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脱方式。
玛姬又开始发疯,到处跑,摄影师因为害怕建议离去,但科顿还要管,见到斯威策就要开枪杀女儿,他只好答应再做一次驱魔。
第二幕结束,有些长,交锋终于要出现了。
“终于于,场景多写些,爆发出来吧”
在农场的谷仓,第二次驱魔进行,第二转折点也到来,恶魔现身了!通过玛姬和科顿有了直接对话,也终于有了驱魔电影的标志性恐怖秀场景“玛姬身体扭曲”,只是没几个来回就完了,科顿抓住恶魔不懂“blowing…job”是什么,认为就是有人强暴了玛姬,她不是恶魔,只是个精神崩溃的女孩,这让玛姬好像回过神来。
“拜托,认真的?”叶惟有些不满地拍了拍剧本,整天想着blowing…job的人写的吗?用对话的方式解决恶魔?驱魔斗法在哪里?恶魔的魔力在哪里?让人恐惧的东西在哪里?继续看
玛姬说自己其实跟一个叫普罗的咖啡厅侍应发生了性关系,所以怀孕的真相有了,她非常羞愧,精神压力的源头也有了。
科顿安排了曼利过来接手斯威策一家心理辅导的工作,带着摄制组离去。
故事又一次似乎就是这样了,但没有,当科顿他们好奇到了咖啡馆找普罗,普罗说玛姬撒谎,因为他是同性恋,只在6个月前在曼利家的一场派对上见过玛姬,和她有过简短的谈话。可曼利说过已经两年没见过玛姬
谁在撒谎?玛姬?普罗?曼利?曼利的派对是什么性质?孩子是谁的?到底怎么回事?
“悬疑,还是悬疑,可是恐怖呢?”
进入第三幕,科顿三人再次回到农场,已是夜晚,他们发现屋子里没有人,墙上被画满了恶魔的标志,继而发现屋子附近很吵,是曼利带着一群人在举行邪教仪式,玛姬痛苦地躺在神台上生下了恶魔之子,斯威策被绑在一边挣扎着。
接着,曼利把畸形的恶魔之子扔进了火堆,火光冲天,这对恶魔来说是有益的洗礼。
科顿见状,内心的信仰力量觉醒了,举着十字架冲向了火堆,要完成自己的驱魔使命。而摄影师和录音师连忙逃跑,却被追上来的邪教人员杀死,这人不是谁,正是玛姬的哥哥拉蒙,显然他早已加入了邪教,他一直是个坏蛋,the…end。
一个标准的女巫布莱尔式团队死亡的结局。也留下了多重悬疑,有没有恶魔?
没有的话,怪胎是因为乱…伦和早产,其它那些魔象是曼利的骗子把戏,就像科顿的驱魔。在邪教的影响下,小镇集体歇斯底里,充满着谎言,谁都有可能是强暴了玛姬的人,她之前的画图预言到三人的死亡是推断。
有的话,恶魔是曼利的邪教召来的,那场派对就是选定祭品,也许发生了性,也许没有。玛姬在谷仓其实一直被恶魔控制着,她的谎言是想骗科顿他们走人,她之前的预言是预见。
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个剧本允许着多方面的解读,还有关于神魔、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但是。
“谁在乎?甚至是玛姬自己都不会在乎,该死的。”
叶惟生气的骂了句,把剧本啪的一声放回桌上,向dv镜头恨铁不成钢的道:“它本可以是一个好剧本的,有了个不错的开头、不错的第二幕前半段发展,然后驶向了错误的轨道,越驶越远。
该怎么形容它的第二幕后半段,尤其是第三幕?傲慢?愚笨?科学方式?我们要看的是驱魔类的恐怖故事,不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悬疑故事,我们要看的是恶魔,不是邪教!
是的,这种科学方式是对驱魔题材的一次有趣解读,隐藏的斗法维持着伪纪录片的真实感,也许还会得到影评人们的一些掌声,别傻了,他们说电锯惊魂是垃圾,可电锯惊魂却有了票房奇迹,有了大量粉丝,他们说科顿好,科顿却一定被骂臭。为什么?因为那些老兄看电影不用钱的啊!还有人给钱请他们去看。”
叶惟不禁一笑,右手食指去敲敲科顿剧本,问道:“你是谁?记忆碎片吗?穆赫兰道吗?这种故事方式适合写成一本悬疑不适合拍电影,我用我的人头担保,没什么观众会喜欢这样。
我们要你兑现第一幕的期待,要视觉感官的刺激、心里的紧张,而不是不断思考谁强暴了玛姬,谁撒谎了,谁好谁坏。
强暴、邪教、惊吓,这是三种不同的剥削!可你连一种都没有做好,老兄,我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个恐怖故事。
你说自己够真实?观众不是来看真实的,观众想被吓倒,而且伪纪录片不代表要真实,我们只是要真实的感觉,那差别可大了,我要真实我为什么不去看真纪录片,像国家地理:教廷梵蒂冈,我看过。
你说自己有很多恐怖元素了?是挺多元素的,却没有哪个有过爆发,反而乱七八糟的,第二次驱魔里科顿有用任何的神秘仪式吗?他虽然是骗子驱魔师,但别忘了他怎么都是个驱魔家族的传人,他就不会一些什么吗?他的驱魔书呢?
我还以为恶魔稍为现身后,他会开始尝试认真对待,用家传驱魔书上记载的驱魔方式去和恶魔争斗,并在过程中找回信仰,相信上帝。看看你都搞了些什么!你就沉迷于悬疑,还去扯淡宗教、人文社会,而且我告诉你,我告诉你们。”
停住话语,叶惟看看dv镜头,又对剧本道:“科顿,你不但不恐惧心灵,也不震撼心灵,你要讨论的主题还已经讨论得一个星期有七天那么平常了!你只是剥削了些人心的禁忌而已。
你说我不懂你?呵呵!你是不是想说,要相信有上帝,就要先相信有恶魔,上帝不一定有,恶魔一定有,信仰上帝很难,信仰恶魔很容易,但救赎你的必是上帝,毁灭你的必是恶魔。
这些是真理,却不稀罕,放在你这里既不商业,也不文艺,在恐怖片玩文艺不是这么玩的,你愚弄了观众!我们不喜欢你。
可惜啊,真是可惜!你有大概60%是我想拍的,还有40%怎么办?”
叶惟说着,就要把科顿扔到被放弃的剧本堆上去,忽然收住了手,冲镜头咧嘴笑了笑:
“除非我们改变它!恭喜你,你入围了,现在唯一入围的候选剧本。”
时间在审读一个个剧本中过去,时间从傍晚到了晚上7点多,dv机都已经没电了,当看完了全部的25个惊吓类剧本,入围名单上还是只有科顿。
“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叶惟嘀咕地抓抓头发,又要说什么,这才想起没在录制,仍说道:“也许有了新挑战,修改剧本。”
之所以愿意这么做,除了他喜欢这点子,修改幅度可以接受,更重要是这剧本非常的适合。
一,它是伪纪录片类型,镜头少、调度少,比起常规电影拍起来迅速得多,就说故事开头那些人物坐着对镜头说话的场景,拍起来简直一个小时都不用,就能得到几分钟正片影像。
二,它的场景还算集中,修改新版后可以变得更集中,就在斯威策的农场里,找好一个农场全部实景拍,不用跑来跑去,也不用搭建任何场景,只要做好布景就行,这又省下多少时间?
三,它的人物设置够简单,新版可以更简单,科顿三人,玛姬、拉蒙、斯威策,找演员容易,演也不难,这次拍摄可要像电锯惊魂那样不彩排直接a,不然不可能如期完成。
四,妮娜很适合出演玛姬!
这是他最喜欢的地方,玛姬16岁,妮娜也快16岁,玛姬的选角要求是甜美无辜的少女,妮娜符合,最最符合的是她能完成驱魔电影的标志,被恶魔附体的可怜女孩把自己的身体扭成让人不寒而栗的样子。
比如脑袋往后转,腰身往后弯折,一字马,撕下自己的皮什么的,那样才恐怖,那样才是观众的期待。
如果找一个没有练过的普通女演员来演,她怎么可能扭成麻花状?只能使用特技特效,那又要浪费时间了,越多那些扭曲镜头越费时,但是妮娜!妮娜不需要,她可以轻易让自己像中魔般扭曲再扭曲。
想到这,叶惟不由想起之前万圣节之夜,妮娜就这么吓过他,她整个人往后仰去,头几乎垂到后腰,长发垂到地,还在那故作诡异的笑,看上去真的形状恐怖,他当时真害怕她把自己折断了,还好没有。
不过玛姬不是个好演的角色,如果真拍,真由妮娜来演,他有点担心她能不能应付得来,毕竟她只是刚在学校开始学些表演基础,以前大不了演过芭蕾舞剧,以及学校的舞台戏剧。
本色表演够吗?现在真不知道,再看看吧,但妮娜高兴十分重要,他想她高兴。
叶惟走去打开dv机,趁着还有一点点电量,按了按,哗的开始录制,笑道:“有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科顿买下来,再进行一定幅度的修改,再用改好的新稿拍成电影!我亲自来改,记得我说过什么吗,哈哈,我会写作!
首先,我会把它的名字改成,驱魔录像!”
第225章 火速制片()
安德鲁…格兰德、赫克…波特寇真有些不敢相信,有个神秘买家要买下科顿!
两人都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三十好几了,却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虽然他们在电影业还算得上年轻,可他们真不好受,就算无视叶惟那样的妖怪,跟同学托德…菲利普斯一比,他们就
菲利普斯实在是个喜剧天才,读书的时候还不觉得,格兰德和他一起制作联谊会、甜苦旅馆两部纪录片时也还不觉得,2000年的菲利普斯自编自导的哈拉上路是个分水岭,这影片大获成功后,菲利普斯就像火箭般冲上天了。
跟文斯…沃恩、威尔…法瑞尔合作的单身男子俱乐部成功,跟本…斯蒂勒、欧文…威尔逊合作的警界双雄成功,只大了他们一岁的34岁,就已经和喜剧巨星们拍电影,话筒不愁,前途无量。
而他们连小人物都还不算,只是无名人物。
并不是没有得到过机会,两人也写剧本,会写剧本的电影人总是比不会的多机会。格兰德自编自导的小成本喜剧益智风云在2002年推出,没有影院上映,只有电视播出和影碟市场,发行商似乎是对的,因为它并没有创造什么收益
接着今年两人合作编剧、导演的又一部小成本喜剧邮购新娘终于有上映机会,他们对它期望已久了,格兰德亲自主演,请到尤金妮娅…原(原丽淇)搭档,她是谁没多少人清楚,不过说到她妈妈郑佩佩就不同,卧虎藏龙里的碧眼狐狸。
结果在最大放映规模4家影院的情况下,只收到六万多票房就下画了,机会变恶梦,这下两人的事业跌到黑暗的谷底。
两人也承认自己的才能没有菲利普斯那么高,但怎么说呢,以前是好兄弟,现在不同了,菲利普斯很忙,好久没有聚一聚了,聚又能怎么的,他谈跟明星合作的幸福烦恼,他们谈找不到投资的可怜落魄,那能说到一块去吗?
两人不但感到自惭形秽,又憋着一股劲,所以没有寻求菲利普斯的帮助,想凭自己混出来赶上去,他们也是nyu的毕业生啊!
面对现实吧,下个项目没有着落,还能怎么办?制片,拿着他们那些剧本去找投资吧,就不知道要找多久才能找到新机会,他们已经失败两次了,也许几个月,也许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