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宫妃策 >

第23部分

唐宫妃策-第23部分

小说: 唐宫妃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要在李淳面前再演一出苦情戏码的,酝酿好了感情娇滴滴地回头,却愣住了。哪里还见得李淳的影子!

    到了晚膳时间,念云有模有样地准备好了一桌子山珍野味,口味似乎与东宫寻常的饮食不同,色香味俱全,看着更有食欲。

    宜秋宫的丫鬟见李淳和太子一同来,虽不知是什么缘故,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夫人一定是不愿再任人宰割了,于是都很高兴地忙前忙后。

    玉竹忙着招呼:“这些菜是我们夫人亲自下厨的,楚地的风味,放了茱萸和姜,很开胃呢!”

    李淳立在门口笑:“不错,色香味俱全。夫人若是立志要争宠,倒还有些真才实学。”

    念云笑向太子道:“殿下,您瞧瞧他说的什么话,我堂堂正室夫人还需要跟妾侍争宠?”

    李诵不自在地勾了勾嘴角:“你当然不需要争。”

    念云招呼他们父子上座,一面亲自替他们布菜斟酒。那酒是市集上沽来的汾酒,虽不及宫里的好,但也算是上等的了。

    酒足饭饱,丫鬟们来收拾了碗碟,又捧了茶上来。

    念云才问: “殿下,郡王,可知道咱们方才那一桌饭菜花费几何么?”

    太子约略知道她要说什么,李淳却是一愣。

    菜是八菜一汤,五荤三素,鱼肉飞禽俱全。另有几个小碟子咸菜,也十分香脆可口。

    李淳很少过问典膳厨的事情,也不曾买过东西,出门都是六福管账,所以他一概不知。

    念云微微一笑,又问:“那殿下和郡王平时的饮食,一餐所费几何?”

    李淳也不知道。

    他们平素都是按照定例传膳,郡王一日膳食份例是羊、猪等肉类各十斤,鸡鸭鹅等家禽三只,鱼五斤,各色干鲜菜蔬二十斤,此外按照不同的时令,又有瓜果若干。

    菜式上,他说不详细,只知道郡王的份例是二十四个菜。至于郡夫人,比郡王的份例减去鱼而已,每餐的菜式也有十八个。

    至于太子,每日份例菜式又比他多上一倍。

    李诵倒是记得,每年的膳食衣裳都是极大的一笔开销。但具体怎么个算法,花在了什么上面,他没大管过。

    念云笑道:“全都是甩手掌柜。那么殿下说句公道话,我这里的饭食,与平素司膳房给您送的比,哪个好?”

    李诵道:“司膳房的膳食淡而无味,自然不及你处。”

    念云眼神十分复杂:“我这一桌子山珍野味的原料,都是今日绿萝在市集上买来的,殿下已经看见了,分量足够我们三人及我的四个大丫鬟、两个小太监都吃饱,加上柴火、大米、油盐,花费也不过半吊钱。”

    李诵点点头,他今日见了,价钱他心里已经大致有数。

    念云继续道:“殿下的份例不从东宫出,由宫里的内府直接补贴。而郡王平素的份例,司膳房报上来的价格是二十吊每餐,加上点心酒水果子钱,你一个人的饮食,一天是五十吊。”

    “五十吊?”李淳大惊:“我一人怎么吃得了五十吊钱!”

    念云撇撇嘴:“你屋里的大丫鬟四人、小太监四人也是从你的份例里头算。”

    李淳愤然:“那也没有五十吊!”

    李诵了然。白日里念云已经带他见识过五坊使的行径,看来不仅宫里是如此,东宫也是一样。

    他沉吟道:“我记着从前有个小丫鬟同我说,他们一家七口人,一年到头的花费不过五七吊钱……当真我们寻常伙食一天就要数十吊?”

    念云起身到案上拿出一叠纸,上头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我都整理在此,殿下可去拿账簿来比对。东宫内府账目十分混乱,比如说,殿下今日见了,绿萝在市集上买一只鸡蛋价格是两个钱,而账薄上所记,却是一吊钱四个!”

    膳食是如此,那么衣饰花销等其他方方面面,也是可观的一大笔钱了。东宫的账目连年都是入不敷出,以至于太子都不得不收受一些贿赂来维持。

    李淳咬着嘴唇看向太子。他小看了念云,没想到她竟然发现这样的惊天秘密。

    李诵一直低着头认真听念云陈述,若有所思,这会终于抬起头来:“此事非同小可,只怕牵涉甚广,内廷欺君罔上、贪污数额巨大,不可不明察。我明日进宫便禀报皇上,请求彻查内廷局!”

    念云点点头:“此事由来已久,两市百姓商贾皆怨声载道,我一介女流之辈,却无法身体力行,一切有劳殿下。若得以解决,必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诵站起来,竟躬身对她深深作了一揖:“待我回去召王先生来商议,好好拟一道奏折。念云,辛苦你了,往后东宫的内府还要你多费心。”

    这是在肯定她掌印的权力了。

    念云忙起身回礼:“殿下言重了,是念云的分内之事。”

    李诵看了看李淳,又看看念云,神色有些复杂:“淳儿啊,今日天色已晚,你就宿在宜秋宫吧!”

    什……什么?

    备注:唐代是用茱萸来调辣味,而辣椒是在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

第三十四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太子走了以后,念云的尴尬丝毫不逊于大婚那夜,简直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还是茴香伶俐,把宁儿抱了出来,小包子手里抓着一只木头鸟,欢呼着扑到他阿爷怀里去。

    这父子俩好久没见着,小包子一时乐得手舞足蹈,献宝似的赶紧把这些日子从嫡母这里得来的好玩具拿去给阿爷分享。

    那只木头鸟甚为精巧,在鸟尾巴上有个机关,拧得几圈,木鸟便叽叽喳喳叫起来,还在地上一跳一跳的。

    李淳大奇:“你把天下的能工巧匠都收入门下专门造玩具了?”

    念云笑:“我可没有那个本事,不过是在西市上寻来罢了,你是不知道西市上有多繁华,我先前也不知道,若不是三哥哥说起,险些错过一大乐趣!”

    李淳撇撇嘴:“广陵郡夫人亲自到集市上去,叫人知道了不知道该怎样编派咱们东宫!”

    小包子却接口道:“要去!阿娘带宁儿去!”

    几月不见,小包子越发能说会道,小嘴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会拉着李淳,一会拉着念云,阿爷阿娘叫得顺溜,俨然一家三口的模样。

    李淳心里大乐,这才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这小家伙**得这样好,都已经改口叫阿娘了,往后要是她生了自己的孩子,不知多好!

    不过小包子很快就玩累了,趴在李淳腿上就睡着了,还有一条口水挂在嘴角上,李淳只好叫茴香来抱他回去睡。

    东宫承袭了宫里的规矩,一向有这样的传统,太子或者郡王留宿在哪院,哪院就挂起六对大红宫灯。

    所以今夜宜秋宫也不例外,自大婚那夜彻夜燃着龙凤花烛之外,这还是宜秋宫第一次挂起大红灯笼。

    暧昧的绯红透过窗纸映在佳人的双颊上,分外诱人。

    李淳觉得喉咙有些干涩,又给自己倒了一碗茶,生硬地把话题扯到别处去:“如今金印已经在你手里,冰冻三尺,已非一日之寒,你打算怎么办?”

    绿萝在旁略有些担忧,郡王这一晚上已经喝了三壶茶水了,起夜多了可莫要受凉才好。

    念云倒没有察觉,应道:“水至清则无鱼,也不忙马上全部肃清。按我的意思,挑其中根基比较浅的人动动刀子,算是敲山震虎,先叫他们收敛收敛,以后再慢慢对付。”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又闲聊了些时候,烛光渐渐地暗下去了,夜色越来越浓。

    玉竹提醒道:“郡王同夫人该歇息了罢?郡王明日一早还要早朝……”

    李淳不动声色道:“那么,便更衣罢。”

    念云却是不动,踌躇良久,命茴香再取一副铺盖来,把自己平常睡的那张雕花大榻让了给李淳睡,自去外间睡那张三围屏罗汉床。

    李淳气得在心里直跺脚,眼看着娇妻就在眼前,却错失了良机。这等良宵谈什么治国治家的道理,早该多说几句动听的好话,把她哄上卧榻才是真。

    他也不是未经人事的毛头小子了,怎的在她面前这样笨拙起来?简直叫人笑掉大牙,辛辛苦苦娶回来的美人,结果都大婚两三个月了,还没近过身!

    罢罢罢,反正都忍她两三个月了,煮熟的鸭子也不信她能再飞了,索性再磨一磨她的性子,往后等到她主动投怀送抱的时候,那才叫蜜里调油!

    今儿要不是太子殿下发话,他还真不知道以什么理由留宿她的香闺,话说,这才叫知子莫若父啊!(什么叫亲爹!)

    但是好像有点什么不对劲……

    “茴香,给我拿个夜壶进来!!!”

    次日早上起来,李淳已经去上朝了,东宫上下都来宜秋宫给郡夫人道喜。她的尴尬总被旁人看作了羞赧,也算是蒙混过去了。

    下朝回来,李淳的脸色却不大好。

    那两个妾侍已经打听得,自然都不愿去触霉头,因此并未半路拦截,李淳一路畅通无阻地直接去了宜秋宫。

    念云老远看见李淳黑着脸进来,也不问何事,一碗黄绿的汤水递上来。李淳一口气喝下,只觉得入口清甜,滋味回甘,皱着眉头问:“这是什么?”

    “甘草绿豆汤,清热下火解毒。”

    “……”

    “殿下递的折子,反对的声音很大么?”

    李淳沉默了一瞬:“父亲并未递折子上去。”

    “哦?”念云十分诧异,昨日李诵受的触动不小,怎么忽然变卦了?

    李淳叹一口气,“王先生说得对,父亲居太子之位,除了下为黎民苍生之外,不应忘记,上头还有天子。”

    原来是昨晚去同那位太子太傅王先生商议之后改变了主意。但念云不甚明白:“天子难道不愿意把国家治理好么,天子脚下出这种事,也说不得?”

    李淳拉她坐下,“没那么简单。此事虽然利国利民,但若皇上疑心东宫收买人心,该当何罪?”

    念云悚然而惊。她怎么没想到这一层,五坊使所涉及的人事,都是内廷有头有脸的人物,日日伺候在皇上、诸妃面前的。

    要是他们有意在主子面前多说几句坏话,原本舒王和东宫之争就已经成为皇上的心结,更何况三人成虎?

    好险!

    念云叹道:“果然王先生是个人才,我如今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淳道:“父亲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王先生居功至伟。”

    念云安抚他:“罢了,都是我考虑得不周全。宫里的事咱们虽然管不过来,可是东宫的内府现在不是由我掌管了么,尚可徐徐图之。再不济,我做什么只以郭家的名义,打我哥哥的旗号,他们总不好再说什么。”

    李淳仍旧有些闷闷不乐的,“圣上如今是越发……唉!裴延龄那个老狗,欺下瞒上,诡言邀宠,圣上竟也不理,可是老糊涂了么!”

    念云不知朝堂上事,李淳又一一为她解释来。

    先是陆丞相上书陈明备边六弊,圣上就未置可否。后来又闹出诸州欠负钱的事,要别置欠负耗剩季库。

    人人都知道所谓的欠负钱都是贫人无力偿还的,欠了多年了,根本收不回来。朝廷若强制收钱,必然会闹得那些老百姓家破人亡、民不聊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