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603部分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603部分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战斗机发动机可靠性的要求上,都是非常高的。al…31f的设计缺陷,对歼十的性能虽然没有造成影响,但对飞行故障率的“贡献”却是不小。

    胡文海对这段历史当然心知肚明,十号工程如果能解决发动机的问题,不用三姨夫当然是最好。

    但问题是放眼国内,似乎并没有解决十号工程发动机的机会。

    等等。

    事情恐怕并非如此。

    宋文骢看了屠基达一眼,踌躇了一番,这才接着说道:“我听说,胡总的手里有一套苏联r…35涡喷发动机的全套技术资料?作为r…29发动机的后续型号,它的性能应该比涡喷15要好一些。”

    胡文海闻言一拍额头,顿时恍然大悟。

    涡喷15的仿制对象,是中国从埃及得到的米格23上的r…29涡喷发动机,逆向测绘得到的设计参数。

    而米格23曾经装配过四款发动机,对应不同的型号。米格23s装备的是r…27,米格23m装备的是r…29,米格23ml装备的是r…35,米格23b装备的则是al…21f,由此可见图曼斯基局的涡喷发动机技术可谓一脉相承,具有非常良好的可替换性。

    仿制r…29的涡喷15发动机既然难产,那么转而仿制拥有全套技术资料的r…35,同样可以代替涡喷15为十号工程提供配套。

    r…35不仅推力比r…29更大,推重比更是达到了7。2的水平,而涡喷15的推重比不过才6。5。不论是性能、可靠性还是可维护性,这款发动机都可以让人满意。实际上从r…35之后,苏联的发动机研发就转向了涡扇技术,也就是说r…35其实可以算是实实在在的末代涡喷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米格23与十号有一点相同,它们都是单发战斗机!

    也就是说,r…35的可靠性是很高的,能够适合单发战斗机的需求。

    宋文骢在十号工程与熊猫项目组的信息交流中,从吴大观口中得知了r…35的消息,这才迫不及待的在亚运会期间找到了帝都来。

    最重要的是,胡文海手里这些r…35的技术资料,可不仅仅只是发动机的设计和工艺资料。

    当年克格勃因为胡文海按分量算价钱的政策,可是废尽了脑筋的挖掘所有与r…35有关的信息。只要与r…35能扯上一点关系,就不管不顾的全都搜罗了出来。

    这份文件,可以说是从最基础的材料到工装夹具,从设计思想到参数计算,从总装工序到软件集成,几乎包揽了与r…35有关的一切信息。

    虽然r…35已经是一款七十年代研发生产,装配的是现在看来战斗力稍显过时的米格23战斗机。但是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还从来没有如此完整的了解过一款涡喷发动机的整个研发过程。

    对于早早就和苏联闹翻的中国来说,航空发动机的自研道路实在是太过曲折。仿制和从某些渠道零星得到的资料,显然不足以让中国航发行业完整的了解涡喷发动机的研发思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胡文海弄到的这批资料,实在是太过宝贵了。

    想到这里,胡文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确实没有想到,当初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弄来给两位吴老进行参考的资料,原来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

    “宋总既然觉得这批资料有用,那就拿去用好了!”胡文海摸着脑袋,嘿然道:“这批资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国内航发发展的,宋总如果能用得上,那就说明我这钱没有白花。我一个私营企业,涡喷发动机本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嘛。十号工程既然有需要,我这就让人将资料复制一份给你们拿走。”

    胡文海说着话的功夫,就举起手来,将宋文骢要说的话堵了回去:“宋总就别提钱的事情了,磕碜我呢是不?”

    听到胡文海的话,宋文骢和刘大响、江和甫两人对视一眼,不由的松了口气。

    胡文海能够这么痛快的答应这个要求,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这批资料原本就保存在吴大观主持的动力研究院手里,实际上是和熊猫项目发动机实验室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动力研究院负责的项目很多,诸如微型涡喷,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还有很多电力技术。像是燃料电池,高压输电,变频器、电力开关和电动机牵引传动等技术,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而航空发动机不过是动力研究院下面的一个研究所,在八十年代技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外界很难得知其内部掌握着什么样的资料。

    幸亏是有了两个项目的合作背景,这才让r…35的资料浮出了水面。

    而正如胡文海所说,对于新科r…35的资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向宋文骢和十号工程开放算得上是物尽其用,何乐而不为。

    然而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胡文海这么大方的决定,宋文骢等人仍然感觉喜不自胜。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可是做好了用真金白银来买的打算,毕竟这批资料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胡文海如此大方的无偿开放,确实是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

    屠基达不失时宜的站了出来,摇头向着宋文骢等人说道:“老宋,你看我早就说过,胡总对咱们军工工作是非常支持的嘛。”

    “我的错,确实是我的错!”宋文骢哭笑不得,点头道:“来之前就听说过胡总的事情,不过到底没有亲自见过,难免有些怀疑……”

    “如今见了面,感觉怎么样?”

    宋文骢不由竖起大拇指来,叹服道:“闻名不如见面,服了!”

    胡文海这个“赛孟尝”的名气,在国内军工行业也算大名鼎鼎。不过这个年代国内思想还是略偏保守,有问题找国家才是正常路线。要求到个人头上,对军工系统难免有些顾虑。

    胡文海的事情大多数人即使听说了,也都只是当成一个都市传说。便是宋文骢的心里,其实也不太相信一个私营企业主会有这么大方的时候。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谁能想到堂堂一个世界首富,赚钱只是次要工作,穿越重生回来的主要工作竟然是“援共”呢?

    胡总的这份主业实在是有些辛苦,既不能大肆宣传,又要让人心领神会,实在是“我也很绝望”啊!

第六百三十四章 系列核心机计划() 
胡文海大方的表态,一时间可谓是皆大欢喜。

    然而对于刘大响和江和甫两人来说,这次拜访却不过是刚刚开始。

    r…35的资料诚然能让十号工程松一口气,然而更大的问题却仍然摆在他们的面前。

    即使涡喷15能够顺利服役,并且换成了仿制r…35,但涡喷本身就已经落后于时代。歼十作为钦定的国产三代机,绝不可能永远甘心使用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涡扇的太行发动机,才是它最佳良配。

    然而真要铁了心非太行不娶,恐怕歼十非得少年熬白了头不可。

    怎么能让太行这个怕生的大家闺秀早点从楼梯上下来,才是两人这次来拜访胡文海的真正用意。

    说起来,还是要把事情算到胡文海的头上。

    从f…14到苏27的入华,算是彻底把空军的胃口给养刁了。为了给未来量产的熊猫战斗机腾出空间,空军停止了歼八的改进,放弃了已经进入尾声的枭龙,甚至连超七项目都受到了影响。对于打靶一样在安南被虐菜了的米格23,空军在认识到二代与三代两者之间的差距之后,甚至对二代机的信任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再多的二代机在三代机面前,现在看来都不足以形成优势。既然如此,那还发展什么二代机?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三代机的发展上才是正确的选择。

    有着这样的想法,涡喷发动机的发展自然就受到了忽视,谁让涡扇发动机才是三代机的标配呢?

    原本在搞涡喷13b改进的江和甫,624所在八爷下架之后,根据国内发动机跟着飞机走的惯例,自然是没有必要再搞下去了。

    于是在这番阴差阳错之下,江和甫提前两年搞起了先进中推的预研工作。

    如今二代机全面下马,三代机的航发除了tf41这款老货,就是al…31f的毛子货。国内唯一的涡扇项目,就剩下了太行这一棵独苗。

    搞了两年先进涡扇中推的预研之后,中推项目又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局面。

    简单来说,就是目前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行业,所有的资源都在向着太行项目集中。

    太行的一发配两型不是开玩笑的,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赌国运之举。

    成了,中国跻身三代发动机生产国的行列。败了,会是什么结果大家都清楚……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行发动机的研发必须成功。

    江和甫在中推核心机研发过程中展现的天赋和能力,就此被上级挖掘了出来。

    参加太行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作为一个选择,摆在了江和甫的面前。根本不需要考虑,他果断的接过了这份重担。在上任伊始,江和甫便提出了一份颇受重视的提议。

    《系列核心机研制派生发展型号》的报告,就此直达天听,引起了航发系统上下的一番剧烈地震。

    一个为十号工程配套的太行已经让606所上下焦头烂额,江和甫竟然上来就想给项目制造更多的麻烦?

    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份报告,其核心思想就是说,太行的核心机不能只配一个太行,而是应该根据太行的核心机派生出更多的发展型号来。不仅要能装机歼十,还得能通过调整外涵道等设计,将它装到其他的战斗机上,甚至将它的大涵道比加力改型装到轰炸机上,无加力型则可以用在运输机上,或者以其核心机开发客机发动机,进而衍生出先进的工业动力燃气轮机来。

    想法自然是好想法,但执行起来未免就让人太过蛋疼了。真要这么搞,首先一点就要求设计师彻底将太行的核心机和高压、外涵道,乃至整个系统全部吃透。

    这对太行那个f101的核心机来说,实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国内真的能把f101给吃透,那也不至于以后会出现发动机上天往外喷零件这种要命的事故了。

    太行最初的想法,本来就是f101的核心机加上al…31f的外涵道,是个在不了解涡扇设计思路下,不求甚解的做法。张恩和只有在ws…10失败之后,才认识到这种做法是走不通的。

    但那已经是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事情了,江和甫在太行可能失败的局面下,临危受命承担起了ws…10a的研发工作。

    但实际上相对于ws…10,ws…10a几乎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了一款涡扇发动机。

    也就是从ws…10a的研发开始,江和甫推进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模式改革。首次遵循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先进部件、核心机、验证机到型号研制”这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开展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这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巨大意义的进步!

    江和甫吸取了太行发动机进展不顺的教训,从头开始将f101和al…31f的核心机设计彻底吃透。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去面对ws…10a的设计,这才有了后来ws…10a装机歼11的成绩。

    然而到那时已经太晚了,ws…10a和ws…10b的服役并没有让中国追上美俄两国的第一梯队。两款发动机的产能问题也始终无法扩张到满足需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