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辅养成手册 >

第141部分

首辅养成手册-第141部分

小说: 首辅养成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意外的确打断了她的亲事,不然这时候已经要出嫁了。

    陆嘉学看了看她,也不知道她乱跑什么,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要不是他顺手救了她,这时候还真是刀下鬼。

    他本来是想让程琅娶魏宜宁的,结果居然成了罗慎远。

    屋子里张灯结彩,大红绸子就挂在屋檐下。那个沉默看着隔扇外阳光的少女一身的大红吉服,已经偏西的太阳带着淡淡橘色,照着她手腕上的金镯子。华贵而又庄重,唯有新娘子的发髻不太适合她,越发显得她面容清嫩了。

    成亲这么热闹,总是让他想起他当年成亲的时候。

    陆嘉学这一生只成过一次亲。

    其实没有这么大的场面,那个时候他只是个不出众的庶子,手头不宽裕。能置办的都置办了,但是他把她娶进门的时候,却很雀跃和高兴,她肯定是不知道的。揭开盖头的时候她抬起头打量他,他就洋溢不住地微笑。

    现在的他位高权重,拥有了一切东西,财富,权势,地位,能给她任何东西。

    但是那个人却已经不在了。

    陆嘉学沉沉地闭上眼,外面太阳的光快要收拢起来了。

    宜宁觉得这种气氛实在是诡异,也没有进来说话的,天色渐渐黑下来,快要耽误时辰了。

    她朝外走去,想到外面喊个小厮去看看,却听到背后那个人突然开口说:“她也叫宜宁。”

    她的心顿时猛地一跳,连怎么反应都忘了。手抓着门框渐渐的泛白,抓得指甲生疼。

    那种说不清究竟是愤怒还是悲哀的情绪不停地翻腾。陆嘉学经历过这么多的□□和战争,大风大浪,如今他站在权力的顶端肆意别人的生死,居然还记得当年侯府里,他是个普通庶子的时候娶过的妻子。

    为什么要突然提起?

    宜宁让自己的语气尽量的非常平淡:“义父在说什么,我不太明白。”

    陆嘉学只是突然想说而已,也许真的是黑夜太过岑寂,记忆却越发的清晰。费尽辛苦得来人,万般疼爱的人就这么没有了。曾经的愤怒和绝望,恨不得毁灭一切的情绪,现在也不过是傍晚余晖里一句简单而平淡的陈述。

    “你不用明白。”他平淡地说,“现在应该已经差不多了,去把你父亲叫进来吧。”

    宜宁望着傍晚的太阳,她回头看着他。

    浓烈的金光里,屋子里的黑影笼着他的半边侧脸,那个曾经笑容满面的人一脸的严峻冷漠。

    “好。”宜宁答道,随后她就跨出了房门。

    她准备去叫个小厮去请父亲过来,但靠着廊柱,又静了很久。

    直到有个声音淡淡地叫她:“宜宁。”

    宜宁回过头,看到穿着大红吉服的罗慎远从抄手游廊上走过来,他的步子很大,高大的身影镀着夕阳的金光,身后跟着他的是神机营的人。

    宜宁瞬间有些恍惚,这个人的身影和另一个笑容满面的人重叠。但他没有笑,吉服甚至有几分肃杀的味道。

    他背手走到宜宁面前,然后捏住了她的手,打量了她没有大碍,似乎松了口气道:“我叫人送你回东院去。你休息一下就要上花轿了,不要误了吉时。”

    宜宁还关心刚才那些贼人:“三哥,那些人抓到了吗?”

    “抓到了,还在审问。”罗慎远道,“快回去了吧。未成亲之前,你不得见我的。”

    “陆都督送来的嫁妆里面……是人头。”宜宁临走之前跟罗慎远说,“我猜他至少杀了个副指挥使,否则不会把人头运回来。你要告诉父亲一声。”

    “我都知道。”他摸了摸宜宁的头,声音柔和了一些,“你是新娘子,要出嫁了。这些事有人去管的,快回去吧。”

    宜宁听得突然鼻子发酸。这才跟着神机营的人往东院去。

    魏老太太等人见她无事才放下心来。见宜宁的妆有点淡了,又忙叫人给她补了妆。这才戴上了一整套的头面,由全福人定北侯夫人给她插了金簪,正式地着了大状。

    府里又敲锣打鼓的重新热闹起来,前来道贺的宾客只知道是出了点事,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魏凌带着神机营的人把那些人围堵下来,都捆了扔进柴房里。这时候也没有时间去问陆嘉学他究竟杀了谁,这伙人究竟是来干什么的。毕竟已经到了吉时了,魏凌站到了前厅,等着全福人和傧相扶着女儿过来向他辞别。

    宜宁跪下向他和外祖母磕了头,瞧着大家都看她,她抿嘴笑了笑。

    刚才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了,还要启程去府学胡同,否则赶不上拜堂了。

    魏凌目光闪动,上前一步把女儿扶起来,竟不知道要说什么是好。还是魏老太太接过宜宁的手,笑眯眯地说了一些吉祥的话,叫程琅过来背她上花轿。

    宜宁最后回头看,魏凌、魏老太太都在看着她。连赵明珠都站在祖母身边对她微笑。庭哥儿被佟妈妈牵着,看着她的目光不舍又可怜兮兮的。

    他没有母亲没有兄长,从小就孤独得很。赵明珠又不是他的亲姐姐,宜宁照顾了他一年,好不容易有了些依恋,现在她就要出嫁了。

    她嫁出去之后还可以回来,但却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宜宁摸了摸庭哥儿的头,他把头仰得高高的不说话。

    全福人给她盖了盖头。

    宜宁就什么都看不见了。随着红色晃动,她感觉到自己在一片坚实的背上,他步履平稳地背着她。

    轿夫压轿,宜宁抱着宝瓶坐进了花轿里。那个送她进来的人突然轻轻握了她的手,然后放开了。随后轿子被抬了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放松了坐正。

    宜宁记得从玉井胡同到府学胡同要走三个路口,有个路口上的羊肉汤很出名,闻着就知道到哪儿了。

    半个时辰的路不算太久,可能是因为心情忐忑,总觉得非常的漫长。轿子上吊的羊角琉璃灯灯光透进来,一片暗暗的红色。

    好久之后她才听到了一片喧哗声,相对于那边的离别情绪,这边要热闹得多。连唢呐声都要欢快一些,很多人,还有小孩的笑闹声,鞭炮声。她被人扶着,听到全福人指挥她跨马鞍、跨火盆。或者提醒她小心门槛。

    府学胡同的宅院她还没有来过。

    宜宁跨进了正堂,盖头下面什么都看不到。只听到礼生在唱礼,她随着唱礼对拜,起身的时候不小心晃了一下,他立刻就要伸手来扶她,她却自己就站稳了。那人顿了顿,就把手缩了回去。

    宜宁被簇拥着进了洞房里,屋子里应该热热闹闹的都是人。她听到全福人定北侯夫人笑眯眯地说:“新郎官要挑盖头了。”

    有几个夫人太太起哄:“挑盖头,看新娘好不好看!”

    早就见过了,有什么好不好看的,宜宁暗想着。但这时候却又局促了起来,她分明听到外面静了一下,然后喜秤的秤杆伸了进来,盖头就被挑开了。

    她猛的就看到了他,别人都是满脸的笑容。他嘴角微微一抿就算是笑过了,但却盯着她一直看。

    “新娘子好看呀!”几个太太捂着嘴笑说。后面半句就没说了,只是还小了些,恐怕还没有及笄呢。

    这新任工部侍郎娶了个年纪这么小的,有的苦吃。

    宜宁才看到周围的人,林海如站在全福人旁边,还有许久没有见过的罗宜秀和罗宜玉,两人都是妇人打扮了。大伯母陈氏站在罗宜秀身边,还有两个脸生娇美的年轻妇人宜宁没见过,应该是罗怀远和罗山远的妻子。别的太太、夫人们她就更不认识了。

    但这并不影响成亲的热闹,罗慎远缓步走到她身边来站定。由全福人唱喜庆的词撒帐,床上顿时满是桂圆花生等干果,还有一枚铜钱落到了宜宁的衣襟里。就有个太太说:“新娘子日后要管家里的钱呀!”

    这是什么习俗?宜宁有点傻眼,看向罗慎远,他则含笑点头说:“她想管便管吧。”

    虽然他对于宜宁管钱的手段有点怀疑,小时候她连自己嫁妆都懒得管。

    很快有童子端了合卺酒上来。宜宁就被一个穿着遍地金通袖的太太拉起来。

    她看到三哥从大红漆方盘里端起酒,向她伸过来。宜宁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她要和罗慎远和合卺酒了……她把酒端在手里,缠过他的手臂,感觉到他的手臂要比自己粗很多的。宜宁看到他仰头就喝下去了,面不改色。她不会喝酒,饮了一小口就被呛到了,觉得从喉咙辣到肚子里,然后满面通红地咳嗽。

    几个太太笑着来拍她的背,还特地给她倒了薄薄的一层,给罗慎远的却是满的。

    定北侯夫人随后含笑念到,“美禄天赐贺新人,此夜一醉一**。夫妻恩爱同白首,和乐美满共晨昏。”

    宜宁默默地想好一首打油诗啊,她的杯子里还剩一些酒。“这是要喝完的。”男方的全福人笑眯眯地说。

    宜宁听了正要举杯,却一时不注意,被他从手中拿了过去。

    他的酒量很好,喝多少也是面不改色,一饮便完。

    “好了,你不用喝了。”罗慎远把酒杯放在大红漆方盘上。

    她低声道一句谢谢。随后热热闹闹的闹洞房就结束了,太太夫人们都退了出去。

    罗慎远停顿片刻,轻声跟她说:“我一会儿就回来。”

    宜宁点头笑了笑:“你去就是了。”她坐回了床上,看到隔扇被他合拢,高大的身影不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屋子里静静的,龙凤红烛在烧。大红的锦被,绣的是鸳鸯戏水,幔帐垂落在地上,用的是大红提花纹。屋子里新的红木嵌象牙拣妆台上还封着双喜字。

    宜宁看到身上大红的吉服,又想到他结实的手臂,只觉得每一刻的等待都很忐忑。

    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在新婚之夜面对他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137章

    宾客的喧哗声一直没有停,罗慎远成亲,徐渭也过来喝了几杯。

    罗慎远特地去敬了老师一杯酒,徐渭笑眯眯地喝了,跟他说:“你有时间便带着你媳妇来拜访老师,一餐饭总是有的。”

    “自当登门。”罗慎远也笑着喝了酒。

    徐渭没有久留,宾客还没有散的时候就准备要回去了。杨凌被周冯和江春严二人灌了不少酒,这会儿干脆坐着恩师的马车一起回去,徐渭见马车已经渐渐驶离了府学胡同,就问杨凌:“由明,慎远与你是同科进士,如今他已经是官拜三品的侍郎了,你却只是个七品给事中,你怨不怨老师不公?”

    由明是杨凌的字。

    杨凌喝的酒有点上头,脑子发热地说:“这有什么怨的,罗大人是新科状元,我却身列二甲。再者他治理水患的确有一套,什么地方该修堤,什么地方该分流他一清二楚。我对水利可是一窍不通的。”

    徐渭听了就笑,眼睛露出些慈祥:“你当年应试的文章,才华斐然出众。绝不下于慎远。”

    “您喜欢就好。”杨凌笑了笑,“您觉得好,也许主考的礼部尚书谢大人就觉得不好。我杨凌心怀浩荡,倒也没有什么怀才不遇的郁闷。”

    徐渭长长地叹了口气,问起杨凌户部稽查的事,杨凌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付老师。

    等到了杨凌的府邸,马车停下来让他下去了,杨凌跟老师挥了手一溜烟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