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娱乐红包-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的过门之后,音符暂停了几拍。
当主旋律的第一个落下时,李志凡突然开口,呢…喃细语: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李志凡的声音不高,只有前一两排的评审和部分选手能够听到。
但这轻吟丝毫都不突兀,就像用钢琴弹奏华夏乐曲,反而让音乐更具民族韵味。
第一排,一名华夏评审坐直了身子,双眼瞪圆盯着李志凡。
他听过无数华夏古曲,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也是将这音乐改编成适合西方乐器演奏的曲目,送到国外演出传播。
这些华夏古曲大都有技术,有内涵,唯独却缺乏传播性,能够被改编送入高雅之堂,却难以被现代的普通民众接受,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只有仰望。
究其原因,还是在旋律上的悦耳性上出了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音乐不够亲民。
目前被圈内推崇的华夏古曲,其实在古代也来自上流士大夫阶层,因为古代的琴棋书画、君子六艺,都是贵族玩的,哪里能在平民百姓中接地气。
但百姓也有自己喜爱的娱乐,那就是戏曲,一直以来,他们这些音乐人士对地方戏曲、小调都没有太大的关注,在改编选择上也没有考虑过。
而今天,李志凡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一个真理,百姓喜欢的通俗音乐,也能变得高大上。
台上,李志凡还在低声浅吟: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通俗的旋律,华夏传统音调的运营,结合这首七律古体诗,让整个会场沉浸在陶醉之中。
“这不是昆曲中的音乐吗?李志凡居然给移植到这里来了!”台下一个来自苏南地区的观众听的是惊讶连连,昆曲作为家乡的剧种,他听的不要太多,这熟悉的旋律出来,根本压抑不住胸中的激动和欣喜。
音乐随之一转,旁边一来自沪市的观众顿时一愣,奇怪道:“哎?这一段……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啊?怎么听着像《白蛇传》里的断桥?”
那个苏南的观众解释道:“戏曲里很多小过门都是通用的,这叫百搭过门,别说不同的戏了,就是沪剧、越剧、昆曲,甚至黄梅调这些不同名称的戏种,其实有些旋律都很接近,移植应用是很正常的。”
“原来如此!”
很多人因此产生一种幻觉,自己明明听的是钢琴曲,可脑海中不知为何浮现出了戏园子的画面,中毒更深的,甚至感觉真实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起嬉戏的画面。
音乐突转,虽然旋律是慢的,但左手的节奏和弦却复杂了起来,勾勒出矛盾与冲突的画面。
这个在戏曲中叫“紧打慢唱”,也被完全移植到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在改编钢琴版时,保留了这一段最精彩的部分,塑造出梁祝二人最后的结局。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伴随着琴声,李志凡的吟诵也变得悲哀和不愤,却又淡淡的透露出一丝无奈。
评审们也听出了更多东西,那是茫茫人海的偶遇,还是岁月匆匆死生契阔的寻觅,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想到是今生无缘成到白头。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最后的化蝶部分,音乐传染力度更强,带起了迷幻色彩,大家仿佛看到梁祝二人泪染双翅,化身彩蝶,翩翩起舞在花丛间。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未完待续。)
第170章、第一稳了!(感谢KOR小狼万赏)()
弹奏结束了。
李志凡站起身,还没走到台前,下面便想起了一片掌声。
这是今天决赛第一次有掌声响起!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录制前导演组交代的纪律,发自己内心不由自主的给予了李志凡热烈的回应。
而电视台的录制组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来阻止。
因为他们也在鼓掌!
这首由华夏民乐改编的作品,要说什么技术性、难易度,都似乎没有什么可探讨的,但是从音乐性、艺术性来讲,却值得为人称道,甚至值得被深入研究。
“李!你好!”
克莱德韦尔作为首席评审,第一个开口说道,“今天我很吃惊,我很喜欢华夏的民族音乐,但你这一首,又不是一般我们认为的民族音乐,你也说了,是戏曲改编,为何会想到做出这么一个改编?”
“我是想来点不一样的!”李志凡说道,“在华夏,其实有大量的优秀民族音乐值得被改编,值得被挖掘出来,拿到世界舞台去展现,而不是只有华夏十大古曲,我想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克莱德韦尔说:“比起前两次来讲,这次你在演奏中放下了炫技,放下了你的长项,很多地方都化繁为简,不过在音乐改编上,你却拿出了让人值得经验的手笔,我想这恐怕连很多资深音乐家,都无法处理的这么恰当!”
李斯特说过:“只有音乐的问题,没有技术的问题。”
这句话有两面:第一是对他这种炫技派而言,技术当然不成问题,音乐性反而是他毕生追求的极致;第二是得先知道音乐是什么,要怎么样处理生动,然后再去解决技术的问题。
一味的追求技术、弹奏技法,终究只会换来一首枯燥无味的曲目。
当下的钢琴比赛中,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因此有客观的技巧判断标准存在,大家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像跳高要跳三米高一样,一定得跳过去,跳得过去就是钢琴家,跳不过去就不是。
这就造成了大家在技术上的竞技,技术放在第一位,对音乐的诠释反而放到了最末尾,本末倒置使得这个世界出现很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但缺乏优秀的、真正的音乐家。
李志凡已经是专业青年组第八位上台的选手,他后面只剩下两名,所以他的得分至关重要,如果比前面七个都高,那么晋级三强就稳了,如果没有,那悬了。
评审们一一举牌亮分。
有的给了高分,有的给了低分,但都只有一位韩国籍评审给的分数低于90分,其余都在90分以上。
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统计出来的平均分,李志凡获得了92。
这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基础分,虽然比之前察猜的总分都要高了一分,但也不是本场最高的,能不能稳妥晋级,就看克莱德韦尔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克莱德韦尔举起手中的分数牌,上面写了个4+1。
后面的观众都看不到,而台上的李志凡却看得一清二楚,微微一愣之下,不明白克莱德韦尔是什么意思。
你要给五分就直接给个五嘛,干吗还写个四加一?
克莱德韦尔拿起话筒,悠悠说道:“一分是给你的,四分是给华夏音乐的,我希望未来能听到你改编出更多的华夏民族音乐作品!”
97分!
这个分数,一下子成了今天全场的最高分!
前七名的选手,克莱德韦尔最多的也只给了三分,到李志凡这里,居然直接就给了五分。
虽然他还解释了一番,但是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他对李志凡显然要比别的选手更偏心。
当然,这是首席评审的特权,克莱德韦尔自然要给他心仪的选手一个机会。
“谢谢各位评审!谢谢首席评审!”
李志凡再次鞠躬,轻松自如的走下了舞台。
回座位的路上,不少选手站起身向他道喜,尤其是那些外国选手,有的说英文,有的说不太标准的中文,有的说不知道哪国家的语言,反正都是满脸笑意。
在回到自己座位后,秦成又恭喜道:“不错嘛,晋级稳了!”
“你倒是轻松了!”
李志凡笑笑,“我还得抓紧准备总决赛啊!”
“不就是总决赛嘛,反正三强都晋级了,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又有什么关系呢?”秦成说,“别把比赛当成奥运会,除了金牌就是失败,放平心态!”
“得得得!”李志凡连忙打断他,“我心态很平静,我只是那么一说!”
秦成乐呵呵道:“知道你也是!”
说话间,第九位选手上台了。
这是来自文莱的一位选手,弹奏的是艾德里安第七钢琴奏鸣曲,也是一首前面已经有很多人都弹过的作品。
刚才前面的人弹的怎么样,李志凡也没听,但在这位文莱选手的弹奏中,能听出不少缺点。
首先是他的速度快起来的时候,任何音符都是点到为止,处理的不够干净利落,每一个琴键都好像在摸,速度上的弹性很大,音乐经常直接贯穿而过,没有留给人足够的想象时间和回味时间。
而且坐在李志凡这个位置,完全听不清他左手的弹奏,仿佛左手只是个背景,只是让右手的旋律出来而已。
“危险了!”
秦成忽然说道,“这个弹得不怎么样!”
“嗯!”李志凡点头,“估计是紧张了,这么靠后的出场位置,又是一首很多选手演奏过的曲目,压力肯定大!”
结果不出两人所料,这位文莱选手最后只获得了84分,创造了本场比赛的最低分,也是个记录了。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亚龙…科尔伯格。
这位来自以色列的选手,每一个礼仪,每一个动作,都好像是西方老绅士一样,而他演奏的曲目,居然也是艾德里安第七钢琴奏鸣曲。
连听两首一样的钢琴曲,好坏自然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
但亚龙的演奏却又给人一丝不同,他的每个段落都在啃,速度均匀流畅,不仅在一些段落加入了自己的变化,而且在最快速的部分,并没有像刚才的文莱选手那样一带而过的混,反而每一个音符都干干净净。(未完待续。)
第171章、三强出炉!()
“你说亚龙能拿多少分?”
听到一半的时候,秦成忽然向李志凡问道。
“95分左右!”李志凡说道。
“我觉得他可能会比你还高!”
“呦!打个赌?”
“就赌今天的午餐!”
“好啊!”
两人爽快的下了赌注,等着亚龙最后的得分。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只手从背后拍了拍李志凡的肩膀。
扭头一看是许莉雅,她上来小声询问道:“李先生,中华爱乐乐团的人想和你聊一下!”
“中爱?”
李志凡一愣,“他们找我聊什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
许莉雅说,“不过我猜应该是好事!”
“行!去看看!”
李志凡站起身走了出来,让许莉雅前面带路。
演播厅门外。
一名戴着金边眼镜,身材均匀的青年男子,正等候着李志凡。
看到人出来,笑盈盈的走上前,伸手说道:“李先生,您好!我是中华爱乐乐团业务部副主任邓亚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