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长明-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不如赵军,大梁已经危在旦夕了,毕仁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不过魏咎却是一点也不担心。
skbshge
第433章 妥协()
邯郸被围了一个月有余,赵军已经是强弩之末,险些有些撑不住了,邯郸城已经岌岌可危了。此时赵毅终于动了,宋军直接抄到齐军的背后,给齐军予以重击,田平急忙撤兵与宋军对抗,双方暂时僵持在那边。而白起详装撤退,回援齐军,让赵军放松警惕。
秦军一撤退,李凌的压力一下子就没了,赵军经过这么长时间消耗,早已疲惫不堪,一个个靠在城墙上面看着底下三军对抗。李凌也没有什么想法出去救宋军,一方面宋军现在气盛,不靠秦齐两军消耗一下,恐怕对赵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是现在的赵军急需休整,秦齐两军是轮流打,他可是一支军队一直抗,根本没有休整的时间。
齐军在宋军的偷袭下,受到重创,田平勉强稳重了局面,他从来没有想过赵毅回来攻打自己,怎么说他也应该打秦国,秦军的实力最强,再一个自己的背后就是离宋国太远了,如果秦军及时切断宋军的后路,宋军就是死路一条。不过赵毅就是没有走寻常路线,就是来偷袭了他,现在搞的他是狼狈不堪,不过他不能再败了,否则他一世的英明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田平盛怒之下,重新调整军队部署,不过他却是异常的冷静,开始逐步分析局势,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白起是不可能过来帮忙的,他只会攻打赵国,因为只要将赵军击败,宋军就是囊中之物。所以面对宋军是自己必须做的,齐军这么多年来一直打败仗,却永远是天下的霸主,是因为他们惯用的是步兵加车兵的战术,车兵在平原地区的威力远远大于轻骑兵。所以每次齐军失败都在于自己没有一支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这就吃了很多的亏,但是齐皇与田平都一样不相信骑兵的未来,他们坚定的认为车兵的威力要远远在骑兵之上。
这样一来齐军的防御能力超强,但灵活方面较差,不过对抗宋军这样的老古董,自己也还是占尽了优势。经过一番努力后,齐军终于稳住了阵型,开始反攻。两个以步兵见长的国家终于打在了一起,双方的阵型相互交错,互不相让。谁都无法先行破开对方的防御。
另外一边,赵军终于缓过劲来,李凌开始准备支援宋军,与宋军合兵一处,今早解了邯郸之围。不过他还是决定稳健一下,派出了几路斥候去打探秦军的下落,同时刺探一下齐宋之间的战局如何。不过回来的人均称未发现秦军的下落,秦军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李凌不相信秦军就这样没了,肯定是在埋伏自己,于是赵军不敢出城支援宋军。
白起此时根本没有埋伏李凌的打算,他知道李家的人向来谨慎,所以详装撤退,故意让李凌察觉不对,然后命部队偃旗息鼓一路默默前行,避开所有的大路,一路只走小路,这样斥候就很难查到自己的踪迹。就这样秦军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宋军背后。
此时宋齐两军正在进行第四次会战,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谁都没有注意到一支部队出现在了宋军的身后。白起命骑兵率先发动冲击,步兵紧随其后,只见秦军的骑兵犹如一支利箭直接射向宋军的后方,步兵成方阵同时推进,一到射程之内,弩箭就是万箭齐发,直接覆盖了宋军。
这时宋军才反应过来,赵毅已经来不及组织防御,后方的军团直接被秦军的骑兵一分为二,在被后面的步兵直接绞杀。赵毅一看大势已去,只有保住宋国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于是立刻命前军先行抵抗,右军拖住秦军,中军与左军立刻撤退。
宋军一败,秦齐两国军队没有追赶,直接合兵一处一起攻打邯郸城,刚刚缓口气的赵军面对的是暴风骤雨般的攻击。邯郸城已经成为风雨中的一叶扁舟,还在拼命自保。
白起一看两国军队已经将赵军打的露不出头来,直接拔出赤月宝刀,大喝一声直接冲了上去,秦军将士一看主帅已经冲在了前面,士气大振,效仿者无数,秦军很快就将城墙攻破一角,开始登城。李凌得到消息,急忙命三千骑兵,护送赵成出城,自己率部继续抵抗。
赵成坐在大殿之上,拒不逃走,他身着白衣,拿着白旗直接走出皇宫,来到正在激战的前线,大声喊道:
“可否请白将军一叙。”
李凌一看是皇帝亲自出来,急忙命人打出投降的旗子,秦齐两军也停止了进攻。田平与白起一同策马来到阵前,看着赵成的打扮立刻明白了情况。
“在下白起,不知陛下有何话要说。”
“朕已经命人将田野押送了过来,田将军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回去了,但不知白将军想要什么?”
“哈哈,陛下真是有意思,我秦军远道而来,你说要什么?”
“朕的土地你拿不走,周边全是盟国,你拿了,迟早会被拿回来。钱财,赵国连年征战,根本不比秦国,给你吧,也看不上眼。那我还能给你什么?”
“我要一个承诺,赵军从此不再与秦军为敌,一旦秦军出现,赵军必须撤离。”
“朕答应你。”
“爽快,陛下是九五之尊,说话肯定算话,不过末将还是想要一份书面的东西,这样才好确保你我之间的协议有效性。”
“行”
赵成命人取来笔墨,直接将承诺写了下来,并且盖上了玉玺。白起笑着收好了圣旨,行了一礼直接回到自己的大军之中,立刻撤出了邯郸。他的干脆让田平很是不解,要这么一个承诺有什么用处。不过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当然还有一个皇帝最想要的东西,那便是汤洲多次扬名的——和氏璧。
“我家圣上还需要一件东西,希望陛下能帮我解决一下。”
赵成直接拱手将和氏璧奉上,田平满意的押着田野还有和氏璧,直接回了国。赵国之围终于解了。
skbshge
第434章 直面()
赵国之围已经解除,宋军败退,晋军还在围攻大梁。当重狐收到消息后,立刻知道白起一定带兵回援了,于是留下小部分人马,继续详攻大梁,大部队则去秦军的必经之路上伏击。
白起带兵是真的往大梁方向赶了过来,但不是急行军,而是慢慢悠悠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一路上是小心翼翼,到了宋晋两国,还专门饶了道,深怕这两个国家发现了打自己的主意。
一路平安无事,秦军终于进入了魏国的境内,白起并没有着急继续前行,而是直接原地驻扎,开始休养生息。这样一来一回可把埋伏的晋军折腾的够呛,斥候不断地刺探,大军一直耗在那边,跟关键的是自己的补给线逐渐出现了问题,因为需要隐蔽,补给根本不可能大规模运输,只能偷偷摸摸的,那一次的量就少的可怜。
重狐不得不感叹白起狡猾,利用晋军的软肋逼自己出站,反而是白起占了上风。就算自己不主动应战,而是一直埋伏,时间长了,等秦国的水师到了位,秦军两下夹击,再加上自己粮草不济,恐怕也是输的下场。
于是重狐干脆不躲了,直接出来与白起面对面刚一下。白起名声一直不好,主要是因为杀降,但在作战方面,那是有勇有谋,这一世最惨的莫过于侦查田平的时候,被埋伏了。剩下的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重狐一把年纪了,也希望自己能与强者再打一仗,这辈子也就算完美了。
晋军直接列阵出击在半路修建了攻势,要与秦军光明正大的来一场战斗,重狐再一次巡视晋军,他无限感慨,自己年纪轻的时候,那晋军是何等风光,见谁灭谁,可几十年过去了,晋军却屡屡受挫,败的是匪夷所思。
“将士们,尔等即将面对的是大秦的军队,他们自变法以来一直是一支强悍的军队,他们嗜血如命,他们渴望军功。这一仗我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晋国的强大,知道谁才是这天下最强的军团。晋国万年。”
“晋国万年,晋国万年,晋国万年”晋军士气高涨,重狐在军中威望极高,可以说是军中一个信仰般的存在,此次动员可见其重视程度,手下的将士们自然更加重视战争的本质。
晋军完成了攻势后,秦军也已经缓慢推进了过来,斥候早就告诉了白起晋军的动作,白起就是希望重狐能跟自己打阵地战,这样晋军才能被自己所牵制,如果大起游击战来,自己反而有可能会吃亏。
秦晋两军对峙,白起策马来到阵前,首先想看看晋军的部署情况好制订进攻方案,其次就是想看看重狐这个老家伙的实力怎么样,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白起将军可敢阵前一叙?”晋军那边大喊起来。
白起丝毫不畏惧,直接策马来到战场正中心,等待晋军的反应,此时重狐也策马过来。
“白将军果然好胆识,一般人根本不敢这般。”
“重将军德高望重,末将岂敢不从。”
“哈哈,好,老夫征战一生,遇到过许多敌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强者。现在年纪大了,所以想见见你这个强者,看看秦军凭什么被天下誉为虎狼之师。”
“重将军过奖了,秦军的强大不在于我一个白起,而是所有将士一心为国,我白起只是有幸能成为他们的主帅而已。”
“哈哈,白将军说的好啊,其实我根本不想打这个仗,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职责所在,见谅。”
“重将军放心,只要晋军肯投降,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放他们一马。”白起恭敬道
“哈哈,好,但愿将军不要食言”白起这么打击人的话,都没让重狐生气,因为的举止完全就像是学生在求教老师。
两人简单的几句交谈,便算是摸了摸对方的底,双方回到阵中。秦军率先敲起战鼓,大军直接成方阵直接压向晋军。重狐也不甘示弱,直接命人敲鼓,全军迎战。双方第一轮箭雨覆盖也随之而来,直接盾牌兵将盾直接举起,护住战友继续前进。
两军还有五十步的时候,白起直接抽出赤月大喝一声:“杀”
秦军犹如脱笼的猛兽,直接冲向了晋军。从一开始就拿定主意的重狐,并没有选择冲锋,而是打出了原地防守的旗语。双方第一次短兵交接正式开始,秦军的先锋部队,带着长枪直接刺向晋军的盾牌,然后众人一同用力,试图撕开一道口子,而晋军的人也是死死挡住盾牌,不让其后退半步,后排的弓箭手,时不时的来一冷箭,骚扰秦军,长枪兵也乘间隙对对方进行攻击。
白起从来没有低估对手的习惯,他习惯把对手想的很强,强到能算清自己每一步的打算,所以他每一次的军事部署都是竭尽全力的。正面战场这种事情早在自己的评估之中,于是他直接命右军直接掩护骑兵的动向,骚扰敌军。同时让骑兵部队直接朝后路断晋军的补给。
重狐看见秦军的右军动了,知道白起应该是准备发力了,立刻命自己的左军前去应敌,拖住秦军。同时晋国的骑兵部队也出发,去寻找秦军的骑兵部队,好大乱白起的军事部署。双方就是这样你来我往,过了一个月,白起是机关算尽,重狐是见招拆招。双方实力是不相上下。
一个月后,晋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