。你放心,心里总还是跟你这个嫂子最亲!”
白英瞪了韩路生一眼,觉得和男人说女儿家的心事就是白搭,转而捧着日渐鼓起来的肚子,逗弄起女儿去了。
韩路生敏锐地察觉到了妻子的不悦,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想着家里还有一堆的琐事要处理,便转身出去忙碌去了。
白英余光瞥了瞥晃动的帘子,叹息一声,双手抚上了鼓胀胀的小腹。
这一胎,可一定要是个小子啊!
……
腊月初十眨眼即至。
黎明尚未到来,韩家就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忐忑紧张了半宿没睡的韩霞,才刚迷迷糊糊的有点睡意,就被院子里来回的脚步声和人声给惊醒了,坐起身来打个呵欠,接下来就怎么都睡不着了。
韩母进来看见迷迷糊糊呆坐在床上的女儿,心里一软,感慨又酸涩。
那么大一点的粉团子,转眼间竟然就要嫁人了。
等女儿出嫁了,娘俩儿再相见的机会就少了,也不知道王家人会不会疼爱她,夫婿会不会体贴她……
韩母禁不住眼眶一红,连忙撇过身去,深吸两口气,勉强平复了心绪,先出门招来白英,将家中的一应琐事暂且都交给她,然后才转身回屋,对韩霞进行临嫁前的谆谆叮咛嘱托。
从孝顺公婆、夫妇和顺,一直说到洞房花烛、夫妻敦伦。
韩霞本来还有些伤感不舍,想窝在韩母怀里撒娇哭一场呢,后来听着听着便只剩下羞涩难当,一双耳朵红得几乎能滴出血来。
韩母看着韩霞这个样子,越发地爱怜不舍了。
抬手摸了摸韩霞的鬓发,替她将散落在脸庞上的发丝抿到耳后,韩母温声不舍地叮嘱道:“往后到了婆家,不比在娘家时,万事都不可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顿了顿,又道:“不过你也不必因此就逆来顺受,什么委屈都往肚子里咽!
“他们王家虽然厉害,可咱们家也不是那怕事的人,不会由着他们磋磨自家女儿的!亲家或是王行那小子要是敢无故欺负你,你只管回来告诉娘,娘让你爹和你哥去给你撑腰!”
临嫁前的姑娘最是最是惶惑不安,生怕自己嫁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会被人欺负,无依无靠的。
如今听韩母这么说,韩霞心中极为感动,一颗忐忑的心也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娘您尽管放心,王家人要是敢欺负我,我就直接拉弓射箭,也不用等回来再跟您诉委屈了。”韩霞反过来安慰韩母道。
韩母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瞪了韩霞一眼,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嗔笑道:“又犯傻不是!
“且不说这样做对与不对,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又势单力薄的,能是人家的对手吗?你以为你是舒予吗?”
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百步开外能一箭射杀野猪。
韩霞听韩母这么说,顿时十分后悔,皱眉懊恼道:“早知道当初我应该跟舒予一起练习拳脚骑射的!百步穿杨的先不说,至少能让他王家人不敢欺负了我!”
韩母哑然失笑,抬手摸摸韩霞的头,笑着劝导道:“娘的傻女儿啊……夫妻成亲过日子,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哪里是靠打打杀杀来解决问题的?
“你也不用担心,这门亲事当初是王家主动相看的,而且三书六礼的又一直都十分重视,只要你到了王家不跟在家里似的任性闹脾气,肯定会夫妻美满、上下和顺的!”
这也是她这个当娘的发自内心的祝祷祈愿。
母女两个人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天光大盛,来道贺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韩母担心白英挺着个大肚子照顾不过来,这才又仔细叮嘱交代女儿几句,出门忙碌去了。
不多时,催妆的喜娘便来了,给韩霞开脸梳妆打扮,忙得不可开交。
舒予一家偕同韩彦甥舅俩前来道贺时,韩霞已经严妆盛服地端坐在床边,静静地等待王行前来迎亲了。
一见舒予进来,韩彦立即要起身拉着她说话,却被喜娘给拦住了。
“新娘子可千万要端坐好了,别弄坏了妆容,压皱了衣服,踩脏了鞋子……”喜娘萝莉啰嗦地叮嘱道。
韩霞翻了个白眼,无可奈何地长吐一口气,招呼舒予道:“我这会儿动弹不得,你搬张小凳子坐过来些,咱们俩说会儿话。”
等一会儿她坐上了去王家的轿子,两个人再想说说知心话儿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喜娘是个伶俐人,见状叮嘱韩霞几句小心妆容,便起身到了外间,不妨碍她们小姐妹们谈心。
舒予搬了凳子在床边坐下,从怀间摸出一只小布包,打开来,将里头的那支通体溜滑、顶端雕花的木簪子拿出来,递给韩霞,笑道:“你成亲我也没有什么好送的,就自己削了支木簪子,聊表心意,还望你不要嫌弃。”
第176章 说亲(打赏计万加更)()
韩侠收下木簪,仔细地把玩了一番,抬起头,红着眼睛,认真地道谢:“多谢了,这支木簪,我很喜欢!”
舒予见状有些吃惊无措,连忙笑劝道:“你喜欢就好!……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开开心心的!”
原本以她和韩霞的交情,是没有必要送这份礼的。
不过,这丫头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待她日见亲热起来,既然如此,对方成亲她就不好意思空着手来了。
可是没有想到,一根木簪子而已,竟然让韩霞如此感动挂怀,以至于泫然欲泣。
韩霞深吸一口气,握紧拳头,又徐徐松开,抬头勉强笑道:“让你看笑话了……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觉得特别委屈……一见你们对我好,就更觉得委屈想哭了……”
这是待嫁姑娘常有的心态。
说白了,不过是现有的生活状态即将被打破,内心对于未来惶惶不安,所以才会对现在的一切更加眷恋不舍。
舒予便笑着劝韩霞:“这都是正常的。等你成了亲,习惯了婆家的生活,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韩霞点点头,点头沉默许久,突然紧紧地握住舒予的手,抬头认真地恳求道:“等我成了亲,将来你再去去秀水河子镇上时,可一定要去找我。不能因为我成了亲,你从此就不和我往来玩耍了!”
舒予笑着点点头,任由韩霞如抓着救命稻草似的死死地抓住她的手。
然而心里却在感叹,成了亲,哪里还有在娘家做姑娘时的自由自在。到时候即便是她去找韩霞,只怕早已从“韩家女”变作“王家妇”的韩霞,也未必有工夫像现在似的,坐下来跟她闲嗑牙。
——王行年后就要跟随叔父王耀祖离家行商了,家中的一切可不不都得韩霞学着慢慢地操持。
这么一想,舒予顿时觉得自己与韩彦这门亲事至少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十分可取。
两家本就离得很近,而且日常打吃饭什么的也都在一处,成亲于她而言,不过是晚上换个地方住罢了。
只是等到将来,此间事了,小望之名正言顺地回到京城,韩彦只怕也得恢复身份回归韩家。到时候如无意外,他肯定是要跟随前往京城。
韩家累世官宦,规矩极多,即便到时候父母跟她一起去了京城,想要再见一面,只怕比韩霞回娘家要难多了……
这么一想,心里便不由地酸酸的,怅然长叹一声。
……
等到外头吹锣打鼓,王行骑着高头大马来韩家迎亲时,舒予便收住话头,和进来的喜娘一起簇拥着韩霞,准备送嫁。
故意拦门为难新女婿自然是少不了的。
王行少时便跟随叔父走南闯北的,见过很多世面,临行之前又被家人一再叮嘱过,对此早有预料,因此见獾子寨的人故意拦嫁非但不恼,反而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好话说尽,好礼陪尽,红包散尽。
獾子寨在离着秀水河子镇不近,骑马快行也要走上约莫一个时辰,若是抬轿步行,自然更慢。
韩家人怕耽误了吉时,并不过多为难王行,意思意思一番,让王行和王家人明白韩家对于韩霞这个女儿的重视,看到獾子寨众人一心,便爽快地放行了。
于是在吹锣打鼓的喧嚷声中,王行骑着高头大马,接上新娘子韩霞,一路吹吹打打,不紧不慢地往秀水河子镇赶去。
待迎亲的队伍一出门,韩母立刻转过身,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张李氏在一旁劝她:“这是一场大喜事,嫂子应该高兴才对!
“我看那王家小子有礼有度的,又重视这门亲事,肯耐心对待霞丫头,将来他们夫妻肯定会和和美美的!嫂子不用担心。”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韩母抹了一把眼泪,低声叹道,“可是明白归明白,养了这么多年的闺女,眨眼间就要嫁到别人家去了,从此不得不收起性子,笑脸应酬……
“光是想一想那情景,我这心里就难受的紧……”
韩母无声地流了会儿眼了,低声和张李氏感叹道:“你是没经过这事儿不明白……等将来舒予要嫁人了,你就明白我心里的苦楚担忧了……”
张李氏闻言,忍不住叹息一声。
她家闺女出嫁,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呢。
以前她是担心没人肯上门求娶,自家闺女会留成一个老姑娘;现在她却担心那么多上门求亲的人,自家闺女都没一个看上的,将来依旧要留成一个老姑娘……
儿大不由娘啊,她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家闺女的心思了。
韩母说到这里,突然一脑袋,猛地正色道:“不说这茬儿我都差点忘了!我这儿有一门上好的亲事,正要说给舒予呢!”
张李氏一听,立刻来了兴致,跟着韩母进屋商议去了。
……
晚一些时候,从韩家归家之后,张李氏找了个由头,将舒予叫到西间里去,避开张户和韩彦,将韩母提的那门亲事和她说了。
“对方也姓王,是白启东家的本家后辈,做些小买卖,但是主要是耕种为生,家中良田不少,还有山林,家境殷实。最重要的是为人踏实勤劳,是个认真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