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师夫妇日常 >

第322部分

帝师夫妇日常-第322部分

小说: 帝师夫妇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等到韩彦梳洗罢,换了干净的家常衣服,便要去正院给孟氏请安。

    舒予也换了身衣裳,跟他一同前去。

    为免孟氏像自己一般惊讶,再伤了身体,舒予提前便打发了个小丫鬟去正院告知一声。

    等韩彦和舒予进了正院时,孟氏早就迎了出来,红着眼睛笑道:“你这孩子,说了只去个把月的,却耽误了大半年……”

    说着话,声音便哽咽了起来。

    舒予连忙上前扶住孟氏。

    韩彦则郑重行礼问安。

    孟氏连忙一把扶起韩彦,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到屋里坐一坐,歇一歇!”

    等进了屋子,分长幼坐定,韩彦见身旁的小几上茶过、点心满满地摆了一桌子,不由地心中感动不已。

    这些肯定是母亲得到信儿,特地给他准备下的。

第538章 名分() 
一旁的舒予早就笑语殷殷地替韩彦向孟氏“表功”了。

    “母亲不知道,夫君一回家,就赶紧先来正院给母亲请安了。谁知母亲那时正在午休,夫君不忍打扰,便回去梳洗重新穿戴了,等着母亲醒了,这才来请安呢!”

    孟氏听了,心中大为欣慰,点头笑道:“可见是做了父亲了,人也稳重体贴了。”

    韩彦笑着颔首,算是应承。

    母子两个少不得说许多别后担心之话。

    闲话毕,孟氏问韩彦:“对了,不是说你要和镇国公一起留在边境戍防吗?怎么突然间又回来了?可是朝中出了什么事情?”

    神色颇为担忧。

    舒予瞥了韩彦一眼,没说话。

    韩彦迟疑片刻,笑叹一声,道:“倒也没有什么值得瞒着母亲的……还不是为了两国议谈之事。”

    议谈之事,双方僵持不下,孟氏和舒予早有耳闻,听得韩彦这么说,孟氏点了点头,道:“这么说来,是圣上急诏你回京,亲自主持两国议谈之事了?”

    韩彦点点头,道:“圣上是有这么个意思,不过却被我给推辞了。”

    “哦?这又是为何?”孟氏不解,连忙问道,“难道你要看着圣上对此束手无策,焦虑着急吗?”

    “非也。”韩彦摇摇头,解释道,“为君分忧、为国尽忠,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既然圣上有命,那又怎么能够推辞不就呢?

    “只是,两国议谈之事,乃是圣上钦命谢大人负责的,若是我在此时横插一手,那世人会如何议论谢大人?谢大人又会作何感想呢?只怕到时候君臣、臣僚之间生了罅隙,才是敌人乐见的呢!”

    孟氏和舒予听罢,思索片刻,都点点头,深以为然。

    “那你准备怎么做?”孟氏满脸担忧地问道。

    韩彦笑道:“这个倒也不难。左右不过我只出个主意,不出这个风头罢了,如此便可两全。”

    孟氏点点头,笑道:“如此甚好。咱们家如今已经是荣华至极,并不需要你再出这个风头。有道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及时退避,持虚守中,方是为家族长远之计!”

    韩彦笑了笑,拱手受教。

    母子两个人又说了些闲话,韩彦便起身告辞了。

    “圣上诏命紧急,我得早些去和谢大人与周大人等计议,免得拖得越久,越是人心浮动。”韩彦拱手辞别。

    若不是怕情况有变,康平帝也不会把他紧急从边地调回来了。眼下,他确实没有静坐闲聊的空闲。

    孟氏点点头,又叮嘱了韩彦几句,亲自送他出了院子。

    待韩彦走远,舒予便扶着孟氏又回了宴息室。

    婆媳两个,一个坐在榻上,一个坐在榻旁的椅子上,说些家常话。

    想到韩彦此归的目的,孟氏眉头皱了皱,问舒予道:“你听说了吗?为何如今议谈不顺?先前不是挺顺利的吗……”

    舒予听了微微一顿,想了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遂答道:“倒是先前从大嫂那里听到了一些,方才又听夫君闲谈之间露出了一两句……”

    两国议谈何等重要机密,若是事情顺利,倒也不怕往外传言,太平盛世嘛,当然要与民同乐。但若是触到了暗礁,暂时搁浅了,那可就万万不能随意泄露了,免得引起民情动荡,不好控制。

    所以即便是戚氏主动相问,韩端也并没有透露出细节来。

    倒是韩彦,方才跟她说了几句。

    孟氏便是因为知晓韩彦不论朝中事还是家中事,从来都不肯瞒着舒予,这才特地来问她的。

    “哦?子介怎么说?”孟氏连忙倾身问道。

    并不提及戚氏,只说韩彦,可见是知晓戚氏也定然知之不详。

    舒予想着孟氏先前劝说韩彦“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话,又暗思孟氏日常的行事做派,知道她是个沉稳且又主见的人,而且韩彦方才似乎也没有避讳孟氏的意思,遂也没有隐瞒。

    开口之前,舒予先四下里看了一圈。

    孟氏会意,目示红英。

    红英会意,微微屈膝,立刻带着丫鬟婆子们退了下去。

    屋子里顿时就只剩下了孟氏和舒予婆媳两个。

    舒予见闲人散去,这才靠近孟氏,低声回道:“听说是在两件事情上遇到了疑难,且一直悬而未决,所以这才拖到如今,又急急地诏令夫君回京的。”

    “哦?你且说来。”孟氏连忙低声催促道。

    舒予遂细细说道:“这头一桩,便是两国名分的事情。

    “自打圣祖皇帝吃了败仗,瓦剌的气焰便一直强压着咱们大周,所以哪怕眼下打了败仗,脱欢依旧自恃极高——他要求,即便是大周不向瓦剌俯首称臣,称皇称父的,那至少也该敬瓦剌一声‘兄长’才是……”

    “放屁!”舒予话还没有说完,孟氏就捶床破口大骂道。

    舒予惊讶不已,连连暗叹,连平日端庄持重、温厚和顺的孟氏听到这事都忍不住爆粗口骂人,可见脱欢这项要求有多欺负人。

    “他们吃了败仗,不说向咱们求饶,怎么反倒盛气凌人,要强压咱们一头?真是不知所谓!”孟氏骂了一句,犹自气愤不已。

    舒予叹了一口气,道:“母亲有所不知,那脱欢就是太知所谓了,所以才敢这么嚣张的。”

    孟氏一听,顿时愣住了,连忙问道:“哦?此话怎解?”

    舒予便细细地解答道:“圣祖皇帝兵败,那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真正经历过那场大祸,见识过瓦剌强悍的人如今也都已经老了,所以如今见咱们打了胜仗,大家便觉得能够彻底将瓦剌踩在脚底下了。

    “殊不知,目今两国兵力依旧悬殊,咱们这回之所以能够取胜,多是因为神兵与奇计的便利罢了。要不然,那脱欢如此精于算计之人,又怎么会答应入京议谈,而将瓦剌诸部的首领拜托给镇国公牵制呢?

    “母亲,那脱欢之所以认输,不是因为瓦剌铁骑打不过咱们大周军队了,而是他不想因为战争失去了汗王之位,失去了对于瓦剌的强而有力的统治罢了。

    “所以,打不起仗的不是瓦剌,而是脱欢,是咱们大周……”

第539章 互市() 
孟氏听罢舒予这番话,一时惊异不已,喃喃道:“不会吧?咱们明明取胜了的……”

    舒予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母亲,咱们是取胜了,可是咱们胜的是瓦剌王帐精锐,而不是瓦剌铁骑。”

    这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孟氏默然思索,良久,摇头苦笑道:“我真是老咯,这些事情也越来越看不大明白了,反而不如你们这些小辈……”

    舒予见状无奈叹息一声,苦笑道:“母亲不知,像我们这样的边地的百姓,更渴望像母亲这般,不懂得这些呢……”

    孟氏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连忙携了舒予的手,温声安慰她道:“苦了你们了……也是,在京城里安享太平,如何能够体会边民的苦痛,看清瓦剌的凶残呢?

    “好在现在战争结束了,议谈也接近了尾声,边民们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舒予听孟氏这么说,也长吐了一口气,笑道:“母亲说的是!如今战争已歇,圣上圣明,更兼忠臣良将无数,边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正是这个理儿!”孟氏拍了拍舒予的手,含笑说道。

    说罢,又随口问舒予道:“对于两国名分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当然不能退让!”舒予正色道,“便该将脱欢的话,再还给他才是!”

    孟氏点头赞许,道:“正是如此!否则,一旦瓦剌再次积威成势,那咱们大周日后想要‘翻身’,可就更加地难了!”

    舒予点头,郑重附议。

    孟氏又叹息一声,道:“不过,这些唇枪舌剑、威力威慑的,就交给朝臣们去烦恼吧,咱们,也是有心无力呐……”

    舒予也跟着叹息一声,并无别话。

    如今,就看韩彦从边境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能不能逼迫脱欢让步了的。

    孟氏又问舒予:“那另一件事情呢?”

    舒予苦笑一声,道:“这一桩是内外矛盾,下一件,却是咱们朝廷内部争议不绝了。”

    “哦?外敌不论,咱们自己倒是先闹起来了?”孟氏皱眉,“到底是什么事情?”

    “还不是为了开同互市的事情。”舒予叹道,“朝中有人认为应该开通互市,以便双方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也免得因乏困而生乱;可有人却觉得大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又何必开通互市,去‘资助’瓦剌呢?

    “一时吵吵闹闹的,不得定论。”

    孟氏听了,皱眉沉思半晌,才又迟疑道:“开通互市,这个不太好吧……瓦剌贼人心野,若是开通了互市,‘资助’不‘资助’的暂且不谈,总难免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借机侵扰的!若是让他们混进了细作,那可就更加不得了了!”

    舒予默了默,才又笑道:“母亲所虑极是……”

    孟氏见舒予话中似乎有所保留,便笑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便怎么说,不必顾虑我的!”

    舒予见孟氏这么说,不好意思地笑了,见孟氏一直含笑等着她发表意见,想了想,便开口答道:“我年纪轻,也没有什么见识,说出来也不过是博母亲一笑罢了。母亲且当着趣儿听着,若是我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母亲权且当个笑话儿听了便是了,不必当真。”

    孟氏闻言哈哈笑了几声,道:“你不必过谦!你若是个没见识的,能帮着子介一路护送圣上回来,又得子介什么都对你坦白?你且痛快说罢!”

    舒予听孟氏这么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方才正色说道:“开通互市,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于瓦剌更为有利,也难免因此生出事端来……

    “可是,从长远看来,开通互市却是不仅于瓦剌有利,对咱们也是有颇多益处的。”

    说罢,便语气一顿,先看孟氏的脸色。

    孟氏听舒予这话说得中肯,遂点点头,含笑道:“不错,你继续说来。”

    舒予这才又接着说道:“政治捭阖,我实在是浅见,不敢多论,就以我在边地所见,浅述几句吧。

    “这些年来,瓦剌时有扰边,且多发生在秋冬初春之际。时值秋冬,草原上牧草枯萎、河流骤落、天气严寒……牧民们衣食短缺,牲畜也多有死伤,为了活命,他们只能铤而走险,出门劫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