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第6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笠参约旱募笆背烦龈械角煨遥衷诳贫鞯乃捣ㄈ盟醯米约焊袷且惶蹩闪妗�
“或许这只是一次警告,同时也是一次示威。”科恩轻轻用手示意范德维根坐下来,慢慢地继续说道:“他们在战后向大员港提出了战争赔偿的要求,这应该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但还远远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我认为这些海汉人……是在设法找我们的麻烦。”
“找我们的麻烦?”范德维根先是一愣,接着便摇头道:“他们只是才冒出来几年的新兴势力,怎么可能主动和我们东印度公司作对?”
“但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了,不是吗?”科恩深吸了一口气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海汉人在过去的三年中逐步控制了广东沿岸,特别是珠江口水域,他们在那里修筑了港口、炮台和庞大的移民营地,已经事实控制了这些区域内的水上航道。从他们最近的动作来看,很可能是希望把触角伸到福建境内。而如果他们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先解决当地的绊脚石。福建官府已经视其为盟友,唯一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就是十八芝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海汉人在福建的渗透工作做得非常好,远远胜过你叔叔和他的前任。”科恩给予了一个十分不客气的评价:“你们没能争取到的对象,已经被海汉人争取过去了。如果不是福建官府选择了跟海汉人合作,他们也不会出现在当地的战场上参与打击十八芝的军事行动。而态度一向是支持十八芝的我们,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对手。”
“但如果迫使我们参战,他们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结果!”范德维根毕竟年轻气盛,并不会因为这样一次屈辱的失败而感到心灰意冷,科恩的这番话更是激起了他的不甘:“我们东印度公司不管是财力还是兵力,都远远超过这些海汉人,我确信我们一定能在战场上击败他们!”
“年轻人,自信是好事,但也必须要看清现实。”科恩不急不慢地说道:“如果是在巴达维亚附近开战,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击败他们。但这个成功的概率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步下滑,如果是在福建开战,恕我直言,从你所描述的交战状况来判断,我们获胜的机会或许只有两成,说不定还不到两成。”
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力量有七成左右都集中在巴达维亚附近,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远东任何一个王国的军队来攻打这里,荷兰人都有应对的把握。但在自己家门口打仗是一回事,远征海外又是另一回事了,人员的调动、补给的运输、信息的传递,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迟滞都有可能影响到战局,而这些环节中的瑕疵在海外作战中会成倍地放大负面效果,何况对手还是实力不弱的海汉。
“范德维根先生,请回答我,你们在决定出兵之后花了多少时间来做战前准备?包括制定作战计划和筹备物资,调集人马在内。”科恩问道。
“大约十天左右,总督大人。”范德维根不明其意,但还是恭敬地回答道。
“我想你一定亲自参与了这个过程,对吧?”科恩见范德维根连连点头,便接着问道:“那么如果你要组织一次远征三亚的军事行动,那你准备怎么做?你觉得要如何才能战胜对手?”
“三亚?”范德维根面露为难之色:“从大员港到三亚大概需要十天以上的航程,而听说海汉在当地修筑的军港有非常完善的岸防工事,光是大口径岸防炮就有数十门之多,还有长期驻防该港口的武装舰队。如果仅靠大员港的现有船只和兵力,大概是不够的……”
“但海汉人就派出了他们舰队,跨越了遥远的航程来到福建,并且击败了你的舰队。范德维根先生,这就是实力的差距,在你无法伤及对手的时候,对手却可以自由地挥动拳头,对你进行打击。”
范德维根不服气地争辩道:“大员港的条件很有限,或许是做不到,但如果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也很难做到。”科恩摇摇头道:“从巴达维亚到三亚的航程,是大员港到三亚的两倍半,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在出门的时候就必须带上至少两个月的补给,一支庞大舰队两个月所需的补给,你知道有多少吗?”
“我……大概能想象出来……”范德维根再次脸红,他所指挥的行动中,这次在南日岛的作战已经算是参战船只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了。而攻打海汉人的老巢需要一支怎样的规模的舰队,而这样一支舰队的指挥和补给又该如何协调,这的确不是他依靠过去的经验所能推断的。
“范德维根先生,我们并不怕打仗,但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参战的后果和影响,同时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作战目标。”科恩轻轻抬起手臂道:“请扶我到阳台上去。”
范德维根连忙起身走到科恩身边,用力将他搀扶起来,然后慢慢走到了会客厅一侧的阳台上。
总督府建在港口西侧的一处缓坡上,从这里可以看到港口在夕阳下繁忙的景象,进出港的帆船络绎不绝,风声还里隐隐能听到水手们大声喊着口号拉动帆索的声音。
科恩望着远方的港口说道:“十二年前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巴达维亚还仅仅只是一个本地土著修建的小码头,我们的大型商船甚至都没办法直接靠岸。可是看看现在的巴达维亚,我想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会为此感到自豪!”
“是的大人,我也为这个繁荣的港口感到荣光,这全是在您的英明指挥之下所取得的成就。”范德维根不失时机地拍了一记马屁。当然了,他所说的也的确是事实,东印度公司自1602年成立,到1619年科恩出任总督并将公司总部设立在巴达维亚开始,才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巴达维亚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之后,也已经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最为繁华的港口城市,并且作为连接两洋的重要关口,已经隐隐坐实了东西方海上贸易枢纽的位置。
“但最近我与一些曾经去到过三亚的商人们交谈过,那个地方的繁荣程度已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人甚至认为当地的城市建设方面要胜过巴达维亚。”科恩一脸阴郁地说道:“或许这样的说法有夸张的成分在内,但海汉人抵达三亚才几年时间?他们只用了我们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在琼州岛上经营出了一座新城市,并且同时还在对外不断地进行扩张。我听说他们在安南和广东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并且有继续向其他地方拓展的意图。范德维根先生,如果他们今后把眼光放到南方,那么唯一会可能妨碍他们发展的,就是我们东印度公司了。”
“我决不允许这样的状况发生!”范德维根将手握拳放在胸前,情绪激动地说道:“总督大人,我将誓死捍卫公司的利益!”
“你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但你的军事才能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科恩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面前这个高大的年轻人的肩头:“你暂时留在巴达维亚,或许之后公司会需要你的效力。”
“我很乐意为董事会效劳!”范德维根立刻应道,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看科恩的语气这么和蔼,很显然是不会再去追究福建战事失利的责任了。
果然科恩接着便说道:“福建的事情,即便你们当时没有选择出兵,我想海汉人也迟早会用另外的方式来找你们的麻烦。发生武装冲突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暴露出来或许还为时不晚。如果你的叔叔还没有老糊涂的话,我想他现在应该开始加强大员港的城防建设了。”
范德维根应道:“英明的总督大人,正如您所想的那样,在我离开大员港的时候,汉斯叔叔已经临时增召了一千名劳力,加紧修筑热兰遮城的城墙。根据他的推算,我们有希望能够将首期工程的完工时间从明年提前到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了这个工程之后,热兰遮城的防御能力也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到时候就算有外地来攻,我们也能在一定时间内实现自保。”
“但愿如此。我有些累了,你先退下吧。”科恩挥挥手,示意范德维根可以离开了。
第665章 敌意()
在与范德维根交谈之后,科恩心中因为大员战败消息所生出的怒火也逐渐平息下来。复制网址访问 ∽↗,x。从现在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场战斗并不是偶然爆发的武装冲突,对手其实是早有预谋并作了充分的准备,尽管荷兰帆船一向都不怵海战,但大员港派出的这支武装船队在交战中的确是因为准备不足而吃了大亏。
很显然对手也并没有打算对己方赶尽杀绝,所以他们放跑了船队的旗舰,让范德维根得以有机会脱离战场。只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科恩还未能完全领会,他只是隐隐觉得对手的目的并不单纯,不仅仅只是宣扬武力而已。而海汉在福建一战中所表现出的可怕实力,也再次引起了科恩对这支新兴势力的重视,他发现过去的几年当中,东印度公司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了维持东北亚的贸易体系上,而忽视了潜在竞争对手的悄悄崛起。
在第二天举行的听证会上,公司的高层人员听取了范德维根关于福建之战的叙述,而这又再一次引起了董事们的激烈争辩。董事们再一次分裂为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持己见争得不可开交,只是争论焦点从前次的纳土纳岛,转换到了遥远的大明福建。
不过这次主战派的声音明显要比前次小了许多,毕竟福建距离巴达维亚太过遥远,只要是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能想到远征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多么惊人,何况对手已经不是七年前那支战斗力偏弱的福建明军,他们不但更新了装备和人员,而且身后还多出了海汉这个不可忽视的强力外援。
根据范德维根所出示的资料,福建明军特别是水师部队,在过去的三年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装备更新和人员调整。一大批接受过海汉特训的青年军官开始出现在指挥岗位上,其中有不少人都和现任的福建总兵许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将这支更换过新鲜血液的明军视作许心素的私人军队。这些青年军官的共同特点除了都会对许心素私人效忠之外,就是对海汉军事体制和装备的推崇。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过去三年中,每年由海汉向福建明军出售的步枪都在千支以上,且去年开始交易内容已经由最初的火绳枪升级为了性能更为先进的燧发枪。而福建明军每年购入各种口径的火炮,更是多达五十门以上,十八芝过,就几乎全部换装了海汉提供的制式武器,这也直接导致了十八芝在过去三年中几乎没有取得过一场像样的大胜,攻占中左所的作战目标也是一直都未能实现。
除此之外,从去年开始海汉已经在向福建水师提供新式战船,虽然目前已经开始服役的数量并不多,但很显然这种势头不会停下来,在许心素用大量白银换来的军事援助作用之下,福建明军的实力还会逐年上升,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威胁到大员港的荷兰殖民地以及东印度公司在东北亚地区各条航线的安全。
“福建官府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来装备军队?据我所知,大明帝国的军费开支都是来自他们的兵部,而这个帝国在最近几年正在为北方的敌人感到焦头烂额,他们甚至加大了南方地区的赋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