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王牌导演 >

第66部分

王牌导演-第66部分

小说: 王牌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题是中国电影百年诞辰,请问您对中国电影熟悉吗?”

    苔米想了想,摇头,“并不,我知道中国很多有名的导演也知道一些中国的演员,li,但是我认为我不了解中国电影,因为文化差异的问题,很多电影,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了解中国电影的人。”

    “您认为一部电影如何弥补文化差异这个问题?事实上,我想很多导演都会有这种苦恼,在本国很优秀的电影,走出国门便会水土不服。”

    苔米想了想,“嗯,这个问题不仅中国导演会遇到,法国导演也会遇到,我认为,解决这一点,最直接而妥当的方式,要有一个靠谱的语言翻译。”

    刘孟听后笑了,“能说具体一些吗?我认为这个观念很新颖。”

    “很好理解,打个比方,我有一个中国朋友,他告诉我,中国人打招呼喜欢问你去哪里,你吃饭了吗,这个并不代表他要请你吃饭,只是一句单纯的寒暄,若你拍摄的是一部商业电影,作为导演或是编剧,你必须要将这种有歧义的话改掉,若是做不到,那么至少要翻译成本土化的语言文字,这是最基本的。”

    苔米认真地说道。

    刘孟颇为感慨地点点头,然后又问道,“您作为导演,今年还未满二十岁,却已经有三部作品,我很好奇,您是如何和剧组的演员沟通的,要知道和您合作的演员,不乏大腕儿,您是怎么让一个剧组按照你的步调进行下去的呢?”

    “没什么不好解决的,我都会提前写进合同里,我的年龄注定我会受到质疑,所以我只和相信我的人合作,我邀请你入组,是对你的信任,你若是不能给予我同样的尊重,那么没有必要再合作了。”在这一点上,异常年轻的法国导演展现出她强硬的一面。

    愿意合作就合作,不愿意合作就滚!

    刘孟汗颜,这位霍恩导演相当霸气!

    ……

    五分钟的记者采访很快结束,记者意犹未尽。

    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刘孟却问出了一个相当不专业的问题:

    “听说你有一个中国助理,请问您觉得他如何?”

    “还不错,他学习能力很强,人很认真。”霍恩并没有太多着墨,但是刘孟还是听出对方维护之意,忍不住笑了。

    看似不近人情的霍恩导演对同胞还是很好的。

    刘孟很想多提几个问题,可惜霍恩并没有给她机会。

    他知道,霍恩能答应采访已经相当不容易,要知道这位法国导演初出茅庐时,就敢在圣丹斯电影节和所有美国记者对呛!

    想到同胞为自己争取来的五分钟,这位记者心中充满感激。

第66章 威尼斯后的撕逼()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有两位法国导演担任竞赛单元的评委,克莱尔·德尼(is)还有塔玛拉·霍恩,巧合的是,她们都是女性。

    克莱尔·德尼年轻时担任过许多大师级导演的助理导演,经验丰富,且擅于汲取这些导演的长处,作品常以非洲题材为主,伴随着种族、殖民、人与社会等话题的讨论,风格简练,擅于运用音乐,是法国女导演中的佼佼者。

    和作品数量众多的克莱尔·德尼相比,同样担任竞赛评委的塔玛拉·霍恩却只有三部电影,她本人从未有一部作品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虽然年轻的天才导演风头正劲,但也没办法扭转媒体对她“太年轻”、“还需要锻炼”、“她还在成长”之类的根深蒂固的印象。

    有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跑到克莱尔·德尼面前,询问她对既是同胞又是同行的塔玛拉·霍恩的看法,言语中不乏暗示“霍恩是后辈不够资格和德尼一起入选评委”。

    未曾想,克莱尔·德尼这位曾经因作品过于血腥暴力而在戛纳电影节将两名观众吓昏过去的导演,颇为幽怨地说道:“上一次见她,她叫我德尼婶婶,这一次她见到我,却改称我为德尼女士。”

    一句话,引出了她和塔玛拉·霍恩导演是旧时,而且关系还颇为亲密。

    霍恩导演的社交圈,一直是法国媒体一个很神秘的存在,霍恩并不是一个擅于交际的人,但绝大多数法国电影人都认识她。

    媒体猜测,或许是因为霍恩导演独特的成长经历,据说霍恩很小就在制片厂做事,她的外婆是一位电影爱好者认识许多电影从业者。

    就像这些人猜测的那样,克莱尔·德尼认识苔米的时,苔米还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姑娘,除了对电影器材感兴趣,她几乎不受任何人干扰,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

    和她的同行一样,克莱尔·德尼从熟人口中得知小姑娘是个自闭症,怜悯和同情,她默许了在不拍戏的时候,小姑娘可以碰一碰他们的器械,当然,碰坏了肯定要赔的

    那时候她可没想到,软软萌萌的似乎下一秒就要哭出来的小面团子,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为法国人尽皆知的新贵导演。

    ————

    “德尼婶婶。”

    从媒体那听到了关于克莱尔·德尼的“抱怨”,再见到德尼时,苔米很自觉的称呼对方为“德尼婶婶”。

    法国的导演有个共性,绝大多数都很闲,他们喜欢边旅游边写剧本,然后将剧本卖给电影公司或是电视台,用于拍电影的时间,永远只有那么一小撮。

    克莱尔·德尼算是很勤奋的导演,每年几乎都能看到德尼执导的新作品。

    和不怎么勤奋的法国导演相比,德尼和苔米都算是异类。

    看到苔米,德尼笑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竟然这么大了。”

    因为德尼常年在国外拍戏,上次她见到苔米还是五年前,可是一转眼,小苔米已经变成了大姑娘。

    不仅成了导演,上了大学,还结婚了。

    “以前只是觉得你和那个英国男孩关系融洽,没想到几年后你竟然嫁给了她,米兰达一定高兴坏了,她一直很喜欢那小子。”德尼笑着拥抱了苔米。

    “他叫雷蒙德。”他有自己的名字,苔米小声说道。

    德尼当然知道英国小子的名字,雷蒙德·培根,如今英国除了j。k。罗琳,还有那个作家比雷蒙德·培根风头更盛?

    要知道当年小苔米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那个金毛英国小子,他们总是形影不离,她原本想给小苔米介绍更棒的法国小伙,没想到还是被那个英国肉卷捷足先登了。

    德尼想起那个过分掏女孩子喜欢,满口花言巧语的英国小子,就觉得老实巴交的小苔米被坑了。

    ————

    因为路程的关系,苔米并不像去戛纳电影节那样,每年都来威尼斯。

    她上次来也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以前她只是作为普通观众,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携带作品,走过威尼斯电影节的红毯。

    未曾想,她还没成某个单元入围影片的导演,就先成为了竞赛单元的评审团成员。

    她将和另外几位评审,共同选出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获得者。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苔米看来,这个称号有些滑稽。

    威尼斯电影节鼓励拍摄形式的创新,新颖独特的手法,哪怕这部影片并没有那么尽善尽美,也能被电影节所接受,作为“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为宗旨的电影节,虽然每一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题都在变,但是审判标准却只有一个:艺术性。

    这也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向苔米发出邀请的原因之一:“霍恩的电影,切入点总是很特别,细节非常值得人推敲。”

    而后媒体扒出,早在2001年,塔玛拉·霍恩处女作《牧羊人》时,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克布就有过类似的评价——“有不少有意思的小细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两位电影节主席隔着时空,先后对塔玛拉·霍恩的作品做出类似的评价,

    可见,霍恩的电影,确实有许多被人忽略的地方。

    比如那些,记者看不到的,细节。

    ……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共有来自全世界超过1900部影片报名,与上一届报名影片持平。

    但是入围影片却有大幅度降低,只有54部长片和32部短片,去掉19部竞赛单元影片,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电影数量缩水的可怕。

    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电影节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安全保障工作,因为此前有消息称,有恐怖组织正在针对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制定袭击计划。

    可以入围的电影少了,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或许是这个原因,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质量比往年有了显著提高。

    美国大名鼎鼎的巨星乔治·克鲁尼带来了他令人惊艳的作品《晚安,好运》,世界公认的年龄最大的导演,近百岁堪称“行动电影史”的葡萄牙国宝级导演曼努埃尔·奥里维拉带来了他的新作《魔镜》,意大利实力女导演克莉丝提娜·康嫚希妮的《心中的野兽》令人影响深刻,凭借《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红遍全球的导演带来了他最新作品《断背山》……

    让人印象深刻的影片非常多,各个奖项归属上,评审团的意见也相当不统一。

    评审团大奖,是颁给《玛丽》的导演来自美国的埃布尔·费拉拉,还是颁给葡萄牙国宝级导演曼努埃尔·奥里维拉?

    又比如最佳导演,是给克莉丝提娜·康嫚希妮还是给菲利普·加瑞尔?

    评审团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发生了争执。

    本届主席,来自意大利的电影艺术设计师丹特·费雷蒂,不得不行使他的权利,让各位评审停下争吵。

    但是,在本应该竞争最激烈的最佳影片,也是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获得者,评审团却出奇一致将票投给了一部电影——

    《断背山》。

    在各个奖项尘埃落定后,有法国媒体谴责塔玛拉·霍恩和克莱尔·德尼“吃里扒外”,八位评审,两位来自法国,金狮奖竟然落到了非法籍导演的头上,菲利普·加瑞尔虽然凭借《制服恋人》拿到了“最佳导演”银狮奖。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银狮远远比不上金狮。

    “难以置信,只因为今年主题是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你们就将金狮奖颁给了《断背山》?!”一家小报义愤填膺的指责两位法国女导演,丝毫不理会,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丹特·费雷蒂透漏的本届金狮奖获奖影片是评审团全票通过的结果。

    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影片放映场次有限、观众有限,绝大多数法国人都没有机会前往威尼斯参与这场电影盛会,甚至因为媒体看片放映厅位置有限,很多小报记者都没有机会观看这部电影,只能跟随影评人和电影杂志记者人云亦云。

    在记者的煽动下,许多人站出来谴责苔米,甚至包括苔米学校里的同学!

    ——“明明差不多的水平,为什么你们不投给法国电影?”

    他们的谴责,让苔米觉得异常气愤,“我从未有失公正,也绝对不存在偏袒,《制服恋人》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我为我们国家的电影人执导出这样一部影片感到骄傲,菲利普·加瑞尔导演非常出色,《制服恋人》是一部让我眼前一亮的电影,我想电影公映后,我还会走到影院观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