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半世孽缘 >

第118部分

半世孽缘-第118部分

小说: 半世孽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寿心情烦躁,走来走去,说:“三桂,你不知道那个满桂,以为自己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猖狂地很。他打着咱关宁铁骑的旗号在京城抢夺百姓钱粮,兵成了匪,更坏了咱关宁铁骑的名声。而且我们军士本就与他不和,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舅舅,这事可以上疏皇上啊,何必因此猖獗之人而背上反叛的名声呢?”吴三桂问。

    祖大寿无奈地说:“我的三桂外甥啊,难道你没看出来。袁督师千里迢迢进京勤王,解了京都之危,却莫名被下狱三天了,还未出来。那天在朝堂上的一幕,我记得清清楚楚,皇上的无情,像发了羊癫疯。我是袁大人的副将,难保我的下场也如此。舅舅是真怕了,走吧,反。”

    邱玉蟾听到这,那一点希望消失了,问:“这么说祖将军无法救袁大人?”

    又急又怕的祖大寿这才注意到邱玉蟾,愣了一下,说:“你是袁大人的妾室,我记得,见过你。袁夫人,关于袁大人的事,我祖大寿真没办法。你也想开点,现在完全看皇上怎么想了。”

    邱玉蟾急得要跺脚了:“祖将军,这么说袁大人可能会被皇上赐死?”

    祖大寿没办法,只能尽量安慰:“袁夫人,袁大人对我祖大寿有知遇之恩,可我无力救他,但我可保袁大人的家眷无忧。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回宁远吧。”

    “不,我不能丢下袁大人,眼看着他死在北京,如果真是这样,我怎么能一人安心地活在宁远?”邱玉蟾不肯去宁远。

    祖大寿也没办法了:“袁夫人,你好好想想。我们半个时辰后出发往东北方向。三桂,你劝劝袁夫人。”祖大寿不知道,其实邱玉蟾就是吴三桂的梦中情人。

    吴三桂明白舅舅的意思:袁大人可能保不住了,可不能让袁夫人跟着去送死。

    于是吴三桂说:“袁夫人,”

    “你别说了,吴公子,我要等袁大人出狱,要么生,要么死。”邱玉蟾说得坚韧不屈。

    吴三桂这样说:“不,袁夫人,我还是要说。袁大人和我舅舅手下的关宁铁骑近两万。若我舅舅反了,势必对朝廷造成绝对的威胁。而我舅舅和关宁铁骑是袁大人的部下,都忠于袁大人,他们因袁大人而反,皇上为了劝降我舅舅,肯定不会杀袁大人。三桂想,袁大人早就料到这一点,所以让你来找我舅舅。”其实吴三桂才二十,这些话也是他胡诌的,他只想保住他心爱之人。

    情绪不稳的邱玉蟾无法冷静思考,对吴三桂的话信以为真:“吴公子你说的是真的吗?”

    吴三桂点点头。

    邱玉蟾灿烂地笑了,在吴三桂眼中美得像八年前初遇时那样。但邱玉蟾还是坚决不走:“既然袁大人有希望活着出来。那我就在京城等他,哪也不去。”

    这下吴三桂没办法了,虽然自己的一番说辞让邱玉蟾暂时开心一下,可她还是不走,怎么办?

    吴三桂没多想,下决心骗了祖大寿:“舅舅,你带着关宁铁骑先去宁远。袁夫人恐怕经不起路途颠簸。咱们为了报答袁大人,就让我一路上护卫袁夫人随后跟上吧。”

    “这样也好,不过你要快点。”祖大寿没空似地说。

    吴三桂其实是陪着邱玉蟾在京城找一安全处落脚,看着袁夫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身边的佣人陈国易夫妇,吴三桂心情两头走,一方面是自己终于再次见到深藏心底之人,而另一方面则怨叹自己没能早生十年与邱玉蟾先相遇。不过上天能让自己重遇邱玉蟾已是待自己不薄了。

    邱玉蟾心心念念袁崇焕,也没怎么考虑为何吴三桂待自己这般好,以为只是因为吴三桂替他舅舅祖大寿报答袁大人,而照顾袁大人的家眷。

    紫禁城,崇祯帝得知祖大寿率兵士返回东北宁远,并扬言反明,气得牙痒痒:“这个祖大寿,不要命了。给我捉拿,剿杀!”

    “皇上,袁崇焕进京勤王时只带了九千铁骑,后续来的总共将近两万。而且祖大寿乃一员猛将,又有近两万关宁铁骑,追杀不易,杀了也可惜。况且皇上刚将袁崇焕下狱,若再追杀祖大寿,只怕引起军心不稳,恐生动荡。”

    崇祯帝仔细想想,不应杀祖大寿,也不得剿灭他,只好下令:“八百里加急,传朕旨意,京师还须保护,令祖大寿返回。给他官升两级,俸禄加倍,赐蟒袍玉带!”

    很快,皇上的旨意到了祖大寿那里,祖大寿刚到山海关,对传旨人说:“你且回复皇上,恕祖大寿大不敬。”

    手下人问祖大寿:“祖将军,皇上已给了您台阶下,还有那么大的赏赐。再这样僵持怕真得成叛变了。”

    祖大寿向西南,望着京城方向,眼中无神:“袁大人有功而下狱,我心有余悸。皇上将此次京都之危全怪罪于我们辽东的将士守卫不力,可我们又有多少人马,皇上他就不能体恤我们吗?不说这些,总之袁大人被皇上下狱令人心寒。我祖大寿不敢也不愿返京了。”

    祖大寿不愿回京,崇祯帝又急又气:“朕给他加官进爵,俸禄加倍,还御赐蟒袍玉带,给足了他面子,他硬是不回来。一句话就打发了朕的旨意。祖大寿是真的要造反了吗?”

    此刻,温体仁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袁崇焕下狱,而他是钱龙锡向皇上力荐才得以重新见用的。之后,钱龙锡又处处为袁崇焕说话。若我将袁崇焕往死路上逼,然后牵连一下钱龙锡,那么钱龙锡的内阁之位就不稳了,肯定下台。而我就有机会实现入阁的梦想了。不过,先得让皇上更加痛恨袁崇焕。

    想到这些的温体仁向崇祯帝献计:“皇上,臣有一计,让祖大寿返京,且不再说忤逆之言造反,只是、、、、、、”

    “别只是了,有什么办法?”崇祯帝很想知道。

    温体仁说开了:“皇上,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副将,完全听命于袁崇焕。此次领兵逃往东北宁远意欲反明也因袁崇焕入狱而起。若皇上命袁崇焕写信劝降祖大寿,臣有七八分把握,肯定奏效。可袁崇焕性子倔强,您将他下狱,他如果怀恨在心,必不肯写这封信。但如果皇上肯屈尊亲自去监牢探视袁崇焕,并令他、、、、、、”

第三十四章 爱国忠君() 
“住口,圣上乃九五之尊,怎能屈尊去监牢求一囚犯?”周延儒大致明白了温体仁的意思。

    崇祯帝一时没说话,想了又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但自己是皇帝,又岂能进监狱求袁崇焕,就给他足够的面子吧:“既然袁崇焕性子倔强,朕就给他面子,让他写这封劝降信。成先生,你带领内阁几位阁老,六部尚书,左右侍郎,郎中全部去监狱探视袁崇焕,并劝他写信给祖大寿。”“臣遵旨。”成基命说。

    牢房内,袁崇焕看到首辅,各位次辅,各部尚书,各部侍郎,郎中总共四十几人全来到监狱,感到诧异:这是做什么?朝中所有重臣都来监牢,是要杀我,还是放我?杀我只要一道旨意,放我的话,皇上也不会给这么大的排场。难道都是来探视我?笑话,不弹劾我就谢天谢地了。

    感到意外的袁崇焕一句话都没说,也不向各位大臣行礼。只见有人搬来桌椅和文房四宝。

    太监宣旨:口谕,说与前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袁崇焕知道,尔副将祖大寿率一万五千关宁铁骑离京,扬言反明,此事因你袁崇焕而起。而今朕令内阁,六部前来慰问,着你致信祖大寿,京都危难未全除,劝其迷途知返。若事成,朕减免你罪行。

    袁崇焕是坐着听完圣旨的,也没回复“接旨”,真够大胆。首辅成基命就说了一句:“袁大人都听到了。”成先生心中透亮着:袁崇焕这封信写与不写都会被皇上视为有错,而今,只能看袁崇焕自己的命了。

    袁崇焕果然倔强着:“臣袁崇焕乃戴罪之身,不可参与朝政。”对袁崇焕的回答,成基命似乎早有预料,也不介意。

    “袁大人,赶快动笔吧,帮你自己减罪的机会来了。”

    接下来就是各位内阁,尚书,员外郎,郎中四十几人对袁崇焕的规劝,实际上就是轮番轰炸,搞得袁崇焕头都晕了,但他对每一个人都是那句话:“臣袁崇焕乃戴罪之身,不可参与朝政。”

    唯独钱龙锡没有劝,因为他在衡量袁崇焕写与不写的后果,依现在皇上对袁崇焕的态度,即使写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而袁崇焕心里也想到这一层:皇上,你可能不明白自己所想,但臣已看清你的心思,祖大寿叛逃,臣若不写信劝降,得受罚,若祖大寿因臣写了信而返京,臣更得受罚。

    几十次言语轰炸都没劝动袁崇焕,众臣们终于领略到了袁崇焕那倔强地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性子。温体仁想:这样不行,一定要让他写,否则我的大事难成。

    于是温体仁再度蹲下对角落里的袁崇焕说:“袁大人,你若写信规劝祖大寿将军返京,保卫紫禁城,是功劳一件。皇上会念及此事将功抵过,放你出去。你想想,只要能出去,战死沙场总比死在狱中好啊。”

    这句话撼动了袁崇焕:是的,死在哪里都比死在狱中好。

    被这四十几人轰炸得头昏脑涨的袁崇焕终于执笔写信给祖大寿:

    大寿,见信如吾。吾于狱中惊闻尔率军叛逃,痛惜哉!回望尔与关宁铁骑效力于大明,驻守边关十几载,挥刀斩敌难以计数,名望、功勋皆为楷模。而今尔等因崇焕入狱叛逃,岂不将尔等半生心愿付之一炬?亦使崇焕难以自拔。陛下负吾等一众将士,吾等不可负脚下厚土,天下苍生,不可负大明江山。今崇焕遵陛下之令,亦遵崇焕心中所愿,致信一封,盼尔能迷途知返,率关宁铁骑续为大明挥刀拔剑,彻除京师之危。崇焕字,崇祯二年十二月。

    温体仁似笑非笑:袁崇焕,你离免职,罢黜,流放又近了一步。

    祖大寿率领的一万五千关宁铁骑还未到达宁远,刚到宁远附近的觉华岛,就收到八百里加急的袁崇焕来信。祖大寿将袁崇焕的信念给诸位骑兵听,各位铮铮铁骨男儿都落泪了:没想到他们尊敬的袁督师会落得如此悲催的下场,还一心为关宁铁骑着想,为大明着想。

    祖大寿对各位士兵们说:“各位将士们,袁督师在狱中都能胸怀大度,忧国忧民,为大明百姓着想。我们为了袁督师能够出狱,返京去吧。这样皇上会念及他的功劳,放他一马。”

    “返回北京,救袁督师!”

    文华殿中,崇祯帝得到的消息是:“皇上,大喜,祖将军率军返回了。”崇祯帝有那么一点喜悦。

    温体仁趁机道贺:“皇上,臣恭贺您,虽然您下旨让祖大寿返京,但他执迷不悟,而今袁崇焕一封信,就令祖大寿返京。”

    崇祯帝听到温体仁这个“贺”字一点都不感到贺喜,拳头都握起来了。旁边的秉笔太监见崇祯帝如此情景,便呵斥温体仁:“你道什么贺,闭嘴!”

    众臣肃静了,听着崇祯帝无法自控的情绪:“朕下旨给祖大寿加官进爵,令他返京,他却置之不理。而袁崇焕什么都没有,只写了一封信,就能让祖大寿打消造反的念头,归顺朝廷。他袁崇焕的话居然比朕的圣旨还管用?看来袁崇焕确实在辽东有专权擅政,笼络军心,结党营私的嫌疑。”崇祯帝气得咬牙切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