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师夫妇日常 >

第48部分

帝师夫妇日常-第48部分

小说: 帝师夫妇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被人直接无视,韩霞脸色一白,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好在韩彦的声音恰在此时响起。

    “都坐回自己的座位去。”韩彦皱眉看着乱糟糟的学堂,清喝一声。

    声音不大,却穿透力十足,震慑得每个孩子都刺溜一下闪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双手背在身后,身姿端正笔挺。

第087章 训责() 
韩彦迈步到书案后站定,朝外面看了一眼,只见学堂前空阔的场地上一片安静,目力所及并不见舒予的身影,耳力所及也听不到半点熟悉的脚步声,心中不禁微叹。

    都这时候了人还没有过来,只怕今日上午是不会来了。

    韩彦虽然难免失望,却也能够理解。

    灯笼果的采收季节很短,不抓紧时间采摘晾晒酿制的话,错过了这一季,可就得再等上一年了。

    山里人生活清贫,吃不上铺子里现成的点心、果脯、坚果什么的,就只能自己采摘山货酿制储存,留作一家人平日里的零嘴和待客之用了。

    韩彦收拾好心情,低声对小望之说道:“你姑姑上午估计是不会来了。你先去座位上坐下上课。”

    本来还打算让舒予带着小望之在外面玩抛子,他也能趁着教学之余,时不时地看一眼呢,可惜……

    这么一想,韩彦又神情严肃地叮嘱小望之一句:“认真听课,不许玩石子!”

    说完,就伸出手去,要收缴小望之手里装着石子的荷包。

    小望之顿时不乐意了,抓紧荷包,迈开小腿就要往外跑。

    韩彦清咳一声,侧身拦住去路,也不说话,只是目光严厉地看着他。

    小望之脚步一顿,不敢再挪动,可也不愿意就此屈服,所以抓紧荷包立在那里,皱眉撇嘴勾头,无声地抗议。

    一大一小就这样对峙着,等着对方先送口。

    结果显而易见,在韩彦的积威之下,小望之英雄不到三秒,就泄气认怂,不甘不愿地将荷包递给韩彦,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满脸的委屈之色。

    其他孩子见了,都纷纷坐得愈发地笔直了。

    连小望之这个亲儿子都被先生如何严厉相待,他们哪里还敢不听训诫?

    韩霞看着可怜巴巴的小望之,心里犹豫片刻,终是忍不住起身劝说道:“他还是个小孩子,你怎么能对他这么严厉?他可是你亲儿子。”

    虽是劝说,却难掩对韩彦如此严厉的不满,还有对小望之的心疼。

    学堂里一片寂静,所有的孩子都刷地转头看向起身“仗义执言”的韩霞,一脸的惊愕,还有同情。

    惊愕她能理解,毕竟敢于和先生抗争,不是谁都能够做得到的。至少这一班学生,除了她,就连小望之这个亲儿子面对韩彦的严厉教导,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可是,为什么要同情她?

    大家难道不是更应该同情小望之吗?

    韩霞正对着众人的同情莫名其妙,就听得上首的韩彦轻声但严肃地训责道:“进了这个学堂,就只剩下了夫子与学生。进学堂若不为了读书上进,那就趁早回去,到父母跟前做自己的‘孩子’。”

    韩霞的脸色刷地一片涨红,继而是一片煞白。

    她没有想到,自己好心关心维护一句小望之,韩彦这个做父亲的竟然会如此不留情面地当众训责她。

    她可是大姑娘,当着一群小子的面被这样呵斥,里子面子全都没有了,这件事情要是被传扬开了,她以后在寨子里还怎么出去见人。

    韩霞紧咬下唇,面无血色,眼泪几乎都要委屈地落了下来。

    好在韩彦并没有就此事多说什么,抬手让她坐下之后,转而对其他学生不怒自威地说道:“现在,开始考校大家假期对功课的温习。”

    韩霞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将自己整个人都埋在书本之后,蜷缩在角落里。

    这会儿,她倒是无比庆幸前寨辍学成亲的那个人,之前是坐在这一方角落里的了。

    否则这要真是让她坐在前排,甚或是中间,成为众人瞩目议论的焦点,她都不能保证自己这一上午是否坐得下去。

    想到此处,韩霞不免暗自埋怨韩彦刻板严肃,不懂得“怜香惜玉”。

    她可是个姑娘家,而且还已经及笄了,韩彦就不能当着大家的面,多少顾忌一点她女儿家的面子嘛!

    孩子们一听韩彦说要考校功课,哪里还顾得上同情韩霞,都纷纷坐直身体,翻开面前韩彦提前写好发给他们做教材的笔记,一脸紧张地熟悉一会儿要背诵的文句。

    韩彦知道孩子们漫山漫野地疯玩了两天,假期前学的东西几乎都忘得差不多了,便也没有为难他们,先从成绩最好的白亮考起,一来给他们立个榜样,二来也给他们时间赶紧复习准备一下。

    果然,其他人一见白亮被韩彦第一个叫到,顿时都松了一口气,接着继续低头看书默诵,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

    白亮起身,先对着韩彦拱手行了一礼,这才朗声背诵道:“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三光者,日月星……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胸有成竹,声音清朗,一字不错。

    背诵完毕,白亮再次拱手施礼,谦逊而恭敬地道:“请先生指点。”

    韩彦点点头,并没有别的夸赞的话,开口接着问道:“你来说一说,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是。”白亮拱手行礼,起身不疾不徐地朗声道,“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而成。

    “生者,譬有木生火,古有遂人氏钻木取火,授人以光明,开化万民;有火生土……

    “克者,则有金克木,金者遍地,则草木不生;又有木克土,木于土中生,以其滋养己身,故有庄稼成而地力减,施肥补足之说;还有……

    “此乃五行相生相克,育化无穷。”

    白亮朗声答毕,再次拱手施礼,然后起身,微微躬身,等候韩彦点评。

    韩彦微笑颔首,却也没有别的赞扬的话。

    虽然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能够把他授课时讲过的内容几乎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流畅无阻,已经算是难得,可是这也能看得出来,白亮仅仅是止于背诵罢了。。。

    以白亮的资质和条件来论,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毕竟,《三字经》全本,在入学之前,白亮已经跟随长兄白起学得差不多了。

    拘泥所受,墨守成规,并不是他对白亮的期待。

第088章 书用() 
“读书,读的不仅仅书籍所载、夫子所讲,人生天地之间,本身就是在读一本‘无字天书’……”韩彦耐心开导白亮。

    白亮拱手而立,恭敬受教。

    坐在白亮身后的韩霞,本来还想主动要求背书,多少挽回一点颜面的,但是一见韩彦这考校的架势,顿时就歇了那心思。

    她背的可都是仰脸天书,只知其声不明其意,甚至连许多字都不认识,还是不要起来丢人了。

    韩霞认清了自己,端正了心思,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韩彦将学堂里所有学生的功课都考校了一遍。

    二三十个学生,年龄有大有小,性子各自不同,水平自然也是参差不齐。

    有像白亮一样能将《三字经》中的相关文段背得很熟练,并且能答得上韩彦的问题的,也有那连原文都背得磕磕绊绊、残缺不全,让人不忍卒听的。

    韩彦虽然面色严肃,却并没有对那些“后进生”严加斥责,无论优劣,每一个他都认真地点评了一番,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教授改进和提高的方法。

    让韩霞没有想到的是,王平虽然书背得不熟练,却竟然也得到韩彦一句赞赏,只因为王平在回答“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四句的内涵时,很是质朴地回答了这么一段。

    “回先生,学生以为,‘君臣义’大约就像是里长和咱们这些山户,里长要体谅山户生活不易,不要总是不顾实际情况,就只知道催缴赋税;山户有能力缴纳赋税,也要积极配合。

    “父子亲,就像是家父家母对学生兄弟二人,爱护养育,学生兄弟二人也体谅他们的不易,所以家兄努力锻炼骑射,减轻家父的负担,学生努力进学,不负父母期望。

    “至于‘夫妇顺’,应该就是像家父和家母一样,男主外,女主内,相互扶持,努力让我们这个家过得越来越好。”

    还有大哥,等他娶了舒予姐,他们小夫妻俩也一定会像爹娘那样,一辈子都和和美美的!

    当然,最后一句,王平没敢往外说。

    爹娘和兄长可是一再交代他,亲事没有正式定下来之前,千万不要在外头胡说,免得坏了舒予姐的名声。

    要是舒予姐因此而生气,再干脆拒了这门亲事,那他可就是家里的千古罪人了!

    王平才一答完,其他孩子就忍不住小声笑了起来。

    这算是什么回答啊!

    我爹、我娘、我哥和我的,哪里有白亮的“此乃五行相生相克,育化万物”显得高声有水平?

    就是白亮,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王平一向和他不对付,对于他的成绩嗤之以鼻,觉得他除了有个优秀的哥哥,自己一样本事都没有。

    现在能够借机拿下一城,也省得王平总是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可是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韩彦竟然笑着赞了王平一句:“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错,不错。”

    这倒是和舒予读书识理的方法很像。

    “书是用来干嘛的?当然是用来改善生活的,甭管它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抱着经文释义看一辈子,出口成章,就能填饱肚子不成?”

    韩彦记得,当时两人辩争经义时,舒予就是这样大喇喇地怼他的。

    说罢,还咬了一大口手中的山果子,咬得嘎嘣脆,冲他扬眉,挥动着手里汁液流沁的半拉果子,眉眼间全是自得和挑衅。

    想起舒予那副“天下我最有理,尔等都是矫情”的神采飞扬又狡黠得意的小模样,韩彦忍不住扬起了唇角。

    “不过,所谓‘君臣义’,这话你以后出去了可就不能这样胡说了。否则,王里长只怕都要被你吓得站不住脚了。”韩彦难得在课堂上开了一句玩笑。

    僭越“君主”,那可是等同谋逆,要株连九族的。

    孩子们都轰地一声大笑起来,凝肃紧张的课堂顿时变得轻松热闹起来。

    ……

    韩彦这一番考校下来,一上午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大半。

    韩彦眼看着时近中午,干脆也不再讲授新的内容,转而说起自己那日在珍珠梅雅集上的见闻来。

    与和张家三口所说不同,韩彦重点说了与会之人和席上的见闻。。。

    “那日参加文会的都是名传一方的童生,或过目不忘,或作诗奇警新巧,或善写策论,或兼擅书画……

    “除了谭老先生取得了秀才功名,另外还有县中几位年轻的秀才先生参加……

    “众人谈天论地、吟诗作赋、挥毫作画、投壶流觞……席上种种,与大家平日所见绝不相同。

    “有人曾走南闯北,见闻丰富,提起南海有礁石,石上遍布孔隙,每每海风裹挟海浪而来,便呜呜鸣鸣,犹若钟磬之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