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赤帝-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像是现在的袁氏一样。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样的根基,这样的底蕴,是一个杀猪屠夫比得了的吗?
“是啊。”
听属下们这么说,卢子干稍感感慨:“如此党阀,真是天下大害。可惜人皆不自知。甚至以此为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当了袁家的鹰犬,今后升官发财也更容易一点啊。”田丰继续冷哼:“当然了,卢使君这等人物没必要如此自降身份。只要我们继续像之前那样,时不时派遣一二属吏,向袁氏表达亲善之意就是。”
“我们在冀州做的这些,袁氏是怎么看的?”卢植又接着这样问。
“如果说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恢复生产之类的事情。当然全天下谁都说不出个不字。”刘备笑着说:“如果说兴建州兵,实行军户制。那么朝廷那边,稍微遮掩一下也就过去了……至于说瓜分世家田产,人口,行假田制度……呵呵。”
“很糟糕吗?”
“不糟糕。”刘备摇摇头:“洛阳方面,短时间内不会知道冀州的变化的。”
“真的不会吗?”卢植有些担心:“之前,冀州世家前往洛阳的使者……”
“放心吧,老师。“刘备宽慰他说:“都被弟子截杀了。保证洛阳得不到片纸消息。
至于现在。这些世家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中了。
他们会很开心的,拼了命的为我们歌功颂德。并且拼了命的向洛阳方面表示‘一切都没问题’我们生活在卢使君的统治下,生活的非常好。
至少在我们失败之前,他们会这样的。”
“玄德啊,你嘴上积德吧。”听刘备这样说,卢植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田丰说:“我们现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我们内部的人才不足。以及第二,天下的局势变化。”
“先讨论第一个吧……今年的科举预备的怎么样了。”刘备问。
“马马虎虎吧。”徐庶回答:“不过,按照玄德你的计划,科举取士不会一步到位,他们会慢慢升迁,优秀的脱颖而出。一点点积累经验。”
“我们不缺中、低级人才。”田丰也说道:“我们缺少的,是高级人才。一方面要才能,另一方面也要资历。必须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人才,很难得啊。”
“是啊是啊,除了我和元皓兄之外,冀州没有高端人才了啊。玄德兄。你可得想个办法。不然我与元皓兄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被累死啊。”另一边,徐庶也如此诉苦。
第八十二章沮公与,审正南()
听徐庶如此说,他身边田丰不由得冷哼了一声。另一边刘备也皱起了眉:“元直,是这样吗?”
“是啊是啊。”徐元直不断点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他为了冀州前途夙兴夜寐,有多么辛苦一样。
然而刘备却这样说道:“但我怎么听说,我冀州治中从事是个放荡不羁的混球。对公事能省则省。省不下的就推给下属田公。只有实在推不出去的,才捏着鼻子做呢?”
“啊……哈哈……”听刘备这么说,另一边田丰很是认可的不断点头。同时徐庶却毫不在意的哈哈大笑起来:“这只是按照重要程度,科学的分配工作的方法而已。玄德兄明鉴啊。”
“我明鉴可没有用。”刘备摇头:“冀州很快就要推出考功之制了。
先在州府执行。再慢慢推广向全州。到时候谁行或不行。全看考功表单。轻的罚俸,再重的通告批评。最后直接丢官罢职……元直啊,勉之,勉之。”
“这个好。”
在徐庶发愣的时候,他身边田丰大赞道:“丰早就看某些尸位素餐的昏聩之辈不顺眼了。”
“哈,哈哈……”
听他这么说,徐元直笑的变得更尴尬了。尤其是他想了想。好像冀州执行的考功制,以及具体制度制定还有他的一份功劳的时候,这个尴尬的程度就更加严重了。
“好了好了。”每当这种时候,总是卢植说话做和事老的:“都少说两句吧,玄德,元皓,元直。我冀州人才虽多,大才却不足。针对这点,你们有办法解决吗?”
“……”
三个人互相看看,都觉得这件事不好做。
毕竟一流的政务官员并不是大白菜,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找得到的。
刘备心里面,倒是装着不少优秀人选。但问题是这些人大多不是冀州人。而且大多没兴趣来自己这里讨饭吃。
毕竟现在还没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呢。一流人才一门心思还是“报效祖国”,想要去洛阳朝廷谋出路的人多得是。再差一点的,才会考虑冀州这种地方政府。
“子尼如何?”
最后,第一个开口的还是刘备。他第一个推荐了国渊,国子尼。
不过还不等别人说话,他就自己否决了这个意见:“不行,子尼还太嫩了。要再等两年才行。”
“是啊……”徐庶对此的叹息痛恨程度,恐怕不逊色于刘玄德。只因为多一个人分担他的工作,他就能多几分心思偷奸耍滑。
“我保举一人。”这时候,田丰开口说话了:“此人名为沮授。巨鹿广平沮氏族人。曾历任二县县令,做过一任冀州别驾。才华与资历都足够的。只是……”
“只是此人出身稍微有点不妥,是么?”刘备平静的问。
“嗯。”田丰点点头。
他与沮授同郡。都出身冀州巨鹿。相互之间有不少交往。同时双方门第稍有偏差。
田丰是寒门出身,家道中落。平时也没什么亲戚往来。所以立场上能毫不犹豫站在刘备这边。
然而沮授出身沮氏,不大不小介于寒门地主与世家之间。属于那种比张飞啊,董卓这种土豪强不少。但又够不到世家大族门的中间层。
广平沮氏,也因此不多不少,在刘玄德的打击范围之内,擦着个边儿。也因此在之前的粮食战争中蒙受了损失……”
“说来,我与公与相交,私下里也与他议论过此事。公与感叹,玄德公……”
说到这里,田丰看了一下卢植。在确认卢植笑着,没什么意见后才继续说下去:“说玄德公天下雄主。非常之人。冀州骤逢大乱,必行非常之法。以此扫百年积弊……
至于他本人蒙受的损失……事实上,并没有什么。”
“沮公与识我之谋?”刘备有些好奇的问。
“然。”田丰点点头:“以公与之能。便是猜不出八分。五分也猜得出。可沮氏却毫不犹豫陷入其中。只是损失比一般世家略少。在平田之后无需借贷而已。”
“原来如此。”刘备感叹:“我知沮公与之心。此人真能识我计谋,而不说破。想来是赞同我的,害怕别人看出端倪。所以干脆将家产丢出来做饵。真是难得……”
这样感叹之后刘备有些埋怨的看向田丰:“元皓,此事你该早些告诉我的。”
“公与不让我说。”田丰苦笑着摇摇头:“他就是这个脾气。如果不是今天玄德公问起了,我也不会在这里说这个。”
“好。”刘备点点头:“我之前也听人说起过沮公与之名。只是之前不知沮公与之心,所以有些犹豫——既然元皓说明白,我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等一下我就南下广平,请沮公与出山相助。”
“好,好。这样一来就有一个了。”一旁徐庶笑得很开心,一拍手说:“我跟玄德兄一起去。”
“不行。”田丰毫不犹豫:“治中,别忘了你还有公务没处理完呢。”
“——工、农、路、渠、商……冀州诸事繁杂,多了一个沮公与恐怕还不够。”
在徐庶想要叫苦之前,刘备马上开口,堵住了他的嘴:“还有一人。不知道能不能用。”
“玄德所说,必是大才。有什么不能用的啊。”上手处卢植笑着,这样说道。
“大才是不假。然而能不能用……我还真有点拿不准。”刘备摇了摇头:“诸位,审正南,如何?”
“……”
听刘备说出“审正南”这个名字,卢植,田丰与徐庶都不说话了。全皱着眉,认真思考。再然后徐庶开口说道:
“这段时间,他这个农稷从事做的倒是不错。评功总是上上。”
“功劳足够,能力也足够。只是之前……”田丰皱着眉:“我可听说,之前他与玄德你……”
“都是过去的事了。”刘备摆摆手:“只说现在,这样的人才放着不用,着实可惜啊。”
“那就用吧。”
最后,还是卢子干做了决定。在刘备想说什么之前,他开口下了决定:“只是沮授,玄德你可以去请。那审正南既然已经是我冀州农稷从事。就该走州府升迁的路。让他自己来述职就好。不要太过礼遇。让别人误会什么。”
“明白了。”刘备点头:“就依老师的意思来办。”
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寝所在()
就这样冀州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
有田元皓,徐元直。再加上沮公与审正南四个大才。有刘玄德制定计划,总揽全局。还有卢植老师监督。这样一来冀州的执政班子,就算建立起来了。
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如今的“天下局势”。
提到这个问题时,老卢植的表情又垮了下去。
“局势变得更困难了啊。”他这样感叹。
随着去年的一系列胜利,黄巾,太平道的叛乱大体被压下去了。但是汉室帝国的安全局势却并未好转。
甚至变得更加糟糕了。
在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河北山东淮南各地的黄巾余党越聚越多。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些州郡少了一个刘玄德。
世家贵族、地方豪强与商贾互相勾结。哄抬物价,兼并土地,招募奴隶。做的事情与冀州没什么两样。
也因为这些原因,人活不下去了。
人活不下去,自然不会等死。而是要选择做盗贼。
刚好这个时代的盗贼再没有比黄巾更知名的了。
所以最终,朝廷得到的消息就成了“各地黄巾再起”。
“这些黄巾,实际上并不算真的黄巾。只是打着黄巾名头的山贼土匪,饥民流寇而已。”刘备平静的说:“数量不多,破坏力也不强……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也只是目前而已。”田丰的声音略显低沉:“局势现在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各地州郡长官绝大多数都是脑满肠肥的废柴。各地豪绅,贵族世家都没有收敛的意思。
局势越糟糕。他们就越暴虐——他们会为了守护自己的财富而更加拼命的聚敛,以供应他们组织部曲,镇压敌人。
但是堵不如疏。单单凭地方豪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这个趋势的,甚至会越弄越糟。”
“中原,山东都是这样……江南稍好一点。”刘备这样说。
当然,江南稍好一点并不是说江南的豪绅世家不吃人了。而是说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低,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所以说比起“土地”,江南的豪绅地主们更需要“人手”。
对于中原,北方世家来说,穷光棍死多少都无所谓。反正人有的是。他们的目标是吞并土地。人口是第二位的。
而江南的世