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500部分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500部分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文海笑着安慰冉妮道:“市场上现在打的再热闹,只要咱们这边的工作做好了,翻转局面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静下心来工作,摩托罗拉这点小伎俩,对我们来说不够成干扰。”

    冉妮闻言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沉下心来继续工作。

    在这个不知名的小办公室里,如今只有四个人在顶着炎炎夏日伏案工作。除了冉妮和胡文海,还有丁博士和钟鸣义,他们的工作正处于保密的状态之中。

    就在这貌似与世隔绝的办公室外面,一场风暴正在形成。

    随着大量国产寻呼机的上市,很快质量问题开始频频出现。

    不正常的发热,突然显示出现乱码、甚至是干脆不显示号码,丢传呼和突然死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些是摩托罗拉在七十年代的设计缺陷,有些则是在生产中造成的质量不过关。

    以当前国企的生产环境和管理能力,已经不是胡文海预计的千分、万分之一的不良率。流入市场的国产寻呼机不良率,很可能已经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主要是这些企业,大多没有生产半导体芯片产品的经验。生产中的针脚焊错、漏焊,或者干脆就是电路短路,人手焊接的质量忽高忽低,又缺少自动焊接的设备。

    没有质量管理,但采购的芯片却是实打实的支出,国企体制导致不良产品连被淘汰都不能接受昂贵的半导体芯片如果被人为生产损坏,在如今的外汇使用制度下,简直是犯罪级别的生产事故了。既然如此,把残次品塞进包装箱,让后扔给供销社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反正供销社也是国家经营的,并没有盈利任务。我生产都生产出来了,你总不能不要吧?就这样,瑕疵品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供销社的柜台上面。

    有些年轻人用两年不吃不喝攒下的工资,好不容易买了一个寻呼机。结果不等出门,刚开机就出现了问题。

    转头找供销社理论,认识人的或许就给换一个,不认识的这年月可没有三包政策。

    结果很多人就这么用几年的积蓄,换来了一个什么用也没有的塑料疙瘩。买寻呼机的不是年轻人就是有点级别和路子的中年人,前者吃了亏顿时又闹出了好多事情来。

    供销社的蛮横不用说,这些国企厂家可没有电子计算机公司那样原价回收货物的承诺,当然更不可能给消费者负责。

    很快,社会上关于国产寻呼机的反对声音就越来越多起来。

    这些民间的呼声,很快就出现在了当地的报纸上。然后又有中央级媒体转载,然后再发出评论。

    这时候,临安的一份报纸上突然爆出了两张照片,以及一份社论。

    吴中电子厂的生产车间里,生产零件乱糟糟的摆放的到处都是。一个点焊的工人一边抽烟,一边满不在意的将焊完的电路板,扔到了一个堆满了电路板的箱子里。

    而在车间的墙上,赫然印刷着四个大字:车间重地,严禁吸烟。

    在这幅照片的旁边,则是一个明显由外国人操作的生产车间。车间里面窗明几净,工人都穿着白大褂。自动生产的流水线上,是一个个从机器里吐出来的焊好针脚的电路板。

    工人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流水线上的电路板拿起来,检查上面的焊点是否标准合格。不合格的产品会放到旁边的箱子里,被码摞的整整齐齐。

    光是这两张照片的对比,就太刺激人了。

    社论先是报道了最近在临安发生的多起购物纠纷,原来都是在供销社销售的寻呼机出现了问题。

    出现问题的寻呼机各个品牌都有,并不是只有吴中电子厂的产品。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又拿出了摩托罗拉寻呼机做对比,似乎从来没有人因为在邮电部门购买摩托罗拉寻呼机而遭遇质量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摩托罗拉技术生产的寻呼机,偏偏一个问题多多,另一个却很少出现问题?

    是不是我们的体制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到最后吃亏的都是***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最后文章引出社论的焦点,摩托罗拉公司好心开放寻呼机的生产授权,但是究竟中国企业有没有能力生产寻呼机?

    社论刚一出炉,立刻就被几家中央级媒体引用。紧接着在帝都几位专家站了出来,从各个角度开始论证,电子产品生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有人从国企管理的角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人从厂房环境和硬件的角度分析科普一大篇,还有人从工人素质的角度发人深省的自我批评、自我剖析了一大篇。

    一时之间,一个老话题又甚嚣尘上,国企改革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走?

    在这个主题之下,前一段时间里获得摩托罗拉公司授权的企业纷纷被挖了出来。大量的残次品流入市场,不仅仅是吴中电子厂一家出现质量问题,这显然绝非偶然。

    国企改革的方向倒是没有门路,但是国产寻呼机的名声这次可是真的臭了大街。

    现在谁都知道,国产寻呼机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买到好的、坏的全看人品。正所谓玄不改非、氪不改命,看脸这种事谁敢拿两三千块这么大一笔钱去冒险?

    市场上,国产寻呼机的销量很快就像菊花寻呼机之前的遭遇一样,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摩托罗拉这帮混蛋,他们怎么敢这么干!”

    苏文将手上的报纸是真摔在了地上,甚至还不解恨的狠狠踩了两脚才罢休。

    他发泄完了心中的愤怒,紧接着冒出来的就是无边的恐惧。

    报纸上吴中电子厂的车间和摩托罗拉的生产车间对比,只要想想谁能拿到摩托罗拉的车间照片,这篇文章背后是谁在指使那还用问吗?

    “苏厂长,生气也没有用,还是先好好想想怎么办吧!我们生产的寻呼机,现在供销社根本不要货了。”

    厂里的几个副厂长将苏文围成一圈,话刚说完,办公室的大门就被人给推开了。

    “苏文,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苏文和副厂长们抬起头,吴中市工业局的局长诸位的顶头上司,正挥舞着手上的报纸。

    “咱们吴中好不容易能上了中央的报纸,结果竟然是因为这种事情!苏文,你就是这么干工作的?”

    局长大手在他的办公桌上一拍,横眉怒目:“听说当初新科集团的胡文海同志就提醒过你吧,是你一意孤行要生产摩托罗拉的寻呼机的?还从市里申请了十万美元的外汇,用来购买摩托罗拉的半导体芯片?这笔损失,你打算怎么弥补?”

    “我、我……”

    苏文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想到当天胡文海苦苦相劝,自己却鬼迷心窍一般就是不听。如今落得这个下场,真是怨不得别人。

    “我实在是,悔不当初啊!”

    苏文不由捂脸长叹。

    这一次要收拾他的可不是远在天边的周部长,而是近在咫尺的顶头上司了,这才真叫做是走投无路。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标准() 
“中国寻呼机生产企业完蛋了!”

    吉姆李兴奋的和他的同事们互相击掌庆贺,满脸的得意和骄傲。

    总公司对他的工作非常称赞,摩托罗拉打算将办事处升级为中国分公司,一个副总经理的位置已经内定给了他。

    什么?为什么总经理的位置不是他的?

    因为他是香蕉人啊!既然升级成了中国分公司,那么总经理的位置上必然要坐上一个白人才行最起码,至少也是个黑人。

    至于说一代移民李靖先生,功劳再大,副总经理已经是他的玻璃天花板了。

    话虽如此,但吉姆李对自己的待遇倒是没有什么抱怨。能做个副总经理也很不错了,升级为中国分公司之后,公司规模比办事处会扩大何止一倍?

    上下这么算来,实际上还是赚了不少。

    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早就已经在美国学会了,自己这个香蕉人是没有办法和白人正常竞争的。

    不知道是不是被压迫出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时间久了,吉姆李发现自己竟然渐渐看开了,连抱怨都不再发出。再怎么歧视他,他还是任劳任怨的工作着。

    在国际饭店里租用的办公室,如今已经有人开始收拾东西了。这里的办公场地虽然不小,但毕竟不是专门的办公地点,而是租用的酒店房间。

    公司在清北大学那一片地方找了一个办公楼,正在商量收购意向。只要交易达成,很快他们就要搬过去了。

    但摩托罗拉办事处里职工们今天欢呼的原因,可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办公地点的改善。

    吉姆李接过秘书递过来的酒杯,然后将它高高举起:“各位同事、各位兄弟姐妹们,之前这一段时间里的工作,大家都辛苦了。不过我们的成绩,同样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寻呼机生产企业完蛋了,中国的国产寻呼机名声也已经臭掉了。可以想见,接下来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将在这块土地上横行无阻!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将有签也签不完的合同,意味着拿也拿不完的奖金,意味着接下来十年,各位将衣食无忧!各位,请和你们过去的日子告别吧,我们的好日子马上就到了!”

    “哦哦”

    跟着吉姆李举杯的众人,发出兴奋的欢呼声。在这个办公室里,没人会在意他们的好日子,是要用多少中国人的“坏日子”换回来的。

    成王败寇,这是这些精英们脑袋里天经地义的事情一般,只要自己永远站在胜利者那一边就行了。

    “来,干杯!”

    “干杯!”

    然而不等他们的酒杯碰在一起,会议室的便大门突然被人推开了。年轻的办事处职员满头汗水,挥舞着手里的报纸冲了进来。

    “经理,不好了!”

    报纸被拍在吉姆李的面前,上面是用笔圈出来的一段新闻。像是豆腐块那么大的的一小段文字,标题也简单的很。

    “国家机电部拟颁布对寻呼机的产品标准。”

    标准。

    后世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这话有些偏颇,但也在有些地方很能说明问题。如高通公司,掌握了dma的技术,以其技术优势又控制了dma的标准。挟着这股标准风暴,在全世界收保护费收的不亦乐乎。

    自己并不生产手机,但却无法阻挡它成为手机行业最赚钱的企业之一,这就是标准的魅力。

    而标准是如何来的呢?

    国家标准一般来说,当然是有相关行业的学者、工程师和从业人员共同制定的。但实际上,未来那么多的产品标准,怎么可能一项项的开会讨论如何制定标准。

    一个新产品出现之后,首先有的并不是国家标准,而是企业内部标准。当这家企业的产品影响力逐渐扩大,在行业里形成权威,而产品也被国家纳入标准制定范围。这时候第一版的国家标准,基本上是会参考企业的内部标准制定的。毕竟论起对产品的熟悉,国家工作人员又怎么比得上企业的技术人员呢?

    像高通公司自家的dma标准,便是以这种方式,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的。

    当行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