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田秀舍 >

第39部分

良田秀舍-第39部分

小说: 良田秀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竹暗暗的握紧了拳头,咬牙想要反击,青梅却悄悄的拉了一下青竹的衣裳,示意她不要多嘴。

    夏氏的话让蔡氏无力反驳什么,低了头,心里满是苦涩。她知道自己的命不好,将厄运带给了难产的娘,带给了遭受意外的丈夫,如今就要报应到儿子身上了么?

第七十章 说媒() 
蔡氏和青梅两人赶着将晾晒在外面的棉花一道收了进来,棉花铺在席子上,洁白的一朵朵的,就像是散落在地上的云朵。摸上去也十分的柔软。

    蔡氏让青梅和青竹将棉花里的杂物和棉籽挑出来,棉籽是预留来年要种的棉种。

    家里的几亩地还是祖上留下来的,当初夏临还在的时候,几亩地照顾得很好,那时人口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抵不住人勤快,力气大。一家子也够吃了。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不好了,家里没有主要劳力,要耕种几亩地,明显有些吃紧。不过今年收成还算不错,虽然只种了将近一亩的棉花,不过却收了有百十来斤。

    蔡氏道:“今年收成比往年好,不过听说卖不出什么价来。往年还能卖五分一斤,今年也就差不多三分的样子。还指望着给家里添置些东西。如今要还债,还得给你们弟弟治病,只有栓紧裤腰带过日子。”

    到了第二日,蔡氏和青梅背了棉花去卖,原本一共收了一百零五斤。不过蔡氏说要弹两套新棉被,还得给成哥儿做两身棉袄。所以一共卖了九十三斤,每斤三分,也就两千七百多文的样子。两千多文钱能做什么呢,买一匹好的潞绸都要两千六百文,家里等着钱用,还要还债,这么点钱根本算不着什么。

    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蔡氏甚至想,要不要卖掉一部分的田产。当她说出这个话时,青梅和青竹都在反对:“好好的怎么想着卖地呀,只怕卖了容易,以后再想买的话,又得花高出好几倍的钱。”

    蔡氏烦恼道:“不卖又怎样呢,家里等着用钱。这个难关得过去呀。”

    青竹看了蔡氏一眼便问:“娘,大概需要多少?”

    蔡氏见女儿问,便说:“不仅是要过这个冬,我想到成哥儿年纪也不小了。老是在家淘气也不好,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想着让他进学堂里念几天书,长点本事。”

    青竹点头道:“很应如此。”

    “虽然学堂是大家办的,费用不算太高。但书本笔墨、四季衣裳,还有先生的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问过崔家媳妇,她家老三不也是在那学堂么,算下来,一年也要七八两银子,还不算伙食嚼头。”

    七八两就是夏家的极限了吗?青梅渐渐也大了,也要置办嫁妆,说婆婆家。这也是笔开支,再加上每到冬天蔡氏的关节就不好,熬得不行了,还要请医延药。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的二两多银子拿出来,也用不了多久。

    “地暂且不要卖,毕竟这是最大的资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去动它,总会有更合适的路子。”青竹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蔡氏拆了几件夏临以前的旧衣裳,量好了尺寸,打算给夏成做两件棉袍子。也该给青梅裁两件衣裳,老是穿自己以前的东西,可毕竟是些不入时的衣裳,又隔了一代人,也破旧不少,很该给青梅做点新衣服。

    翌日,村里的冯媒婆找上门来了。蔡氏一怔,几时的风将她吹了来。青兰拉着青梅的说笑说道:“大姐,媒婆都上门了,看来是给你做媒来着。也不知说的哪户人家。”

    青梅红着脸说:“你懂得什么。”

    青竹在一旁握嘴笑道:“我也想看看未来的姐夫是个怎样的人。走吧,大姐,我们上前面瞧瞧去,看她们说的什么,是不是我们认识的人家。”

    青梅哪里好意思呢,被两个妹妹这么一捉弄,早就红透了脸。

    青竹瞧出几分意思来,便拉了青兰和青梅道:“大姐害羞不愿去,我们当妹妹的帮你探下虚实,也好让大姐有个底。”

    青梅红着脸也没说什么。

    青竹姐妹俩蹑手蹑脚的来到堂屋前,里面的说话声听得清清楚楚。

    家里没有备什么招待客人的好茶叶,蔡氏只好给冯媒婆倒了杯泡的野菊花茶。冯媒婆打量了下夏家的屋子,心想这家人果然男人死了,就变得一穷二白了。好在闺女养得多,若是几个儿子的话,只怕连媳妇也娶不起。

    蔡氏知道冯媒婆的来意,迎着笑脸说:“不知冯大姐来家,有何事吩咐呢?”

    冯媒婆低头拨弄着左手食指上那只亮锃锃的银戒指,笑说道:“当然是有好事要说给夏家娘子。我冯媒婆的名号几个村子都是知道的,也不知凑成了多少对的夫妻。今天来也正是为了做媒这件事。”

    蔡氏脸上的神情倒有几分镇静,又含笑说道:“只是我两个女儿都还小呢。”

    冯媒婆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都说夏家的娘子可怜,青春丧偶,还要拉扯几个孩子。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实在不容易。好在你们家几个女孩子都还不错。二女儿虽然去了榔头村给做童养媳,可那项家的日子也还过得。你们家大闺女今年也不小了吧,我见她手脚勤快,还真是一把好手。真难为了她。”

    蔡氏见说到了点上,自是谦虚道:“没爹的孩子,不都这样么。好在他们还算听话,也不用太操心。”

    冯媒婆笑吟吟的看着蔡氏:“可不是呢。我就觉得你们家大闺女好,这不,有人瞧上了你们家大闺女,托了我冯媒婆来说媒,只看夏家娘子愿不愿意。”

    且说里面说得热闹,在外面偷听的青竹、青兰两人都竖起了耳朵,做为妹妹,她们都想知道说的是哪户人家给大姐。

    青竹正贴在墙根听,青兰心里急切,无意中撞了青竹一下,便将青竹撞进了门槛,自己也跌了进去。

    屋里正在交谈的蔡氏和冯媒婆一惊,蔡氏看了看两个冒失的女儿,皱了皱眉,忙向青竹使眼色:“你们这是干嘛,快出去。没看见这里有事嘛。小孩子家家的别来捣乱。”

    青竹笑了笑,拉了青兰就要走。青兰还想说什么,却被青竹堵住了嘴,将她拖出去了。

    出来后青兰抱怨道:“二姐这是做什么,难道你不想知道?”

    青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我们在跟前她们是不会讲的。”

第七十一章 偏不凑巧() 
这里冯媒婆继续和蔡氏说着话。

    冯媒婆的脸上的肉笑得都在跟着颤抖,乐滋滋的向蔡氏道来:“哎,说来都是一个村的,就是住在那山坳大十字路的胡老爹家。”

    “胡老爹?”蔡氏当然认识,同在一个村里,不过却从没和那家人打过交道,要说家业,好像有几间大瓦房。不过他们家就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难道他们肯……

    冯媒婆继续说道:“夏家娘子知道吧,他们家的儿子今年十八了,这不还没说媳妇么。前些天,胡老爹的娘子找到我家,说是看中了你们家的大闺女,特意托了我来帮忙说媒。”

    蔡氏点头:“原来是他们家。他们家那个儿子叫什么来着?”

    冯媒婆笑道:“好像叫胡阿大,夏家娘子也应该知道他们家阿大生得魁梧壮实,庄稼上也是一把好手呢。人老实,又勤快。那山上不是种着一亩多的果树么,都是他们家的产业。要说过日子也过得,吃自然是不愁的。”

    蔡氏埋头想了一会子,才又含笑的对冯媒婆说:“我们家的情况冯大姐也看见了,现在青梅在家能帮我不少的忙。她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还小,要是少了她我还真照应不过来。所以说……”

    “哎,这同一个村,又不嫁多远,两家难道还照应不过来么。”冯媒婆拿着手绢擦了擦脸。

    蔡氏道:“不,我是想……”蔡氏觉得有些尴尬,只好硬着头皮道:“我原想着招个上门女婿,也好帮我一把。”

    冯媒婆闻言,脸色渐渐的凝重起来了,胡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定不肯要他去做上门女婿的,如此看来,这桩亲事成不了。不过要说般配的话,两人倒也还好。她低头想了一会子开解着蔡氏:“夏家娘子怎么想着要招个上门女婿呢,你们家也有个儿子,虽然还小,可再过两年也能壮立门户。嫁出去一个女儿,负担也少几分,日子也好过一点不是么?”

    “不,冯大姐没听见我刚才说么,家里还离不得青梅,所以说……”蔡氏觉得后面的话有些难开口。

    冯媒婆心里明了了,便起身道:“如此的话,我是知道了。你的意思我会转告给胡家那边,虽然说我愿意牵这根红线,但也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缘分。好了,我也就告辞了,有事的话再来拜访。”

    蔡氏也不好多留,便起身要送。

    青竹和青兰身子一闪,连忙去将这里的情况告诉青梅。

    青梅十分害臊,当听妹妹们说是胡阿大时,着实愣了一下。心想怎么会是他呢,脑中清晰的浮现出半年前的事来。那次她上山打柴,后来因为打得太多无法弄下山,还是他帮了自己一把。同村的人,隔得又不是太远,年纪相差也不算太大,所以算是相互看着长大的,没想到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大姐,听娘的意思好像不大愿意呢。”青竹瞥见青梅有些恍惚的神情,晃了晃她的胳膊,青梅才清醒过来,讶异的看了青竹一眼,忙问:“二妹刚才说什么?”

    “哎呀,大姐在想什么吗。我们正为大姐的未来犯愁呢。对了,你觉得胡家的那个人怎样?”反正青竹对这个少年是没什么印象的,也没听什么人提起过。

    “我,我不知道……”青梅一脸红潮,头埋得低低的,只觉得胸口砰砰乱跳,脑子里一团乱麻,竟无法理出个思绪,双手紧紧的拽着衣角,扯出许多皱痕来。

    这事蔡氏已经有了主意,她是有些看不上胡家那个小子。心想这门亲事不要也罢。

    当她将此事告诉青梅时,也颇平淡:“胡家那孩子我也没见他什么地方好,是个人一经媒婆的嘴,就要被夸成一朵花。我让你姑姑帮忙留心,看有没有家境不好,兄弟多的人家。关键还是要人老实可靠。”

    青梅默不作声的坐在那里,静静的听母亲说完,低头说:“由娘做主吧。”

    蔡氏见她一脸柔顺的样子倒让人生出几分疼惜来,帮青梅将一缕滑落下的头发给理好,微笑道:“这些年苦了你了,只是看在你弟弟妹妹都还年幼的份上,我这也是没法子。”

    青梅淡然道:“娘这些年何尝就容易了。”

    蔡氏心里虽然苦涩,但看着几个孩子慢慢长大,内心也充满喜悦,她转移了话题,又说到青竹的事来:“再过几年她也熬出头了。我就觉得项家那位老二还不错,再说当年你爹和项家老汉不是称兄道弟么,再怎么着也不会亏待青竹。”

    听见蔡氏如此说,青梅却暗自忖度:要是真如娘说的这般亲睦,那么青竹也就不会动要离开项家的意思,那么辛苦的攒钱,只为有一天能得自由。终究娘是不清楚青竹想的什么,这些话青梅也始终未告诉蔡氏。

    “对了,你二妹走的时候让她将那件蓝布碎花衣裳带走,怎么就忘了带呢。”

    青梅道:“可能是忘了吧。”

    蔡氏念叨了一阵子,青梅说犯困要去睡觉。

    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