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江娱乐1978 >

第13部分

香江娱乐1978-第13部分

小说: 香江娱乐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把慕容延宇带来的三万多的稿看完,金镛才放下稿,脸上仍有意犹未尽之意。

    “很不错。”金庸不是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他拙于言辞,所以只给了慕容延宇一个简单的肯定,但对于《诛仙》的喜欢光是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不知道,我写的这本,有没有可能在《明报》连载。”慕容延宇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嗯。。。“金庸没有立即答复,《明报》并不缺好的连载,《明报》副刊有倪况的《卫斯理》连载了十多年,读者稳定,销量一直都很不错,《明报晚报》也有温端安等一批作家的稿件,稿源稳定,一般不是特别精彩的,不会考虑在《明报》上连载的。但这本名为《诛仙》的,真的让他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可以掀起一股的新风潮也不一定,武侠虽然好,可以说近二十年来港台两地都是武侠大行其道的年代,但难免有种审美疲劳的感觉,仙侠的出现,没准还真会给界注入不一样的新鲜血液。

    之前说《明报》上连载的读者稳定,质量也属上乘,一般是不考虑连载新的,因为新,往往读者不稳定,甚至会影响报纸销量的下滑,但如果这部真的很优秀,未尝不可以在副刊上,新开一个专栏,连载这本。

    (请大家多多支持,主角的事业要起步了,推荐票,收藏,越多越好,最后麻烦大家多写点书评,谢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十八章 《明报》的重视() 
“小友,你先坐着等一下。”说着金镛已经拿着稿出了办公室,对于慕容延宇的看重,连称呼也有了改变。

    “延宇,你说查先生会看上你的吗?”陈钰莲握住慕容延宇的手臂紧张又忐忑的问道。

    “应该没问题吧。”照金镛的表情看来,对慕容延宇的还是很看重的。

    “是嘛,那真的太好了,你很快就是大作家了。”陈钰莲俏~脸上的表情有些雀跃,慕容延宇如果能取得成功,比她自己成功还要值得开心。

    没一会金镛先生,就领着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了,向对方介绍道:“就是这位慕容小友,他的这本,让我有种当初看《蜀山剑侠》的感觉,文词优美,条理清晰,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慕容延宇也急忙起身,谦虚道:“查先生,实在是谬赞了,又怎能与还珠楼主的《蜀山》相比,实在是惭愧。”

    陈钰莲也跟着慕容延宇站了起来,一时到说不上话,显得有些拘谨。

    慕容延宇的谦虚赢得了这位刚进门的中年人好感,嘴上也不忘赞道:“年轻人,你不用谦虚,查老哥很少这么夸一个新人的作品,他这么说,你的绝对有可取之处。”

    三人简单交谈了一下,慕容延宇才才知道,面前这位精于世故,言辞敛达的中年人是《明报月刊》的总编胡菊仁。

    金镛心里已经趋向于在《明报》连载《诛仙》了,因为自己不善言辞,即将涉及到的稿费,以及合同,他请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胡菊仁过来和慕容延宇谈,为了表现自己的重视,他并不打算中途离开。

    “延宇,我这样叫你没关系吧,因为你是新人,你的是否受欢迎,也不好说,所以我们把稿费定在千字六十元怎么样,这绝对已经是小有名气作家的价格。”出于金镛对的肯定,胡菊仁给了一个折中的价格,其实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就算千字三十元,也不算过分,所以他觉得自己给的价格其实已经不低了。

    听到千字六十元时,坐在慕容延宇身旁的陈钰莲已经面露欣喜了,自己的工资一个月三千块左右,而对方给出的稿酬是千字六十元,那延宇一个月下来至少也有一万多的稿酬呀,是自己的三倍还多,她已经想劝慕容延宇答应了,但他没开口,自己总不能自作主张吧。

    “查先生,这部读者喜不喜欢,我想您应该比我更有远见,对于一部能大火甚至能提高《明报》销量的来说,千字六十元的价格,实在是不相符。”慕容延宇镇定的说道。

    金镛和胡菊仁对视了一眼,看来这年轻人不好糊弄呀,要是其他人听说在《明报》连载,还是千字六十元,还不高兴的跳起来,上杆子的急着签合同呀。

    “延宇,你看这样行不,千字八十元,这绝对是知名家的水准了,也足以体现《明报》对《诛仙》这部的重视。”其实之前在办公室的时候金庸就和他简单的交流了一下,金庸的底线是千字百元,之前先开出千字六十元,只是一种谈判的惯用方式,当然如果对方答应自然更好,不过显然满足不了对方的胃口,所以胡菊仁又报了另一个价格。

    慕容延宇淡定了笑了笑,也不答话,显然,他对这个价格还是不满意。

    胡菊仁看了一眼金镛,似乎再说,这小子确实不简单了,自己都开到了八十元,仍然不为所动。对方从容不迫的样子,也让他觉得失了先手,一个年轻人居然这么沉的住气。

    “千字一百元,这已经是比知名家还要高出不少的价格了,如果你还是不满意我们也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胡菊仁很想为自己扳回一城,所以直接把话说死,这就是我们最后的报价,你愿意那就签约,如果不愿意那就没有谈的必要了。

    “如果,我没记错,《明报》给倪况开出的价格应该是千字180元吧。”慕容延宇若有所思的说道。

    听慕容延宇这么说,金庸先生的神情也变了一下。

    胡菊仁更是面色不悦,这个后生仔,让他都有种不识抬举的感觉了。

    胡菊仁解释道:“倪况现在能有千字180元的价格,那是十多年的积累,《卫斯理》也是经过了市场考验的,当然如果延宇你的,今后受欢迎的程度能达到《卫斯理》的高度,我们也不介意给你千字180元的稿酬。”最后还给慕容延宇画了一个看得见吃不到的大饼。

    慕容延宇没有答复,但沉默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显然是不同意千字一百元的。

    胡菊仁看了一眼金镛,自己是真的没辙了。

    金镛显然不肯就此放弃,脸上表达的意思,自然是希望自己这位得力助手在努力一下。

    胡菊仁面有苦色,这瓜娃子就是不松口,自己有啥办法,这时他才注意到了,慕容延宇身边一直有一个女伴陪着,看那位女的关心的表情,绝不是一般朋友,精于世故的他似乎看到了突破口。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真的很漂亮,坐在慕容延宇身边到还有着金童玉女的感觉,很般配。

    “这位小姑娘,是延宇的朋友吧,气质很出众。”夸人漂亮,显得轻浮,夸人气质出众总没错吧。

    被外人当着慕容延宇的面夸奖,陈钰莲欣喜的同时,又显得羞涩,看着慕容延宇,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搭话还是不搭话。

    “小姑娘,你应该劝一下延宇,千字百元的价格绝对不低了。”胡菊仁又说道。

    千字六十元陈钰莲就觉得不错了,千字一百元她都想替慕容延宇答应了,脸上的表情其实已经千肯万肯,但他怕慕容延宇不高兴,一直没开口,睁着美丽的双眼,带着询问的意思,看着慕容延宇。

    慕容延宇摇了摇头,还是没打算答应。

    “千字一百元的价格,其他任何一家报纸都不可能高于《明报》的价格。”胡菊仁再加一把火,心里在默念,小姑娘就看你的了。

    这不陈钰莲不淡定了,握着慕容延宇的手都用力了几分,嘴上有些焦急道:“延宇,千字一百元已经很好,我觉得你可以考虑答应。”

    “看来我们不能达成一致,我想《诛仙》是无缘在《明报》连载了。”慕容延宇拍了拍陈钰莲的手说道。

    胡菊仁有些丧气,想不到面前的后生仔这么难说服,不过也没关系,给一个新人开千字100元的价格,他本来就是不赞成的。

    “小友,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不勉强。”说着金庸又看了一眼陈钰莲,说道:“如果我没记错,你应该是在《倚天屠龙记》里面演小昭的陈钰莲小姑娘吧,你演的很不错。”嘴上夸赞对方,他希望面前这小姑娘还能在劝劝慕容延宇。

    被金庸本人夸赞演小昭演的好,这番褒奖绝对是对她演技的肯定了,脸上又是开心又是喜悦,平时看上去冷艳的笑容也变得阳光起来,嘴里说道:“那有,我演的很一般了,之姐演的比我好多了。”没有心计的她,开心的同时,还不忘夸下好友的演技。

    金镛又和慕容延宇寒暄了一番,字里行间虽然惜字如金,但却透露着赞美褒奖之词,《诛仙》不能在明报连载实在是可惜,但并不影响他对慕容延宇这个年轻人的好感。

    出了明报大门,陈钰莲忍不住心里的疑惑问道:“延宇,我觉的《明报》开出的稿酬已经很优厚了,怎么你就不答应呢。”陈钰莲想要他答应《明报》,绝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的为慕容延宇考虑。

    “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慕容延宇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没听明白,翘~起雪白莹润的下巴,陈钰莲不解的看着慕容延宇。

    (多点收藏,多点推荐票,还有就是多点书评,多写点书评,让我知道大家对的看法,也能随时进行改进,还有之前不是说,大家对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有什么看法吗,怎么一条书评也没有?)

第十九章 雪中送炭() 
七十年代绝对是香港报业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港岛,同时拥有近七十家报纸。

    如此多的报纸,自然就代表着强烈的行业竞争,做为行业龙头《明报》的当家人金庸给予了《诛仙》足够的重视,慕容延宇相信能得到金镛先生重视的《诛仙》绝对不会缺报纸连载,现在首要的就是找到一家出价最高的报纸。

    在香港除了《明报》自然是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销量紧随其后,甚至后面两家报纸的销量甚至能偶尔领先《明报》,对于销量位列三甲的报纸,同样是不缺优秀连载的,慕容延宇觉得如果把投到《东方日报》或者《星岛日报》最多也就算锦上添花,给自己的稿酬就算高于《明报》也很有限。

    慕容延宇选择了并不起眼的《天天日报》,这家销量一般,但创业历史悠久的报纸。

    《天天日报》刚换了新东家没多久,报纸销量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维持在两三万上下,基本上只砸钱不盈利,当下他们的首要业务就是提高报纸的销量。

    《天天日报》看来要比《明报》机警的多,慕容延宇刚打听编辑部在那里,就有位年轻人上来问道:“这位先生找我们总编有什么事吗?”

    慕容延宇夸下海口道:“我有办法提高《天天日报》的销量,让《天天日报》的销量位居港岛第一。”

    年轻人叫刘锦荣,是《天天日报》总裁的儿子,港大毕业,来自家报纸实习,一直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绝对不是无所事事的富二代,听到慕容延宇这么说,虽然心里高兴,倒也没有失态,毕竟提高报纸销量,可不是说说而已。

    刘锦荣见慕容延宇一脸自信,似乎不像是那类张口大话的人,有些拿不定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