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入京之后,大约是朝堂倾轧真的比独困危局还要费人心力吧,韩彦比之先前在獾子寨时,愁怀不解的时候反而越来越多了。
这让舒予既心疼着急又无可奈何。
她不过是平凡的穿越大军的一言而已,即便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偶尔给韩彦提出一两点恰好有用的答案,但是事涉朝堂纷争,前后两世生活都很平凡简单的她却没有办法帮韩彦解决。
作为妻子,她能做的,唯有宽解他的心怀,让他重新做回过去那个敢想敢为、乐观进取的韩彦,不为眼前这点朝争而郁郁不解、困守不出。
韩彦既然明白舒予的意图,又怎么会辜负美人的心意,闻言遂扬唇笑了起来,顺着她的双手蹭了蹭脸颊,笑道:“你说的对。孙长玉的这点算计,比起早前的那些大风大浪的确实不算什么,是我身处局中久了,渐渐地破不开这些迷障了。
“多亏了夫人及时点醒我!”
说着,起身拱手,向舒予笑着道谢。
这倒也不全是夫妻间的逗趣玩闹。
即便是舒予不说,他近来也渐渐地觉得自己愁眉紧锁的时候越来越多了,遇事也容易心浮气躁,没了往日的镇静与机敏。
这纷争不断的朝堂,真是淬炼人心智的“好地方”呐……
舒予见状,有意进一步开解韩彦,遂也故意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样,摆手笑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谢,不谢。”
这番玩闹逗趣下来,夫妻二人相视一眼,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爽朗的笑声惊动了床里侧睡着的韩忻,小家伙皱起小眉头,不满地挥挥小拳头、撇撇嘴,小脑袋微微朝里一偏,很快又甜甜地睡去了。
看得韩彦和舒予心都要化了,禁不住抬手轻拍安抚韩忻几下,相视一眼,相拥而笑。
日子总是有晴有雨的,但是只要有人相伴,共赏丽日、同担风雨,那么每一天都会是美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解开心结的韩彦便梳洗一新,精神抖擞地上朝去了。
韩迁与韩端见韩彦这副洒然开怀的模样,还以为他是想出了应对孙长玉插手陨铁之事的计策,遂连忙开口询问。
谁知韩彦却笑着摇摇头,淡静自若地答道:“还没有呢!”
韩迁和韩端大为惊讶,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问道:“那你今早怎么这么高兴?!”
“难道不愁眉苦脸的,办法就能够自己蹦出来了?”韩彦笑着反问道。
韩迁与韩端面面相觑,竟无法开口反驳。
韩彦见状遂略略收敛了笑意,正色道:“朝政纷争,说到底,不过是‘利益’二字,只是有人为公,有人为私罢了。既然牵扯到‘利益’二字,那绝不是随便想出一条什么完全的计策就能够解决的,总得一点一点地分割清楚了。
“眼下我们只知道孙长玉一派想要借鹞子岭陨铁一事谋图私利,但是对方具体如何打算,咱们还不得而知。既然不知晓对方的计划,那么不论咱们现在想出看起来多么周全的应对之策,等到将来真的实施时,都难免会暴露出诸多的不足来。
“既然如此,我倒是觉得,咱们与其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防备孙长玉打鹞子岭陨铁的主意上,倒不如主动出击,看如何安排鹞子岭的陨铁,才是对社稷江山最为有利的策略。”
这是昨夜他和舒予深谈之后,取得的一致意见。
长久以来,面对孙长玉一派的一再挑衅,他们选择的都是防守与避让的姿态。可是再好的防守,都难免有疏漏的时候。这就跟比武斗狠一样,双方对阵,防守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主动出击,以攻代守。
韩迁和韩端闻言默然沉思片刻,都重重地点点头。
既然与他们与孙长玉已然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那么一味地避其锋芒,非但不会缓解两方的矛盾,反而只会助长对手的气焰和贪欲。
“工部尚书祁年与为父是同年,私交一向颇好。今日下朝之后,为父便去找他商议此事。”韩迁沉吟道。
韩端和韩彦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点头附和,齐声道:“那就有劳父亲了。”
韩迁摆摆手,闭目沉思。
一会儿上朝,少不得要跟孙长玉等人一番唇枪舌剑,哪里还有精力顾着这事儿。上朝之前,他得先把一会儿如何与祁年商议锻造鹞子岭陨铁这事给理顺了。
韩迁与韩端见状,遂都敛眉屏声,不敢轻易打扰。
一时之间,唯有马车前进的辘辘之声。
第450章 主动()
朝堂上,一如往日,一片刀光剑影。
一番唇枪舌剑下来,众臣都累得不行,却还不得不抓紧时间,各自私下里各自筹谋。
韩迁借着同年之谊,约祁年下衙后一同去余记茶楼喝茶。
往常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所以祁年闻言不疑有他,笑着应了下来。
至于韩彦,则依旧如往日一般,被康平帝以请教学问之由留了下来。
待朝臣散尽,康平帝也收起朝堂上为人君者的威严与庄重,长吐一口气,整个人顿时松懈下来,跟韩彦撒娇抱怨道:“每次上朝都跟打仗一般,可比读书习武问累多了……”
他现在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当皇帝可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般大权在握,可以随心所欲。恰恰相反,皇位对于为人君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枷锁和束缚,让人言行举止都斟酌斟酌再斟酌,生怕有任何不对的地方,引来祸患。
韩彦见康平帝整个人蔫蔫的,难得夸赞他一回,笑道:“那是因为圣上是个有担当、有抱负的明君,心怀家国百姓,想要澄清玉宇,所以才会觉得累。”
如果是个昏君的话,皇权对于他来说就是恣意挥霍的本钱,又哪里会觉得累?
高公公闻言,在一旁躬身笑着附和道:“太傅大人说得对!圣上年纪虽小,抱负却远大,心忧社稷百姓,勤勉于政事,深肖高祖皇帝陛下。”
高祖皇帝,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建邦立业、开疆拓土,功绩赫赫,彪炳史册,垂范后世。
康平帝到底还是个孩子,被人夸赞,尤其是被韩彦这个亦师亦父,平日里对他只有指正而极少褒扬的人直言赞美,心里忍不住美得冒泡,但是一听到高公公把他比作高祖皇帝,还是连忙摆手谦逊道:“高祖皇帝文功武治样样了得,我可不敢跟他比肩。”
韩彦闻言点头笑道:“圣上不必妄自菲薄。高祖皇帝若是知晓后辈子孙有能继承其基业者,只怕也会含笑欣慰吧!”
这既是夸赞,也是勉励。
康平帝闻言默然一刻,然后抬头看着韩彦,神情坚定地点点头。
他知道韩彦对他的期许极深,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周走向中兴盛世,在内使百姓安居乐业,在外让敌国心悦臣服,重现大周曾经的辉煌。
他,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韩彦见状,欣慰点头赞许,笑道:“为了不让高祖皇帝陛下失望,那咱们现在就开始今天的教学吧。”
高公公一听这话,立刻躬身退出大殿,合上大门。
韩彦教导康平帝,除了学问武艺,肯定还会涉及到许多国政机密。他如今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高远的志向,只想着本本分分地干好自己的差事,老了能得康平帝恩典,安度晚年。
对于那些不该知道的东西,还是尽量回避的好。
韩彦和康平帝对于高公公的知情识趣,十分满意。
见大门关上,殿内只剩下了他和康平帝二人,韩彦遂将孙长玉派谢之仪为先锋,准备插手鹞子岭陨铁开掘铸材一事禀报给康平帝,顺带着也将上朝之前,他与韩迁和韩端商议的主动出击的计划说给康平帝听。
康平帝听着听着,原本疏朗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待韩彦说罢,康平帝缓缓开口道:“这些事情,我也不是很谙熟,少不得要麻烦外祖父和舅父们多多费心……”
顿了顿,又忍不住咬牙无奈叹息道:“那孙长玉着实可恨,怎么什么事情他都想来插上一手?”
眼里到底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
经过舒予开解的韩彦,这会儿正满血复活、激昂进取,听得康平帝这么说,遂笑着劝说他道:“古往今来,公而忘私的人能有几何?这朝堂之事,本就是盘根错节的利益交织。圣上身处其间,要学会的是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强力规范。”
至于嗟怨叹息,则于事无补。
康平帝知道韩彦说得有理,可是身处其间,又有几人能够如韩彦一般透彻洒脱呢?
这世上,也就只有一个韩彦而已呐……
康平帝暗叹一声,收起满心的怒意和怨气,抬首正色道:“需要我如何做,还请舅父教我。”
他虽然做不到韩彦这般睿智洒脱,但是却可以勤勉好学,努力做得更好!
韩彦见康平帝这般沉稳上进,不由地暗暗点头赞许,开口笑道:“首先,得确定这陨铁由谁来负责开采……”
一大一小,在偌大的宫殿里,细细安排筹划。
……
等到孙长玉得到消息,想要阻拦时,康平帝已经趁着大朝会的机会,率先宣布自己的决定。
“鹞子岭发现的铸兵良材——天降陨铁,实乃上天对我大周的庇佑!”接受众臣朝拜之后,康平帝走下御座,先发制人,“瓦剌野心勃勃,几次三番率兵侵扰,意欲吞并我大周;其余诸边小国更是左顾右盼、首鼠两端,意欲从中获利。
“眼下我大周想要震慑外敌,护我家园,就必须增加军备,牢守边关!
“所以,朕决定,从即日起,开始对鹞子岭天降陨铁的开掘与锻造!”
孙长玉被康平帝这突如其来的决定给惊得呆了呆,等回过神来之后,立刻拱手躬身附和道:“圣上英明!掘材铸兵,守我边疆,扬我国威!”
众臣见状,立刻纷纷躬身,异口同声附和道:“圣上英明!扬我国威!”
声势喧天,震耳欲聋。
康平帝抬手示意众臣起身,慷慨激昂道:“有如此天降神兵,有诸卿通力合作,何愁不能靖虏平乱,缔造太平盛世!”
众臣纷纷应和:“圣上英明!靖虏平乱,缔造盛世!”
孙长玉心里转得很快,待到众臣声音渐歇,上前躬身请问道:“掘铁铸兵,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圣上可有什么计划?”
康平帝等的就是孙长玉这句话,闻言立刻笑道:“朕心中已有计划人选。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要请首辅大人和诸位爱卿,仔细参详。”
第451章 有惊()
康平帝说罢,将自己钦点的名单和他们各自的任务一一说与众臣:“鹞子岭距离京城有千余里之遥,陨铁材重,沿途运输并非易事。所以,朕思虑再三,决定就地取材锻造兵器,再将所锻造的兵器并且送往各处屯营卫所……”
孙长玉听到这里,心中大惊。
谁不知道,鹞子岭隶属清和郡夫人的封地,而在辽东镇国公又只手遮天。这两人一个是韩彦的妻子,一个是韩彦的同门师兄,关系异常紧密,牢不可破。
康平帝决定就地掘铁铸兵,这是打算把所有的好处都让韩家占了去啊!
孙长玉当然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一面听着康平帝分怕差事,一面在心中积极地想着对策。
“虽然鹞子岭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