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98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98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银行负责非援助性贷款的部门负责人马丁?弗瑞曼,在给世行总部提交的考察报告中写道:“对于铁路行业来说,中国是个遍地充满黄金的地方,没在现场经历过,你永远无法想象。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那不到三平方米的地方是如何挤进五十个人的。”

    面对如此庞大美妙的市场,全球各大铁路设备制造商自然欢欣鼓舞。兴奋异常,纷纷游说各国政府将为中国提供高速铁路设备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日本更是成立了由卸任的自民党总裁西山厚聪为首的中国铁路游说团。每年日本川崎重工、三菱商事、日立制作所、东日本旅客铁路等高速铁路制造设备制造商,赞助给中国铁路游说团的活动经费高达5000万人民币,直到2002年高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千家万户,社会舆论越发透明,考虑到形象、双方历史关系等问题,日本铁路游说团才销声匿迹。

    从1994年世界银行考察中国铁路开始,到2004中国铁路引进各国200公里时速的“动车”时结束,国外各大财团在中国国内十余年的辛苦布局最终迎来了收割期,数百亿美元的合同把提供高速列车的相关财团吃得满嘴流油。

    铁道部在这场历时十余年的角力中不是没有反抗过,为了促进国产高速列车的发展。铁道部在九十年代投资150亿元,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运专线,国产的高速列车都曾在这条线路上做过试验,可惜的是国产的高速车组实在不争气。

    不客气的说,国内以株洲电力机车厂为首的七大国有机车企业。搞出的所有国产动车组,从来就没给国外的铁路巨头造成过真正的威胁,只是给这场力量悬殊的竞争平添了一抹悲壮色彩罢了。

    由于自己的出现,没吃到亏的中国铁路极有可能提前六、七年攻克140公里时速的营运速度,完成140公里的营运时速之后,准高速铁路恍若触手可及。如此巨大的政绩有心人是绝不会放过的,鉴于25s型车底在环线测试上的优越表现,在国内目前还缺乏140公里时速牵引机头的情况下,部里把主意打到同是东德血统,最高速度140公里/小时的243型电力机车头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梁远转眼就把事情猜了个**不离十,看着刘长河迈步进了车厢,不仅有些头痛的抓了抓头发,25s车底这个一鸣惊人来的有些早啊,在高速铁路上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要是能推迟一到两年就好了,梁远叹了口气随着人流走进车厢。

    一行人进了车厢,看着眼前的情景梁远不由得一愣,整个车厢内的装饰大变了样,原来25s型仅仅在过道中央才铺设了一条深红的地垫,现在车厢内部包括座席下边都铺上了暗红色带着金色条纹的地毯,看起来富丽堂皇,大块玻璃车窗两边的窗帘也换成了浅灰色的天鹅绒,2+2的独立座椅上也套上了深蓝色的绒面外罩,座椅的靠背顶部还套着白色的防尘罩。

    梁远微微跺了跺脚,脚下传来厚实的、柔软的感觉,看来路局是在辽东半岛号上下大功夫了,应该是打算和沪局那趟著名的,吴淞至北平t13/14次特快列车别别苗头。

    刘长河从第一节车厢开始,每节车厢的上、下层都一一巡视了一遍,半个小时以后才满意的下车。

    检查完整列编组,刘长河对围在身边的苏家屯车务段说道:“你们的准备工作很不错,需要继续保持,辽东半岛号编组事关盛京路局三十万职工的荣誉,希望车务段继续发扬认真细致,求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保证明天的辽东半岛号的联试联调工作圆满成功。”

    ps:继续码下一章,半夜可能码不出来,要是没更书友明儿看吧,满楼努力捡节操ing。。。。。。(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4章 联试联调() 
刘长河做完总结性发言之后,离开了车辆大库,向停放牵引机头的机务车库走去。

    “海平,你们怎么想起来开发司乘人员报警系统了?”

    梁远对自己老子的性格了解无比,梁江平得知梁海平想把司乘人员报警系统,推介给部里下来视察的总工程师后,直接把安装了报警装置的东风机头调给了梁海平,哈局的事故路内几乎人尽皆知,刘长河登上机头体验过警报装置后,马上就意识到了装置的作用,答应梁海平向部里推荐机车厂的发明。

    “这件事还真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梁海平苦笑着说道。

    梁海平总不能说这东西是机车厂抱上路局大腿后,用来拍部里的马屁的。

    看着刘长河好奇的目光,梁海平想了想才说道:“不怕刘局笑话,以前东北机车不招人待见,路内的活接不到,没钱给工人开工资,我接手厂子后被逼无奈,出头在部队要了些小活,其中一个就是生产遥控器……”

    梁海平把梁远招安苏良宇的事情,半真半假的说了一遍,然后继续说道:“那时候厂子还没引进25s型车底,打算搞个多种经营,围绕微型处理器开发些自动化产品。”

    “刘局也知道,我也算是铁路家属,对路内的一些事情比较关心,前一阵子哈局出的事故让人扼腕,有一次聊天时和处理器实验室的工程师说了哈局的事故详情,没想到他们说这事简单。弄个提醒自动化系统不就得了,我放手让他们试验,结果不长时间还真搞出成果来了。”

    “不过眼前这个设备比较粗糙,还没和机头自身的微机控制系统整合到一起。”

    刘长河听完哈哈一笑说道:“海平不用不好意思说,现在路内营运中的机头,连和外界联系的机车呼叫应答装置都没普及完,哪有什么自身的微机控制系统。。”

    “不过你们搞的这个东西倒是个趋势,部里新引进的8k机车,已经基本实现了整机微机控制。机头的所有数据都能通过微机显示屏查询监控。”

    “刘局的眼界果然开阔,我们厂子的工程师也说了,想把微处理器系统搬上25s型车底。对每节车底的发电机、空调、轴承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还打算把25s的手动门改成电气塞拉门”

    梁海平把梁远对25s型车底的后续改进规划和刘长河说了一遍。

    刘长河对梁海平的所说的25s改型极其感兴趣,拉着梁海平询问了半天细节,最后说道:“你们打算做的列车控制系统最好还是和轨旁设备结合起来。这方面我了解的不多,等辽东半岛号营运后海平来趟路局,我给你找几个专家你们聊聊。”

    一行人边走边聊,刘长河在机务车库又待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了联试联调前的视察工作。

    隔日,铁道部副部长刘智高、总师赵铁民,准时乘坐部内专列抵达苏家屯车务段。

    虽然铁道部下来的领导级别比较高。由于不是正式上线营运,地方政府只是盛京市派出了一个主管交通的副市长做礼节上的接待。

    停放着辽东半岛号编组的车库大门紧闭,临时搭建的月台上人头涌涌,梁海平作为辽东半岛号的车辆供应商也在主席台上混了个位置,暂短的欢迎过后。开始了例行的领导致辞,总工程师赵铁民的致辞极为简洁,不到三分后就结束了,副部长刘智高的致辞却出奇的漫长。

    梁远躲在临时月台下边,混在新闻记者团里,一边想着编组的联试联调。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副部长刘智高大谈特谈辽东半岛号的意义。

    所谓联试联调,就是指通过不同时速的列车,对沿线轨道、信号等各项设备逐步进行测试调整,微调部分轨道参数,直到整个线路符合设计时速的运行要求。涉及线路、路基、轨道等多个范畴,

    对于列车本身来说联试联调工作除了检验列车编组的自身性能之外,还需要检测车载传感器同沿途地面应答装置的通信是否顺畅,各种数据传输是否准确无误。

    像梁远规划中的红外轴温报警系统,就是利用铁路沿线设置的红外探测装置,扫描在装置前经过的列车转向架部分,若是发现温度异常则直接报警,装置的附近车站接到警告后,由调度呼叫司乘人员及时停车。

    若是系统进一步发展则可以和列车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地面装置发现异常后将数据发送给附近车站的同时,也会将数据发送到该编组的牵引机头,这就构成了双冗余系统,避免了一些不可控的人为因素,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真正步入200公里时速以后,列车编组本身还会自带一套车轴温度警告系统,这样就会构成三冗余系统。

    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运行47年无事故,就是建立在这种多重安全检测防护机制的基础之上的。

    在87年中国铁路还处于蹒跚学步之中,甚至还存在着道岔班编制,很多支线铁路的道岔,还需不可控因素及多的人力搬动运转,距离电气化时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对于25s型车底来说,这次联试联调工作基本处于“围观”状态,无需同外界进行任何数据交换,只要保证自身车体不出现b级以上类事故即可。

    作为辽东半岛号的起点和终点,盛京和大连早在半年前,就对两市之间开通高速直达列车进行了高密度报道,作为辽宁 第 139 章 团时,对在建的巨人总部大楼提出“为什么不可以在高几层”的鼓励下,从18层变成了72层,最终资金链断裂拖垮了巨人集团。

    因此当25s编组在双机重联的东风4型牵引下徐徐驶出车检库之后,梁远周边的记者们顿时沸腾了起来。

    “我的天,双层的,是双层的,居然是带二楼的火车”

    “不是说空调车底么,铁道部这回瞒得可真紧啊,居然一点风声都没透露。”

    “哇,好漂亮啊。”

    现场的嗡嗡声猛地大了起来,甚至盖过了东风机头轻微的嘶吼声,接着闪光灯频频亮起,各报社的摄影记者找适当了角度后一顿狂拍。

    梁远看着一片沸腾的现场,眯起眼睛看了看站在台上的刘长河,心想这个老家伙到是会造势,让他这么一搞今天省内新闻的头条应该是上定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5章 老油条的谋划() 
辽东半岛号首次联试联调,是按照正式营运状态进行的编组,整个编组共18节车厢,其中十七节座席,一节餐车。(c a i  o m,彩 虹 文 学网)这十八节车厢就是东北机车厂最近两个月的全部产量。

    虽然东北机车厂理论上一个月生产六十辆25s很轻松,不过车厂现在的设备、人员还处于磨合时期,很多生产工艺还需要〖民〗主德国专家手把手的教授,因此生产负荷一直没提上来。

    早在九月梁海平就轮起了经济大棒,从厂子选出一部分技术熟练的老工人,和技校、大专毕业的年轻技工,一股脑的塞给〖民〗主德国专家当徒弟,同时承诺只要能顺利的在〖民〗主德国专家手里毕业,统统加发相当于一半工资的技术岗位补贴,只要不转岗,岗位补贴就一直存在。

    本来机车厂经过梁海平调整之后,薪酬就比车务段的全民职工高出一块,梁海平这个政策出台,意味着将来的技术岗位工资将超过100元/月,这个工资已经接近车务段副段长黄明山的工资水平了,现在整个车厂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平日里配合德国专家工作的几名翻译,被求学语言的职工骚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