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服饰天下 >

第69部分

服饰天下-第69部分

小说: 服饰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楚嘴角扯动出一抹笑容,在风中大声答道:“就在中心区附近,等一下你就可以看到了。”

    陈楚早就计划好将制衣厂从大裕村整体搬迁到上塘镇中心区。

    大裕村只是上塘镇下属的行政村,虽然也有着近五百家制衣厂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过,在获取熟练的制衣工人、物流便捷度等等各个方面,还是不如上塘镇中心工业区!

    比如说,上塘镇制衣工人缝制牛仔裤的造工质量,就比大裕村工人要好一些。

    陈楚现在生产的货物以中低档为主,对工人的缝制手艺没太大要求,但陈楚如果想要生产高档货物,则一定要搬到上塘镇中心附近的工业区。

    当然,将制衣厂搬迁到上塘镇中心区也不是没有坏外。上塘镇中心区的租金肯定比在大裕村要贵一些。前世,陈楚就是考虑到租金因素,所以才一直没有将制衣厂搬出大裕村。

    摩托车从国度转弯进入上塘主干道,大约二分钟后,陈楚带着冯希凡来到一个制衣厂区大门前。

    “我们到了!”陈楚的摩托车转入到厂区时道。

    “这……这就是你们的新厂房?”冯希凡驶入到厂区以后,声带惊喜道。

    这是一个近着主干道的工业园区。

    四周砌成的围墙将厂房和外面隔绝开来,在厂房的前面,有着一个三百多平方米的空地。空地之后,整齐地排列着二排四层高的房屋,看其建筑风格和新旧,可以估算出大概有十年的楼龄。

    “这边是厂房。”陈楚指着接近大马路的一排厂房,道。

    然后,他又指着旁边里面那一排房屋,道:“这边是工人宿舍。我们还是先参观一下工人宿舍吧。”

    沿着楼梯拾阶而上,到达三楼后,陈楚和冯希凡就近进入靠近楼梯口的一间房间。

    天色渐暗,虽然不是在白天,但就在这微暗之线中,冯希凡也可以看出,宿舍的采光、还有空气流通等等各个方面,都比他们现在居住的宿舍要好。就以地面和墙壁为例,陈楚和冯希凡住的平房是水泥地面,而这边宿舍却是瓷砖地板,就连这边宿舍的墙壁也比现住平房要灰白光亮。

    “不错!”冯希凡感叹道:“工人们的住宿环境,比起以往要好得多。”

    以前的工人宿舍,可谓是冬冷夏热。冬天还好一些,南国气温在大陆上是最高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来自岭南以北比较耐寒。但到了夏天,那些平房就像闷炉似的热,吃一顿饭就跟打完一场仗似的全身是汗。

    “我准备设置一些夫妻房。如果是普通工人的话,还是四个人住一间房间,但如果是夫妻可以分到单独一间的房间。”陈楚道:“拆开碌架床,卖一些双人床,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陈楚可是记得很清楚,在他重生前二年,某地大学生曾组织为农民工夫妻免费开房过“七夕”的活动。这件事当时还引起不小的争议,某些人认为农民工这几年工资涨得这么快,大学生为他们开房就是瞎操心。

    但实际上,哪怕到了二零一四年,某些农民工住宿环境依然好不到哪里去。比如说一些制衣厂内,某些住在集体宿舍的工人夫妇,只能拿着一块布把自已床摭住,隔成一小片的秘密空间。某些时候夫妇进行人伦之欢时,极度的不方便。

    现在还是二零零五年,这一种情况就更加严重。起码在十年之后,一些制衣厂老板也已经有意识地改善工人居住条件。而因为工资的大幅度提高,某些夫妇更是直接外出租房改善居住环境。

    “好的,我知道了。”冯希凡点了点头,环顾一下宿舍居住条件,问道:“楚哥,你租下这二幢宿舍楼怕是也花了不少钱吧?有没有计算过给制衣厂增加多少成本呢?”

第114章 重新起航(2)() 
租房成本作为工人福利,可以算入制衣厂支出项中,租房成本增加,必定会增加制衣厂生产成本。

    制衣行业是低端制造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利润率相对也比较低。所以,制衣厂任何一项的支出,都得要精打细算才行。

    “我算过了,分到人头上每位工人的住房成本支出,大约增加三十五块钱。当然,如果是夫妻双人房的话,就更贵一些。”对成本问题,陈楚早就算得极度准确。

    “那还行。”冯希凡点点头,这个成本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走出工人宿舍后,看了一眼并排的那一栋房后,冯希凡又道:“我们去参观一下厂房吧。”

    厂房大楼二楼。

    陈楚拿出锁钥,打开二楼的大门后,在门边按了一下总开关。

    偌大的生产车间内,数十条日光管亮起来。顿时之间,整个厂房在陈楚和冯希凡的眼中,显得一清二楚。

    “不错!”冯希凡出声赞道。

    和当初仓库厂房照明系统和电力系统没有完善不同。这个厂房内除了个别的日光灯残破之外,一切都很完善。

    只要对某些硬件小修小补一下,搞一下卫生,再买一些制衣机器回来,制衣厂就可以开工了。

    “制衣厂一共有四楼,四楼我准备拿来做裁床车间,二三楼做生产车间,一楼做包装车间。”陈楚道:“以后我们自已货物由我们自已生产。”

    开设生产车间自已生产货物,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更好控制货物质量。陈楚已经计算过,自已缝制货物每条裤子可省下差不多一块钱成本,去年陈楚制衣厂生产了差不多三十万条裤子,有自已制衣车间则可以省下接近三十万元的成本。

    而且,没有自已生产车间的制衣厂,对加工厂质量管理始终是“鞭长莫及”。楚歌制衣厂现在有了自已的制衣车间,就可以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货物。

    “我们先回去吧,明天我们就开始搬迁。”陈楚对冯希凡道:“明天我们就有得忙了。”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鞭炮声在大裕村上空彼起此伏地响起来。

    正月初九刚好是黄道吉口,不少制衣厂都选择在这一天开门做生意。

    按既定习俗,制衣厂开门当天,老板在打开大门时一定要放鞭炮,给工人们发利是,寓意制衣厂生意兴隆,事事如意。

    早上七点钟,二辆大货车驶到楚歌制衣厂门口,陈楚早就带着好几位工人在那里等候着。

    虽然楚歌制衣厂还没有开工,但从正月初四起,已经陆陆续续地有工人回到羊城,到今天正月初九,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人报到。现在,这些工人全部被陈楚“拉壮丁”帮助搬迁。

    一天热火朝天的搬迁后,到傍晚时,楚歌制衣厂包装部还有部分工人宿舍已经搬到新厂区。至于工人宿舍另一部分搬迁,会在三天后工人全部报到后进行。

    正月初十,楚歌制衣厂开始在新厂区招工。制衣厂作为劳动密集形的产业,工人的流失率相对也较大(详细情况,可参照同是劳动密集形企业的富士康)。按陈楚估算,每年年初的员工流失率,大约是30%左右。所以说,陈楚制衣厂现有的员工中,有超过二十人会跳槽。

    除了招收包装部的空缺职位外,陈楚还要招聘四个车组,大约一百三十人的普工。

    制衣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是以“组”作为单位的,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车组。每个组的生产工人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间。陈楚制衣厂招收的这一百三十人,可分到四个车组上。在理想情况下,四个车组每天货物的产量,可达到四千五百条。这个数字,比起陈楚制衣厂去年巅峰期产量略小一些。

    除了制衣车间普工外,陈楚还要招收四位车间主管,裁床及办公室人员。

    这些人当中车间主管是最重要的。主管是生产车间的基层管理者,理论上说,车间主管合理的管理人数应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间。超过这个数字,人数太多车间主管就忙不过,容易出现管理漏洞;而低于这个数字,则制衣厂管理层人数过多,人浮于事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位车间主管,对应适合管理一个车组。

    在车间人数急剧扩招后,办公室人员的数目也要相应增加。原本,制衣厂办公室除了陈楚和冯希凡外,还有一位文员和一位跟单。现在,陈楚决定再招二位文员和一位跟单,并将人事管理、财务会计等职能明确分工,分摊给办公室文员。

    当然了,像是裁床还有打版师这样的技术工种也要招人。比如说打版师,陈楚本身虽然也是一位打版师,但制衣厂扩张后事务也随之增多。打版工作陈楚只要把大概方向就行,具体工作还是得由打版师负责。

    楚歌制衣厂新办公室内。

    和仓库厂房办公室相比,新办公室面积大一倍不止。被一层挡板分成两部分,陈楚这个制衣厂老板也有自已单独的办公空间和私密的会客室。

    此时,陈楚办公室内,陈楚正和办公室人员坐到一起商谈招聘事宜。

    当看到陈楚列出的招聘清单时,冯希凡和办公室的文员,刹那间有一种目瞪口呆的感觉。

    “一百七十多人,差不多一百八十人,楚哥,你这步子也迈得太快了吧!?”冯希凡吸了一口凉气,他心里算了一下,楚歌制衣厂的规模,一下子就从七十多人扩张到二百三十人,差不多扩大了两倍!

    “老板,一下子招一百八十人,好像不太容易啊。”那位女文员,也是叫一声苦道。

    “总是有办法招够人的。”陈楚笑道:“现在招收工人有什么难的?”

    陈楚很庆幸制衣厂是在二零零五年时进行扩招的,要是再过三四年想招这么多的工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第115章 重新启航(3)() 
2005年,刚刚好是粤省取消“六不准”政策的第一年(‘六不准’指的是春节后一个月粤省用工单位不准新招外省民工)。不过“六不准”在此前差不多已经名存实亡。陈楚在去年秋冬招工时,就发现工人不像自已想像的那么好招。在那时,陈楚才觉察到2005夏天珠三角的那一场民工荒,早在2004年时就有了预兆。

    对于制衣企业来说,劳动力廉价时代终于走向结束。重生前,陈楚和一些老制衣厂的老板交谈时,对方不无感叹2004年前的“好日子”。

    那个时候,粤省就像一个吸盘一般,吸纳着来自全国的打工者,“东南西北中,发财来粤省”说的就是这种盛况。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让制衣厂有着更高的议价力,在2004年前,工人们的工资不是每一年都可以上涨的,就算是上涨,每年的涨幅基本上都在10%以下。

    但是从2005年开始,制衣厂为了留住工人,开始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就以前世楚歌制衣厂为例,在2009年至2011连续三年的时间,楚歌制衣厂的工资涨幅都超过10%。

    特别是2009年春节后那一次涨薪对制衣行业伤害比较大。制衣厂还没有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订单虽然大幅减少,但因为招不到工人只能被迫涨薪,不少制衣厂因此举步维艰甚至直接倒闭。

    而那一次涨薪的原因也让制衣厂的老板们哭笑不得:因为制衣厂上一年度货物产量减少,工人收入也随之减少,所以工人们过完年后,竟然很迟才到粤省找工作!

    不过,现在是2005年,民工荒还没有发生,年初工人流动性较大,招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