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门-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融风险来袭,先倒下和先崩盘的,应该是负债运营的。咱们云岭市有财政节余,也有财政储备,更有各项基金,应该不存在金融风险。”
徐浩东笑了,“不负债运营,不是什么英明决策,而是咱们云岭市特有的商业传统,是传统的力量造就了今天的云岭。”
刘浚如问:“浩东书记,我来云岭工作有一段时间了,但说不负债运营是云岭市特有的商业传统,我还不太了解,你能否给我们说说?”
第0531章 不负债经营()
徐浩东指着陈修杰说:“浚如,这你得请教修杰,我从小在军工厂长大,相对封闭。而修杰是土生土长的云岭人,关于云岭市的商业传统,他比我们更有发言权。修杰,请你给我们上一课吧。”
陈修杰说:“据《云岭市志》记载,在八千年前,咱们云岭市还是汪洋大海。六千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和海涂沉积,慢慢的变成了陆地,直到四千年前,才基本形成了现在的云岭地理地貌。据市志上说,云岭市有人类活动,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朝,已有人类居住。直到明朝初期,云岭市有了一个史书上明确记载的集镇,就是现在的八方镇。”
“所以,云岭市称镇最早的是八方镇,距今已有六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比云岭市区的前身城关镇要早三百七十多年。而八方镇的前身八方村,早在唐朝中期就已存在,所以,现在八方镇名列全国百大古镇之三十三位,宣传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有根据的。至于八方村演变成八方镇的过程,与明朝灭亡有关,明末元初,陆续有人从北方逃难来到云岭并在八方村定居,八方村才逐渐兴旺起来。”
“据记载,八方村原名八汊村,起源于八条河汊汇集村东,在明末元初那段动荡时期,共有七个地方的人逃难到八方村,加上原住民,刚好是八个地方的人汇集,又与八条河汊相对应,所以便改名为八方镇。到了元朝中期,八方镇有住民两千三百余人,这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其中主要有三十七个姓五十三个家族,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其中从事商业的有陈、杨、刘、高、孙、钱、方、袁、周等九个姓十三个家族。”
“从元朝中后期到明朝前期,这九姓十三家将生意做遍了整个东江省以及外省,但渐渐的,不断有家族消失,到了明朝中后期,只剩下了陈、杨、刘、高四姓六家。再到清朝前期,刘高两姓消亡,于洪唐三家兴起,与陈杨并存。大约在清朝中期,杨家唐家末落,只剩下陈于洪三家。再到清末民初,于洪两家末落,陈家三兄弟硕果仅存。上世纪三十年代,陈家老二末落,而陈家老三也跟着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末落,唯有陈家老大,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迁往东南亚。咱们云岭市现在的陈氏贸易集团公司,就是这个陈家老大的后人,历经近三百五十年共十五代传承,依然生机勃勃的存在。”
“后人以及陈家人自己,总结了陈家老大长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当年陈家三老的父亲留下的祖训。主业付七,副业付二,产业付一,赚十出七,赚十留二,赚十耗一。这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就是陈家的商业祖训。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研究,陈氏贸易集团公司至今都还在遵循着这个商业祖训,不但自己坚守,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云岭市的商业文化,是云岭市商业传统形成的关键。”
听到这里,徐浩东问:“修杰,我一直很好奇,你也姓陈,你这个陈跟八方镇的陈氏有关联吗?”
陈修杰笑着说:“还真有关联,可惜我不是陈家老大那一支,我是陈家老三那一支。我们这一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就没有人从商了。从上世纪初开始,我们作为陈家老三的旁支,从家族分离出来后,就弃商从文,也与其他族人渐渐疏远。如果细算起来,陈家三老的父亲为第一代,那现在的陈氏贸易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陈腾就是第十六代,我是第十四代,我只比陈腾大四岁,但他得喊我叔公。不过,可能是家族里流淌的从商血液太浓,商人嘛,情义稍显淡薄,陈氏同族之间来往甚少。据有关部门统计,陈氏家族的后人已超三万,云岭本地上万,外地一万六,海外四千,但这么多来,竟然没搞过一次族人聚会。”
徐浩东说:“这不奇怪,商人重利,情义不能放在首位。这虽然有点说不过去,但这可能也正是陈氏家族长盛不衰的核心原因。”
刘浚如问:“老陈,你刚才说的二十四字商业祖训,你能解释一下吗?”
陈修杰说:“主业付七,副业付二,产业付一,我的理解是经营方向,就是投资或扩大再生产的时候,需要把控的商业原则。主业付七,就是主业的投入占百分之七十;副业付二,就是百分之二十的资金投入多种经营。产业付一,我查过有关资料,这个业字应该指的是工业或实体经济,因为陈氏家族是搞贸易出身的,但后来一直将百分之十的资金投入到工业中去,追求部分商品的自产自销。”
“赚十出七,赚十留二,赚十耗一,我的理解是利润的使用。赚十出七,就是百分之七十用于扩大再生产;赚十留二,就是百分之二十留作储备金;赚十耗一,就是百分之十用于自己的消费。总而言之,这六句话二十四个就一个意思,不负债经营,如果进一步的话,就是经营时留一手,为失败做准备。”
刘浚如点着头说:“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云岭市的企业没有大起大落,既没有一夜暴富,也很少有快速破产的,最大的特点是稳,小步慢走,很有温水煮青蛙的意思。也难怪银行的人说,云岭市的坏帐滞帐很少,因为企业很少有长期贷款的,有的只时临时贷款,因为他们自己都有一定规模的储备资金。”
孔正豪说:“不仅是企业,还有那些个体户和工薪阶层甚至包括农民,绝大部分都有存款。另外的一个特点是,房贷规模和车贷规模很少,买房买车的都喜欢用现金交易。”
陈修杰说:“社会如此,也影响了我们政府的理念。打个比方吧,每年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最关心两个数据,一是财政赤字,二是政府债务。要是有财政赤字或是政府负债,代表们和委员们会说你们政府干得不好,要是赤字稍大或债务过多,代表们和委员们就会骂娘,败家子的称号肯定是跑不了。”
刘浚如说:“不负债经营,安全,但也是保守。不过,从云岭市看,这种经营策略又是正确的。”
徐浩东微笑着说:“浚如,这个问题你回去慢慢研究。现在,咱们说说省财政厅向我们借钱的事,你们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志有什么看法?”
第0532章 年头督 年尾促()
一秒记住【。ln。l】,
徐浩东问起省财政厅借钱的事,三位正副市长都笑了起来。
刘浚如说:“我跟李沛东厅长说,我这个副市长人微言轻,最大的权限是五十万,这还得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陈修杰说:“我是这样说的,我这个常务副市长的权限是一百万,但不仅要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还需要向市常委会通报。”
孔正豪说:“我说,我这个市长的权限是两百万,但需要市政府和市常委会的双重通过。”
徐浩东笑了,“不错,不错,你们不用背锅,也背不了那么大的锅。这锅只能由我来背,李沛东回去,肯定会向尚省长汇报,正好让尚省长死了借钱这份心思。”
孔正豪哎了一声,“可是,你怎么又给李沛东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开发银行借钱呢?”
“哈哈,正豪你太老实了。”徐浩东笑着说:“我总得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吧。开发银行的人个个贼精贼精的,理由冠冕堂皇,只要省政府出面,借十个亿二十个亿都行。你们想想,让省政府用省政府大楼当抵押,这种事谁干得出来呢?”
众人均笑。
“总而言之。”徐浩东说:“你们都要记住,宁愿丢了乌纱帽,这个口子也不能开,否则将会后患无穷。”
孔正豪说:“浩东,这个我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救急不救穷,有钱自己花。”
点了点头,徐浩东说:“好吧,接下来谈谈第四季度的工作安排。”
孔正豪说:“浚如,你先汇报一下你的微经济改革的进展情况。”
刘浚如说:“根据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我们用八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的微型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及无登记个体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一,是将他们全部纳入了管理,并进行了分类分档。二,实现了零收费,同时退还了前三年的管理费,共计七千六百三十余万元。三,我们实行了自我申报制度后,已有三十一万三千余个主动申报,前八个月累计实现税收七点五三个亿。四,根据这三十一万三千余个主动申报的经营户的统计,他们实现的产值已达两百八十二亿,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七……总之,可以说是形势大好,微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全年产值四百亿的目标不在话下。”
徐浩东笑着问:“浚如,你还坚持你的那个减税计划吗?”
刘浚如也笑了,“不坚持了,不坚持了。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政策对头,改善经营环境,不用减税计划的促进,也能保障微型企业和个体户的蓬勃发展。”
徐浩东说:“总结,年底要搞好总结工作,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形成一个制度。”
刘浚如说:“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入收尾和总结。”
徐浩东转向陈修杰问:“修杰,四个重点项目和治污工程的进展如何?”
陈修杰说:“大湾列岛及周边海域开发,计划全年投资两百五十亿元,现已完成投资两百一十二亿元,预计全年投资将超两百八十亿元。荒山绿化项目,计划全年投资一百亿元,现已完成投资六十三亿元,预计全年投资能够按时完成。海滩养殖项目,计划全年投资一百亿元,现已完成投资六十九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不成问题。市中心广场项目,计划全年投资一百二十亿元,现已完成投资一百零一亿元,预计全年投资可达一百三十五亿元。上述四个项目的配套投资,计划全年投资三十亿元,现已完成投资二十五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不成问题。治污工程,计划全年投资六十亿元,现已完成投资四十三点五亿元,预计全年投资将超六十亿元。”
徐浩东点着头说:“年头督,年尾促,快到第四季度了,修杰,你接下来的工业重心,是要督促他们加快速度。”
陈修杰说:“我们准备临时成立五个工作组,对各项目进行督促,组长由各分管副市长兼任,国庆节以后,各工作组就将下派。”
孔正豪说:“我最担心的是治理污染的工作,计划全年投资六十亿元,其中政府投资二十亿,企业自己投资四十亿。政府投资这一块,我一点都不担心,而企业自己投资,相当于让他们自己割肉,说不定会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这是我最担心的。”
刘浚如说:“我也担心这一点,咱们云岭市的环境优于省内其他地区,但治污任务很重,省政府非常重视。我三次去省里开会,两次被尚省长点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