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敦煌天机 >

第5部分

敦煌天机-第5部分

小说: 敦煌天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个女孩子,能将数种武学糅合得不着痕迹,至少要经过十五年左右的苦练才能有所成就。

    看她年龄,不过二十出头,向前推算,她竟然是从小就练武,直到现在还勤练不辍。

    “快来帮忙!”顾倾城低呼。

    我没有显露武功,而是大步走过去。

    “帮我把她放平!”顾倾城疾声吩咐。

    地上太凉,这位明小姐的体质不强,如果就地躺下的话,恐怕凉毒入侵,又要滋生其它病症。我一念及此,马上反手脱下外套,里子向下,面子向上,平铺在地上。

    “好!”顾倾城赞了一声,扶着明小姐的肩背,让她平躺在衣服上。接着,她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扁平金属盒子,弹开盒盖,取出一支一次性的注射器来。

    明小姐的眼睛已经闭上,冗长漆黑的睫毛向下覆盖,在脸上形成了两片小小的阴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赞颂古代四大美人的绝妙好词,此时此刻,用在明小姐身上,却也绝不为过。

    我是绝对不轻浮、不轻薄的人,见到明小姐此刻的娇弱模样,心里也不由自主地荡了一荡。

    顾倾城深吸了一口气,右手握着注射器,左手轻拂明小姐颈后的乱发,右手一落,注射器刺在明小姐的大椎穴上。

    按照人体脉络原理,按压、揉搓大椎穴能够令患者心静、气顺、止烦、去躁。从来没有一本医学书上提到过“大椎穴”可以注射液体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顾倾城这样做,毫无道理。

    正因如此,我轻轻“咦”了一声。

    我立刻意识到,正是这种无意中的表现,暴露了自己懂得武学、医学的真相。

    “明小姐身患怪疾,必须以怪方医治。抱歉,我应该提前说自己要干什么,大家就有默契了。”顾倾城解释。

    她的观察能力十分锐利,头脑反应速度、语言逻辑安排也是非常迅速,所以我脑中刚刚出现疑点,她就已经开口解答,如同身怀“读心术”的高手一样。

    “是啊,我只是……到底是什么怪病,必须这样治疗?”我含混遮掩自己的失态。

    “不知道,但东南亚第一杏林圣手草菩萨给的方,想必是一定能对症下药的了。”顾倾城回答。

    亚洲人没有不知道草菩萨的,而“东南亚第一杏林圣手”是草菩萨的自谦称呼。公平来讲,他在医学方面的地位极其崇高,比得上昔日的孙思邈、李时珍等等医学至圣,即便是称为“全球第一杏林圣手”也不过誉。

    既然是草菩萨给的药,我无话可说,而明小姐也一定有惊无险。

    我抬头看那幅画,忽然怔住。

    画中仍然是我画的那个反弹琵琶的舞姬,画了那么久,我只要看到她的轮廓中的几笔,就能确定其身份。过去,她是画中人,现在,她却变成了“人”。没错,她的身体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凹凸玲珑,生动起伏,似乎揭去这张画纸,就能露出一个活生生的歌舞美人来。

    换句话说,我只画了她的轮廓,而明小姐却又赋予她灵魂,让她脱胎换骨,跃然纸上。

    “这是什么画术?竟然神乎其神到这种地步?”我喃喃低语。

    “明小姐是——”

    我立刻举手,打断顾倾城的解释:“不要说话,不要说话,我想到了一些事——”

    我的的确确想到了一些事,某些遥远的记忆正因为这幅画而活跃起来,总是模糊的画面已经变得清晰。

    首先,我看到了起舞的人,耳边听到琵琶弹拨之声,鼻子里也闻到了淡雅的檀香气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我感受到了渴望已久的温暖。是的,我是在某个人温暖的怀中,被搂抱着,被宠爱着,身心愉悦,无忧无惧。

    “那一定是……母亲,那一定是我的母亲……只有母亲,才能给我这种温暖。我是孤儿,可即使是孤儿,最初也是有母亲的……”恍惚之间,我向上伸手,只有那样,才能触摸抱着我的那个人的脸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啊是啊,不能突破幻影,又到何处去见真实观想?”抱着我的人轻轻喟叹着。

    她的声音美极了,也柔软极了,让我想到春夜里倏忽开放、猝然长眠的优昙香花。

    我此刻恨不得化身为高保真录音机,将这个声音永远地保留下来。

    “云家的根不能断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断了。我一定遵从你的嘱托,让孩子们活着,必须清醒地活着,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活,让他们知道云家的人血脉里流淌着的是……”

    我听不清后面的话,因为抱着我的人正一大口鲜血喷将出来,根本无法再说一个字。

    空气中满是血腥气,血丝随风飘落,我的额头也感觉到了一阵阵微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铁骑突出,古曲铮铮,反反复复,刀枪齐鸣。那画中,是我大宋千里河山,正统汉室之血脉……云家这杆大旗倒了,前王遗训也就全完了。孩子,我要你一直记住,云家大旗不能倒,不能倒……”又一口血喷出来,抱着我的人倒下,我也被摔出好远。

    我仰面看,恍惚中,一面高大白墙之上横覆着一张连绵不绝的长画。以我现在的见识,只瞥一眼,就知道那是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反映市井生活的天下第一长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反反得正,复化为奇。一切都要向画中寻,画里乾坤千里,人世更迭百代。孩子,记住,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要让云家的大旗倒了……”那个声音微弱飘忽,奄奄一息。

    我的鼻子突然一酸,迫得仰面向上,才不致于当场涕泪横流。

    “龙先生,你没事吧?”顾倾城低声问。

    我站起身,后退三步,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慢慢恢复正常。

    那位明小姐躺在我的衣服上,胸口起伏变得十分平缓,看起来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我没事。”我回答。

    记忆汹涌,如大海下隐藏着的波涛,时不时就要卷上来,让我的心反复遭受重锤猛轰。更可怕的是,记忆都是碎片,无法有秩序地连缀起来,给我一个明确的提示。

    “你脸色很差,要不,我们扶着明小姐出去,晒晒太阳应该会好很多。”顾倾城建议。

    她先在明小姐上唇人中穴的位置按压了四五次,然后才扶着明小姐站起来。

    “能走吗明小姐?洞窟里空气闷,我们出去透透气?”她问。

    明小姐*了一声,头枕着顾倾城的肩,昏昏沉沉地闭上了眼。

    当下,我们一左一右搀扶着明小姐向外走,暂时把画架丢下。

    “哦,龙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你的绘画工作。如果需要补偿,请尽管提。”顾倾城满脸歉意地说。

    我摇摇头,没有针对这一话题发表任何意见。

    其他画师到莫高窟来画画,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时间跟金钱直接挂钩,所以对于游客们的任何要求,都会以金钱结算。比如跟游客拍照、给游客画像、带游客参观、给游客讲解等等,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都是有偿服务。

    我则不然,来画反弹琵琶图只是一种理清思路、寻找记忆的方式。如果只是为了钱,留在港岛江湖帮雷动天的忙,日进斗金也不是问题。

    出了洞窟,艳阳当头,顾倾城立刻从口袋里取出一把折叠伞,嗒的一声撑开,替明小姐遮在头上。

    她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一种从容不迫、准备充分、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的淡定风范,仿佛任何问题都在意料之中,早就未雨绸缪,准备好了一切应对之策。

    明小姐睁开眼,顾倾城立刻取出水壶递过去。

    “我怎么了?又晕倒了吗?”明小姐问。

    顾倾城微笑着回答:“洞窟里空气不流通,正常人都觉得憋闷,更何况你。我上次就说了,你得多多注意饮食健康,把体重先提上来,才能持续调养身体,改掉头晕的老毛病。”

    明小姐离开了顾倾城的肩,努力站直,小口地喝水。

    一个举着小红旗的中年导游跑过来,刚刚张口,想要斥责顾、明二位擅离队伍,便被顾倾城轻轻嘘了一声,及时阻止。

    “别说话,你要说的,我都知道。下不为例,可以吗?”顾倾城笑着向前,右手一送,一张红色钞票便落在了导游空着的手上。

    导游立刻闭嘴,手腕一翻,钞票装进口袋,随即笑逐颜开:“当然可以,当然可以。我的意思是说,莫高窟里每一窟壁画都是有来历的,单单是走马观花地看,看不出什么门道。如果由我来担任解说,两位会不虚此行。”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道理在天下任何华人区都行得通。

    “有龙先生替我们解说,已经足够好了,不敢有劳。”顾倾城彬彬有礼地说。

    那导游横了我一眼,鼻子冷哼了一声,鄙夷之色,溢于言表。

    每次画家担任游客解说的时候,都会遭遇导游们的白眼,因为这样做会抢走了他们的外快收入。

第6章 金山银海翡翠宫(1)() 
我淡淡地转过头,环顾莫高窟前的广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实施,敦煌、莫高窟越来越受到游客、商贾的重视,到这边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至少是三年前的十倍以上,为敦煌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无比巨大的动力。

    就在此刻,广场上停着的十几辆旅行大巴上,都挂着“一带一路商务参观访问团”的牌子,而广场四周的彩旗上,也写满了“一带一路、利国利民、发展敦煌、功在千秋”这样的鲜明标语。

    游客增多,对于古老的莫高窟是一种荣耀,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估的伤害。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游客不自觉,都会损坏壁画或者雕刻,永远无法弥补。

    反弹琵琶舞姬是莫高窟里最出名的壁画之一,可以想象,未来的某一天,这幅壁画也会因人为影响而毁灭,留给后人的,只剩无数复制品。

    “也许到了那时候,我要追寻的,也未见踪影。”每次这样想,我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是烈火如焚。那样一来,我在港岛失去江湖事业,在敦煌也一无所得,该怎样继续自己的人生。

    “小姐,我是专业导游,比起画家们的讲解来,我说的话才能真正反映莫高窟的全貌。而且,我在敦煌干导游十五年了,我爷爷、我爹都是导游,解放前经常给大军阀、外国文物贩子当导游,知道很多莫高窟的秘密,随便提一个,就能让画家们跌破眼镜片,眼珠子掉到地下……”中年导游虽然拿了顾倾城的钱,却并不准备放弃更多外快。

    敦煌当地的导游都是人精,深谙“港客有钱大方”的真理。所以,他才不惜三寸不烂之舌,要说动顾倾城听故事。

    顾倾城微微皱眉:“莫高窟的故事很多,九成以上都被编纂为民间故事,收入地方志中,从书上、网上都能读到。”

    这是实情,甘肃省政府、敦煌市政府对于莫高窟的文化开发始于上世界八十年代,单单是“莫高窟民间传说”这种内容的书籍就出版过二十五种,无论是有影的还是没影的、祖传的还是杜撰的,全都大肆搜罗、排布其中。

    可以这么说,现在如果想找到一个文人们没有涉及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