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模拟人生 >

第434部分

都市模拟人生-第434部分

小说: 都市模拟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先后吞灭南元洲、西元洲,并劫掠了大半个北元洲之后,天量的财富被搬运到的万乘国,导致每年的通胀率都在50%以上。

    这对各个阶层的群里影响都很大。

    对富人来说,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变得不值钱了,许多日子过得潇洒的中产阶级,一下变成贫困阶层。

    原先的贫困阶层,因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飞涨,变成了特困阶层。

    而那些身家超过百亿、千亿乃至万亿的土豪阶层,他们也不高兴,因为通胀率越高,他们财产缩水的越厉害。

    所以说谁都不喜欢通胀。

    那么通胀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货币。

    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货币。

    也就是所谓的“灵币”。

    通胀率的大小,直接由市场中参与流通的灵币数量有关。

    作为一种可以反复充入/释放灵气的特殊材料,可方便修士们的修行,故而灵币的价值以前很高。

    以购买力计算,二十多年前,一枚灵币,至少可购买2公斤左右的仙晶米、或1斤多的牛肉,或在廉价饭馆中饱餐一顿。

    现在呢?

    1公斤的仙晶米,至少要10枚灵币才能买到。

    其他商品更不必多说。

    于是现在的万乘国中,最常见到的风景线是:老百姓背着一袋袋的“灵币”,在街上买各种商品。

    灵币较重,几千枚放一起的份量,有三四十斤重。

    “背着几十斤重的灵币,去买一个可能只有几斤重的商品这种购物体验,相信谁都不想经历。”

    可谁叫贪婪之人克制不住贪欲,非要吞灭南元洲、西元洲,并将其数额为几十万亿、数百万亿的灵币,一股脑运到万乘国,不发生通货膨胀才怪。

    周鸣感到好笑,但问题还是要解决。

    怎么才能解决呢?

    父亲白旭堂说道:“要不我们给那些奸商们施加一些‘压力’,叫他们别再肆意涨价?白慕两家儿郎在外洲拿命换来的财宝,结果全便宜了那些奸商,给他们做了嫁衣?”

    白旭堂愤愤不平,打算拿几个奸商开刀。

    那些可恶的奸商,年年涨价,疯狂涨价,他已经忍了很久了!

    “不可!千万不可!”

    周鸣连连摆手,“不是那些商人奸诈,而是迫不得已,商品从原材料到工厂、经销商,任何一个环节涨价,都会逼得商人不得不涨价,你拿他们开刀也没用。”

    “那那该怎么办?”

    白旭堂问:“难道没有任何办法?就这么一直涨下去?”

    “不会,不会一直涨下去,最近万乘国已停止了对外扩张行动,没有外部货币输入,未来几年时间,通胀率会明显回落下来。”

    “不过,现在要解决的是物价过高引起的支付不便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套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实施的效果好,通胀问题,或许也能一并解决。”

    周鸣胸有成竹说道。

    “哦,什么方案?快说来听听。”

    白旭堂眼睛一亮,连忙催问他道。

    “纸币,发行纸币,用于替代市场上流通的灵币”

    周鸣缓缓说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发行纸币,替代购买力日益低下的灵币。

    白旭堂听得目瞪口呆,犹如听到天方夜谭。

    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大呼荒谬荒谬。

    “不行不行,你说的纸币万万不行,一张纸而已,你说它价值成千上万,谁相信?谁敢用?一张纸,也敢值那么多钱?”

    “这个方案不行,肯定不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白旭堂不敢想象,人们拿着一叠纸互相交易的场景,传统观念告诉他:除了灵币以及一些金属货币,任何东西都当不了流通货币。

    更不必说如今便宜的要死的纸,即便印上一堆防伪花纹,加入防伪水印,也不能冒充成千上万的灵币,真把它花出去,不会有人去花这种钱,也没人敢收这种钱。

    白旭堂心里,完完全全否定了这套方案。

    周鸣解释说道:“货币的本质只是一种信用担保,只要纸币的币值与对应担保物的价值,保持固定的兑换比例,纸币便具有了流通特性,只要我们官方提供信用担保,纸币一定有人愿意使用。”

    “当然,我不否认灵币有一定的除货币之外的实用价值,但现在的万乘国,灵币泛滥成灾,严重贬值,且对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根本用不到灵币的实用价值,对大多数人来说,灵币与普通石头没有区别,却继承了石头的笨重。”

    “灵币从流通市场上淘汰是必然的,必须用一种更好的货币取代它,纸币就是不错的选择。”

    见父亲还是摇头,觉得这个方案不怎么靠谱,周鸣直接说道:“这样,我个人拿出100亿灵币,印刷总面额100亿的纸币,在泫青城做一个流通实验,如果实验成功,这纸币方案,就在泫青城推行如何?”

    白旭堂听了一愣,“100亿啊,这不是小数啊,全打水漂了怎么办?”

    “这不必担心,你只需点头同意即可。”

    “好吧。”

    白旭堂点了点头,自己这儿子身家万亿,比家族有钱的多,他愿意拿出100亿来烧,那就让他烧好了。

    于是。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高价收购了一个纸制品印刷机构的周鸣,带领技术人员,用了三个月,研发一台“印钞机”出来。

    解决了防伪问题,印出的纸币,不仅材质美观、图案精美,具有防水特性、不易损毁,加入了水印、金线、阳光透字这几种防伪标示,短期内被仿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拿在手中,宛若艺术品一般。

    这种纸币,周鸣将其命名为“金圆券”。

    一共设置了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这六种面值(5000元、1万元的大额面值,暂不考虑印刷)。

    且与灵币挂钩,多少元的面值,对应多少灵币的购买力。

    总金额达100亿的纸币印刷完毕后,周鸣将其投放到泫青城,开始做市场流通实验。

    开始几天,人们的想法跟白旭堂一样,对纸币的价值将信将疑,百姓没几个敢用,商人没几个敢收。

    周鸣做了一批商人的工作,带他们看了看泫青城钱行宝库中,那价值几百亿的灵币和宝物,表示泫青城金圆券的信用,就建立在这些财宝之上。

    商人表示愿意接受纸币,并在与白家的商业来往中,很快体会到纸币带来的各种便利,赞不绝口,商人们开始普遍接受。

    商人们接受纸币,普通百姓自然也敢使用,从一开始10元、20元、50元这些小面额小心翼翼地使用,体验到方便后,到开始去钱行兑换100元、500元、1000元,并且一换就是几万、十几万地兑换,短短一周,就将总额100亿的纸币,全部兑换一空。

    周鸣等人完全没有料到,十天左右的时间,百亿灵币便被兑换一空,被百姓商人抢着用,甚至囤积起来,在黑市上,以1。1:1、1。2:1的比例,卖给那些想换纸币、却换不到纸币的人。

    纸币的价值,竟然超过了其自身面额。

    市场上纸币成了流行的事物,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有人专门在身上放两张1000元面额的纸币,在众人面前掏出来时,四周都会响起羡慕之声。

    印刷数量稀少的1000元面值金圆券,黑市上有人愿出5000灵币购买。

    种种怪诞现象,看的白旭堂目瞪口呆、下巴落地。

    甚至不知怎么的,他也喜欢在口袋里放一叠崭新的千元面值金圆券,在客人面前,有意无意地掏出来。

    自然,在泫青城全面推行货币纸币化,他除了全力支持,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于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泫青城基本实现了全面纸币化。

    且神奇的是,金圆券全面流通后,因为宣布也与粮食、肉类等基本生活物资价格挂钩,泫青城的通货膨胀,历史性地得到了有效控制,半年内通胀率被控制在了2%以内。

    如此成功经验,万乘国其他城市怎会不学?

    于是周鸣手上那售价2亿灵币一台的印钞机,一时间卖断了货,积压了上千台的订单。

    仅是国家一个单位,就下了300台的订单。

    周鸣又发了一笔小财。

    而各种形形色色的纸币,也迅速走进万乘国的千家万户、亿万家庭。

第159章 山寨大洲,后发优势() 
纸币化浪潮席卷万乘国,几百上千种的纸币令人眼花缭乱。

    因面值、具体购买力以及担保发行机构的不同,这数百种纸币间的相互兑换、流通,可以预见会产生相当大的混乱。

    甚至不能互相流通。

    最好的办法,是万乘国内,只发行一套纸币,全国共用一套纸币。

    这能带来许多的方便。

    周鸣一开始是这么想的,他在发行金圆券前,找到国家合作,希望共同发行纸币,他从中占有一定的股份。

    纸币?

    那些钱行官员一听到这个名词,反应跟白旭堂一样,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简直是个笑话,根本不可能成功。

    几个月后,这些官员自然被打脸了,后悔不迭,但失去了先机,国家发行的纸币,也只能做到流通范围最广,担保方最值得信任而已,不能消灭那一同冒出的几百种纸币。

    因为纸币的好处,其他城市都已发现,他们发现只要掌控了发行纸币的权力,整座城市的财富,都可以汇聚到货币发行者的手中。

    只要你的信誉没有崩盘,无尽财富,可以通过印钞机掌控。

    发现这种利益的聪明人,对于货币发行的权力,当然不会放手。

    国家高层当然想像收回各城军队一样,把货币发行权都收回来,但为时已晚,若强硬收回,则引起所有城市反弹,一起反对。

    无奈的国家高层,只能叫来那几个钱行官员,大骂了一顿“白痴、饭桶”后,将他们全部解雇。

    于是很多年的时间内,万乘国内,在货币领域,维持了数百套的纸币,同时流通的混乱局面。

    作为纸币的发明者,周鸣只能表示无可奈何。

    他不是没有争取过,但那些官员不信,他也没有办法。

    然而过去一年不到,当周鸣从情报中得知,东元洲也在大力推广使用纸币时,他登时吃了一大惊。

    东元洲也在推行纸币,这怎么可能?

    怎么会这么快?

    周鸣的惊呼,如果被江如月听到后,她说不定会淡淡地回一句:抱歉,我们就是这么快。

    实际上,江如月手中,也掌握着一个情报搜集机构,并且十分重视万乘国这边的情况。

    一般地,万乘国这边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新闻,大概一周之后,各类情报汇总,就会出现在她的办公桌上。

    万乘国掀起的纸币化浪潮,自然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

    并且从许多新闻报道中,看出了纸币的战略意义和极高价值。

    甚至当大部分的报道,对于纸币的出现,都持否定和嘲讽态度时,她就已经眼前一亮。

    然后加大了关注力度,命令情报人员,想办法弄到了一些万乘国的纸币。

    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万乘国泫青城发行的“金圆券”。

    这些金圆券,材质靓丽、图案美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