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

第125部分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125部分

小说: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要打仗,平安当然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望远镜。

    不过他还没烧出玻璃来,这副望远镜是用琉璃打磨而成,造价不菲。——毕竟要清透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琉璃,自然是价值千金的。这么贵重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批量制造。实际上平安也只做出来了一个。

    本来是打算守抚宁县的时候用的。结果自己没去那边,反倒是来了信州。在这里平安就不敢随便拿出来用了,毕竟大家的地位都比他高,如果问的话,答还是不答?如果要的话,给还是不给?怎么想都是个麻烦,索性决定留在关键时候再说。

    今天因为开阳要出城,所以平安有备无患,就将望远镜给带上了。等到发现开阳竟然受了伤,自然要时时刻刻关注他的方向,这时候望远镜的用处就很大了。

    平安为了使用这东西,还特意绕了个方向。反正开阳要去的是西边,西戎人和北狄人却停在了南边。正好绕开关注战事的官员和将领们。

    然后他就发现,有一道身影从北边而来,飞驰往开阳所在的方向。平安心系开阳的安危,连忙关注,然后便发现对方的打扮有点儿眼熟,似乎是河北军的装束。

    赵璨来了?平安心头一跳,连忙往北边一看,就看到远远的烟尘四起,正往这边而来。

    即便是用望远镜,也还是要仔细看才能分辨得出来。但平安就是毫无来由的相信,是赵璨来了。这个发现让他又惊又喜,喜的是来了援军,对于信州城来说压力大减。惊的是赵璨离开河北,那边的事情谁来管?

    实际上信州城现在的情况并不好。之前北狄人就在几十里外徘徊,可几次三番商议,大家都不同意出击,为什么?因为就算加上信州军溃败之后回来的那近万人马,信州城里也只有两万多人马。

    而且精锐之前都派出去前往草原了,留下来的这些,不能说是乌合之众,但战力的确是堪忧。守城也就罢了,出战的话却是困难重重。要不是有雄关高城可以据守,说不定信州这些官员,早就已经逃走了。

    之前派了六千人去袭扰北狄人,张将军带了五千人出城,现在城里就剩下一万人,让大家怎么能够不紧张?

    不然巡抚大人也不至于亲自到城墙上来看,实在是这些兵力,一点都损失不起了。而且还要发愁接下来要怎么守住城池,才能让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至于太难看。

    但如果有援军,情况就不一样了。

    平安顾不得心疼望远镜,连忙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巡抚,同时也将望远镜给了他。但虽然平安一口咬定是援军,但巡抚心中却还存有疑虑,万一来的是敌人呢?

    “西戎和北狄能够凑出多少人马?大半都已经在这里了,他们国内也需要有人留守,不会再有援军。”平安十分笃定的道,“倒是咱们,西北的军队虽然都调动得差不多了,但河北那边却还有人,算算时间,他们也该到了。”

    时间紧急,现在并不是犹豫的时候。巡抚知道,若来的果然是援军,那么很有可能会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若是自己再迟疑下去,被对方发现,早作准备的话,却不一定了。

    所以他略略犹豫,便开始下令,让全军整队出城迎战。

    平安跟巡抚嘀嘀咕咕,虽然有人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在意。却没想到,巡抚竟然会直接下达这样的命令!只是平时虽然他说话总是有商有量,但战时的命令却是不容拒绝的。大家心中虽然有许多疑惑,却还是不得不整军出城。

    战事,一触即发!

第105章 胆子越来越大了() 
接下来的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

    因为赵璨派了人去,所以开阳并没有将那六千人带回来,反而是命令他们继续纠缠住北狄人,不让他们逃走了。

    至于城里,平安准备试验一下自己最新鼓捣出来的东西。

    话说信州不愧是军事重城,一应守城器械,十分齐全。有许多都是平安在秦州和抚宁县的时候,都没有见过的。有一种叫做床弩的东西,需要好几个士兵一起操作,射出去的弩/箭又粗又长,据说可以射到一里地外,而且穿透性极强,曾经有过一口气串了五六个人的时候。

    当然,也有一点运气成分,毕竟士兵们虽然是排好队列的,但他们毕竟也会走动,要在一条线上被串起来,也不容易。

    基本上这就是在热武器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跟滚木一样,是守城必备。

    ——滚木就是把一株大树锯下来,削掉枝叶和突出的地方,表面打磨光滑,这样守城的时候从高处往下一扔,就能将那些试图爬上城墙的士兵全都给砸回去,落到地上还能滚一段距离,效果非凡。要是涂上油,就能滚得更远。而且扔下去之后,还能点火,烧起来之后敌人自然就更难突破。

    平安发现这个床弩之后,最近都在研究。他打算将炸弹绑在弩/箭上射出去,算是简易版的冲天炮。

    不过这样一来,炸弹的质量很定就要尽量降到最低——要不然弩/箭带不动或者射不远,就白费了功夫。平安将外表从铁桶换成了竹筒,火药的量也大大减少。射程倒是不成问题了,但爆炸所产生的杀伤力却也随之降低。

    最后平安不得不在火药里掺了碎铁片和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烟雾的材料。

    所以城头上一开火,弩/箭发射出去之后,西戎和北狄人就乱了套。骑兵座下的战马受惊,根本驾驭不住,四处乱撞。被骑兵这么一冲,其他队伍也跟着乱了。再加上又有烟雾弥漫,看不清周围的情况,虽然将领们一直在努力整队,但收效甚微。还有些将领本身就受到了牵连,正努力控制自己的战马,根本无暇分/身。

    草原人骁勇善战,大部分表现在骑兵冲锋上。绝大多数时候,只要让几百骑的骑兵在战争里冲几个来回,步兵基本上就溃散了。

    现在对方的骑兵被废掉,大楚这边自然是顺势冲营,将他们的阵势彻底打乱,然后步兵围上去近身作战。拼体力的话,出身西北地区的士兵们,可不会比草原人差。

    而那一边,涿州军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似的,在赶来的途中便变换了阵势,与信州军一起,形成隐隐合围之势。

    联军首领终于稳住自己的队伍时,合围之势已成,唯有东边还有小小的缝隙。这时候要跟大楚人硬拼,是不智之举。草原人的特质就是来去如风,打不过自然要立刻撤退。所以收拢了一部分人手之后,他们便朝着东方冲击。

    结果两边的人似乎根本没看到他们似的,轻易就冲出来了。

    劫后余生的惊慌让这些人来不及多想,便狼狈的往前逃窜。

    但狂奔了一会儿,西戎人的首领心中忽然生出不妙的预感。再转回头去,便见身后刚刚冲出来的那个漏洞,早就消失了!

    大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将他们包围住,故意露出了那个破绽!

    “有诈!”他睁大了眼睛,举起手中的刀,高声喊道。这时候他们已经冲到了一处小山坡下,话音未落,转过山坡,便看见前方旌旗招展,军队整肃。最前面的一方大旗上,金线绣了一个明黄色的“赵”字。

    赵璨正骑在马上,静静的看着他们。

    ……

    战争结束了。

    平安从始至终都站在城头上,静静的凝视着下方的战场。到最后大楚彻底占据上风,几乎是几个人一起追着一个草原士兵砍杀。

    一开始的时候平安面对这种场面,还十分不习惯。刚刚出抚宁县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敢杀人。——说得再多,但骨子里毕竟是个守法的现代人,生在和平年代,连鸡鸭鱼都是取时常买别人杀好的,何况是人?

    然而这一路走来,亲眼看到那些被劫掠一空的村子,无辜被杀的老人和小孩……平安的心也渐渐冷了下来。草原人在大楚境内肆无忌惮,如果不能把他们都消灭掉,就会永远都是大楚的隐患。

    到现在,亲身经历了两场大战,平安竟然已经有些习惯这种环境了。人的适应能力真是可怕。

    不过,既然已经占了上风,还杀什么人?这么多俘虏,留着用处多大啊!

    平安回过神来,立刻去找西北巡抚求情,“大人,这些俘虏杀了多浪费?”

    “嗯?”巡抚有些惊讶的看着平安。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俘虏抓住了,要么就是回京之后,午门献俘,当着百姓们的面儿咔嚓了事。要么就是两族之间仇恨没有那么大,或者朝廷要故意做出某些姿态,那就会划出一块地盘,给这些外族人居住,希望能够用“王化”感化他们。最后才是把这些人放还。

    但是吧,这些外族人本来就桀骜,安排好住处之后,还往往会跟当地人发生冲突,很难管理。偶尔甚至还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细作和内应,让人烦不胜烦。而放还,那不是纵虎归山,让他们明年又来劫掠大楚么?所以大家更倾向于杀了了事。反正不是自己人,杀了就杀了。

    平安痛心疾首,“大人,这些俘虏都是青壮年,能做多少事?朝廷每年对百姓征徭役,修河堤修路,若是用这些俘虏来做,能节省多少人力啊!”

    做苦力的职位那么多,他正愁没有人来干活儿呢!怎么能够这样浪费资源?

    巡抚听得目瞪口呆,“可……”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朝廷推行仁政,若是这样对待俘虏,朝中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和御史们又有话说了。

    朝廷对待四夷向来都是以安抚为主,不听话就打,打完了还要展示朝廷的仁慈,只要对方臣服就可以了。这种“虐待俘虏”的事情,听上去可不大妙。

    平安道,“没什么可不可的,大人你想,这些事咱们大楚的百姓做得,为何外族的俘虏做不得?”

    有道理!巡抚大人被他说服了,决定暂时先把人都抓起来再说。

    不过话也要说在前头,“平安你总有惊人之语,这件事,还要你回宫之后,帮忙向陛下回禀。”他是不能开这个口的,开了这个口,在朝中的名声就坏掉了。这位巡抚大人今年才五十多岁,可不想自己的仕宦之途就到这里结束。

    平安不甚在意的道,“自然。大人放心吧,若是你不方便处置这些人,就交给我好了。”

    简直是养着一群不要工资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啊!

    城下的战事结束了之后,军队并没有立刻回来。——或者说涿州军和赵璨的联军没有进城,而是直奔北狄人所在的方向,打算一鼓作气将这些人也灭了。免得被北狄发现了端倪,溜之大吉。

    这些都是战争的生力军,消灭一分就是为大楚增加了一分安全保障,绝对不能留情!

    不过赵璨本人并没有前往,将事情交给下面的将领,便领着十几个亲兵,打马往城里而来。

    平安站在城墙上看着他。

    这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即便是一边倒的战事,要结束也要几个时辰的时间。天色微暝,但平安透过望远镜,还是能够十分清晰的看清楚站在马上的赵璨。

    他的脸色非常严肃。有一个瞬间,赵璨甚至抬起头朝这里看了一眼,吓得平安心跳加速,也不知道他看到了自己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这会儿平安已经没有了最初知道赵璨过来时那种喜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