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大概是不容他拒绝的。
詹贵并不打算尝试去拒绝对方,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他实在难以预料,这种风险还是不要随便乱试比较好。他想了想才应道:“若郝主任已经有了万全之策。那小人愿意配合。”
郝万清赞赏道:“很好,那接下来还会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回答,配合我们做一些调查工作,不会耽误你太长的时间。”
“好说,好说。”詹贵连忙很客气地应道。
郝万清叫了手下人进来,将詹贵请去了另一间房中,开始对他一边询问一边写下记录。问题基本都是以南洋的各处商港状况为主。例如当地的环境情况、物价水平、民间风气、武装力量状况等等,问题问得非常详细,往往一个项目下面至少有二三十个问题需要詹贵作答。詹贵心知这事关系到今后自己的富贵安危,也不敢随意作答搪塞过去,只能一道一道地想清楚之后再作出回答。
詹贵也不知自己答了多少道问题,不过当他感到自己肚子有点饿的时候。便有人送来了午餐,并告知他有半个时辰的进餐和休息时间。
这顿工作餐倒是很丰盛,有鸡有鱼,四菜一汤,而且味道不错,詹贵在三亚待的时间长了,一见便知这是集体食堂的首长特供餐。普通归化民想吃这种套餐可是得花上好几元流通券才行。詹贵吃饭的时候,郝万清也来了一趟,不过他并没有待多久,只是翻看了一下问询记录,跟詹贵寒暄了几句,便又匆匆地离开了。
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问询继续进行,两名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向詹贵询问他所知有关于南洋各商港的一切信息,到后来问得詹贵说话都有点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了。
直到天色都已经开始擦黑的时候,问询才终于宣告结束,坐了大半天的詹贵站起身来,发现自己居然浑身酸疼,想来应该是太过紧张所致。这时候郝万清再次出现,向詹贵的配合表达了谢意,并派车将他原路送回到三亚新城。
安全部办事的效率非常高,詹贵的船行隔天便真的来了十多个人,带队的人向詹贵出示了安全部的证件,以及另一件让詹贵感到意外的东西——海运部造船厂的订金缴纳通知书,上面写明“现已通过商人詹贵购船申请,请于三日内至海汉银行缴纳购船订金,携缴费凭证与此通知书至胜利港造船厂办理购船手续”。
这个意外的惊喜无疑给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惴惴不安的詹贵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他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另外几处造船厂所要求的机关开具证明,这购船通知书便发过来了,很显然能办到这件事的只有海汉安全部的那帮人了。因为昨天郝万清已经很明显地暗示过他,只要答应了给予安全部足够的协助,那么购船的事情就好说——当然如果说他当时拒绝了郝万清的要求,那么购船这件事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那就真不太好说了。
虽然协助海汉安全部到南洋的商港从事情报活动,对詹贵来说有些冒险,但毫无疑问这种冒险所得到的回报也是非常高的,这还什么都没做,海汉人便已经批准了他的购船申请,不难想象如果相关的事情进行得比较顺利,那他肯定可以得到海汉人更多的信赖,以及更多的实际好处。
为了能够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当当,詹贵决定这次得亲自率船队跑一趟才行。另外有很多南洋地区的风土人情、注意事项,他也得先跟这些安全部的人好好沟通一下才行,不然这些人去了之后要是没几天就露出马脚,那到时候倒霉的可不止是他们,詹家船行好不容易在南洋各处商港所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也会因此而大大受损,这种东西可不是拿些许银两就能衡量的了。
詹贵花了三天时间跟这帮人泡在一起,努力将自己在南洋的一切见闻都说给了他们知晓,要不是安全部这边催时间催得比较急,詹贵觉得起码还得再说个三天才行。不过好在从三亚出发到南洋的各处港口也需要一些时日,现在没有讲完的事情,可以留到路上慢慢讲。
“回去吧!过两个月就回来了!”詹贵站在船头,一边朝码头上的家人挥手,一边大声地呼喊着。
尽管一开始可能还有些不情不愿,但詹贵最终还是决定了好好跟海汉情报部门合作,替他们在南洋地区开始布置一张情报大网,为将来的扩张提前作准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二十七张 港区设防()
尽管事实上詹贵已经加入到了海汉情报机关的行动当中,但郝万清并没有将他直接拉进安全部任职的意图。 在安全部的工作范围内,其实远不止一个詹贵在为其服务,像早期的合作伙伴如“福瑞丰”李家,也为情报机关在大陆地区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不过这些外围的合作伙伴在安全部看来,也仅仅只能停留在合作的程度而已,离完全的信任还尚有距离。除非他们有朝一日放弃大明的国籍加入海汉归化籍,否则就不可能进入到海汉的安全情报机关中任职。
送走了詹贵的船队之后,郝万清马不停蹄地开始处理另一件麻烦事。根据驻广办所传回的消息,广州锦衣卫已有数人南渡琼州,何夕怀疑这批人是打算要潜入到三亚地区活动,要求郝万清在三亚这边尽快查找踪迹,慎重处理。
大明锦衣卫与其他官方机构有所不同,并不会直接听命于两广总督,而是由南京的南镇抚司统一指挥。因此海汉虽然跟广东这边的各级官府相处得还算比较融洽,但仍然无法影响到锦衣卫镇抚司一级的衙门,而这两年海汉在南部沿海地区的名声越来越大,多少也引起了大明情报机构的注意。
事实上从一年前开始,南镇抚司便已经开始搜集关于海汉的情报,但锦衣卫部署在崖州的那位龚总旗早在设立驻崖办之后不久便被何夕成功收买,至于给上面的报告,自然也是按照海汉这边的意思,只挑些不着边的小事情写写,竭力将海汉描绘成一群只会做海贸生意的汉人后裔。而在这位龚总旗的协助之下,相关部门甚至连琼州府城的锦衣卫百户也一并搞定了。
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形象在前期多少还是起到了一些掩饰的作用,至少这位龚总旗在崖州任职期间,锦衣卫方面并没有对胜利港地区采取过任何形式的敌对活动——当然这主要还是白花花的银子起了作用,为了长期收买琼州岛上的这帮锦衣卫,驻崖办可是没少在这上面花钱。以至于去年执委会换届之后还很慎重地讨论过。是不是应该将崖城的这批锦衣卫彻底拔除掉,以便能省下来这笔开支给驻崖办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比如将招募读书人的报酬进一步提高,吸引那些仍持观望态度的大明读书人。
当然后来这个议题还是被安全部门给否决了,原因是目前还不宜彻底切断大明在崖州地区的情报耳目,以免引起官方的注意。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大明派人渗透进控制区的这种可能性。安全部门一直都是常抓不懈。
这次从广州传回来的消息与过去有所不同,何夕在电报中专门指出。这次的命令是直接来自南镇抚司,而且派出的人也是从南京出发,已经超出了驻广办影响力所及的范围。驻广办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已经从南京出发了十多天,根据何夕的判断,锦衣卫的人大概不会特地在广州逗留,而是直接乘船南下琼州。目前驻广办已经开始在李家庄移民站进行布置,加大了对新来移民的盘查力度,尽可能杜绝对方从移民这个渠道潜入的机会。
不过这种努力是否能够起到效果就很难说了。毕竟想让那些仅仅通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的归化民干部们从众多移民中分辨出经过专业训练的情报人员难度太大,那些人既然是打算要秘密潜入,就必然会找最不易曝光身份的方式,而每月为数众多从广州府迁往琼州岛三亚地区的移民无疑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驻广办专管移民事务的沙喜现在就常驻在李家庄,但由于专业人员实在太少,因此这种盘查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真正能起到的效果大概会很有限。
而除了移民之外。另外一种公开进入三亚地区的方法便是从事海上贸易。不管是水手船员,还是海商,想要以类似的身份进入到海汉控制区都不是什么难事,而海汉对于这类型的外来人员最主要的应对方式还是限制活动区域。在三亚地区生活或暂时逗留的非归化籍民众,其活动区域一向都是被限定的,特别是前往田独方向的内陆地区。对于外来者完全就是禁入区——这大概也是外界最为感兴趣的一块神秘区域。
由于并不清楚这次锦衣卫派出的人员数量、具体目的和潜入时间,因此安全部能够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也不是很多。郝万清所能做的,便是向港务、民政、海运、商贸、司法、军委等部门先发出协查通报。当然通报中并没有详细提及可能出现的大明间谍,只是要求各单位在近期配合安全部的行动。
发完协查通报之后,郝万清又叫来了特勤处的人,让他们尽快派人到崖城去,对当地的锦衣卫实施昼夜监视。尽管南京方面派过来的人未必会跟崖城的锦衣卫机构进行联系。但这也不失为一个找出暗桩的办法。海汉去年就已经接管了崖城的防务,常年有两个连的兵力驻守在崖城附近,一旦有什么发现,立刻就能调动民团部队进行处理。南京过来的锦衣卫要是不进崖城也就罢了,如果真进城联系当地的锦衣卫,那大概事情就简单了。
执委会对安全部所采取的措施也给予了足够大的支持力度,让军委专门准备了一个连的民兵在胜利堡待命,临时接受安全部的直接指挥。而警察司也专门组织了精兵强将,协助安全部的行动。
前崖城捕快,现海汉司法部警察司三级警司余震,也是这次参与行动的干将之一。他本身就是公门出身,在进入警察体系之后适应得也非常快,尽管海汉人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大明律》有着诸多不同,但其实很多执法的方式还是一致的。余震就职之后一直表现良好,在三亚新港这边也妥当处理了多起治安事件,几乎没遇到什么波折便顺利提升到了现在的职位。
自从升了警司之后,余震便将家人全部迁到了三亚新城这边,并且给家人也全都申请了归化民籍,铁了心是要跟着海汉人干下去了。对于这种忠诚度较高的归化民干部,执委会是向来都不吝啬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次的协查通报发到司法部这边,任亮选人的时候毫不犹豫就把余震给圈进去了。如果他能够把这件差事给办好。那么在司法部的升迁速度大概也就只有符力这个内部关系户能够与他相比了。
即便任亮没有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明,余震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差事的重要性。他早就知道海汉执委会底下还有一个叫做“安全部”的特权机构,其权限比他这样的公门人员还大得多,抓人甚至都不用出示由司法部签发的逮捕令。不过这个机构非常低调,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跟警察司这边的来往也极少,这次还是余震第一次听说两个部门要联合办案。而自己便是安全部向警察司这边借调的人手之一。
余震就着墙上挂着那面小小的镜子,确认自己的制服已经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