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娱乐红包-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呦!廖导这是说我呢!”
正在埋头苦吃的冯凯抬头嘿嘿笑着接话:“我就退出了今年的评委会,咱已经老了,搞搞协会的行政工作就行,这个评审别人的电影,还是算了。以前老觉得自己特牛,可以点评这个点评那个,过几年发现真正好的电影,好的演员,那几年全被自己亲手给埋没了,感觉特对不起那些有才华肯奋斗的年轻电影人。”
国内三大电影节评奖,并不是简单靠人气、靠关系,是有一定审核标准的,只有达到标准,人气和关系才有点儿用。
对于评委会来说,人气和关系其实是一会儿事儿,匿名投票环节,评委肯定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外在的游说来选择,至于什么网友的人气,那根本不是参考目标,除非口碑特别爆炸的,但这种存在,评委也会主动投一票。
李志凡瞅了一眼张雪娇,三人里她的目光里期待最多,想来这也是她跟着出现在此的原因。
左右权衡之后,李志凡道:“好!我加入!”
“嗯!”廖峰面带喜意,“这次我是主委会的理事长,到时候我给你争取一个理事席位,你放心,这个不用你忙什么,只是挂个名头,现场出席的时候,身份更有分量。”
“行!”
对于这些虚名,李志凡不是特别在意,有没有都无所谓。
饭后。
冯凯带大家一起前往他的会所。
这会所还真是朴素,喝茶就是喝茶,保健项目只有泡脚捏脚。
“凯哥,你这会所开着,赚钱么?”
李志凡四处环顾一圈后,不禁好奇的问道。
“赚啥钱啊!就是给圈里朋友提供个休息放松的地方,再说我这是正规场所,没什么歪门邪道可捞油水的!”
冯凯淡定自如,“再说我只是股东之一,那几个大股东才是真的烧钱。”
这地方是冯凯几年前拍一部戏时的取景地,后来会所的股东邀他入股,并且担任会所董事会的名誉主席,对外也宣称这家会所是冯凯的,倒是招揽了不少圈内人,不仅是来休息,还在这里拍戏,算是开辟了会所的第三产业。
“志凡,以后拍戏啥的需要找会所,就来哥哥这儿!”
冯凯果断拉起了客户,“你也多帮哥哥引荐一下圈内的朋友,谁拍戏需要也可以找过来。”
“成!没问题!”
李志凡端起茶杯,吹着品了品,这茶的品质还真不错。
一直到十二点,今天的局才散了。
而在大洋彼岸,《楚门秀》也终于上映了。
《楚门秀》在北美上映的时间是上午8点,这个和国内安排上映的时间不一样,而且今天是试映,有成绩才会继续排片播放,试映一般是三天,但那些宣传足够,或是已经轰炸式预告过的超级IP,往往在试映时就能拿到超高票房。
洛杉矶。
上映《楚门秀》的几家影厅里,基本都是华人。
偶有非华人进来,也是凑热闹或打发时间。
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电影还是抱有一定的成见,中国电影除了功夫片,基本都很难入他们的“法眼”。
这一次也不例外。
不过在一个上午的试映之后,《楚门秀》却悄然开始在北美大地上走红。
先是北美的电影评论网站,烂番茄新鲜度一直保持100%,北美的影评人们一致的给了这部电影好评。
而在IMDb这个网友打分的数据网上,《楚门秀》也拿到了7。5分。
和烂番茄不同,IMDb这个网站十分的反大众,往往在烂番茄上口碑爆棚的电影,在IMDb上会给出特别低的分数,而被一致评为烂片的,反而能拿到8分以上,甚至上9分。
《楚门秀》目前在IMDb上只有一千多人评价,而且多来自加拿大和北美的华裔。
而在烂番茄上,发表评论的影评人和媒体人已经超过六百人次,这都是哥影在发行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们专门为北美的影评人和媒体人开了三场观影会,才有这么多专业人士为这部电影做观后感。
要不然以中国电影在北美的一贯地位,恐怕是招不来这么多专业人士青睐的。
……
京城。
李志凡刚到家,就接到了一通越洋电话,是汤米。
“哦!李,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汤米开怀大笑着说道,“刚才美联航给我们打了电话,希望购买《楚门秀》的空中放映版权,在他们的飞机上播放,这是美联航今年从我们这里购买的第二部电影,太庆幸了!”
“哦?”
李志凡并不了解这其中的道道,不了解也就不多做指挥,只说道,“价钱合适就卖吧。”
“这个当然!”
汤米说,“《楚门秀》的男主角Rabon最近在加拿大宣传,你们能不能再派个主角过来,宣传任务太重要了!”
“这个……我明天去公司看看大家最近的行程吧!”
李志凡也做不了决定,“不过,汤米!现在我这边已经凌晨一点了,哈欠,你是不是该让我好好睡觉了!”
“OK,OK!”
汤米歉意的说,“晚安,祝你好梦!”
第621章、出版短篇小说!()
七月中。
天气由热转向炎热。
网上那些关于李志凡的议论,也渐渐的消失了,只留下网页上过去的旧闻,还能证明曾经发生过一些事儿。
而李志凡这里,却是因为接连几夜通过vr进入异世界,收获了不少原来从明星群无法获得的宝藏。
尤其是和电视剧,真正意义上扩充了他的文娱背包。
既然手头有了这些资源,那么下一步的动作,就是趁热打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变现
不是变现金,而是变成现实。
在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挑选和斟酌之后,李志凡终于选定了他准备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潜伏!
准确来说,这是李志凡打算用来练手的第一部作品,而非他手头拥有的电视剧里最好的一部。
但尽管如此,他依然认为潜伏这部剧放在这个世界,必然会是轰动之作。
就算收视上敌不过小鲜肉的青春剧,可在口碑上,他是有十足信心的。
这个世界的谍战剧他看过不少,抗日神剧就不说,最关键的逻辑部分是大部分此类剧的硬伤,而在看过潜伏这部剧后,李志凡第一次发现谍战剧居然这么好看。
但在拍摄之前,他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期工作要进行。
那就是把潜伏的先写出来上市发行,拿着去找投资商。
市场是块试金石,亦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通过发布后得到的反馈,他可以明确这部电视剧的拍摄目标,也可以通过向读者征集,来挑选合适的演员。
这是一部短篇,只有1万4千字左右,不过是两天的时间,李志凡就全部手打敲键盘写在了电脑文档上。
然后第一时间找出版社发表。
而在这发表之前,李志凡先在自己的快博上发了一段长博,以此来吸引网友的关注。
“余则成是个老实的知识青年。
因为老实,年轻,而且有知识,上司便喜欢他,将许多机密的公事和机密的私事都交给他办,他也确实能够办得妥妥当当,于是上司越发地喜欢他,便把一些更机密的公事和私事也交给了他,他还是能够办得妥妥当当。一来二去,上司便将他当作子侄一般看待,命令他回乡把太太接过来团圆,并命令庶务科替他准备了新房和一切应用物品。
然而,余则成在家乡并没有太太”
总共七百多字,编辑成图片格式的长博之后,李志凡点击发送。
快博一发,网友立即扎堆前来评论。
李志凡自然知道自己快博的影响力,所以在刷新了网页之后,就去看评论。
然而所有评论都是:
“第一!”
“第一个点赞!”
“图片我才是第一!”
“唉,晚了一步!”
“从来没上过热评,祝送我上热评的小哥哥,晚上都能把自己的手伸进”
“”
李志凡瞅了一眼这些热评,哭笑不得,于是关掉网页,拿了u盘复制了文稿,打算亲自去联系好的出版社走一趟。
京城百花文艺。
这是一家中国最早的出版社之一,坐落在天京市。
之所以选择这家出版社,除了其名气大、历史悠久以外,主要是其社创办有一本叫月报的月刊。
李志凡的父母可是月报一直以来的读者,从他记事开始,家里每月都订没断过,就是现在父母在国外,也会上网浏览网页版。
有这份情怀,李志凡便有了一个打算,就是实体和月报同时发行。
反正就一万四千字,估计两三期就能连载完,而月报上那些,大多数一次刊登都在五六万字左右。
另一头,天京市。
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社长廖东斌,在三天前接到李志凡的电话,对方称手头有本短片想要在本社发行,而且是提出了实体和月报同时刊登。
听到的当下,廖东斌是皱眉头的。
因为在他看来,李志凡又不是什么作家,不说其明星身份,但说往文艺上靠,也就是导演、编剧、词曲作家。
他出版,应该和娱乐圈那些人没区别,都是出什么个人写真集,或是自传类小作,还有可能是别人代笔。
不过李志凡身份多样,以其编剧的身份来讲,很有可能是出版电影的文学剧本,或者是改编本。
廖东斌有那么一刻激动的刹那想到难不成是战狼的?
但再往坏处一想,万一是什么歌词集呢?
还想在月报上连载发表?嗯,那看来是战狼的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为此,他还亲自打电话给国家文联的老友,询问他们知不知道李志凡写了什么。
这廖东斌也是文联的理事之一,因为和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金鸡百花奖的原因,才跟李志凡这个金鸡奖评审委员会新进的评委认识。
两人只有开碰头会的时候见过,算起数来,也只有两面。
但文联那帮人都不知情,还挺好奇李志凡找他表发什么。
就这样,廖东斌难熬的挨过了两天,终于等到了今天这个和李志凡见面的日子。
然而他却并不知道,李志凡手里这本“短片”,才刚刚新鲜出炉几个小时。
到达天京,已经是下午。
李志凡和助理开车来的,就俩人。
来到百花出版社,廖东斌已经在门房翘首以待,看到李志凡从车里出来,立即走出门房,笑容满面的上前伸手:“李导,欢迎欢迎!”
“廖老师!”
李志凡也是一脸笑容,“这次麻烦您亲自帮忙,实在是太感谢了。”
“哎,哪里的话!”
廖东斌摆手说,“你有文字作品想在我们这里发表,我们社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走,进办公室说!”
“好!”
李志凡和助理跟在其后,往大楼内走去。
路上,廖东斌侃侃而谈:“李导,应该是我说感谢才对,您这样的大明星,能选择我们百花文艺,是我们的荣耀,过去我们出版社接过不少明星的出版物,像方志刚先生的相声作品文字集”
第622章、《潜伏》!()
“来,进来坐!”
廖东斌推开自己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