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专治各种不服-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出不了府。
于是朝中开始有人求见大长公主,打的各式各样招牌还挺冠冕堂皇的。就中贵族女眷也以探病的由头频繁出没。
但,赵平安一律不见。
任对方是多大的官,多富的财主,多“亲近”的关系,也根本踏不进公主府半步。
然后就有谣言了,说大长公主重病不起,只怕不太好了。
可是,偏偏这话才传出不久,赵平安就坐在公主车架上,而且还是夏制的,是能通过雪绢纱看到人影的,前呼后拥,大摇大摆通过御街,进宫探望太皇太后和皇帝亲侄了。
途中,看到街边有个可怜的小乞丐,赵平安还在众目睽睽下露了脸,下车给了小乞丐一点碎银和车上备的点心。不仅善名更盛,还坐实车中是她本人无缝。
再随后,终于有正确的消息流入民间大长公是为国为民,积劳成疾,所以身子有所损亏,搞不好会影响寿岁。好在,她新拜的师父,那位遗有仙方的仙长在东京城,正在给大长公主调理,只不过需要半闭关的形式。
唐太医,是协助仙长用药的。以防仙长以后云游四海去,没人帮大长公主养生。
而且,从今开始,每逢初一,十五,大长公主就会入宫尽孝及朝见皇上以全礼仪,其余时间不外出也不会客。
百姓们听闻此事,很是一番唏嘘,甚至是有点愧疚的,毕竟灭天花以救全城,长了眼睛的都看得见大长公主是如何辛苦付出,不求回报。大家都觉得,大长公主病中还能做到这个地步,再有人苛刚她不露面,简直是不近人情,甚至都不算有人心。为此,就算是商贩过街或者小儿打闹嬉戏,路过大长公主府的时候都不吆喝和大声,免得吵到大长公主闭关养生。
…………66有话要说…………
第二更,还上!
。
284 露露面以示存在()
到这时候,那些高层大佬终于明白,什么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舆论出来了,谁还敢逼大长公主露面?这么明显的逼宫,谁也不敢,至少暂时是谁也不敢明面儿怼上百姓心中的明月光。
如今正是争夺局势的时候,不能失民心呀。
再者,他们只要派人守紧了公主府,连一只苍蝇也不能随意出入,大长公主又要每月露面两次,谅她也没办法搞东搞西,干脆闷在府里更好,相当于鸟儿剪了翅。
与此同时,朝中关于政事堂职位的激烈争夺就没停止过。
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由于赵平安暗中拉偏手,费海费大人终于从中书令变为了门下平章事。归老爷子蹦跶半天做了白功,气病了。
他是真病了。
赵平安却是装病,半月出府一次什么的,是为了她的边镇远行做准备。
她师父有很强大的障眼法,但频繁使用法术不妥。再者,她还需要一个人扮演她,那个人即便是师兄科科,时间太长也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偶尔露露面以示存在就好。那时就算被围观,就算近如田氏和九哥儿、十四哥儿,也不会被看出来的。
万一有什么重大难决的事情,她已经打通皇兄留给她的整条暗线探子,她消息的传递比朝廷还快几分。到时候京城拖着点,她的意见就能准时回来。
当然,因为这世上有意外存在,她的做法还是有风险的。对此,她有心理准备,但这已经是她能想到最好的法子了。
真那么不幸,她的离京被发觉,要么是她有危险,要么是九哥儿、十四哥儿有危险。
那样的话,她宁愿是自己遇险。
京中这边有师父和师兄,她虽修道不久,而且一直在和师父谈论医术,没涉及修行,但她很确信师父至少能保住小九和小十四的命等她回来。
“平安,看来你身体底子是真好,你皇兄,我是说先帝把你养得不错嘛。”看赵平安忙忙碌碌,科科一边吃着葡萄一边说。
“那是,我是越忙越精神。师兄和师父尽管放心,忙归忙,我还要把自己养胖点,只怕边关艰苦,我可能很久吃不到好的了。”赵平安笑。
没错。
对外,她是安静的养病,足不出户。
对内,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比从前抗天花,备战大夏时还要忙几分。
因为她就要上战场了。
她不是跑到那里玩,更不是单纯会情郎。当然,对方在普通意义上也已经算不得她的情郎,而是她要追回的男人。
但她也是肩负使命的,那就是治病救人,尽量减低大江军人的伤亡率,哪怕让多一个人回到家人身边也是好的。
可惜她穿越前只是药者,虽说医药不分家,医学理论她也是懂的,况且有空间这个金手指相助,但毕竟还是缺乏自身的力量,关键时刻使不上力。
所以,她最近恶补中医学,幸好她的师父比是名医还名医的道医,教了她好多简洁又实用,直接就能上手的医术,还有不少野路子。
所以,她也在通过空间补充、学习和观摩现代的医疗手段和技术。尽管没有直接操作经验,但在极端环境下,少不得死马当成活马医。
她还要不断储存药物,改头换面以运出京城,备不时之需。
还要指挥唐太医带着一群医童和医徒们,秘密制造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药……青霉素。
青霉菌除了让植物发霉以外,它释放出的青霉素能瓦解细胞壁中的肽聚糖,让细胞涨破然后死亡,所以对于细菌感染非常有效果。
而在战场上大多数是外伤,如果有了大量的青霉素,就将大大减少战斗减员!
其实,早有野路子的民医用潮湿的谷物制品加上蜘蛛丝擦拭伤口,只是这些野医被人看不起,更不会被主流医疗所认可和承认。
当然那也是不尽科学的,但却提供了医学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赵平安当然知道怎么制造和提炼青霉素,但那需要很先进的仪器,在古代大江国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
人工制造和提取?像某日剧中表现的那样,提取稳定菌株的比率会非常低,想要提纯更是难上加难。就算弄出来了,那一点点东西哪里够用?
她不是救一个人,是要改变整个战场的走势。
所以赵平安一直试图用空间传递,尽量多的储存。
但这些和一场战争相比,也无异于杯水车薪。何况,她还要说明这无超时代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不然就真成妖孽,就算是救人无数也活不成了。
之前的天花,她已经有过一次异常行为了,肯定有人怀疑到现在,会盯着她,抓她把柄。
她不圣母,虽想救人,但也得保住自己。就算她有师父在身边当借口吧,也得有个好的解释才行。
还有,那个情绪不稳定的穆耀,最的都不见人影的花三郎……
本来她一筹莫展来着,哪成想,她找出的勉强可行的法子还是因为花三郎那家伙一次无意中的行为。
数月前穆耀上街归来,不知去搞什么阴谋诡计,却硬说自己给她买好吃的去了。
他买的东西全是普通的玩意儿,贵而无当,看起来漫不经心。但是,其中有个很稀罕的甜瓜,可惜还摔破了。
即便如此,三大宫女和底下的小丫鬟也没舍得吃。因为在当时,那可是难得的水果。可赵平安忙起来忘记这茬,导致那没人碰的甜瓜发霉了。
看到绯儿嫌弃的要丢掉甜瓜,看到瓜上面肉眼可见的蓝绿色青霉菌落,赵平安几乎欣喜若狂,当时把三大宫女吓了一跳,还以为她们家公主受了什么刺激了。
其实是这发霉的瓜提醒了赵平安她在现代大学学过的知识:在二战期间,各国都纷纷研究量产青霉素这件事,确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比如,霉菌样本的最佳提供者就是甜瓜,或者称为蜜瓜,它能大量分泌产黄青霉。
…………66有话要说…………
中秋佳节,祝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圆,幸福甜蜜又美满。
285 坑他没商量()
穆耀绝对想不到,他很随意一个举动启发了赵平安。
她记起读书时的很多原始知识,比如用液体培养以及最初的大型深槽玉米浆液培养。尽管大江国还没有玉米,却可以找到替代物。然后再用某些方法将青霉素制成粉末,就能配出相对纯净的注射液。
这当然比不得现代的药物更纯,更有效,但真的已经是跨时代的贡献了。
其实,技术性的问题虽然很难,但要解决它也是有迹可循的。
赵平安的难题在于:她的公主府虽然经过数月的洗炼,已经不再是原来那千疮百孔的筛子般,有点风吹草动的,整个东京城的人都能立即知道,但是终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奸细。何况,外头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
在府里做些什么还好说,可她即要偷偷摸摸离开,安排了科科冒充她,还要仰仗师父的神奇障眼法掩护,又要秘密做很多药品,再把密库中储存的现代药物改头换面再运走,很难避人耳目的。
幸好她进宫那天无意中在街上看到叶家的原大奶奶包氏荆钗布裙的在街市买东西,立即就有了主意。
她派人捎信给包氏,要见她表亲楼大掌柜一面。
那位长相俊俏,气质温文稳重,做事却干脆果决,拿得起,关键是舍得下,眼界很高的楼清扬,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共同抗疫期间,楼清扬的人品作为也令赵平安很欣赏。
天花大疫情之后,在楼清扬的主持下,楼家不仅全身而退,保住了包氏,连朝廷的赏赐也婉辞了。虽说损失了巨额钱财,但根本却在。而且一介商家却在朝斗中保全了自己还赢得了民间美名,实在是很高妙的手腕。
有心机和心计不怕,总比遇到猪队友要好,只要心不歪就成。
楼大掌柜就是这样的人,而叶良辰则相反。
包氏得了信儿,立即联络她这位了不得的表亲。。。
正巧,楼清扬有要事来到东京城,于是不到半天就清衫布衣的到公主府拜见,还带了些药材,似乎是探病来的。
为了不搞特殊化,让楼清扬被人盯上,赵平安照例是没有亲自接见,只派了口齿伶俐的敏夏去跟他说明情况。
基本意思就是:她需要借楼大掌柜的商路用用。
找工匠做大型深槽,寻找玉米的替代物,再做成浆液,还需要大量能守口如瓶的人工……
或者在不久的以后,青霉素提取和提纯的技术可以公开,但在近阶段,至少暂时是要绝对保密的。
首先,她需要大量事实病例支持她的药物和医疗方法,让人们信服。
第二,她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支持这场战争,不是她没有医者仁心或者残酷无情,但是在战事结束之前,她必须保证军中医疗的优势,这样才能为打赢大夏军出力。
第三,她师父被她要求,在为青霉素的出现寻找中医理论的支持,现在还不完善。
面对这些困难,她愈发觉得被各种势力盯梢的愤懑,简直好像捆上了手脚,根本不能放开手脚做事。
好在,她收拢了几个能人,比如杨计相在财力和物质上的暗中支持;比如负责京城治安的刘指挥时不时肃清公主府周边的秩序,把那些暗桩子赶走一时片刻的,为她争取一点点喘息之机;再比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